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午后,已经二十岁的楚玉倚在龙椅上,半眯着眼睛,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许久,他才坐正。
“阿福,今天是什么日子了?”他侧头问立在一旁的小太监,用有些怀念的语调。
“启禀皇上,今儿又是六月初六了,”那小太监仿佛知道楚玉要做些什么,“景国的使臣,今日怕是要到了,”他又补充了一句。
“是么,”楚玉抿唇,向殿外走去,“使臣的事情,交给你们了,我要出宫一趟,”他想了想,又道,“微服私访,或许过两日才能回来。”
“喏,”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自十年前,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每到六月初六都要出去一趟,不管有什么大事都是一样。
刚出了宫门,楚玉便听到一声轻笑,“我国的使臣都到了,你竟然还要出宫,”蓦地,面前出现了一个黑衣男子,嘴角带着几分的笑意,随时说着责怪的话,却没有分毫怒意。
楚玉挑眉,“每年你都要找个花样绊住我,我偏不让你如意,”说罢,上下打量起景瑞来,“你又混在使团里来了,这一出来好几天,你岂不是比我还过分。”
景瑞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把扇子,轻轻地摇着,“明明就是婶婶偏心,每次都把地点选在楚国柒城。”
“若是景国有个柒城,姑姑也一定会选在那里的,”谁让她最喜欢的就是数字七。
“你这是作弊,”景瑞不服气地看着楚玉,楚国成立不过二十五年,原本一切城池的名字都是固有的,他楚玉上位以后就命礼部的人重新命名,还特批了楚都旁的那座城池叫柒城。
从楚都到柒城不过半日的路程,他们策马到柒城时已是黄昏。
牵着马,到了朝夕阁夜华楼所管辖的客栈,还未进门,里面的小二便迎了出来,身侧还跟着两位,都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少年翩翩如玉,少女笑靥如花。
“表哥,堂哥,你们可来的不巧了,爹爹和娘亲出去了有小半个时辰了,”景瑜没有开口的意思,景瑾便上前做出了个请的手势,“不若你们先进去歇歇吧。”
楚玉抿唇,“都是你,非要拉着我说话,又迟了,”他埋怨着景瑞,“这下又不知道姑姑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
“怨我?”景瑞挑眉,“明明是你的马慢,”说着,还拍了拍自己身侧的乌夜回,“谁叫你不要婶婶送的良驹,”楚君夜的踏雪和景初的非墨都是千里挑一的乌夜回,下的小马驹也是极好的,可是谁知这家伙怄气,愣是没要。
“你……”楚玉咬牙,“老规矩,”说罢,竟放开了马匹的缰绳,直接运气轻功跑了出去。
“诶,你竟然先跑了,”可是景瑞却没有追,而是向另外的方向行去。
景瑾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个人向着相反的方向,“老规矩,谁先找到爹爹娘亲,谁就先发动对安国的战争,以往他们总是打个平手,真希望能够分出个胜负来啊,”她双手叉腰,一副十分期待的样子。
“你好像很期待?”一直没有出声的景瑜冷冷开口。
景瑾想了一想,“谁让他安国让我们过了五年没有爹爹的日子,”说着,还撅起了嘴。
“国家之事,又岂能和私人恩怨相提并论,他们两个比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分出个胜负,你当是巧合么?”景瑜很少一次性说这么多话,“现在八国之间的平衡很微妙,无论哪一国先有动静,都会打破这一平衡,如果安国被灭了,其他国家也会蠢蠢欲动,这样不但会给百姓带来灾难,各国之间相互残杀,难道楚国和洛国之间就能友好相处?就算感情再深,也敌不过整个国家利益的权衡,”他分析完后又补充了一句,“并且,楚玉表哥和景瑞堂哥二人之间的战争,绝对不是爹爹娘亲愿意看到的。”
景瑾沉默了些许时间,她才抬起了头,“哥,你是不是真的很想当官?”爹爹娘亲知道,她也知道,景瑜的心思在于仕途,虽然他从来不说,虽然无论是表哥还是堂哥跟他提起的时候他从来不应下,但是他们都知道。
景瑜没有说话,缓步走回客栈,“大约又是一个人找到一个。”
景瑾想了一想,低声笑了出来,爹娘总是这样,走出去一段路程便分开,因为知道他们会寻找。
就这样吧,他们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