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000000009

第9章 少年游 (9)

三年中唯一的一次重视学习,也与“超”有关。1959年春末夏初的一天,北京市教育局召开1960届全体同学誓师大会,要求高考成绩超福建,争第一(20世纪50年代高考状元往往是福建、上海轮流,北京老是位居第三)。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届毕业生一律住校。当然住了校,也不能停止政治运动,学习课程依然没保障。只是同学之间,接触多了,班上又有两三位专爱打小报告的,互相扯皮反而增多了。用那时同学的话说给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思想正面交锋的机会”,于是辩论会、帮助会自然也成了家常便饭。学校为了争取好成绩费了很大劲,可是到了高考录取的时候,考分根本不作数了,完全看政审(家庭、“政治表现”)。审卷的只用四个图章:一是可录取机密专业;二是可录取一般专业;三是降格录取;四是不宜录取。图章一盖,完事大吉。1960年,全国高中毕业生20万人,那年扩招(大跃进中新建了许多大学,多是中专戴帽升级),招23万人,许多没考大学的(如高中留校生),社会青年、初中毕业生以同等学力考的,都有大学上,可是偏偏有许多优秀毕业生却名落孙山。

顾惟乔是我们这届同学中的佼佼者,他以青年人的热情适应着时代的颠簸,仿佛是个时代的弄潮儿,自由而优美地徜徉在波峰波谷之间。

好强的、积极的顾惟乔

“野驴”的绰号,尚不足以传达顾惟乔的壮实、奔放、狂野,在我的心目中似乎世间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干、不能干的。他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子,一米八的身材,宽阔的肩膀,发达的三角肌。当时的班主席、现在我的社科院同事闵家胤曾这样描写他“强壮的体格,发达的肌肉,黝黑的皮肤,油亮油亮的小分头,明朗的面孔发着红润,明亮的双目总射出愉快的光芒,是班上‘五大激动’的第二名”,“他是一点就着的火炮,是喷气式飞机。这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子,兼有胆汁质和多血质的特点。这是个坚强的青年。曾从游泳池十米高的跳台上跳下。有一次跳高,他发誓要跳过一点四米”,为此练到掌灯时分,终于一跃而过。

闵家胤写得很真实,但没有解释顾惟乔为什么那么执著跳高?这有性格的原因,更有时代和感情的因素。前面说的“劳卫制”中的项目就有跳高,顾惟乔在班上是积极分子,一切以集体为重(这也是当时学校的口号),什么都要领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滑稽的“五红”达标活动中,他不能拖班级的后腿。更重要的他暗恋着一班的女同学(我们是五班,我们那届四班、五班、六班是男生班),那位女生跳高是东城区中学生运动会女子跳高第一名,大约这是最强的动力。那时,高中生的早恋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我们班有两三个好学生都因为这个问题落马。要强的顾惟乔有了暗恋这点情愫后,尽管许多同学都看出来了,而且也看出了他对自己感情的压抑。一个急性子人,憋得不得了,便剃光了头(那时爱美的男青年没有留光头的,除非头上有皮肤病)。我们这些旁观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悲哀。

他是一个真正的青年:天性热情,有广泛的爱好,做飞机模型,练习游泳,搞盐酸厂,军训,组织大家练射击,学俄文,唱歌,吹口琴,组织接力队,练足球,参加象征性长跑,挖土方……不管干什么,他都是用整个身心去投入。虽然有时他也会忧伤,但是,他总让我们感受到他是这一群欢乐的青年人中最快乐的一个。在那轰轰烈烈又似乎热气腾腾的时代,他如鱼得水,与时代,与他接触到的一切都处得很好。那时校方已经在学生中搞秘密分类排队,我不知道顾惟乔在校方秘密档案中排在何等的位置上,但从我们的感觉中他是老师、校方倚重的对象。

而我似乎与顾惟乔正好相反。从感情上我就不喜欢那种大轰大嗡的氛围,更耐不住翻来覆去地颠簸,我会呕吐。我不喜欢耗费时间、永无休止地运动、开会,厌听“假大空”那一套,我觉得那很像表演,大家说一些谁也不相信的空话。我也不喜欢为了通过“三级运动员”或“三级裁判”去摔几场跤(等级运动员中,最少死标准的是摔跤,只要摔够了若干场就可定三级,田径就有确定的标准)或死背田径裁判规则,我觉得这很可笑。我只爱跑图书馆读书,读几本能够点燃好奇心的书。这种想法是大悖时运的,因此在校方眼中我就是落后分子。我也有自知之明,不混迹于积极分子之中。

博学的顾惟乔

我与顾惟乔属于两极式的人物,交往不多,甚至连说话都不多,如果现在他仍然在世,是否还能记得我都成问题。然而我很佩服他博学,50年前他给我们讲解的知识我至今不忘。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二年1月31日美国也发射了一颗,晚了四个月。苏联的83公斤,而美国的才8.2公斤,美国显然落后苏联,而且招致一片嘲笑声,它不仅证明着“东风压倒西风”,“帝国主义一天一天烂下去”,也使得“卫星”这个词迅速走红整个中国大地,那时一切真的或假的成绩一概谥之以“放卫星”。连到十三陵劳动的大肚汉一口气吃了12个馒头都称作“放卫星”。

但“放卫星”毕竟是陌生词,大多数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下乡劳动时,有个老乡说:“老说‘放卫星’,我不懂什么叫‘放卫星’,现在知道了,敢情就是连夜干活,不让睡觉。”老乡是文盲,他这样理解大家只是一笑,我们这些高中生如果这样说肯定是政治问题了,于是班上普及有关卫星和宇宙航行的知识。顾惟乔以他的博学担任主讲。

我还记得50年前,顾惟乔讲课的样子。他镇定地站在玻璃黑板前,憨厚地笑着,露出缺了一小角的门牙。从太阳系、恒星、行星、卫星讲起,再讲人造卫星和人类在宇宙科学方面的进展。讲人类对日月星辰的认识,讲“盖天说”“浑天说”。联系“放卫星”,他又讲了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及其功能,讲苏联宇航为什么比美国先进?他说,苏联发射卫星的火箭燃料是易燃金属的合成物,而美国还是用固态氢和固态氧这样陈旧的燃料,两者热值不能同日而语(后来我与专门研究火箭的人士谈起,他们说顾惟乔的话不全对),因此苏联火箭的推进力量要比美国强大多了。他畅想着21世纪的后宇宙航行,那时一定登上月球,飞出太阳系,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顾惟乔也做航模,喜欢舰船,懂得许多航海知识。有一年暑假,海军与北京联合搞夏令营,东城区分到了几个名额,六十五中只有他一人参加。十多天之后,又黑又壮的顾惟乔回来了,他给我们讲军舰上的感受,讲海风、海魂衫(那时赵丹演的《海魂》中的海上情景很使青年学生向往),讲刘公岛上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和大清国海军的腐败。

悲惨的顾惟乔

1960年高考发榜推迟了近一个月,8月底才接到通知。一看通知,绝大部分同学傻了眼。六十五中是一类学校(当时虽没有这个说法,但社会却有此看法),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能上理想的学校,有的甚至没有能上大学。我们班学习不错的刘建华,四班的遇罗克都被淘汰了。这就是我上面说的,那次考试不是考卷做主,而是四颗图章当家。发榜后没见过顾惟乔,只是听说他被“师专”或“化工学院”录取了,很不开心。我想这可能与他那段力图克制“暗恋”有关。他报的是清华,因为朝思暮想的人在高考之前就被清华录取了。有人说因为她是特长生(跳高运动员),有人说因为她父亲是某部部长。后来又听说,顾惟乔那股倔劲儿又来了,没有去上学,准备第二年再考。1961年进入困难时期,阶级路线松了一些(“文革”批判说是“资产阶级路线回潮”),顾惟乔如愿以偿,上了清华。老同学见面聊起来都为他庆幸。

我上大学后,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慢慢地顾惟乔就从我头脑里淡出了。1976年7月26日,我因为“恶毒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诬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被北京市中级法院判有期徒刑13年。8月到北京第一监狱服刑,9月毛主席逝世,10月粉碎“四人帮”,此时监狱的劳改工厂没原料,没活干。监狱管理人员让我帮着弄弄狱中一个小报——《劳改通讯》。没事时,我翻看小报,突然发现了顾惟乔的名字,令我大吃一惊。怎么他也进了监狱?是不是重名了?

我向老狱友打听,他们说顾惟乔是清华大学的,原在五中队(这个中队都是技术工种)的。高高大大的个子,魁梧的身材,闷头干活不爱说话。我一想就是野驴。我试着问,“他刑满出狱了吧?”“对方答,他死了”。我惊呆了。在我心中,死,这个字怎么也不能与顾惟乔联系起来的。那位在一监待了近20年的老犯人说:“是死了。1966年,‘文革’初期,顾惟乔爸爸在台湾(又使我一惊,当时同学中无人知道),因参加运动,被批斗,受不了了,联络了几个人想偷越国境,不料被抓,以投敌叛国罪被判10年。因为他会多种技术,留在五中队。后来又与同监的几个人策划逃跑,被发现,加刑2年。”听他这一简介,我从内心认定这就是“野驴”,那股执拗劲儿,进监狱而不改。“怎么死的?”“加刑2年后,他安定下来了,搞了几项技术革新,又减了2年。改回10年。去年他母亲病了,癌症,临终时,监狱还让他回家一趟,探视母亲。他母亲是公安医院的护士长。他妈去世后,顾惟乔很难过。不久,也发现有癌症,治疗无效就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从此就消失了。

近来,因为写作,常常回忆起我那一段监狱生活,此时都不免联想到北京六十五中我那两位没走出监狱的老同学,遇罗克与顾惟乔。很奇怪,我们三个都是1960届的。这一届是有点怪。

读书生活的转折点

回首自己这60多年的生活,除了被迫卷入政治运动,被搞成“老运动员”,从而有了种种可笑可悲离奇的遭遇之外就是读书了。如果删除了政治运动,我的一生可能就是读书,对于读书之外的事情,是兴趣不大的。我一生读书生活可分三段,转折点有二,第一个转折点在1980年,第二个在2002年。

第一个转折点使我摆脱了长期的对书需求的饥渴状态,进入了温饱和小康。1980年这一年,五月份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做编辑工作,六月一日,从农村调到北京。从此可以堂堂正正借书、看书、买书,拥有书籍,不会再有人指摘,不再有人说三道四。读书这个爱好与我的职业、工作结合了起来。在我实现我的读书的嗜好的同时,也是在为社会做奉献,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虽然不是头脑中有念想的书,我都能看到了,但至少摆脱了既往读书生活中的恐惧心态和极度渴求。用时髦的话说就是达到了“温饱和小康”吧。不过我想读书的最佳状态就是“小康”吧,不可能有什么“大同”。“小康”说明需求和供给之间还有点差距,保留点张力;而“大同”就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读什么,书则不胫而至,求和供两者毫无张力,这样,人没有“寤寐思服”的追求乐趣。像皇帝一样“要啥有啥”,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我在读书问题上自幼患有“饥渴”和“恐惧”两症。前者由于家贫,后者由于环境,因为我正赶上1957年以来读书被视为接近犯罪的时代。

先说“饥渴”。读书是我人生的唯一的嗜好和乐趣,读书习惯的养成是由于家庭贫寒造成的。儿童少年直到青年许多娱乐活动是需要钱的,而读书只要有点小钱就能解决了。比如,我上高小和初中时喜欢武侠小说,那时琉璃厂、虎坊桥、西单商场都有租借武侠小说的书铺,100元(旧币,相当新币1分,购买力相当现币3角)租一本,押金2000元,可以看48个小时。如果读书的喜好不加节制的话,一天可以看三本,可是就我的经济能力来看,一天最多能租一本,常常有“人可以食,鲜可以饱”的感觉。上初中后,情况有缓解。我上的是北京师大附中,这个中学是老校,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校。有个很好、藏书很多的图书馆(一般高校都不能与之相比)。不过我们学生一次只能借两本书,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图书馆没有武侠小说,但藏书多种多样,我又天生好奇,爱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于是开始了杂食生活。那时除了读当时一般中学生都读的《安徒生童话》《敏豪生奇游记》《高康大》《克雷洛夫寓言》和苏联侦探小说、苏俄小说外,开始喜欢唐诗宋词、先秦诸子的文章。

同类推荐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热门推荐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宠妻成婚之一世成宠

    宠妻成婚之一世成宠

    【1v1,宠文,男主身心干净!】他是军政商业两不误、全城女子倾慕的黄金单身汉。但凡所有华丽的词汇形容他都没差,却不见他身边出现任何女人。他高高在上,性情难以捉摸,却惟独对一个女人,方寸大乱。*夏玥,和深爱了五年的男人沈述枫终于成为一家人,可却是自己的——姐夫!割腕、开煤气、过马路、浴缸放满水…她花了两个月,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去忘却这个人,却抵不过他温柔的说——“我还爱着你,玥儿,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只要你跟我走。”而在她慌张无助的时候,他却出现在她身边,将她搂到怀里。“沈先生,想跟我老婆说什么,跟我商谈也一样!”*夏玥刚收拾东西要去采访娱乐圈当红影星——于慕枫。“等会,换件衣服再去。”陆琛祤翻着报纸,叫住刚要离开的夏玥。“我已经换了三次了,陆先生。”“不准露脖子,不准露手臂,还有,不准露脸。”“陆琛祤,这是夏天!你要闷死我啊?”“戴上墨镜和口罩再出门。”又是故作镇定的翻动着报纸。“我这是去采访又不是去抢劫,我出去了。”砰,一出门,陆琛祤随即拨打电话。“听着,三分钟内把于慕枫给我绑了扔到军营。”名字里面有个枫的都不是好东西,他怎么可能给机会他跟自己的娇妻面对面。什么?你说吃醋了?怎么可能!*外表冷酷里面闷骚的陆先生对上战斗力不差的伪萝莉。“女人,老子的第一次给了你,敢跑试试看!”*如无意外,每日更新欢迎入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伯爵

    女伯爵

    艾琳以自由落体的形式直接落在托马斯男爵的欧式大床上,而且是从二十一世纪跌回了十三世纪,从中国摔到了爱尔兰。中世纪的西欧,美丽的爱尔兰大陆,田园的风光与美丽的城堡;最英俊、最年轻的托马斯男爵,都让艾琳的欧洲之行充满了美妙的幻想和无比的刺激。攻占他的领地、领导他的人民,实行海、陆、空三方位、全方面、立体式骚扰,最后将这位托马斯男爵全面攻陷了。一对一宠文,有攻城略地的气势磅礴,也有田园、商路,外加亲亲我我;女主强悍+机智,美中不足有些大咧咧,对男主少根筋;男主腹黑+睿智,锦上添花有张无比英俊的脸,还是个宠妻无度的主儿。本文构思来自于著名的“爱尔兰婚姻百年契约”,所以是个超级有爱的文哦,喜欢的亲请收藏啊,收藏!推荐完结文《王妃在后院种瓜》: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讲述了:理智地驾驭情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宽容会让人感动一世,爱意会让人温暖一生。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身心愉悦,远离愤怒,把持平和,少生气,多喜乐,认真快乐地生活,豁达宽容地处世,用理智赢得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