登陆注册
984400000008

第8章 砺 志 (1)

习 惯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它对性格的影响力,就像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一样。人的内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顺应事物的变化而迁移,拿起笔就想到写字,拨动琴弦就想要弹琴,凡是人都这样,尤其是性情气质没有定型的少年时期,就更是如此。人对自己亲身接受的教育熏陶,在不知不觉中,会潜移默化地被其中的精神感染,而习惯与性情也发展成十分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和性格相互促进。因此对待习惯不能不谨慎,就如同对待朋友一样。

江河是由众多细流汇聚而成的,习惯是由许多细节小事养成的。以前,北美洲有个罪犯临刑感慨地说:“我之所以遭受这种惩罚,是由少年时每天不能坚决早起所导致的啊!”是否早起是小事情,但这种不坚决,进而养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习惯,那么一切去恶从善的事情也都像这样难以坚决实行了,这就是他遭受刑罚的原因!因此不管事情多小,如果再三再四地反复做,养成了习惯,就会产生很大影响,就在善恶之间,我们怎能不小心对待呢?如果平时就注意区分善恶的界限,养成去恶从善的习惯,那么就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努力,自然而然就能达到道德的要求。道德的根本不在于好高骛远,而在于从低下浅显的小事做起,洒水扫地,待客迎宾等小事,以及其他一事一物、一举一动之间,无不体现着道德。道德所包含的内容有:正义、奋勇、勤勉、忍耐等,这些都体现在习惯之中!

礼仪,是交际的需要,但它很有塑造习惯的力量。思想能端正行为,行为也能影响思想,因此,平时注意端正行为举止、容貌脸色,说话语气和顺,坏的念头就没有萌发的机会了,而忠信诚敬的言行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用礼仪端正思想,真是圣人微妙精深的旨意啊。那些愚昧的人,动不动将礼仪说成是虚伪的修饰,袒衣露体、放肆猖狂,号称是率真,却不知道假若不保持庄重的仪表举止,思想也会随之而变化,影响久了,就会演变成放荡邪恶,直到不可收拾。行为习惯不讲究礼仪的观点难道不荒谬吗?

选自《中学生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勤 勉

勤勉是好习惯中的一种。人们勉力从事的事情,不可能一样,关键在于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地位境遇,尽好本分职责,这也是修养道德之人所不可缺少的品质。凡是勤奋工作的人都会明白顺应规律的道理与自我节制的意义,而像谨慎思考这类品质也会由此相继而生。对品行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懒惰。懒惰是万恶之母。古人说,小人闲着没事就会做坏事,就是因为懒惰啊。不仅仅是小人,即使是一个良善的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他也一定会因为悠闲安逸而变成一个懒散放纵的人。于是卑劣邪恶的念头也会乘虚而来,逐渐滋生蔓延而难以改变。这是求学之人应当警戒的事情。

人的一生中,所有的德性、才能、事业、名誉、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幸福,没有不经勤奋勉力就能白白得到的。人生的价值在于他的事业成就,而不是年龄长短。有的人寿命很长,但却一生都在醉生梦死之中,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他的长寿。有的人虽然中年去世,但却成就卓越,人们反而忘记了他的早逝,更加怀念他的成就。这就是勤勉与不勤勉的区别。桃、梨、李子、栗子等果实,如果不去掉果皮,就不能吃到果肉。不勤奋的人,即便是微小的利益也无从得到。从古至今,成就大业、享誉盛名的人,哪一个不是比常人更加勤奋呢?世界上不是没有辛劳而死的人,但与死于安逸的人相比,辛劳而死的人最多只是后者的十分之一二。由此可以知道勤勉的作用了!

选自《中学生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勇 敢

勇敢,是让人能够经得起艰难磨难的一种品质。不管人生成功还是学业有成,没有什么是可以轻易得到的。身处艰难境地,而不屈服不沮丧,务必要达到目标才罢休,这就是勇敢的作用。

所谓勇敢,并不是指的体力。如果用体力的大小来衡量,那么牛马的勇敢就超过了人。人的勇敢一定是包含智慧与道德等基本因素在里面的,并且通常在他们完成人生义务责任、彰显真理的时候展现出来。曾子说,反躬自问,正义确实在我这里,对方纵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这才是勇敢的本意。

从历史上来看,自古以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多是得力于勇敢的人,因为当时之事或者被豪强权贵把持,或者被习俗所固定,如果不排除艰难而努力坚持,也就不会有所作为。因此,这些促进变革的人,或者是不向权势低头的道德家,或者是不谄媚小人的爱国者,或者是坚持己见的思想家,或者是不沉迷私欲的事业家。这些人都坚强刚毅,无所畏惧,只要他们认定是好的、正确的,那么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他们也决不为之气馁。

我们不看看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吗?他所坚持的哲理,遭到全世界的反对他也不在意,宁可带着异端邪说的毁誉也不顾惜,以至于被迫服毒而死也不改变高尚的节操,到现在都让人们感到很伟大。还有,不看看意大利的学者布鲁诺和伽利略吗?布鲁诺痛斥当时的虚假学说,因此被烧死。临死之时,他从容地对法官说:“尽管你们现在判我死刑,但是我知道,你们心里比我还要害怕。”伽利略主张日心说,当时的教会因气愤他违反天主教教义,将他抓进监牢,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这些都是被历代学者们传为美谈的例子。这些人不但学识过人,而且都百折不挠地献身于自己的信仰。实在有太多的人,虽然穷困潦倒或因为坚持自己的信仰而死在狱中,但其名声却广泛流传,流芳百世,而那些改变气节志向、忽视理义而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怎么能跟这些伟人相提并论呢?

人的一生,有顺境就不可能没有逆境。在逆境之中,困顿艰难,进退维谷,若不能以勇敢的气魄坚持下去,就不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并且,勇敢不是非要到身处逆境时才能显现出来,在平常的日子里也能随时显现。比如,安守本分,专心工作,不受外界违法的事情所诱惑,这些都是勇敢的具体表现。

有些人因为染上不好的品行而招灾惹祸,这都是由于不果断的原因。明知道应该做的却不敢做,明知道必须做还是不敢做,被名利诱惑而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这都是不能果断处事带来的坏处。 至于用虚假的才华去炫耀,以虚假的德性作伪装,凭借这个去欺骗世人、欺凌他人,这都是因为缺乏本分的勇敢才误入歧途的呀!

勇敢之中,最显著的品性就是独立。独立就是不依赖他人而完成自己的职责。人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在大地上,其实立足于社会也是一样要靠自己。以自己的思想考虑,凭自己的意志行事,靠自己的能力生存,只有做到这些之后才能称之为独立。同时也只有做到这些以后,才称得上一个真正的人。独立并不是离开群体独自生存,也不是标新立异不融入群体。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由个人构成家族,然后构成社会和国家,怎么能不相互帮助扶持,一起尽力谋求团体的幸福呢? 但是从相互合作的关系中,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对团体尽自己的责任,也并不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性。独立并非标新立异、违反常规,不管事情的利害影响和是非对错,以反对他人为乐趣,这是最大的顽固和愚昧呀!这和那些不明是非不明利害,凡事都按照他人的想法去做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只有心中没有成见,学会用自己的良知来衡量事情。对于真理,即便是从农民樵夫的口里说出来也要虚心接受,反之,即便是王公贵族或者圣人伟人的言论,也要大胆的拒绝,这才是真正的独立。

独立的要领有三个:一是自存;二是自信;三是自决。

生存是一切事情的根本。一个无法独立生存的人,其他的就都不值一提了。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依靠他人来维持生活,这个人肯定是没有骨气的。至于偷偷观察他人的一呼一吸,因为别人的一颦一笑而或忧虑或欢喜,相信别人所相信的而不敢去质疑,顺从别人喜欢的而不敢去抵触,那就更加一无是处了,这都是人们无法自存的缘故啊!

对于一件事物,必须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规律才相信它,虽然事物的表面千变万化,但是只要其中的道理规律没有变,那么自己所坚信的也不变,这就是自信。过去那些大学者之所以能发现真理,固然是因为他们的学识渊博见识宏大,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非常自信。不因为权势而改变,不因为世俗的议论而动摇,这样时间越长,真理也就更加明确。

不管是谁,只要在判断一件事情或者在做某个决定的时候,一切都依靠别人,而不敢自己做决定,这也是没有独立性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和见识不足,可以向朋友、老师或者其他人请教,但如果事到临头了还在犹豫不决,而一味依赖别人出主意,那就太浅陋低劣了。

总的来说,没有独立性的人,一般不知道自重。既然不知道自重,也就不懂得尊重他人,这是损害他们道德品质的一大原因。如果整个国家的人都没有独立性,那么还有可能希望这个国家独立巩固吗?

勇敢再加上正义就叫做义勇,像空手搏虎、徒步渡河等冒险蛮干的行为,盗贼也能做到,这只能说是血气的勇敢,算不上什么。为人处事不分亲疏厚薄,没有偏向,只以是否符合“义”作为依据,毁誉不足以混乱他,生死不足以威胁他,这就是真正的义勇!

义勇的行为,以对国家有所贡献为最大。能够生活在自己的国家里,人的生命、名誉、财产才不会被别人侵夺和毁坏。所以人们能奉养父母,照顾妻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没有一样不是国家的恩赐。而且国家并非只跟我们个人有关系,它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而以后又要继续传给下一代的,如此传承没有穷尽。因此,国家的安危要比个人的安危重要数倍,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舍弃财产或生命,只要有利于国家就在所不惜,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假若一个人的学识很高、名位显耀,但是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却犹豫不决,不敢有所作为,那么他的大义气节就会亏损,其他的一切如名声地位等也就都土崩瓦解了,不但被同时代的人讥笑,还令后世的人蒙羞,真的很可怕啊!所以平时一定要锻炼意志,养成见义勇为的习惯,那么就能尽一个国民应尽的责任,这样就能无负于国家了。

不过,如果连正义和非正义都难以分清,那么虽然崇尚正义,但所做的事情却是非正义的,这就是知识不足、学问没有进步的原因了。因此,人要不断地学习才对。

选自《中学生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有恒与保守

有一个人,开始的时候学习法语,不久又改学英语,又过了不久又改学俄语,像这样能精通一门外语吗?显然不能。有一个人,最初的时候学习木工,不久又改学做金工,又过了没多久又去学习制革技术,像这样能成为一个好的工匠吗?显然不能。事情不论大小,器具不论精细还是粗糙,想要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必定要经过若干次的练习。如果刚开始做不久又放弃,那么所学的内容,很快也就忘光了。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手与口都没有多少能力,必须要经过两三年反复不断地练习,然后才能说话,才能用手拿东西,何况其他更复杂的学问技术呢?所以人不可以没有恒心。

从前巴律西制造瓷器,经过十八年试验才成功。布丰撰写自然史,历经五十年努力才写成。布申学习绘画,从十几岁开始一直到老死都坚持不懈。如果上面的这三个人,刚开始不久就半途而废,改做其他事情,又如何能成功呀!

虽然这样,这三个人不更换职业,并不是因为思想保守而不求上进。巴律西研制瓷器数百件,多次改建新窑,多次把新药抹在陶器上,进行试验。三次试验之后,他就能让栗色的陶器变成白色,这时完全可以自认为大功告成了;但是,接下来他又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试验,才制成了上好的瓷器。他又在瓷器上精心绘制了花卉虫鸟等图案,这才引起了当代人的重视。布丰创作《自然史》,先后修改十一次,才公布于世。

同类推荐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热门推荐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聊斋志异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聊斋志异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聊斋志异选》在选辑过程中,着力挑选出其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反映民间疾苦、揭露官场黑暗、抨击科举腐败的愤世之作,也有阐释人伦事理、颇具教育意义的寓意故事,更有讴歌美好人格、纯洁爱情的佳美篇章。
  • 狂帝追妻1000次:绝色长公主

    狂帝追妻1000次:绝色长公主

    她是众人艳羡的的高贵公主,倾城绝美,性情软弱,身后无数男人为她争风吃醋,不惜命丧。他是一朝君王,邪佞霸道,万民称臣,无人敢敌。绝色公主对上冷酷君王,她的到来让表面平静的皇宫内幡然巨变。说我性子软?说我好欺负?说我打着内定皇妃的幌子,占着整个王朝最尊贵女子的身份,其实就是抓了一手好牌,却打成一番烂局?靠!非要逼我告诉你们我这一切其实都是装的?
  • 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

    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

    赵凡禹编著的《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讲述了:推理惊悚小说距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之所以风靡全世界,就在于它拥有让人充分发挥逻辑思维找到事件真相的空间,让人在阅读时沉迷于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中不能自拔,最终却是在得知难以预料的结局时恍然大悟,继而获得阅读快感。《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精心甄选全世界各地著名的推理惊悚大师之著作,让读者在这些大师诡秘奇异的文字当中,获得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 水晶胆

    水晶胆

    然而,当雨东带着师傅临终时托付纸盒他的水晶胆,南禅寺的观音塑像被敲了两锤子后立刻就变了模样。千里迢迢赶到济州城时,那颗能使盲眼复明的水晶胆却不翼而飞了。是谁偷走了这颗水晶胆?用什么方法能逼使盗贼自投罗网?让雨东用泥人塑出三百六十行营生状的人物又是什么人?,捏泥人的少年雨东因此而找到了身怀绝技的师傅
  • 大地武皇

    大地武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是一个人与元兽不断拼杀吞噬的世界。主角本是小人物,却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体暗藏玄机,曾经让他懊恼不已的脑盖骨,在某一日竟将从他体内吸走的全部元气,以千百万倍的数量偿还给他。至此,主角奋起直追,一步步踏上大地武皇之路。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