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000000013

第13章 少年游 (13)

那时一切都很简陋,不用说电子数据库,连工具书缺项都很多,《全宋诗》还没有编出来,诗总集除了那部“钦定”的《全唐诗》外,就是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此书精装两大厚本,我翻开了上本,那天运气不错,一下子就翻到“晋诗”,又一翻“今世”两句赫然在目。此诗是由魏入晋的程晓所作,一读全诗,深感那位为卡特提供此诗句的“中国通”了不起,也许他就是位饱学的美籍华人。

这首并非“名诗”,“触热”两句也非“名句”,只是因为“褦襶”两字音读和意义被有的诗话讨论过。两字是联绵字,读作“耐代”,意为“不晓事”,意思是不通人情世故。诗云: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谓当起行去,安坐正跘跨。所说无一急,沓沓吟何多。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

这首诗写得很白话,除了两三个难认难读的词外,诗意平浅。除了“褦襶”外,就是“跘跨”。音读为“办酷”,意为“开膝”而坐。魏晋时期,还是席地而坐,像现在的日本人,双腿跪,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这种坐姿,久了很累。把膝盖分开,臀部可以斜坐在席上,放松一下。弄懂这两个词,全诗很好懂了。三伏天,人人都躲在家里避暑,此时偏偏有个不懂事颟顸人访友。主人听客人来了,也要打起精神接待。还以为客人待一会儿就走,没想到客人聊起来没完没了,主人疲惫不堪了,流汗滂沱,摇扇子的手臂也酸了。客人还在侃侃而谈,一点儿没有走的意思。最后诗人都忍不住了,朋友您什么时候起身啊!诗人写此诗意在告诫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这些小事。

当时卡特已经是“前总统”了,到北京来,已经不会有重大的国事商讨,无非是看看朋友,交流交流,但选了这样的日子,给主人添了许多麻烦,真是不好意思。卡特用此诗作为到京的开场白,其中包含了对主人的尊重和自谦,也略带自嘲,立言非常得体,真是应了孔子那句话“不学诗,无以言”。至今我仍然好奇的是哪位高参给他选的这首诗呢?

困难时期与解散食堂

“困难时期”是指1960年、1961年、1962年三年国家经济的全面紧张时期,当时叫做“三年自然灾害”,人们虽不敢批驳,但说起困难的原因,私下还是有想法的。那时我读大学,***说的“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也在悄悄流传,得到有心人的赞同。“人祸”大家亲眼见过,就是1958年的头脑发热,大哄大嗡,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放开肚皮吃饭等。

1958年在公社化进程中大办公共食堂,被视为是进入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金桥”。办不办食堂、吃不吃食堂被看做是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当时批判的“右倾机分子”一条重要的罪状就是反对办食堂。《人民日报》报道过一条消息,说云南有个“右倾分子”反对群众办食堂。群众说我们的食堂是“雷打不散”,那位“右倾分子”说“我就是雷公,就要把你们的食堂打散”。这是作为反面典型来示众的。在这种形势下,农村几乎是社社有食堂,队队有食堂(当时的生产队相当1961年以后的生产大队)。

为了表示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断掉不吃食堂的后路,家家砸锅献铁,炊具、餐具中凡是有铁的大多进了小土炉,为实现1070做贡献(1957年产钢535万吨,1958年要求翻一番,实现1070万吨)。这一年又恰好赶上丰产年,庄稼长得格外的好。上上下下都以为共产主义就在大门口了,大搞“一平二调”(无偿平调农民的个人财产),食堂杀牛宰羊,拣最好的吃;吃饭不定量,放开肚皮吃。多少年来国人,特别是农民为没吃饭所苦,这回真的解放了,自由了。在大量消费的同时,1958年是丰产不丰收。因为全国忙着大炼钢铁,大修水利,人们没有工夫收庄稼。而且实行了军事化,农民按军队编制,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个人再心疼粮食,也不许单独行动,大量的庄稼烂在地里。后来农民谈及此事无不痛心疾首。

北京虽没有普遍搞食堂,但在大跃进高潮期间,饭馆吃饭自行付费,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爱给多少给多少。每天我在菜市口的“南来顺”吃早点。一天早上,一进饭馆就大吃一惊,屋子中间是十多张方桌拼成一个台子,放着油饼、烧饼、麻花等食物,旁边有大桶,里面是豆浆、杏仁茶等。这些都是任君自取,四周的方桌上有小笸箩,中有零碎钱币,由君自行付款。饭馆里的人比平常多了好几倍。油饼等一端出来都是一抢而光,“南来顺”坚持不到一个礼拜,又改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南来顺”的一位老职工说“赔不起啊”。那时,人们仿佛到了君子国,如此随意地对待经济,经济难道不会报复吗?

1959年秋天报复就来了,先是商店的东西越来越少,购物票证越来越多。什么时候进入困难时期?在我看来有个标志性的事情出现,那是在1959年“十一”以后,有个秋风萧瑟的早晨,人们起来买早点发现北京人习惯吃的烧饼、果子(果子指炸果子,一种类似油条的食品)、油饼、豆浆、杏仁茶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菜粥”。这件事给北京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因为大多数北京人早上没有吃菜粥的习惯,当时所有的饮食摊点都是国营的,要变一律都变。困难的缓解也可用早点铺的变化作标志,1961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所有的早点铺都支起锅炸油饼了。而且很奇怪,油饼炸出来都是白的。我曾问过,是不是没炸熟,回答说,这是大油(指猪油)炸的,怎么炸也不挂色。

1961年春末夏初,通知我们下乡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由于经济困难,本来大学生停止了下乡劳动等活动,这次是个例外。当时食品奇缺,农村饿饭现象很普遍,而干部则利用权力多吃多占。有民谣说“书记拿,队长偷,社员缝个大衣兜”。“十二条”基本原则是局部改变1958、1959年的激进做法。如确定农村所有制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而办公社时强调“一大二公”,许多县就一两个公社,这次退到一个乡一个公社;又如制止“一平二调”,平调老百姓的财物尽量退回,退不了的作价赔偿。我去的是北京郊区的一个生产队,那真是凋敝不堪,触目惊心。我住在队部,因为常停电,天黑就睡,早上起来,仰望天花板,很奇怪,怎么是黑的呢?天大亮了,我站在床上穿衣服,空气一震动,轰的一声,天花板好像裂开了,原来夜里天花板上聚满了苍蝇。生产队很穷,唯一的大牲口是一条瘦驴。负责饲养瘦驴的是个“富裕中农”,所谓“富裕”只是个成分了,他被饿得瘦骨伶仃,眼睛都有些发蓝了。就这样,有个社员还到队部告发他,说他偷驴饲料——糠吃,而且拿着他的粪便作为证据。

下乡的第一件事是劝导老百姓种“十边地”(指沟边、路边、屋边、河边、池塘边、田边等),并说“谁开垦谁种,谁种谁收,谁收谁有,二十年不变”。社员不相信,当面就驳斥我,“什么二十年不变,搞‘初级社’你们说二十年不变,不到两年变了;‘高级社’也说二十年不变,结果不到一年变了”。我只是个19岁的学生,根本解释不了。问一同下乡的教务长,他含混地说,不要管它。

第二件事是解散食堂。“十二条”中还说“公共食堂制度,必须坚持”。还有“办好食堂”的指示,我下食堂帮厨,名义叫食堂,真辜负这个好名字。“食堂”只蒸“豆面窝头”,开饭就是社员来打窝头,端回家去吃。所谓“豆面”不是用豆子磨的,有人说是用榨过油的豆饼磨的。面粗而轻,有些像锯末,蒸好的窝头一拿就碎。像我这样一顿可吃一斤馒头的小伙子竟吃不下一个窝头,然而社员还常常为给他的窝头掉下一块而争吵。还好下乡不到一个月,传达了中央给农村干部和社员的一封信,其意在于解散食堂。不过话说得比较婉转,说“吃食堂光荣,不吃食堂也光荣”“吃食堂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吃食堂也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前面留了“吃食堂”两句恐怕是为了显示与以前的宣传的承继关系。这封信一宣读,社员大乐,食堂马上散伙,连一天也不等。这是我下乡后第一次看到农民发自内心的乐。食堂把粮食按定量分给个人,还好,北京农民还有锅,不至于把粮食拿回家后没法做熟。

下乡不到两个月就返校了,解散食堂很成功,宣传种“十边地”则被顶了回来。后来曾碰到当地社员,问起“十边地”,回答说老百姓还是种了,又说能种一季就种一季,收的粮食吃到肚子里谁也拿不走。

这次下乡还有两事可记,一是有位同学胆子真大,竟敢搞“包产到户”,把他所在生产队的田分了,当时就受到校方的制止和批评,可是这曾使农民兴奋。二是我在生产队中有位菜园子的“把式”(当地以种菜为主,从外面聘请有种菜技术的师傅)姓李,他教给我许多种菜的知识。我曾说“李师傅,我一定请您吃顿炸酱面”。他笑了,说“等五月节小货(指园子里速生的小白菜、小菠菜、青蒜之类)下来吧,让你们吃点真正的鲜菜”。我存些面票,准备让他吃个够。可惜的是不到五月节(端午)就被召回学校,那个邀请成了一句空话。时间过去了四十多年,每想起此事都有些遗憾,眼前还会浮起李师傅的笑容。

开心斋与赤心斋

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自愿削减粮食定量,与国家共度时艰。作为大学生,首当其冲,我减到34斤。按说这个定量也不算少了,可是当时几乎一切“进口”的东西都要凭票,十七八岁的男孩的肚子就是无底洞。郭沫若的名诗《天狗》“我是一条天狗,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吞了”。多么豪迈,一进食堂,这种诗兴,也油然而生。有同学高声朗诵:“我把饭来吞了,我把菜来吞了,把锅碗瓢盆吞了,我把‘一平勺教授’(一位掌勺打菜的师傅,过于严苛,一开饭便高呼‘菜一平勺’)吞了啊!”

“食色”二事是生物的最基本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极易出事。于是校方领导强调“劳逸结合”,课程缩减,不留作业,鼓励少看书,强调多在宿舍躺着,时时查看自己腿上、脸上浮肿没有。一有浮肿马上送到校医院给以“糖豆”(半斤古巴糖、一斤黄豆)进补。学生也真是聪明,不久发现多喝盐水小腿就会肿,于是腿肿者激增。一些骗得“糖豆”待遇的,回到宿舍开怀大笑,传经授业。很快“浮肿”的人数超标,此待遇取消。

那时还提倡多想愉快的事,记得当时报上还登过,侯宝林在政协活动上为大家讲“焊拉管”的笑话。上面既开风气,下面自然紧追。舞台银屏也发生了变化,喜剧类作品火了起来。像京剧的《三不愿意》《花田错》,评剧的《花为媒》,话剧的《一仆二主》(意大利哥尔多尼)、《聪明误》(俄国亚格里鲍耶陀夫),巴西的《伊索》,中国的《群猴》,《抓壮丁》《三块钱国币》……国产喜剧电影不用说,就是翻译影片也以喜剧为多,如阿根廷的《大生意》(卖马粪兜),德国的《神童》《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西班牙的《马歇尔,欢迎你》《影子部队》,每一个都会让你捧腹不止。天桥的撂地相声没了,可是“前门小剧场”“迎秋”的“曲艺”(相声为主)是十分钟二分钱,随进随出,以时间计价。北京曲艺团在此献艺。当时有些老名家还在,如高德明、绪德贵、佟大方等;不久前过世的相声名家赵振铎、赵世忠那时还是小青年,赵振铎永远是衣履俨然。天津曲艺团也到北京演出,票价一元,与人艺话剧等价,但节目真好,张寿臣、马三立不仅让你笑,更让观众懂得相声可以有品味。

“笑”的高峰出现在1962年春节,北京电视台(当时没有中央台,北京台就是中央台)推出的一台“笑的晚会”。侯宝林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主要节目是“化妆相声”“空城计”。主持人是“人艺”的喜剧演员方琯德。记得,他上台自报家门:“我是悲剧小生,常常对月伤怀,迎风流泪……”便引得万众轰然。

同类推荐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热门推荐
  •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如妃说道:“好啊,一个小丫头也敢跟本宫指手画脚了,慕容晴帆,你不要得意了,不要以为皇上现在宠幸你,以后你就是皇上的心头肉了,告诉你,别做梦了。就凭你那样儿,我等着看你死在冷宫没有人给你收尸。”说着就又要来打小怜,但这次她伸手过来的时候,慕容晴帆突然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还反转了一下。看无颜皇后如何管理后宫,教训痴情皇帝。
  • 北京不相信眼泪

    北京不相信眼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得美人者得天下:天命皇后

    得美人者得天下:天命皇后

    为了寻亲甘愿代人入宫,路上却遇到了劫匪。将计就计被劫到贼窟中,原想以此为由被逐出皇宫,皇帝却依然不肯放过她。在宫中迭遇奇事,意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皇室的秘密。皇室纷争,她是命定的皇后,谁是真命天子?得美人者得天下,他们要争的,是皇位,还是她?她该如何面对既定的宿命?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尘封档案系列故事之一公交车离奇事件

    尘封档案系列故事之一公交车离奇事件

    你知道吗?在我住的地方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离奇的事情。这件事是在一九八七年的一个冬天发生的。而且也不大不小的轰动了整个城市。可是政府却没有大肆的报道,只是出面辟了几次谣。所以,人们似乎对这件事的兴趣也就慢慢地淡漠了。
  • 九天战皇

    九天战皇

    前一世我为游戏主宰,这一世我为异界主宰。莫名来到游戏异界之中,战阴谋,战官场,战宗门,战能人。战尽天地间,谁主浮沉,我为皇。九天之下独战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心娇妻

    无心娇妻

    新坑推荐:《总裁的狂妻》好不容易就决定埋葬一切,嫁做人妻,以为就此平淡一生,因为医院的一张不孕检验单,那个曾经许诺永远爱她的丈夫扔给了她一张离婚协议,声明继承人比天重要她耸了耸肩,利索的签下了大名,笑靥连连,大方的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亲手了解了一段缘分,另一段缘分在她没有察觉中悄然开始,也让她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宝贝,当不成贤妻的她,转行当良母,却要与女儿斗智斗法,当起了双面妈咪。*************************************七年之后,为了让女儿免遭某位人物的争夺,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女儿回国不料却引来了其他更加猖狂的争夺者************************************前夫说:“她是我的女儿!”拒绝相信那早产三个月的说辞曾经遭恐吓的某人也说:“她是我的女儿!”因为无意中得知他才是正牌老爸。*************************************她耻笑不已,她的恶魔般的女儿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炙手可热,她知道他们要的其实是她的心可是,谁又知道,她的心早在十年前的那场葬礼中被一同埋葬向一个无心之人要心,愚笨的可笑。当那个人再次出现的时候,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才是那个愚笨的可笑的人。*************************************缘灭缘起,幕起幕落,是否她始终只能当个无心之人…&&&&&&&&&&&&&&第一次尝试写现代文,请大家多多支持。(*^__^*)嘻嘻……推荐完结女尊文:《无欲女皇》前世,在爱人和亲人的双双背叛下,她坠楼身亡。今生,她只想无欲无求、默默终老,无奈却被卷入皇权的争斗当中。前生,她相信了爱情的美好,最后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重生后决定与爱绝缘的她,却得到一个又一个男子的倾心相对,面对他们的深情,她又能否走出过去的伤痛……是否在某一刻开始她的心已经不再无欲无求……友情推荐:《爱上极品总裁》:有一种爱是日久生情,在不经意间他(她)慢慢渗透占据你全部的身心,让人可以为爱放弃,为爱执着,我最大的幸福只是希望——你在我身边。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将军为后

    将军为后

    大楚王朝唯一的女将军柳雁飞被赐婚给了本朝的皇太孙,下一任的皇帝,江桥。江桥,字宇楼,出了名的克妻之人,迄今已克死四位未婚妻。女将军的爷爷鲁国公接过圣旨,手都抖了。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两位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