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3400000030

第30章 梁遇春:其他 (3)

要沉醉于美,一个人必得去找雕刻家同画家,要追求感言上的逸乐,一个人必得去找诗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奇特心理。他年轻时候就常到Martial,Byron这班歌颂美酒、妇人同歌声的诗人的作品里去求安慰。他还说:“人世真正的狂欢只有从宗教可以得到”,但是他对于宗教也有许多不满的地方,以为尚未尽美尽善,所以好像也是不值得人们的一顾的。他同Philine有时亲近,有时疏远,不即不离地过了十几年大概可说是恋爱的生活,但是每提及结婚问题,他就觉得有无数的难关,不是Philine性格上有什么缺点,或者恐怕会有缺点,就是他自己的心境不对,或者恐怕会不宜于结婚的生活,一再考虑之后,种种计划都烟消云散了。同时他还认得许多女人,对于她们也是这样子始终游移于爱人和朋友的关系之间,有时高兴,有时悔恨,永远没有一个明白的表示。这些女朋友里跟他最亲近的,除开Philine外,要算是Egeria了,据说Philine老年时候去找Egeria,两人一齐死去,各人的脸孔都贴在Amiel在柏林时候穿的一件蓝色的天鹅绒衬衣上,假使Amiel尚在人间,不知道他会多么沉痛地把自己再仔细分析一番呀!

这个选本最大的好处是编者不单将提到Philine那几段集在一起,而且把稍微有些相关的地方都列入,这样子使我们能够了解他当时的心境是怎么样,因此能够有个更具体的观念。这个选本虽然没有包含Amiel对于一般事物的意见,但是让我们看出在爱这个热烈情绪之下的Amid是怎么样,这于我们了解Amiel上可说有极大的帮助。Amiel的确是个值得我们仔细去研究的人,他的苦闷有许多是属于所谓近代人的悲哀,徘徊于歧路上的我们很可以从他精密的观察得到一些启示,在这个千灾百难的人生途中这总不能算不无小补吧。

《金室诗集》

吉卜生是一个平民主义的信徒,他和John Masefield一样,总是用日常简朴的辞令来传达千千万万平民共有的情绪,在他们的诗集里面,我们找不出什么传统的词藻,可是他们这种平铺直叙的文字却充溢着诗情——或者正是因为他们用的全是极普通最没有诗味的文字,所以里面所蕴蓄的诗情更来得清新可嘉。Masefield是位海洋诗人,他还有个浪漫的大海做他的背景,吉卜生所歌咏的却是社会里一班最下级的工人生活。但是他在他们的颠沛流离的苦处和静默忍痛的态度里,看出人性的尊严。他从他们那种碌碌无闻,辛苦终身的生活中,领略出人生悲哀的深味。平民的悲哀是无声的,说不出来的,他们只感觉到生命的重压。他们在层层的负担底下天天照例地麻木活着,实在没有闲暇去理自己的情绪,就是偶然有那闲空工夫,也找不出那种自悯自怜的心境,去默察自己的心情,所以他们的情绪是混沌的不容易用言语说破的。要把这不能说的说出来,而且又不会失去庐山真面目,这才是大艺术家的本领。吉卜生就是个具有这样的天才的人。

吉卜生这部新诗集还是保存着他一向的作风。严肃同怜悯是这部诗集主要的音调。他这部集子里有四句诗很可以表示出他对于人生的那种惋惜凄然的态度:

All ecstasies,

Of love and anger,joy sandagonies,

And all the passions that plague man from birth,

Are lapped at last in unim passioned earth.

《斯宾罗沙的往来书札》

近代的思想常常在古人的遗书陈言里听到了同情的声音,有些人就赶紧将那旧书由书架上取下,拂去了多年的灰尘送到印刷局去,刊行种廉价的版本,十七世纪的斯宾罗沙就是近代人这样子重新发现的一个哲学家,去年美国“近代丛书”新出了一本《斯宾罗沙哲学文选》,现在吴鲁夫先生又打算译他的全集,预备在他三百周年纪念(一九三二)时候译完。斯宾罗沙反对宇宙为人而设的学说,主张上帝是照着自然律管理一切,这种科学客观的精神是近代思想的神髓。他又说:“人的快乐是在于能够在世界上站得住,继续他的生活——快乐是人到更完全境界的路,悲哀是人到下等境界的路。

”他由灰暗的命定论里爆发出这么一朵快乐的花,同近代人想由科学器械观里寻出一条到意志自由的路,是具有同样认清事实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么爱念斯宾罗沙的缘故。可是他当时受尽人们的攻击,教会用了上帝的名字拼命地诅他,他自己磨着镜来维持生活,寂寞地活到四十四岁就死了。二百多年后亚诺德Matthew Amold谈到他的生涯时候,还替他有些心酸。所以我们对这位哲学家的身世知道得非常少。好了,现在吴鲁夫翻出他的书函,我们读起来,他那种卓然独立不怕一切的精神活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对他哲学的赞美外,还加上对他人格的钦崇。他的人格又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他的哲学。而且这书里还有许多他和英国皇家学院第一任秘书欧罗登堡Oldenburg的通信,英国皇家学院是近代科学的摇篮,我们借这本书可以知道近代科学呱呱堕地时候的情形。

东方诗选

欧美人总爱谈东方的事情,尤其是东方的艺术,东方的哲学和文学等等。可是他们对于东方的了解常有欠缺透彻的地方;或者因为他们不能够十分明白我们这古色斑斓的东方,所以在他们心眼中,东方始终是神秘的结晶,好似星光朦胧底下的一所茅屋,刚好做这班住在大城里的疲劳心灵的安息地。世界上有哪件事看穿了,还觉得有趣味呢?所以他们对于东方文学的见解我们看起来也觉得非常有趣。他们的见解有和我们相同的地方我们觉得很愉快,即使他们的认识有出我们意外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拿来作一种参考。倘若大家全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那么话也不用说了,书也不用写了,这些书评更是用不着了。假使他们是完全不了解的话,我们这里也用不着多说。我是一个玩赏这种一知半解,无关紧要的误解的人,所以我才这么高兴谈这部芝加哥女诗人所编的东方诗选。

有人说诗人总是主观性很浓厚的,所以他们不能够做个客观批评家,自然也不会编出好诗选来,他们太着重于自己的口味,选的东西恐怕不容易博得大众的同情。又有人说非有这种主观的态度不能得到生气,如此他们的选集才可以很显明地表现出他们的性格,仿佛变做一首申诉自己情绪的诗歌,我们却应当尽我们力量和它去表同情。孰是孰非,我们这部诗选或者会给我们一个证明。

提真斯在序言里声明集内不选宗教诗,所以希伯来,古代的埃及,同许多绝妙的印度诗人都没有包含以内。通常一提到东方的诗歌,欧美人便会想到希伯来的长老,恒河河畔修行的老僧,以及埃及宗教的习俗。现在她却偏重于世俗的诗歌,这倒是新鲜的办法,因为可以改正这个误解。

全书分五部:阿拉伯,波斯,日本,中国,印度。每部前面都有一篇概括的序论,跟着就是那一国英译的代表作品。提真斯定下一个标准:凡是译成英文后仍然是一首好诗才算有录入这部选集的资格;若使找不到还带有诗的情调的英译,那么不管原诗多么有名也就不选进去。这倒是个好办法。提真斯在各篇序言里面讨论各国诗的特色,她说阿拉伯的诗歌是自由的诗歌,淋漓痛快是他们的特色,波斯却和他们正相反,诗的形式技能非常讲究,作者是取一忡超然的态度,同英诗的情调有点相似,日本的诗是短小精悍,(真是跟他们的身体一样,罗马人说得不错,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精神!)他们的诗最讲究的是炼句,将许多的意思用一两句轻松的话半隐半露地说出,那些不尽的余音让读者自己去体贴理会,这是俳句的妙处;印度的诗歌却是主观的诗歌,是冥想的结晶,句句全含有超乎物外的色彩,他们是不怎么感觉现实的民族,他们的诗里也没有现实的影子。提真斯所写的序言都很短,全书十分之九是名家英译的东方诗,的确是一部包罗很丰富的东方诗选。

末了要谈到她对于中国诗的见解了。她说中国诗的最大特征是“成熟”这个性质the quality of being adult,欧洲的诗总带有稚气。中国诗是非常客观的,不像印度那样充满了“灵”的情感。中国的诗歌同中国人的人生观同样地受孔子思想的支配。中国诗歌里几乎找不出男子对于女子的恋歌,而女子思慕男子的情歌却是很多。中国人一般是非常敬重文学的,这一点提真斯是由她在中国时所用的无锡仆人敬惜字纸的习惯上推论出来的。中国念诗的调子和爱尔兰古诗人有些相像。她在说到宋元明清四朝的诗时候,只提起袁枚一人的名字。这是这位美洲女诗人对于中国诗的意见。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话,不会莞尔,然而我们很感谢她的盛情同热心。不知我们的邻居们:拜火不怕烧着衣服的波斯,骑着骆驼流荡,衣服老穿不整齐的阿拉伯,脸色青白的日本,和红头阿三的同乡对于提真斯的批评有什么感想。人类的互相不能了解常使我们怅惘,可是虽然不能够抓着真相,她始终是极力地想来了解;所以我们也愿意忽略她多半不妥当的地方,只去看她的高谊隆意;这样我们便觉得非常感谢她。

当人类的互相了解性还是这么柔弱时候,我以为这部《东方诗选》是本很难得的好选集。

《人生艺术(蔼力斯作品的精华)》

前几年当代散文家Logan Pearsall Smith曾把美国哲学大家George Santayana的著作里最精粹的部分集做一本书(Little Essays of George Santayana,Santayana)的著作卷帙浩繁,奥妙精深,念他书的人本来不多,经这么裁剪拣选之后,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这位给希腊精神所渗透的老头子全部思想,而且所读的都是他那绝好的珠圆玉润,气魄回转的文章,因此Santayana的精神能够普及于一般素人(Layman),Smith先生真是做了无量功德。

现在赫伯特夫人对于蔼力斯的作品也施以同样的工作。蔼力斯真可说是一个“看遍人生的全圆”的人,他看清爱情,艺术,道德,宗教,哲学都是人生的必需品,想培养人生艺术的人们对于这几方面都该有同情的了解和灵敏的同情。他又认明这各门里面有许多的冲突,他以为最良好的办法是保持一种平衡,让我们各种天性都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且没有互相摧残。比如谈到性的问题,他说:“我们若使想得到适当的节制,我们一定要有适当的放纵才成。”他又说:“若使你要做个‘圣’Saint,你起先应该是个非‘圣’的人物才行。”他对于我们的行为,也主张一面要照着知识,一面要顾到本能。他这种兼含并包的精神的确是可佩服,也只有蔼力斯学识那么渊博,才能够保持这样的态度,他在《断言》Affirmation里说:“生活始终是种艺术,是种每个人都要学的,而谁也不能教的艺术。”然而蔼力斯还是谆谆不倦地告诉我们应当要怎样他讲究生活艺术。这个矛盾的地方正是他最大的平衡。在当代作家里只有高尔斯华绥(Calsworthy)的心境是这样地看透人生一切的纷纭错杂,而下个分量适中的判断。

有些思想家的文笔一清如水,他的意思是狂涛也似地一直涌下来,罗素就是个好例子,这类的文章不宜于选出一段段来集在一起,反把思想的来龙去脉同气魄弄丢了。但是像蔼力斯这样子思想沉重,又常常有意味无穷的警句,那是最宜于这种采取精华的办法。我们可以静躺在床上,读一小段,细味半天,这真不下于靠着椰子树旁,懒洋洋地看恒河的缓流,随着流水而冥想的快乐。

这本书唯一的毛病是所表现蔼力斯思想的方面太少了。全书分五章:爱情,艺术,道德,宗教,哲学。每章中间编者总是只着意于一两个论点,关于这些论点的选得特别多,其余大概忽略过去。蔼力斯的意见非常多,对于每一件事情,总是从各面着想,没有疏漏的地方。可是这本书所给我们的印象却好似蔼力斯的主张只有几个,同我们读完他的杰作《人生的跳舞》后的印象绝对不同。不过这或者因为篇幅所限的缘故,赫伯特夫人这副普及“一个最开通的英国人”的思想的苦心是要感谢的。

《俄国短篇小说杰作集》

同类推荐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热门推荐
  • 解君心

    解君心

    俊美绝伦的名门贵公子玉君好宣布,他要找个独一无二的人做娘子。怎么样才算是独一无二?就像他的偶像一样。有一天,他遇到采花大盗,幸好被他的偶像及时相救。他的偶像是个女人,还是一个武功高强神秘冷艳的绝世大侠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魔冷少:呆萌娇妻难掌控

    恶魔冷少:呆萌娇妻难掌控

    那一日,她以为和自己最爱的人度过了人生第一次。那一夜,他为自己好朋友送来的礼物很合胃口而欢喜。黎明,一切答案揭晓,他和她又该何去何从?自此,展开了一场你追我赶的人生闹剧……
  •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重生之逆转仙途

    重生之逆转仙途

    司凌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是做了百年的善鬼!但是,原来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不只穿成了个修为灵根尽毁的男人,原身还是穿越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之一,又遇到了与原身有仇的金手指重生女,还要时不时地应付嫉妒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们的设计迫害,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司凌决定,让穿越女和重生女相爱相杀去吧,她要赶紧修练恢复真身去了。此文开始女穿男,最后会恢复女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郁晓晓:孤儿,商业间谍。意外穿越,成为大禹国相爷三女儿,名字也叫郁晓晓。传闻相爷三女儿软弱无才,但却嫁得天下女子都妒嫉的少陵王司马无忧,岂知大婚当天便被强人所辱,少陵王未让她进门,只给了一纸休书,她成为了大禹国的笑柄。回府后投湖自尽,两日后苏醒,便像换了一个人,醒前想以死明志做个烈女,醒后却一派不知羞耻的样子四处游玩,而且还‘故意’认错人,说错话。小公子庆生宴上,少陵王不计前嫌光临,装作不认识她,几次无事找事,要她施展才艺,都知相府三小姐有貌无才,她姐妹也出言相讥,认定她会出丑,却不知她打扮得空灵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更是巧笑嫣然,一曲《枉凝眉》伴着高难度的舞蹈艳惊全场。片段一:阳光里的南宫无忧开了口,声音柔柔的:“我来瞧你,你开不开心?”“瞧我什么?瞧我这个弃妇怎么再死一次?”郁晓晓犀利地道。片段二:白云城堡堡主令狐一白指着正吃得不亦乎的郁晓晓道:“本堡的女主人在那里。”郁晓晓扔掉鸡腿:“不关我事,我是打酱油的。”片段三:闻人允清眼底含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郁晓晓早已泪如雨下:“闻人,你不要死!”如果爱情只是一场谎言和利用,堪破后又如何驻足?看郁晓晓如何从大禹国的笑柄,华丽变身,成为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某青的其它两篇文:http://m.pgsk.com/a/226771/相公个个都难缠http://m.pgsk.com/a/190311/丑妃翻身
  • 美男猎杀行动:抓个男人去拐卖

    美男猎杀行动:抓个男人去拐卖

    若问某人美男是拿来干嘛的,某人会很认真的告诉你:美男不能够吃的,但是可以猎杀的。某妖魅男:小梦儿,那么就让羽哥哥陪着你,不用你陪着我。某女:……对于厚比天好的脸皮的人,某女很想直接把某男扔到窗外,奈何武功不如人。某太子:诺,这是休书。某女:哦,原来……,是休书啊。惊叹于还没有嫁人就先从某人开始就收到休书了,以至于陆陆续续收到几封休书,某女感叹,原来休书可以这样写的。某师兄如是道:走,这些都是坏人,不要理她们。某女仰天长叹之后,嘀咕:师兄不也一样?不过对于和其他人相比,某女倾向于自己的师兄,不是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吗?于是某女本着这个原则,打算把师兄送给她家小白(一只小白狐)。
  •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貌似深奥的经济学道理映射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组成一幅幅快乐又富有智慧的经济学生活长卷。让你在轻松好玩中掌握经济学的精髓,让经济学成为弥掌控生活和工作的左膀右臂。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