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100000003

第3章 雅典:悲剧 (1)

公元前458年:航船随着故事漂移,战争的歌声唱到雅典。在这里,我们见证传奇的诞生。

阿伽门农王从特洛伊回归,一身戎装,身经百战,本欲享受胜利,却突然暴死于宫闱,他赢得欧罗巴的光荣,却带来迈锡尼的毁灭。有人大笑,有人大哭,有人梦想破灭,有人反目成仇。阿伽门农的尸体葬入黄土,与他所有杀死的敌人一样烟消云散。他留下的不仅仅有国度的悲剧,而且有这世界上关于父母子女的最痛苦的悲剧。这一幕悲剧,并不在迈锡尼,而是在雅典——狄奥尼索斯剧院。

伯特兰·罗素曾说,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以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这话丝毫不假。在公元前5世纪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里,希腊的哲学、建筑、雕塑、戏剧、诗歌、政治都突然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不仅在当时足够傲然于世,而且一直到今天都傲然于世。这本身就像是一出戏,所有的精彩全都集中爆发。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雅典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中心。

这是最神奇的城邦,短暂、辉煌,突然兴盛到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又突然毁灭在意料不到的悲哀。用百年盛衰改变千年世界。

悲剧:当阿伽门农回到故乡,他带着满车的荣耀和战利品。还没有到家,遥望的战士就将消息传到宫廷。火把里传来希望,传令官讲述海上的艰难。

阿伽门农终于归来。所有人为他欢呼,铺上鲜花覆盖的红毯。十年鏖战,风尘仆仆,王后在门前热情迎接。没有人能预见他的死亡。只有他的战俘——特洛伊的卡珊德拉,懂得神谕的女孩对着天大声呼号,用凄厉、恐怖的声音预报阿伽门农即将面对的死亡和她自己即将面对的死亡。她看得到自己将死,但还是在这预见中跟着阿伽门农一步一步走进宿命的殿堂。

这是命运上紧发条的时刻。一声惨呼,血溅宫墙。

杀死阿伽门农的人是他的妻子——王后克吕泰墨斯特拉。她手执长剑,对围住她的愤怒的长老作了一番令人心惊的辩白。这个女子坚决、冷酷、令人畏惧,也令人同情。她和她的情人处理了余下的事宜,成为国度的主人。

最惊心动魄的一幕莫过于卡珊德拉的预言,她看得清明透彻,声音却无人能懂。

这一切是戏剧《阿伽门农王》告诉我们的故事,从捷报传来,到自我辩白。它是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奥瑞斯提亚》三部曲的第一部。公元前458年,悲剧《阿伽门农王》在狄奥尼索斯剧院上演,大受欢迎,为埃斯库罗斯赢得戏剧节的奖杯。

公元前5世纪,每个雅典人都爱看戏剧。他们每年举办戏剧节,在节日中评选出最好的剧本,为诗人颁奖。希腊戏剧是动人心魄的典范。它们简洁明朗,角色不多,但层次丰富。演员的装扮并不复杂,通常是长袍加上面具,戏剧的关系并不用衣着表现,而完全用台词。剧本用诗作载体,舞台上有歌舞作衬托,歌队会唱出戏剧的过场和超脱的旁观。内容一般是古典神话,从史诗和传说中寻找题材。最早的戏剧以悲剧为主,它们肃穆高贵,严肃悲伤,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演员一同激昂,直面生死的无常。

狄奥尼索斯剧院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文化的中心。在雅典卫城山脚下,南坡山路一旁。它是上山的必经之所,是进入卫城的入口。剧院是露天的,依山而建,山坡的倾斜成为座位依次抬高的天然凭借。座位一排排呈半圆弧形,弧度的焦点是中央的舞台。这是戏剧建筑的楷模,尽管简单,却有视野和声音的极佳效果,成为后来许多戏剧建筑效仿的榜样。现存的大理石座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0年左右,它们残缺却整齐,偶尔能看到遗留的雕刻。坐在座位上,不仅可以看到舞台,还可以俯瞰今日的雅典城。

希腊悲剧达到了如此高的高度,以至于成为欧洲19世纪哲学和艺术的楷模。19世纪欧洲在浪漫主义的整体氛围中,从骑士传说和英雄史诗中寻找崇高悲壮的因素。叔本华写下关于灵魂壮美的悲剧的哲学,音乐家瓦格纳创作革新的悲剧歌剧,尼采写下《悲剧的诞生》。这本小书并不厚重,也许连尼采自己也没有料到它的影响如此长久。尼采为希腊悲剧中蕴含的哲学赋予极高赞颂,他为这意象倾尽心血,不仅辨析艺术的哲学,更获得自身探索的无穷的动力。

尼采说,人的精神状态可以分为理智的太阳神状态和迷醉的酒神状态。前者是旁观分析,是清醒的批评,后者是全情体验,是沉醉的感受。酒醉与狂喜都是人与宇宙太一合一的表现,悲剧的崇高是二者的结合。这种酒神式的体验是用直觉领悟宇宙太一,比自以为是的审视的推理更能接近真理。尼采的悲剧观念继承自叔本华,叔本华为悲剧赋予了同样高的艺术地位,他将美分成与意志对抗的崇高的壮美和细节精致的普通的优美,而希腊悲剧无疑属于震撼的壮美。

古希腊悲剧的魅力如此之强,引起现代哲学家这样激烈的赞扬,这并不奇怪,其原因正可以从阿伽门农三部曲中寻找提示。

阿伽门农王的妻子为何将他杀死?原因有多重。第一重,最简单的理由,是她的婚外情,阿伽门农十年不归,她诉说了一个女人独守空闺的痛苦与哀怨。然而这并不是决定性的理由。更关键的理由是阿伽门农杀死了她的女儿,他们的女儿。当阿伽门农遵宙斯指令远征迈锡尼,另一位神阿尔忒弥斯扬起风暴,阻止大军前行,声称只有阿伽门农献祭了自己的女儿,全军才能平安度过。一面是女儿,一面是国王的责任与战争光荣,阿伽门农选择了后者。当长老围攻克吕泰墨斯特拉的时候,她毫无畏惧地反击说:“你现在判处我被放逐出国,叫我遭受市民的憎恨和公共的诅咒,可是当初你全然不反对这家伙,那时他满不在乎,像杀死一大群多毛的羊中的一头牲畜一样,把他自己的孩子,我在阵痛中生的最可爱的女儿,杀来献祭,使吹来的暴风平静下来。难道你不应当把他放逐出境,惩罚他这罪恶?”在这样的自我辩护中,一个复杂的形象在我们面前逼问。她自私而不守道德,凶狠而富有心计,然而她是一个母亲,她不认为为了胜利可以献出女儿,她有理由愤怒。十年后的血案在十年前就有伏笔,一位母亲不能接受一位国王。

悲剧继续上演。阿伽门农死后,儿子阿瑞斯忒斯和女儿厄勒克特拉被放逐远方,他们恨母亲杀死父亲,藏了复仇之心。厄勒克特拉在父亲的墓前鼓励弟弟报仇,她说:“如同野狼心性凶狠难动恻隐,我这心灵由我那母亲铸就。”几年之后王子乔装返回王宫,用计策骗过母亲,杀死母亲的情人,为父报仇。在面对母亲的时候,他也曾犹豫,问别人该怎么办,但最后还是想到了父亲。当母亲说“我抚育过你,我应该和你度晚年”时,他说:“杀父凶手想和我住在一起?”最后他亲手弑母,吞下家族又一枚苦果。

在奥瑞斯忒斯复仇之后,歌队唱到:“没有人能无过失地活在世上,没有人能无灾难地度过一生。啊,苦命,啊,人生,或现在,或很快会降临。”很快,他们的预告变成现实,苦难又一次降临。王子复仇大功告成,但血亲的谋害却唤醒了沉睡的正义女神,追索王子,讨还其弑母之罪。阿波罗保护奥瑞斯忒斯,与复仇女神对峙。家族间的仇恨转化为神与神的斗争。最后的解决也是由神来主持:雅典娜召集最好的雅典人,共同组成法庭,投票审判。在奥瑞斯忒斯复仇之时,歌队曾唱:“存在古老的习俗:一旦有凶杀,血洒地面,便要求以血作偿付。死者大声呼唤埃里尼斯,要求杀戮对杀戮,死亡对死亡,一代代疯狂地作报复。”而到了审判的时刻,雅典娜说:“阿提卡人民,请听我的法规,你们这是第一次审判流血案。这个陪审法庭将永远存在,永远存在于埃勾斯的人民中间。” 这是历史过程中的重大转变:用公共法庭审判私人恩怨。

这样血腥而复杂的剧情,埃斯库罗斯将其表现得并不惊悚,而是悲壮而动人。舞台焦点不是对与错,而是人自身之内的剧烈斗争。对阿伽门农,对抗的力量是作为父亲和作为统帅;对王后,对抗的力量是作为妻子和作为母亲;对王子,对抗的力量是作为母亲的儿子和作为父亲的儿子;对于神明,对抗的感情是人间的血仇和无可抗拒的正义。总之,对于一切人,都没有简单的答案,没有黑白分明的对错,没有训诫,只有每个人付出全部情感的痛苦,对命运的挣扎。这是一个最不幸的家庭故事,但绝不仅仅是家庭故事。

那是一个道德训诫还并不主导的时代,规则和规矩都还没有固化,没有成为教条。这时的一切都这样丰满而鲜活,富于原始生命力,打动人心。当演员在台上充满炽烈的情绪,被难以言明的力量鼓动,唱出那大段大段的台词,如同不由自主,将自身最深的部分表达出来时,坐在台下的人很难不被卷入其中,共同度过最惊心动魄的旅程。亚里士多德说悲剧的魅力是净化,说的就是这种情感的表达,如水流倾泻,净化心灵。

建筑与雕塑: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不仅是戏剧中心,也是其他一系列文化的黄金中心。

雅典每年上演两次悲剧艺术节,诗人、剧作家在此一争高下,每年评出优胜,戴上桂冠,诗人受到所有人欢迎,得到天价的经济资助。除此之外,雅典的建筑、雕塑、陶瓷艺术也均达到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让后人钦羡不已。古希腊神庙是艺术中的精品,集合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于一身。从罗马帝国时代到18世纪法国与德国,每一个繁荣的时代都有艺术家千方百计模仿与复兴悲剧时代的希腊光荣。

同类推荐
  •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读梭罗克斯的书即是开始一次内容丰富的旅行,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有喜剧的,有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有壮观惊人的。所有愉快的旅行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热门推荐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某天真无邪小公主被自己的皇兄坑了,嫁给了邻国冷酷薄情的少年帝王,他看她碍眼,她看他无趣,终于有一天,某皇上忍无可忍:“赫连非夜,马上从朕的视线里滚出去!”回给他的还是那一双漆黑的星眸无辜眨巴着:“皇上,你这是在歧视美女吗?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不能歧视我,这样是不道德的。”他将她扔出了寝宫,却在不经意间将心也扔给了她!此文乃《皇后很极品》跟《痞子王妃闹离婚》的续集,敬请期待。
  • 蛇王烙印:迷糊小新娘

    蛇王烙印:迷糊小新娘

    英明神武、俊美帅气得人神共愤、受万众拥戴敬仰的蛇王却被新娘子拒于新房外。就因为她是人,而他是蛇王,他绝对不接受这见鬼的借口。
  • 绝色锋芒之僵尸雪颜

    绝色锋芒之僵尸雪颜

    商雪颜,穿越到一个奇特的种族,本来只想做一个米虫的她,却不料,即将要面对更加严酷的角逐……
  • 神宇天兵

    神宇天兵

    天空暗暗的,暗的有些发秫,阳光被一股巨大的乌云所遮盖,彻底的消失不见,空气中似乎很寒冷,不断吹刮着的寒风预示了此刻正是寒冷的季节。
  • 部落种田美男多

    部落种田美男多

    穿越到了蛮荒原始的部落时代,乔薇薇表示智脑在手天下我有。形形色色的美男们,等着我乔薇薇的征服吧!
  • 豪门泪:前妻,我离婚娶你

    豪门泪:前妻,我离婚娶你

    他在婚礼上不顾一切地离开让她成为叶家名正言不顺的长媳,留下她独自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她等他999天,他终于回来,身边带着她的好友。她以为倾心相待,他就能够回心转意。谁知在他眼中,她不过是个心计深沉的人,他将她的爱,踩在脚底。一场阴谋,他亲手送她进了监狱。她在监狱里面苦苦等待,却是等来他即将要订婚的消息。十个月的牢狱之灾,终于让她心灰意冷。“我曾经以为有朋友,可她陷害我,我以为我有家人,可他不要我。到头来,其实我什么都没有——莫如意”*新婚前夜,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被前夫囚禁。“莫如意,我不会让你嫁给我弟弟,因为你这种女人根本配不上他。”他囚禁她,羞辱她。*她十七岁的时候,他摸着她的脑袋对她说:“别怕,以后有念琛哥在。”她二十一岁的时候,他要订婚,她怨他不遵守等她到三十岁的诺言。他无奈地说:“若你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我离婚娶你。”她二十六岁,一纸离婚协议,他们各不相干。*“爹地!”在机场,他听到那一声柔软的叫声,看着那一张似曾相识的小脸,满心欢喜。“你要离婚娶我么?可现在,我对别人用过的二手货已经没有兴趣了。”她牵着儿子,另外一个男人噙着笑,抱过儿子,拥着她,与他擦身而过,形同路人。他不要的爱,她收回。安安问朋友要了一个群,21629078,等着你们撒!(*__*)推荐好友的文*池塘的http://m.pgsk.com/a/369749/沐沐的http://m.pgsk.com/a/353312/若若的http://m.pgsk.com/a/386546/小C的http://m.pgsk.com/a/242536/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怯爱

    怯爱

    她,一个精明的女强人,感情空白;他,一个帅气的男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做了别人的情人,他们相遇相知,奋不顾身的爱着。他,一个名门望族的混血男人,以一个强势的第三者入侵,他们三人的命运终将如何?一个女人的情感纠葛,让你体会其中的心酸无奈,感动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