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3900000012

第12章 考证学方法之来历

我觉得很抱歉,辅仁大学的许多朋友几次要我来说几句话,可是一年以来,在外面跑了半年,很少时间,直到今天,才得和诸位见面。今天是应辅仁大学国文系之约来的,想到的《考证学方法之来历》这个题目,是和国文系有关系的,而与别的同学也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因为近几年来,研究考证学方法来历的渐渐多了,而中国近三百年的学问和思想,很受考证学的影响。

考一物,立一说,究一字,全要有证据。就是考证,也可以说是证据,必须有证据,然后才可以相信。

近三百年始有科学的、精密的、细致的考证,必有所原,许多人以为是十七世纪西洋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带到中国来的,如梁任公先生就是这样主张着。

在一六○○年左右,利玛窦来到中国。继之若干年,经明至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有许多有名的学者到中国来,他们的人格学问,全是很感动人的;并且介绍了西方的算学、天文学等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的西洋科学。恐怕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都受到他们的影响。

中国考证学家、清代考证学开山祖师顾亭林和阎若璩,全生于利玛窦来华以后;顾亭林生于一六一三年;阎生于一六三六年。利玛窦则是一五八一或八二年来华的。顾亭林考证古音,他的方法极其精密。例如“服”字,古音不读“服”音,而读“笔”音,他为了考证这一字,立这一说,举出一百六十二个证据来证实。在他的著作里,立一说,必要有证据,许多字的考证都是这样。阎若璩考证古文《尚书》,也是这样。《尚书》有两种:西汉时候的《今文尚书》,有二十八篇;到了晋代,又出了一种《古文尚书》,有五十三篇,于前一种的二十八篇之外,又增加了二十五篇,文字好,易了解,谈政治、道德,很有点哲学味,内容丰富。因为它是用古文字写的,所以称做“《古文尚书》”。当时有人不相信,渐渐的也就相信了。至唐代以后,《古文尚书》成为正统,没有疑心它是假的了。到了清代,阎若璩著《〈尚书〉古文述证》,把假的那些篇,一篇一句,都考出它的娘家,打倒了《古文尚书》。

清代的学术,是训诂、考据和音韵。顾亭林考证音韵,研究训诂;阎若璩考证古书真伪。他们两人全是十七世纪的人,在利玛窦来华以后,这样看来,岂不是西洋的科学影响了中国的考证学了吗?

另一个证据,西洋学带来了算学、天文等,曾轰动一时。那时候,自己知道中国历法不够用,常常发生错误,推算日蚀和月蚀也不准确。当时的天文学有三派:一派是政府的钦天监;一派是回教的回回历;一派是中国私人魏氏历法。西洋于十六世纪后改用新历,是最新、最高、最进步的了,带到中国之后,又有了这个第四派。中国政府不能评定哪一种历法准确,就想了一个法子,每一种都给他一个观象台,让他们测算日蚀,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开始,至何时退蚀,来考究他们。因为历法和日常生活很有关系,全中国都注意这一回事。

二十年的长时间考证的结果,处处是西洋方法占胜利。并且,因为日蚀推算,如果阴雨,就不能看出来了,所以同时测算四川成都、陕西西安、山东济南和北京四个地方,清政府派人到四个地方视察报告,当然不会四个地方都遇上阴雨,结果,别几种都差得很远,而耶稣会教士的新科学方法占了胜利。明代崇祯末年,政府颁布使用新法,而这一年,明朝就亡了。清代继续采用新法,直到一九一二年,民国改元之后,用了新历,而方法还是一样的。清代的考据家,没有不曾研究过算学的,如戴东原,就是一位算学家。有清一代的考证学,就是在西洋算学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算学方法,就是要有证据。

我个人是怀疑这种说法的。对于当时的西洋学者的人格、学问,我都很钦佩,他们也留下深刻的影响。前读中国的徐光启的三卷信札,更增加了钦佩之意。中国许多革新人物,全受过他们的影响。但是,要说考证学的方法是由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带来的,到今日为止,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前面说过的证明,还不能承认。今天所讲的,就是要特别提出个人的见解,以就正大家,请对于我们怀疑的加以怀疑,或者更有新的收获。

前面所说的影响,很少可以承认的,顾亭林就不是算学家;阎若璩也是到了晚年算《春秋》《左传》《汉书》中的纪年和日蚀(因为那与历法有关系),才开始学算学的,所以不能受它的影响,而且是已经做了考证学家才学算学的。如王念孙也不是算学家,至少,不是受他的影响。我们只能承认算学影响历法,影响思想,而和考据学没有关系。在西洋,天文学、算学、物理学全很早就发达了,而西洋的历史、文学的考据,到十九世纪才发达,假如天文、算学等能够影响考据,考据一定会很早就产生了,而西洋竟是很晚的,所以它并不能够影响人怀疑和找证据。至于宗教家,所提倡的是使人信,不是使人怀疑。

以时代关系来证明,是错误的。清代两位考证学大师,顾亭林有他的来历与师承,阎若璩亦有他的来历与师承。

在音韵方面,顾亭林的方法是:立一说,证一字,必要有证据。证据有两种,本证和旁证。如同证《诗经》字韵的古音,从《诗经》中找证据,曰本证;从《老子》、《易经》、《淮南子》、《管子》、《楚辞》等书里的古韵来证《诗经》,曰旁证。这种方法,在顾之前,有福建人陈第,作过一本《〈毛诗〉古音考》,就用了这种方法,是顾亭林的本师。《〈毛诗〉古音考》著于一六○四年,出版于一六○六年。利玛窦虽已来华,而北来第一次是一五九六年,第二次是一六○二年,短时期受到影响,是不可能的。顾(炎武)得自陈(第),毫无问题。而在陈第之前,还有焦竑,在一五八○年就考证过《毛诗》古音。再推上去,可到宋代。十二世纪,朱熹就是一位考证家。

再一个证据就是,阎若璩考证《尚书》,他的先师也来历明白。梅鷟,生死年月不可考了,他是一五一三年的举人,他作过一部《〈古文尚书〉考义》,用的方法和阎的一样,一一找出伪造的娘家。那个时候,还没有利玛窦。百年之后,书籍与方法更完备了。在梅鷟之前,可以推上去到元代。吴澄,他死在一三三三年,已经把《尚书》今文和古文分开,述其真假。更上可推至宋代的朱熹、吴棫,他们已经疑惑《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的不同。到了吴澄,就不客气的一一指出了假造的各篇的来历,是东抄西借、杂缀而成的。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亦曾怀疑而研究之。在唐朝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中,亦提出考证。《论语》一书,经柳宗元的考证,知道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所记,那是以常识作证据的。

总之,这种考证方法不用来自西洋,实系地道的国货。三百年来的考证学,可以追溯到宋,说是西洋天主教耶稣会教士的影响,不能相信。我的说法是:由宋渐渐的演变进步,到了十六七世纪,有了天才出现,学问发达,书籍便利,考证学就特别发达了,它的来历可以推到十二世纪。

现在时间还有一点,让我说一点别的。

考证的方法是:立一说,必有证据。为什么到了宋代朱熹时候才发达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这也是一种考据。方才说过,考证学不是来自西洋,是国货。可是它是怎样来的呢?

中国历史经过长的黑暗时期,学问很乱,没有创造,没有精密的方法。汉代是做古书的注解,唐代是做注解的注解。文学方面有天才,学术方面则没有。并且,这种方法在古代是不易的,那时候没有刻版书,须一一抄写。书籍是一卷一卷的,有的长至四五十尺,读后忘前,没有法子校勘。写本又常各不相同,没有一定的标准本。唐代有了刻版书,到了宋代才发达,如同《书经》,有国子监的官版本。有了标准本后,才能够校勘其他的刻本和抄本,这必须书籍方便才可以,毫无问题。

十一世纪,北宋后期,程颐、程颢提出“格物致知”来。一部一千七百五十字的《大学》,是有很大关系的书,几百年来,受着它的约束。程氏兄弟发现了一千七百五十字里有五个字最重要,就是“致知在格物”。《大学》中,每一句话都有说明,惟独这五个字没有。什么是“格物”,没有人知道。当时有五六十种“格物说”,有解“格”为一个一个的格子的,有解“格”为“格斗”的。程氏兄弟提出重要的解释:格是到的意思,格物就是到物,所以说“格物即物,而穷其理”。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事,然后才可以致知。至于物的范围,由一身之中至天地之高大,万物之所以然,均在其内。这是当时的“格物说”。

有了中国的科学理想与目标,而没有科学方法,无从着手。中国从来的学术是:一、人事的,没有物理与自然的解释;二、文字上的解释,而无物据。所以有理想,不能有所发展。如王阳明和一个姓钱的研究格物,钱氏对着一根柱子坐了三天,毫无所获;王阳明自己对坐了七天,也是一样,于是很幽默地说,圣贤是做不成了,因为没有那么大的气力来格物了。这个笑话可以证明当时有科学目标与理想,而没有方法。这完全不同于西洋。从埃及、希腊,就和自然界接触。亚里斯多德于研究论理之外,自己采集动植物的标本做解剖实验;而孔夫子不过是读《诗》而知鸟名罢了。中国没有这样的背景,仅能像王阳明对柱而坐了。

程子、朱子感到这种格物办不通,就缩小了物的范围,由无所不包缩小到三件事:一、读书穷理;二、上论古人;三、对人接物。朱子以后,就丢弃了大规模的格物,而缩小到读书穷理也仅是读古经书了,所以士大夫就拿格物方法来研究古书了。

至于程、朱格物的背景,我想,那时候没有自然科学,大概是由于科学时代,于做文章之外,还须研究“判”。考试的时候,拿几种案件:甲如何、乙如何、丙又如何,由士子判断是非,这样,必须多少有法律的训练。《程明道行状》中记载着,他做县尉的时候,有听讼的训练,有今日的法官、律师、侦探的天才,从刑名之学得到找证据的方法。考、据、证、例、比等等,全为法律上的名词,这方面的训练,在朱熹亦是有的。

朱熹亦是一个考据家,他三十岁的时候,校勘了一册《语录》,用三种抄本和一种刻本,他发现刻本中多了百余条,其中五十多条是假的,就删去了。到他三十八岁的时候,找到了证据,就写了一篇跋,说明他的删掉的理由。他的注书也极审慎。他主张研究古书须学法家的深刻,才能穷究得进。他自己说,他的长处没有别的,就是肯用功。考证也是用法律方法,研究了一件,再研究一件。不曾精细研究一本书,而牵引了许多别的,是一件错误。

他还有许多故事,可以证明他是受了法律的影响。他做福建同安县主簿,知漳州,处理案件,是和考证一样的。

简括起来说,中国古代没有自然科学的环境,士大夫与外边无由接近,幸有刑名之学,与法律相近。科举时考“判”,做官时判案,尤须人证物证。拿这种判案方法应用在判别古书真伪、旧说是非,加以格物致知之哲学影响,而为三百年来考证学之来历,故纯为国货。考证学不会来自西洋的。将来有研究天主教耶稣会教士东来的历史专家提出新证据,我当再来辅仁大学取消我今天的话。

天主教研究神学,有一很好的习惯,就是凡立一新说,必推一反对论者与之驳辩,此反对论者称做“魔鬼的辩护师”。今天,我就做了一次“魔鬼的辩护师”。

同类推荐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阴阳少年

    阴阳少年

    我叫龙希岩,今年十八岁。从小我就是不被家里看中的存在。曾经我偷听到家里老人说我是什么鬼胎,绝活不过二十岁。但我还是顽强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在我18岁这年,一切的一切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只是那么一瞬间,便感觉掉进了一个漆黑无尽的深渊!猫头人身的九命猫、白棺材里爬出的灵尸、总是叫我血魂哥哥的鬼小孩……莫名消失的家人,这一切到底是天定还是人为?
  •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武侠小说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雅俗共赏。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同时,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傲月寒选编的《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精选了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武侠小说作品
  • 巫裔仙途

    巫裔仙途

    她是瞎了眼才被人表象所迷,被白莲花妹妹所害,肉身葬虎腹还不够,还要她灰飞湮灭,既如此,她就拼个不要轮回也要拉对方一起入地狱……因为上古神族巫神的看中,她幸运的重生在修真大陆上一个没有灵根的废物身上,尽管爹不亲,娘不在,姐弟恶毒,环境恶劣,但因为前世黑女巫的身份,她也能左手炼丹,右手制符。一步步以自保为前提的下,踏足修仙路!……………………新文《重生之农门娇女》已经开始上传。
  • 霸爱王爷妖媚妃

    霸爱王爷妖媚妃

    她叫许玥玥,一个现代恐龙级别的女生,男友的抛弃让她深受打击,为了美丽,她喝下了那杯貌似可乐的液体,醒来的时候,她已经回到了六百年前,马上就要嫁作他人妇。他是京城最风流的王爷,他妻妾成群。----------------------------------------------------------------------第一卷王妃(简介)她穿越到六百年前,她成了丞相府的二小姐独孤灵兮,她要嫁的人是京城有名的多情郎,用情不专的四王爷谷若风。成亲的当天晚上,她想逃跑,不料被他逮个正着,他有着俊美不凡的面孔,他却那般的霸道,强行索走她的初吻。他有兄弟五个,各有特点,而三王爷谷若雨却有个怪癖。他恨她,她不知原因,他几次把她送给三王爷。幸好英雄救美的事情发生在她的身上,她才免于凌辱,终于保全了她。她生气,她恨他的粗暴,她讨厌他的种种行为,想要报复他,她从冷月阁带出冷妃秦小影,本想戏弄一番谷若风,不料被他揭穿。她见了名义上的姐姐,才弄清了所有的事实,他恨她,折磨她,是为了另外一个女人。她想要回二十一世纪,就必须找到“玉琼血石”。在得知“玉琼血石”在风雷居的时候,她夜探风雷居,不料他怀里却抱着一个神秘女子。她惊慌而逃,却中了他的暗器。他舍身帮她吸去毒液,他自己却中毒,她却全然不知。两人在猜疑与误会中过日子。他的母亲丽妃发现两人没有圆房,想方设法让两人走到一起。那一夜,落红映入眼帘,他的心好痛、好痛。爱情没有走到尽头,一个神秘女子又出现,这段穿越时空的爱恋何去何从——--------------------------------------------------第二卷王爷(简介)丽妃的命令难违,为了玉琼血石,为了能回二十一世纪,她想办法要勾住他的心。他渐渐发现自己爱上了她,因为心里的矛盾重重,他选择的另一种方式来逃避,他想送她走,送她到昔日的情人身边。五王爷出面阻拦,他不听劝告。她在他的面前消失,他心痛不已,听到她失踪的消息,他更是痛苦万分。她的回归,只是一场骗局,让他更是气愤,他继续沉溺青楼,她继续阻止,不料血溅青楼,那一刻,他为了她,不顾一切。沈妃嫉妒她,将她骗入胭脂居,一场恶梦等待着她——妻妾的争斗,夫妻交手,谁对谁错?她的坚强,她的宽容,让她们深受感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斩神

    斩神

    玄域大陆,浩然无尽,玄修修经脉掌乾坤。一位跌落星榜的天才,修最强禁忌玄功,斩五堑屠万兽,踏天才戮万世,成为妖一样的存在!热血激情的对决,绝顶天才的碰撞,天道无双,万道争锋,日月神道谁为峰?一切尽在斩神!
  • 网游之无敌箭神

    网游之无敌箭神

    一位姿势不规范的射手被市队拒之门外,但精通猎手实战技术的他,在游戏中却能让对手闻风丧胆。而当他以高调的姿态回到曾经那些拒绝过他的人面前,对方又该作何感想?手握一张弓,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游戏战场,还是在世界级的比赛赛场,他就是全场瞩目的焦点,他就是箭神!
  • 2010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

    2010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百姓喜剧、爆笑校园、职场幽默、名人幽默、笑事调侃。这些文章反映了2010年度我国幽默作品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一剑秋水

    一剑秋水

    一个乡村小子的发迹史,如何从一个乞丐成长为一个绝世高手,又如何面对悲惨的感情遭遇。称霸天下的野心他没有,一统江湖的豪情他也没有,他的运气并不好,但总有那几个可以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朋友,这是他最满意的地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