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5300000004

第4章  打造“小绅士”和“小公主”

概述: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可以反映出他良好的素质,“礼”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得体的言行能够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范。然而目前来看,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许多孩子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聪明的父母绝对不会任由孩子充满“野性”,而是将孩子培养成真正的“绅士”和“公主”。

第一节礼貌是一种“能力”

“礼”是一个人能够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的基本行为准则。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言行举止是否合乎“礼”的要求,《春秋左传》更有“文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之说,可见“礼仪”在我国文化中所居的地位之高。“礼”包括得体的言行和举止,并不是只会说几句客气话就够了,而是指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修养。然而,随着西方价值观的涌入,片面、极端的自由被人们所接受,而传统的“礼”却几乎被遗忘了。甚至有些人认为太礼貌是一种虚伪,而随性、率真才是真的美。

在这样的价值观影响下,做家长的都比以前开明了许多,给孩子自由,甚至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认为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礼貌不礼貌那是小事情。也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长大了就会懂得文明礼仪的。其实,这些都是误解。为什么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脾气越来越大,即使是在公众场合也不给父母留一点面子,就是因为我们在满足孩子种种需要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而这种约束就是讲“礼”。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组图片,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和自己的妈妈去旅游,这时候孩子看到一个兜售玩具的小贩,就要求妈妈给买一个。妈妈告诉孩子,家里有类似的玩具了,再说,这里是旅游景点,什么东西都贵,咱们还是别买了。遭到拒绝的孩子开始有点恼怒,他拽着妈妈的胳膊说:“不行,你今天就得给我买。”妈妈央求着说:“孩子,这玩具真的没什么好玩儿的,玩儿不了几下就坏了。”说着妈妈挣脱了孩子的手,站在原地不动了,没想到,这下惹急了孩子,他顺手扯住妈妈的头发,问妈妈:“你买不买,说,你买不买?”妈妈的眼里含着泪,看着儿子,愤怒、失望、无奈都写在脸上,最后只好让儿子撒手,带着他去买了玩具。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是我相信很多家长都遭受过类似的无礼“待遇”。作为一个正常的人,都应该具备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礼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孩子小的时候,他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培养他的这种能力,让他做一个文明的而不是野蛮的人。

礼貌绝不仅仅是一些刻板的虚文假套,它是一个人修养和品位的体现,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部体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明礼貌是孩子做人的“身份证”,是孩子一张无形的“教养名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礼貌是一个人利于社会的能力,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会被别人视为缺乏修养而受到排斥,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同事的尊重和友好的协作,在生活中也不易获得友谊和自信。而一个懂礼貌的人肯定更会受到周围人的接受和认可,不管他是成人还是小孩!列宁也说过:“礼貌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

在我们认清了礼貌的价值和重要之后,就不能再等闲视之了。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礼貌的言行,同时自身也要加强修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坏的习惯,改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家长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教导孩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从小节做起,使文明、礼貌成为一种习惯,融入我们的日常行为之中,逐渐升华成一种内在的涵养。

第二节礼貌不是做给外人看的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礼貌是谦虚恭敬的语言和动作,体现着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素养,是国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彬彬有礼,没有谁喜欢言语粗鲁、行事无礼的孩子。那么,怎样通过家庭教育,使孩子学习礼貌待人呢?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即礼貌是做给外人看的,在家里礼貌不礼貌无所谓。孩子也认为家里都是自家人,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是“多余”的,说话蛮横,行为刁钻的“小皇帝”、“小公主”就是这么被纵容出来的。在他们的眼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是自己的“下人”,可以随时呼来唤去,一不顺心发脾气、撒野都不在话下。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总是摇着头说:“唉,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啊。”其实这能怪孩子吗?这完全是我们自己忽略了家庭中的礼数教育造成的啊!

首先,孩子的礼貌言行多数是从父母及家中的其他成员那里学到的,其次,孩子在家里更容易暴露缺点,家庭的约束对于培养孩子得体的言行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说家庭是孩子学习举止礼貌的最好场所,我们绝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要让孩子具有礼貌的言行举止,就必须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并养成习惯。家长在接人待物过程中也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并要求孩子也这么做。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把他当成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不小心碰到孩子或者没有照顾好孩子的时候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在孩子为你做哪怕很小的事情时也要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每次送孩子上学都要和他说再见,睡觉的时候要和孩子晚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对于年龄大些的孩子,可采用订约的方法,让他参与决定他应做什么,该得什么奖赏。这样,孩子便会觉得合同的生效与否与他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便会自觉主动地履行他的职责。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和孩子建立平等和睦亲切的关系。许多父母和孩子间的对话根本不是什么对话,而是父母对孩子的命令、指挥或指责。这样的方式,只能是孩子心情抑郁,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又怎么可能对父母及家人亲切礼貌呢?

对于孩子无意间表现出了礼貌的行为,要立即表扬他。通过这些表扬,孩子知道自己做对了,而且知道哪些行为是受到大人肯定的,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养成礼貌的好习惯。而在孩子不礼貌的时候,一定要立即指出来,并加以纠正。例如,当孩子向你提出某个要求,而没有用礼貌的方式时,你一定要拒绝,并且让孩子明白不礼貌的方法人们是厌恶的。

6岁的德德和爸爸逛超市,看到一个足球就冲着爸爸说:“爸爸,你给我买足球!”他得到的答复是:“我拒绝你这么不礼貌的要求。我们可以买一个足球,但是你必须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德德想了想,用请求的口吻说:“爸爸,我真的很喜欢踢足球,您给我买一个好吗?”爸爸接着说:“好吧。但是爸爸要告诉你,不礼貌的方式会让别人拒绝你,如果你讲礼貌,别人会很乐意帮助你,因为礼貌是对别人的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出现差错的时候,不要用“你怎么是个这样的孩子”这种论断的话。这样的话说得多了,孩子也会从内心接受这一事实,认为自己就是父母所说的那样。所以,家长一定要就事论事,指出孩子错在哪里。一旦孩子改过了,就要对其进行肯定,千万不要揪住不放。

第三节学做“小主人”和“小客人”

“待客”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个人礼貌的时机。每个家庭都会有客人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以主人的身份,礼貌地招待客人。很多聪明的家长会在很小的时候就教给孩子如何接待客人。

着名学者丰子恺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儿子丰陈宝小时候特别害羞,怕见生人,在客人面前显得不太礼貌。有一天,来了一位小陈宝不认识的客人,这位客人同丰子恺先生谈了好长时间,小陈宝一直都没有和人家打招呼。等到客人起身要走的时候,就过来与小陈宝打招呼、告别,没想到,这一下居然让丰陈宝不知所措起来。

从这件事情上,丰子恺觉得有必要教育孩子学习待客之道了。于是送走客人后,他语重心长地对陈宝说:“客人向你打招呼告别,你应该回应人家,不说话是很没礼貌的。”之后,丰子恺先生一直非常注重陈宝的礼貌教育,每到有人来访就主动向客人介绍小陈宝,还在平时就注意交给他一些基本的待客知识。了解了这些知识,小陈宝开始逐渐觉得招待客人其实没那么难,而且还能得到客人的赞赏,这让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行为举止也逐渐变得大方得体了。

长大后的丰陈宝,举止端庄、彬彬有礼,颇有风范。

其实“教孩子学会待客”,这不是什么教育的大课题,但它却折射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孩子懂事起就引导教育孩子学习待客之道,在客人到来后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主人公的自豪感。要教育孩子热情地欢迎、款待客人,客人来了要态度热情,并为客人端上茶水,而且一定要用双手捧上,这样表示恭敬。如果客人送礼物给自己,一定要躬身双手去接。躬身表示谢意,双手表示敬意。然而也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捣乱,都习惯在客人来访的时候,让孩子到另一个房间,以至于很多孩子根本不懂得待客的礼仪。而且家长让孩子到另外的房间,还会让孩子感到反感而做出一些无礼的举动。

这天,仇先生正在和儿子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这时门铃响了,是仇先生的几个同事来家里拜访。仇先生很热情地接待了同事,并让儿子让出位置,让叔叔阿姨就座。可儿子坐在沙发上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仇先生对儿子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要求,没想到儿子居然没好气地说:“你们不会到里屋说话去吗?”仇先生没办法,只好尴尬地笑着,用眼瞪瞪儿子,示意他尽快离开。可没有想到的是,儿子这时候竟然大声嚷道:“你瞪什么眼,我看我的电视,又不影响你!”看到父子两个都有点动气,仇先生的同事们只好尴尬地寒暄几句就告辞了。

可想而知,客人走后,家里又是一场战争。我们说孩子的做法肯定是有错误的,但是作为家长,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的良好机会。聪明的家长不但不会让孩子走开,还会让孩子作为“小主人”来接待客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自豪感,同时也会学会很多待客之道。渐渐地等孩子长大后,除去应当回避的事情外,都可以和我们一起“待客”。

除了在家中让孩子学习招待客人外,还应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让孩子明白回访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带着孩子去做客的时候,父母要指导孩子怎样按门铃、敲门,要和孩子在门口安静地等待直到主人开门。进门后,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脱下鞋子,并排放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

另外,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到了陌生的环境中,所以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先询问一下主人,经过主人的同意后才可以。还要告诉孩子,玩的时候不要打扰大人谈话,走之前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好,并且还要对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并邀请人家下次到自己家里做客。

待客和做客是社交礼仪中很重要的部分,教会孩子做一个合格的“小主人”和“小客人”对于孩子礼貌言行的形成很有意义。相信,在我们的导引下,孩子一定会在交往中表现出文明而优雅的气质。

第四节公众场合考验个人素质

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中学生模样的人在一些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废弃物,买东西交款不排队,上公共汽车乱挤等不良行为,真是屡见不鲜。这些不文明的现象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公共场合是检验文明与否的一面镜子。看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其一要看他能否遵守各种公共场合的“纪律”,比如,在他人都已午休或晚睡的时间里,能做到不高声喧哗和不制造出声响。在公共餐厅吃饭是否能做到不高声谈话,在高雅音乐会场、电影院、会场等公共场合,能做到不“自由发声”;在观看演出及参加其他公共活动过程中,能否做到适时喝彩,不喝倒彩;如果连这些起码的礼貌都做不到,又何谈文明呢?

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来自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布菲教授,正在忘情地弹奏着美妙的钢琴曲,然而台下的观众却没能做到安静地倾听欣赏。由于当晚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大都带着孩子,家长本意也许是想让孩子接受一下美妙的钢琴乐曲的“熏陶”,可小孩子们却根本坐不住。有的爬上爬下,座椅被弄出很大的动静;有的发出吵闹声,而旁边的家长却并不加以制止。

面对这样的场面,布菲教授情绪激动,眼眶里盈满了泪水,以至于钢琴音乐演出被迫中断,布菲教授被迫离开舞台到后台调整情绪。谁都看得出来,这种嘈杂的环境与宁静投入的音乐表达实在是格格不入,然而那些孩子的家长为什么就不能制止一下自己的孩子呢?

难道是我们的家长压根就不懂得在公共场合需要遵守特殊的规则吗?既然明白音乐可以熏陶人的精神,那他们不会不明白教育孩子文明礼貌的道理。事实上是很多家长虽然明白要教育孩子遵守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但并没有意识到在公众场合管教孩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难免对孩子产生纵容,当孩子出现不良举止的时候,很多家长也许根本就意识不到孩子这样是不对的,甚至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学坏当成是本事,更不要说对其进行管教了。即使偶尔管教也只是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很少人会想到这些管教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只有想管、会管才能让孩子明事理、懂规矩。要让孩子明白,在公共场合就要应遵守公共文明,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否则会被看成是没有教养的人。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让人尊敬的人。

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在公交始发站绕过长长的队伍直接上了车,排队的人没和他计较,因为他还是个小孩子。可是孩子上车后不仅自己抢占了一个座位,还占了一个旁边的座位留给妈妈。孩子的妈妈看见身边站着一个孕妇,就不好意思坐下,要把座位让给孕妇,可小男孩说什么都不肯,即使妈妈抱着他,让给那位孕妇一个座位也不肯。最后还是妈妈听了儿子的话,坐在了他抢占的座位上,那名孕妇坐在了另外一个让出的座位上。

我们说家长有管教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然而这位妈妈可以说是被孩子“管住”了。孩子在这里表现出很多错误的举止,妈妈都没有做到合理制止。首先不应该让孩子违反规则不排队上车,第二是不应该让孩子给自己占座,三是不该听从孩子的胡闹而单独坐了一个位子。表面看来,这位家长似乎很无奈,实际上是在教育孩子上“偷了懒”。既没有指出孩子的错误,也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出示范。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怎么会对公共文明产生重视呢。如果任由孩子这样发展,那孩子将来也不会变成文明守礼的公民,恐怕是会越来越自私自利。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在平时就要向孩子提出合理明确的文明行为要求,并且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还要在各个场合不断进行强化,一旦孩子的文明行为形成习惯,他将终生受益。

第五节别在小事情上犯糊涂

礼仪是文明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引以自豪。然而在今天,很多国人的举止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到“礼仪之邦”这个词。不懂得尊老爱幼,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践踏草坪,每当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都会为自己同胞的这些行为感到脸红!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恐怕都是见怪不怪了吧。也有些人甚至还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感到无所谓,并且为之辩护:这些都是小事情,无伤大雅。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个人品质素养的体现。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不注意一点一滴的小事,最终会影响到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大问题。

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列宁是个非常有修养的人,有一次下楼办事时遇到一位女服务员端水上楼,女服务员准备让开,列宁却说:“你端着水理应先过。”就是这么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伟人对于礼仪的在乎和重视。

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情,让我们中国人在海外的名声很坏。近几年来,一些中国公民的旅游陋习,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甚至在很多旅游区都专门设立中文警示,以阻止那些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其实所谓的这些陋习,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例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之类的小事情。然而这些小事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问题,难道你还能说这是小事儿吗?

凡事无不因小而大,小联系着大。阅读那些国学经典我们也会发现,很多道理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情中领悟到的。

古人云:“诚于中而形于外。”讲文明礼貌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自然表露。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孩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并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也加入到其中,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重塑“礼仪之邦”的美名。

另外,优雅的礼节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为人父母者要尽心尽力塑造孩子彬彬有礼的风度和得体的举止,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细节中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在长时间的积累后,必然会使文明礼貌的言行成为一种习惯,并会把这些礼仪规范渗透到今后的为人处世之中。

小玲的妈妈非常重视小玲的教养。平时即使在家也要求她使用礼貌用语,在外面更是将“您好”、“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不但如此,妈妈还在生活中的任何细节上教育孩子,比如平时出门要懂得尊重别人,不能插队,出去郊游,垃圾一定要收集起来带到指定的地点,平时生活垃圾要分类等等。小玲从小就得到大家的赞许,在学校还获得了“文明礼貌小标兵”的荣誉称号。长大后的小玲举止得体,处处散发着知性美。在单位和同事相处融洽,在家和公婆、爱人的关系也都处理的非常好。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并不是多么高,就是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幸福快乐的生活。而文明礼貌的言行会为孩子赢得很多的机会,也会使他们的心灵变得高尚而美好,对于自己和周围人有很好的认知。这无疑给他人生的天平增加了砝码,为幸福添加了更多保障。

现在,你还觉得那些小事情不重要吗?你一定会说,不,它们原来关系这么重大。那么,就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来培养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孩子,一个举止优雅的“小淑女”或者一个文质彬彬的“小绅士”吧。

第六节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丘明

要系统地将国学教育中的“礼”教给孩子,光说教是不行的,还要有一些有效地方法。孩子当然不是天生就很有礼貌,教育培养他们的礼貌行为是天下所有父母的职责。但是很多家长却认为彬彬有礼这种事是没法教的,孩子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也有些父母,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孩子变得彬彬有礼,但却因为没有很好地掌握教育的方法和态度而使孩子不能快乐地接受。

首先,在要求上,要注意孩子的年龄体征。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所能接受的教育程度也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几岁的小孩学会应对各个场合的礼节。所以我们要采取正确的合乎孩子年龄段的方法策略,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和学习。比如,对年幼的孩子,从会正确使用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开始。稍为年长一些的孩子,要教给他们正确称呼身边的长者,以及和他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在适当的年龄教给孩子相应礼节,并在童年时期一以贯之地坚持巩固,是教会孩子懂礼貌的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必然有犯错误的时候,他们需要到一定的时间才能学会正确的行为举止。因此要接受、容忍与年龄有关的一些错误,并且及时地给予纠正和引导。这样,无论任何年龄的孩子都能学会彬彬有礼、举止得体,但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付出足够耐心和热忱。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父母以及其他长辈要注意起到榜样的作用,要知道孩子是最会模仿的,家长有礼貌孩子也会跟着学习,反之家长言行粗鲁孩子也会渐渐学会说脏话。

用有修养的态度教育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讲礼貌的时候本身却是不礼貌的,如强迫孩子跟别人打招呼、当众指责孩子的胆小。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会待客之道,甚至会把躲在房间里不出来的孩子,生拉硬扯地拽出来跟客人问好,其结果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实孩子很多时候不愿意与人打招呼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从小就很害羞;孩子认为客人是父母的客人,与自己没关系;或者他正在做作业,一时忘记了打招呼……这时候,切记一定要克制,不要在众人面前斥责孩子,否则就是家长本身没礼貌了!

父母需要的是引导孩子去跟客人打招呼,在孩子实在不愿意打招呼的时候,就暂时放弃。但是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有客人来了躲在屋子里不出来是不礼貌的,以后你一定要改正这个毛病。家长一定要清楚,如果在孩子坚决抗拒的情况下,父母仍然坚持,那孩子即使妥协了,听从父母的话和客人打招呼,其言行举止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而在孩子能够接受的情况下,亲切地对其进行教育,孩子就会比较容易地接受家长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礼貌举止才会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为了使孩子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在家中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你可以创设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环境。这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还能帮助孩子明白在各种场合的礼貌行为。并且,在游戏中还能加深家人之间的情感。

国学经典读物中有很多关于礼节、礼仪的内容,背诵这些,可以让孩子很好地了解国学思想。另外,许多儿童读物中也都渗透着一些为人处世的指导,可以作为教育的辅助方法。在观看孩子喜欢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时,也可以借机指出其中角色懂礼貌和表现良好礼节的场景,孩子会不知不觉进行模仿。

教育孩子懂礼貌是一项天天都应做的、日积月累的工作,父母每天都有正确引导孩子的时机。关键是怎么抓住这些时机,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独到的办法。

同类推荐
  • 好妈妈富养女孩全书

    好妈妈富养女孩全书

    解读成长的秘密;富养女孩,妈妈要把握的关键细节;家有女孩,妈妈要掌握点沟通艺术;养育女孩,重视培养她的良好习惯;为女孩“投资”,打造她的非凡气质;疏而非堵,帮女孩顺利度过青春期”等十大方面,全面解读富养女孩的方法与细节。和男孩相比,女孩天性柔弱,本书从“走进女孩的世界,需要更多的爱和关注。因此,“富养”是最适合的教养方式。妈妈只有给女孩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女孩开阔眼界、精神富足、气质高贵、人格独立,从而变得更聪明,更自信,更有内涵。富养不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富养女孩不是娇生惯养,而是给她更为精细的教育。可以说,富养的着眼点,是给女孩一个幸福的人生
  • 如何说,青春期女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女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女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女孩才会说

    阅读本书,父母会更了解青春期女孩,从而有效消除与青春期女孩之间的隔阂,轻松做到“把女儿的话听进去,把想对女儿说的话说出来”,让女孩安全度过青春期,健康、快乐地成长。
  •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古人认为“宁静致远”,意思是说,人如果能修炼成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宁静淡泊的生活,并能保持愉悦心情,他的智慧就会加深,他的思维就会达到原来没有的深度。静是人变得智慧的一大前提,整天汲汲而求、生活乱哄哄的人是很难达到智慧高度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态是一种智慧心态,也是增长胎儿智慧,保持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最佳的气血环境。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等农女

    一等农女

    前世繁华梦一场,今生宁做农家女。前世的她,冷血无情,孤单寂寞。今生的她,腹黑狡黠,桃花朵朵。前世,她杀人,经商,睥睨世界,心底冰寒。今生,她种田,养兽,笑看浮华,轻言他物。此农女非彼农女。一本种植秘籍在手,天下我有。农女有言,我在种!种什么?种田,种丹,种矿,种兽,嘻嘻,最后种出一个夫君来!实乃一等农女啊。之后嘛,种包子喽!简单地说就是穿越女悲催的在古代生活,最后获得幸福的事!本文温馨专情,结局一对一······夜家小院儿里,某女仔细地开垦着土地。一傻头傻脑的男子,屁颠儿屁颠儿的跟在女子身后,时而除除“草”,时而施施“肥”,直把女子气得咬牙切齿。“你有完没完。”一听就是颤抖的声音,还伴着咯吱咯吱的磨牙声。男子带着‘你别插嘴’的眼神迎面扑来:“我在种田,别捣乱。”“谁在捣乱!”女子的声音越发低沉可怕。男子恍若未闻,继续他的种田大业。于是,两个时辰后,男子心满意足地走了。留下整整齐齐的一片杂草,唯余女子风中凌乱,心中唯明白一理,跟傻子计较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姐姐,你干什么呢,你干嘛活埋我嘛,难道···你不想要人家了,呜呜······”一肥虫委屈的哭闹起来,却只得到粗暴女子的一顿好打。“闭嘴,哭哭哭,就知道哭,我这不是为你好吗,种在土里,过几天你就可以有好多子孙了。不用天天羡慕嫉妒俊儿了!”女子恨铁不成钢。“姐姐,这这···这有根据吗?”肥虫忐忑,姐姐千万别把它整死了。“放心,有我出马,哪还有不行的,你就安心等着吧!!!”女子拍胸脯保证。肥虫无语,它怎么感觉自己凶多吉少了呢!······古色生香的房间里,一女子正在一个炼丹炉里一会儿添添土,一会儿浇浇水。一个傻头傻脑的男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蹲在女子身旁仔细看着。“娘子,你在干什么啊?”“你娘子我在种丹。”“哦,等丹种够了,我们种点别的好不好?”“好啊,相公想种些什么啊?”“种包子好不好,我喜欢。”“这个啊,我还不会,我给你蒸包子好不好?”“那···那你会了就给我种吗?”“当然了,我努力学啊。”正沉迷种丹的某女没有发现她眼中的傻子狡黠的目光。······“哟,这不是鼎鼎大名的长公主嘛。”一长相俏丽中带着尖刻的侍女道。一个弱不禁风的温婉女子轻斥:“星儿,你怎么可以这么对姐姐说话,姐姐,是我没管好奴仆,您别生气啊!”
  • 玩转校园:拽拽老公不好惹

    玩转校园:拽拽老公不好惹

    本文讲述一只帅气女攻扑到一只别扭男受。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安可可妹子承认,自己失败了,可是,都怪那个老妈,搞的什么娃娃亲,现在可是21世纪啊!好吧,咱安可可气势汹汹的去解除婚约吧!却反倒被那个未婚夫抢走了解除婚约的项链,想要用武力解决的安可可,反倒被那个未婚夫打得落花流水!唉,可是,这个未婚夫也太耀眼了点了吧!还要死不死的拒绝解除婚约,哼,安可可是谁?真当她有那么好欺负的吗?【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小甜文】
  • 黄面人

    黄面人

    一位年轻的蛇麻商,格兰特麦勒的新邻居让他又是害怕又是生气,同时他的妻子艾菲尔丝开始出现奇怪的举动。麦勒做了一定的观察和行动,认为他的妻子与他的邻居肯定有问题,而且有些东西让他心里发毛,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为了彻底弄清楚那张脸,还有妻子的奇怪举动和不安,他向福尔摩斯求助。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 孩子不可以

    孩子不可以

    这是一本有关儿童安全的小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现代社会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各种隐患从实际生活入手……
  • 俞敏洪内部讲话

    俞敏洪内部讲话

    本书深刻剖析了新东方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精神领袖俞敏洪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创业,指引企业的成长,如何以一人引领创业团队,因理想而实用,战胜种种困难,成功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才亟缺,没有市场等,纵观商海风云,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愈挫愈勇,只有秉承“永不言败,不畏艰难”精神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创业不仅需要一颗有远见的头脑来规划蓝图,更需要秉持一颗激情的心将梦想落实于行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论语与算盘

    论语与算盘

    《论语》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算盘”意指商人的经营管理,追求赚钱之术、获取财富之道。涩泽荣一先生用一生作为实践,从道德修养与物质财富的关系出发,解读人心社会与商业经营的和谐之道,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