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3400000030

第30章 梁遇春:其他 (3)

要沉醉于美,一个人必得去找雕刻家同画家,要追求感言上的逸乐,一个人必得去找诗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奇特心理。他年轻时候就常到Martial,Byron这班歌颂美酒、妇人同歌声的诗人的作品里去求安慰。他还说:“人世真正的狂欢只有从宗教可以得到”,但是他对于宗教也有许多不满的地方,以为尚未尽美尽善,所以好像也是不值得人们的一顾的。他同Philine有时亲近,有时疏远,不即不离地过了十几年大概可说是恋爱的生活,但是每提及结婚问题,他就觉得有无数的难关,不是Philine性格上有什么缺点,或者恐怕会有缺点,就是他自己的心境不对,或者恐怕会不宜于结婚的生活,一再考虑之后,种种计划都烟消云散了。同时他还认得许多女人,对于她们也是这样子始终游移于爱人和朋友的关系之间,有时高兴,有时悔恨,永远没有一个明白的表示。这些女朋友里跟他最亲近的,除开Philine外,要算是Egeria了,据说Philine老年时候去找Egeria,两人一齐死去,各人的脸孔都贴在Amiel在柏林时候穿的一件蓝色的天鹅绒衬衣上,假使Amiel尚在人间,不知道他会多么沉痛地把自己再仔细分析一番呀!

这个选本最大的好处是编者不单将提到Philine那几段集在一起,而且把稍微有些相关的地方都列入,这样子使我们能够了解他当时的心境是怎么样,因此能够有个更具体的观念。这个选本虽然没有包含Amiel对于一般事物的意见,但是让我们看出在爱这个热烈情绪之下的Amid是怎么样,这于我们了解Amiel上可说有极大的帮助。Amiel的确是个值得我们仔细去研究的人,他的苦闷有许多是属于所谓近代人的悲哀,徘徊于歧路上的我们很可以从他精密的观察得到一些启示,在这个千灾百难的人生途中这总不能算不无小补吧。

《金室诗集》

吉卜生是一个平民主义的信徒,他和John Masefield一样,总是用日常简朴的辞令来传达千千万万平民共有的情绪,在他们的诗集里面,我们找不出什么传统的词藻,可是他们这种平铺直叙的文字却充溢着诗情——或者正是因为他们用的全是极普通最没有诗味的文字,所以里面所蕴蓄的诗情更来得清新可嘉。Masefield是位海洋诗人,他还有个浪漫的大海做他的背景,吉卜生所歌咏的却是社会里一班最下级的工人生活。但是他在他们的颠沛流离的苦处和静默忍痛的态度里,看出人性的尊严。他从他们那种碌碌无闻,辛苦终身的生活中,领略出人生悲哀的深味。平民的悲哀是无声的,说不出来的,他们只感觉到生命的重压。他们在层层的负担底下天天照例地麻木活着,实在没有闲暇去理自己的情绪,就是偶然有那闲空工夫,也找不出那种自悯自怜的心境,去默察自己的心情,所以他们的情绪是混沌的不容易用言语说破的。要把这不能说的说出来,而且又不会失去庐山真面目,这才是大艺术家的本领。吉卜生就是个具有这样的天才的人。

吉卜生这部新诗集还是保存着他一向的作风。严肃同怜悯是这部诗集主要的音调。他这部集子里有四句诗很可以表示出他对于人生的那种惋惜凄然的态度:

All ecstasies,

Of love and anger,joy sandagonies,

And all the passions that plague man from birth,

Are lapped at last in unim passioned earth.

《斯宾罗沙的往来书札》

近代的思想常常在古人的遗书陈言里听到了同情的声音,有些人就赶紧将那旧书由书架上取下,拂去了多年的灰尘送到印刷局去,刊行种廉价的版本,十七世纪的斯宾罗沙就是近代人这样子重新发现的一个哲学家,去年美国“近代丛书”新出了一本《斯宾罗沙哲学文选》,现在吴鲁夫先生又打算译他的全集,预备在他三百周年纪念(一九三二)时候译完。斯宾罗沙反对宇宙为人而设的学说,主张上帝是照着自然律管理一切,这种科学客观的精神是近代思想的神髓。他又说:“人的快乐是在于能够在世界上站得住,继续他的生活——快乐是人到更完全境界的路,悲哀是人到下等境界的路。

”他由灰暗的命定论里爆发出这么一朵快乐的花,同近代人想由科学器械观里寻出一条到意志自由的路,是具有同样认清事实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么爱念斯宾罗沙的缘故。可是他当时受尽人们的攻击,教会用了上帝的名字拼命地诅他,他自己磨着镜来维持生活,寂寞地活到四十四岁就死了。二百多年后亚诺德Matthew Amold谈到他的生涯时候,还替他有些心酸。所以我们对这位哲学家的身世知道得非常少。好了,现在吴鲁夫翻出他的书函,我们读起来,他那种卓然独立不怕一切的精神活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对他哲学的赞美外,还加上对他人格的钦崇。他的人格又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他的哲学。而且这书里还有许多他和英国皇家学院第一任秘书欧罗登堡Oldenburg的通信,英国皇家学院是近代科学的摇篮,我们借这本书可以知道近代科学呱呱堕地时候的情形。

东方诗选

欧美人总爱谈东方的事情,尤其是东方的艺术,东方的哲学和文学等等。可是他们对于东方的了解常有欠缺透彻的地方;或者因为他们不能够十分明白我们这古色斑斓的东方,所以在他们心眼中,东方始终是神秘的结晶,好似星光朦胧底下的一所茅屋,刚好做这班住在大城里的疲劳心灵的安息地。世界上有哪件事看穿了,还觉得有趣味呢?所以他们对于东方文学的见解我们看起来也觉得非常有趣。他们的见解有和我们相同的地方我们觉得很愉快,即使他们的认识有出我们意外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拿来作一种参考。倘若大家全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那么话也不用说了,书也不用写了,这些书评更是用不着了。假使他们是完全不了解的话,我们这里也用不着多说。我是一个玩赏这种一知半解,无关紧要的误解的人,所以我才这么高兴谈这部芝加哥女诗人所编的东方诗选。

有人说诗人总是主观性很浓厚的,所以他们不能够做个客观批评家,自然也不会编出好诗选来,他们太着重于自己的口味,选的东西恐怕不容易博得大众的同情。又有人说非有这种主观的态度不能得到生气,如此他们的选集才可以很显明地表现出他们的性格,仿佛变做一首申诉自己情绪的诗歌,我们却应当尽我们力量和它去表同情。孰是孰非,我们这部诗选或者会给我们一个证明。

提真斯在序言里声明集内不选宗教诗,所以希伯来,古代的埃及,同许多绝妙的印度诗人都没有包含以内。通常一提到东方的诗歌,欧美人便会想到希伯来的长老,恒河河畔修行的老僧,以及埃及宗教的习俗。现在她却偏重于世俗的诗歌,这倒是新鲜的办法,因为可以改正这个误解。

全书分五部:阿拉伯,波斯,日本,中国,印度。每部前面都有一篇概括的序论,跟着就是那一国英译的代表作品。提真斯定下一个标准:凡是译成英文后仍然是一首好诗才算有录入这部选集的资格;若使找不到还带有诗的情调的英译,那么不管原诗多么有名也就不选进去。这倒是个好办法。提真斯在各篇序言里面讨论各国诗的特色,她说阿拉伯的诗歌是自由的诗歌,淋漓痛快是他们的特色,波斯却和他们正相反,诗的形式技能非常讲究,作者是取一忡超然的态度,同英诗的情调有点相似,日本的诗是短小精悍,(真是跟他们的身体一样,罗马人说得不错,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精神!)他们的诗最讲究的是炼句,将许多的意思用一两句轻松的话半隐半露地说出,那些不尽的余音让读者自己去体贴理会,这是俳句的妙处;印度的诗歌却是主观的诗歌,是冥想的结晶,句句全含有超乎物外的色彩,他们是不怎么感觉现实的民族,他们的诗里也没有现实的影子。提真斯所写的序言都很短,全书十分之九是名家英译的东方诗,的确是一部包罗很丰富的东方诗选。

末了要谈到她对于中国诗的见解了。她说中国诗的最大特征是“成熟”这个性质the quality of being adult,欧洲的诗总带有稚气。中国诗是非常客观的,不像印度那样充满了“灵”的情感。中国的诗歌同中国人的人生观同样地受孔子思想的支配。中国诗歌里几乎找不出男子对于女子的恋歌,而女子思慕男子的情歌却是很多。中国人一般是非常敬重文学的,这一点提真斯是由她在中国时所用的无锡仆人敬惜字纸的习惯上推论出来的。中国念诗的调子和爱尔兰古诗人有些相像。她在说到宋元明清四朝的诗时候,只提起袁枚一人的名字。这是这位美洲女诗人对于中国诗的意见。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话,不会莞尔,然而我们很感谢她的盛情同热心。不知我们的邻居们:拜火不怕烧着衣服的波斯,骑着骆驼流荡,衣服老穿不整齐的阿拉伯,脸色青白的日本,和红头阿三的同乡对于提真斯的批评有什么感想。人类的互相不能了解常使我们怅惘,可是虽然不能够抓着真相,她始终是极力地想来了解;所以我们也愿意忽略她多半不妥当的地方,只去看她的高谊隆意;这样我们便觉得非常感谢她。

当人类的互相了解性还是这么柔弱时候,我以为这部《东方诗选》是本很难得的好选集。

《人生艺术(蔼力斯作品的精华)》

前几年当代散文家Logan Pearsall Smith曾把美国哲学大家George Santayana的著作里最精粹的部分集做一本书(Little Essays of George Santayana,Santayana)的著作卷帙浩繁,奥妙精深,念他书的人本来不多,经这么裁剪拣选之后,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这位给希腊精神所渗透的老头子全部思想,而且所读的都是他那绝好的珠圆玉润,气魄回转的文章,因此Santayana的精神能够普及于一般素人(Layman),Smith先生真是做了无量功德。

现在赫伯特夫人对于蔼力斯的作品也施以同样的工作。蔼力斯真可说是一个“看遍人生的全圆”的人,他看清爱情,艺术,道德,宗教,哲学都是人生的必需品,想培养人生艺术的人们对于这几方面都该有同情的了解和灵敏的同情。他又认明这各门里面有许多的冲突,他以为最良好的办法是保持一种平衡,让我们各种天性都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且没有互相摧残。比如谈到性的问题,他说:“我们若使想得到适当的节制,我们一定要有适当的放纵才成。”他又说:“若使你要做个‘圣’Saint,你起先应该是个非‘圣’的人物才行。”他对于我们的行为,也主张一面要照着知识,一面要顾到本能。他这种兼含并包的精神的确是可佩服,也只有蔼力斯学识那么渊博,才能够保持这样的态度,他在《断言》Affirmation里说:“生活始终是种艺术,是种每个人都要学的,而谁也不能教的艺术。”然而蔼力斯还是谆谆不倦地告诉我们应当要怎样他讲究生活艺术。这个矛盾的地方正是他最大的平衡。在当代作家里只有高尔斯华绥(Calsworthy)的心境是这样地看透人生一切的纷纭错杂,而下个分量适中的判断。

有些思想家的文笔一清如水,他的意思是狂涛也似地一直涌下来,罗素就是个好例子,这类的文章不宜于选出一段段来集在一起,反把思想的来龙去脉同气魄弄丢了。但是像蔼力斯这样子思想沉重,又常常有意味无穷的警句,那是最宜于这种采取精华的办法。我们可以静躺在床上,读一小段,细味半天,这真不下于靠着椰子树旁,懒洋洋地看恒河的缓流,随着流水而冥想的快乐。

这本书唯一的毛病是所表现蔼力斯思想的方面太少了。全书分五章:爱情,艺术,道德,宗教,哲学。每章中间编者总是只着意于一两个论点,关于这些论点的选得特别多,其余大概忽略过去。蔼力斯的意见非常多,对于每一件事情,总是从各面着想,没有疏漏的地方。可是这本书所给我们的印象却好似蔼力斯的主张只有几个,同我们读完他的杰作《人生的跳舞》后的印象绝对不同。不过这或者因为篇幅所限的缘故,赫伯特夫人这副普及“一个最开通的英国人”的思想的苦心是要感谢的。

《俄国短篇小说杰作集》

同类推荐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金融女王

    重生之金融女王

    懦弱自卑的温蓉,因了丈夫的‘宠溺’,父亲在经济上走出低谷,而渐渐恢复自信。然,当一切伪善的面具撕开。当丈夫理智气壮的吼出:“你爸爸在外面有野女人,全世界都知道了,就你这个白痴不知道呢!老子跟他厂子整点钱怎么啦!总比他给野女人强吧!老子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和孩子?”时,当她忍受不了他渐露的狰狞面容提出离婚时,他狠狠掐在尚在襁褓中儿子细嫩脖颈间时,心灰意冷之下,她选择了暂时的逃离。一本财商教育书籍的出现,改变了她的惯有思维。为带出那个可怜的孩子,为给母亲一个幸福的未来。几年间,她努力拼搏奋斗,却依旧是穷困潦倒,正当一切都在向着预期前进时,却被突然查出的癌症,轻易毁去。上天待她终是不薄的,再睁眼,她却回到了充满希望的十岁。既然,让我重生,那么……【片段一】“什么都靠不住,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把握命运。现在弱,不代表永远弱。不怕你没有一身强者的本领,担怕你失了一颗强者的心。”女子身上,仿若注入世间最为强大的力量,披靡天下,让人有种世界兼匍匐于其脚下的错觉。那坚毅的眼神,弱小的身体,无不扣人心弦。“咱家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人脉没人脉,有强者的心有个P的用”稚龄的妹妹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况,对姐姐莫名的自信不以为然。“钱不是万能,只有学会赚钱的本事,运转金钱的能力,才是立世之本。而当你一个人,就可以轻易制造或者挽救一场金融灾难时,当你有足够颠覆世间的能力时,一切便都不再是问题。你就是金融界的王,也将是这世间的王。”——金融女王。温蓉语当她站在巅峰时,幼时的话语,却成为了青年一代的座右铭。【片段二】:“我管你去哪?睡野地那也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是你的姑姑,你父亲的妹妹,不是你亲妈,你想离婚还是想干嘛,都先滚出我家再说”(前世,姑姑在她绝境中,深夜投标时,绝情的话语,依然历历在目。今生,情况却截然相反呢!“我亲爱的姑姑,不好意思,您只是我父亲的妹妹,不是我亲妈,您是病也好,死也罢,请离我家远点,不要把我家那漂亮的地板弄脏,您……赔不起的。”“你这个吸血鬼,狼心狗肺的东西,亏你小时候吃不起白面馒头,我半袋半袋的偷偷给你送呢!”“来人……给我姑姑送一车白面,以谢她……昔日赠面之恩。”恩者,滴水以涌泉报。仇者,鞭尸,千百倍以报之。——金融女王。温蓉语【片段三】:“姐姐,有人欺负我。”“走,揍他丫的。”
  • 百丑图

    百丑图

    麦子一直站在窗前,百丑图也快完成了,可是这些天她却心神不定,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试图摆脱这种不安,女画家麦子一直在阳湖画她的百丑图,可是无论怎么做都不行,就差一个人的就完稿了,这已经是秋天了,可是这个人的图像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怎么画,那个画面在脑子一闪就跑掉了,秋天的落叶落得像蝴蝶一样飞舞,她总是想抓住,可是却无法抓住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是唯一一本打通了价值投资各位大师思想的书,也是将价值投资体系的进化脉络理清的第一本书。我们查阅了包括威力父子出版社和麦克劳·希尔在内的著名金融书籍出版商,并没有在国外找到同样的著作,所以我们敢自豪地说本书正文的逻辑绝对是没有先例的。书中以四位大师的卓绝投资智慧为准绳,以大师的亲身经历为载体,以中国股市的狂热为背景,来一次价值投资的集中展示,帮助中国的每一位股民认识到什么叫投资,什么叫价值投资。60年的实践智慧表明,持久赢利的智慧和最后的胜者始终归于价值投资学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