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400000004

第4章 美之存在 (3)

由此可见,柏拉图“美是什么”的严肃提问和“美是难的”的庄严回答,开启了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体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可以说,两千多年来的西方美学史就是不断重答柏拉图之问的历史。

“美”是什么?这一命题作为美学的基本命题,被美学家们称作“阿喀琉斯的脚踵”。美学界对于美的定义众说纷纭。

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是:美的问题的难点就在它一方面是主观的价值,一方面也有几分是客观的事实。历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学者大半只顾到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所以寻来寻去,终于寻不出美的真面目。

例如蔡仪力主“纯客观论”:“自然事物的美是指天生的自然有的,所谓天生的,是说不受人的影响的。……自然美在自然本身。”

对于此种观点,朱光潜先生认为:“大多数人以为美纯粹是物的一种属性,正犹如红是物的另一种属性。换句话说,美是物所固有的,犹如红是物所固有的,无论有人观赏或没有人观赏,它永远存在那里。凡美都是自然美。从这个观点研究,美学者往往从物的本身寻求产生美感的条件。”朱先生的观点表明,美的条件是数不清的,知道了什么是美的条件,创作家不就因而能使他的作品美,欣赏家也不就因而能领略一切作品的美。从此可知,美不能完全当做一种客观的事实,主观的价值也是美的一个重要的成因。

除“纯客观论”之外,有些哲学家又专从价值着眼。所谓“价值”都是由于物对于人的关系所发生出来的,但是美学家们往往因为不能寻出美的特殊价值所在,便把它和“善”和“真”混为一事。

朱光潜先生曾经举色诺芬的《席上谈》里苏格拉底的趣事为例:有一次希腊举行美男子竞赛,当大家设筵为胜利者庆贺时,苏格拉底站起来说最美的男子应该是他自己,因为他的眼睛像金鱼一样突出,最便于视;他的鼻孔阔大朝天,最便于嗅;他的嘴宽大,最便于饮食和接吻。这段趣事说明了有些哲学家认为美的嗜好是一种自然需要的满足,是有用的,而“用”是“善”的最浅近的意义,是一种善。但就狭义说,美并非实用生活所必需,与从实用观点所见到的“善”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这段故事对于美学有两重意义:首先,它显示一般人心中所以为美的大半是指有用的;其次,它也证明以实用标准定事物的美丑,实在不是一种精确的方法,苏格拉底所自夸的突眼、朝天鼻孔和大嘴虽然有用,仍然不能使他在美男子竞赛中得头等奖。

对此,朱光潜先生的总结就是,“美”和“有用的”,各种“善”都是有分别的。

另有一派哲学家把“美”和“真”混为一事。

其中黑格尔认为,“概念从感官所接触的事物中照耀出来,于是有美”,换句话说,美就是个别事物所现出的“永恒的理性”。

英国学者司特斯在他的《美的意义》里附和黑格尔的学说并加以发挥。他认为,美是概念的具体化。概念有三种。一种是“先经验的”,即康德所说的“范畴”,如时间、空间、因果、偏全、肯否,等等,为一切知觉的基础,有它们才能有经验。一种是“后经验的知觉的概念”,如人、马、黑、长,等等。想到这种概念时,心里都要同时想到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所以不能脱离知觉。它们是知觉个别事物的基础,例如知觉马必用“马”的概念。另一种是“后经验的非知觉的概念”,例如“自由”、“进化”、“文明”、“秩序”、“仁爱”、“和平”,等等。我们想到这些概念时,心中不必同时想到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所以是“非知觉的”,游离不着实际的。这种“后经验的非知觉的概念”表现于可知觉的个别事物时,于是有美。

虽然“全体一贯”、 “入情入理”诸原则都是“真”的别名,艺术作品本来也脱离不去“真”,但是艺术的真理或“诗的真理”和科学的真理究竟是两回事。比如但丁的《神曲》或曹雪芹的《红楼梦》,它们所表现的世界全是想象的,从科学观点看都是虚构的、不真实的。但是在这虚构的世界中,一切人物情景仍是入情入理,使人看到不觉其为虚构,这就是“诗的真理”。凡是艺术作品大半是虚构的,但同时也都是名学家所说的假然判断。例如“泰山为人”本不真实,但是“若泰山为人,则泰山有死”则有其真实性。

对于这种将“真”和“美”相混淆的观点,朱光潜先生认为:这些哲学家们将“美”与“真”混为一谈,他们所指的“真”,并非“诗的真些不是纯粹由感官直接感受而要借助于概念的、带有实用联想的自然物和模仿自然的艺术都只能具有“依赖的美”。这种学说把诗、图画、雕刻、建筑一切含有意义或实用联想的艺术以及大部分自然都摈弃在“纯粹的美”范围之外,显然不够圆满。他把美感经验中的心看做被动的感受者,所以走到极端的形式主义者。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的观点则认为,要表现和说明自然美的特征,最好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句话来说明,“人化的自然”;只有从人类“实践”的哲学高度,才能准确地诠释自然美的原因。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学和哲学大师也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提出了各自对于自然美本质的看法见解,真的是令人莫衷一是。

所以柏拉图早在《大希庇阿斯》中就不得不引用一句古谚:“美是难的”来强调把握美的本质的困难。林同华说:“自然美是一个流动范畴。”这说明美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所以,单纯从主客观统一论、纯客观论、实践论乃至近代西方美学界比较流行的纯主观论等,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概括人类审美的复杂现象。

朱光潜先生则一再倡导“主客观统一论”,他认为:“我们觉得某个自然物美时,那个客观方面对象必定有某些属性投合了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总和。这两方面的霎时契合,结成一体,就是自然所呈现的具体形象。”

“艺术美不就是自然美,研究美不能像研究红色一样,专门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所见到的价值。我们只问‘物本身如何才是美’还不够,另外还要问‘物如何才能使人觉到美’或是‘人在何种情形之下才估定一件事物为美’。”

朱光潜先生的思路可以从“美”这个词的含义进行分析。

“美”这个词首先可作词(字)源学的询究。中国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宗旨就是“说其文,解其字也”,研究汉字结构,追溯造字根源及其本义。

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美,甘也。甘部曰,美也。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申之凡好皆谓之美。从羊大,羊大则肥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具有某种社会含义在内,投合了人的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

如果把“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而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即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自然所呈现的美的具体形象,就是客观方面对象的某些属性与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总和的霎时契合。

再比如中国古人欣赏玉,时常以玉为美。为什么呢?《荀子》说“以玉比德”人的品格、德操之间具有一种本质上的统一性,具有一种现实的、实际上的联系和关系。试想,如果玉与人之间没有这种本质上的统一性,没有这种现实的、实际上的联系和关系,“以玉比德”还有什么根据,还存在什么基础呢?有人说,玉性即人性,玉品即人品,这实际上就揭示了玉与人、客体与主体是统一的这一事实。

中国人还素有对竹子的爱好,俗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实际上,这就是因为玉与人,与就是证明。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钟情竹子,以竹为美呢?清代画家郑板桥明确揭示,竹子,“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这就明明白白地说出,人们赏竹,爱竹,以竹为美,就是因为竹子的品性、特质等与士君子的志向、操守等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和现实上的统一性。

讲到欣赏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鲁迅先生的话说得真切、明白:“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从鲁迅先生的话中我们看出,人作为审美主体,他所观照和欣赏的就是那些与他具有一种现实的、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的东西,或者说,只有那些与人之间具有一种现实的、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的客观对象或实际内容才能形成为审美客体或审美内容,才能为人作为审美主体所喜欢,所欣赏。鲁迅先生的话无疑无可否认地隐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即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客体,就在于它与人之间具有一种现实的、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

毛泽东讲:“史沫特莱说,听中国人唱《国际歌》,和欧洲不同。中国人唱得悲哀一些。我们的社会经历是压迫,所以喜欢古典文学中悲怆的东西。 ”毛泽东的话不也深深地蕴涵着,人作为审美主体,他所喜欢和欣赏的就是那些与他具有内在联系或本质上统一性的东西吗?

同类推荐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热门推荐
  • 新手出纳一周通

    新手出纳一周通

    出纳人员如果不甘平庸,不满足现在的技能水平,想获得更大的突破,也请阅读此书。此书会解答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让你的出纳技能更为娴熟、科学。为了帮助出纳人员“温故而知新”,本书在每堂课的后面配备了相关的随堂测试,出纳人员学习时可以利用这些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从书中查找答案,不要将疑问带到工作中。职场如战场,此书正是出纳人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枕边书,它可以帮你破解各种出纳难题,走出出纳迷局,实现出纳技能的飞跃!
  • 宫主,娶我可好

    宫主,娶我可好

    彼时……她是身世最好的大家闺秀,父亲手握重兵,母亲名盛帝都,外祖父三朝丞相;他是破落小镇平淡无奇的一名过客,一次重伤,为她所救。她将他藏在自己深闺,又为他一曲倾城,竞下上古玉簪,亲手为他簪发;他遇险、她以身相护、他以身相许……然而,他向她提亲当日,她却举家失踪,留下一言:我已有爱人,此行回家,便嫁他。再见……他是大胤国最尊崇的未来天子,经天纬地之才,空前绝后之纶;她是宫中小小琴师,籍籍无名,如履薄冰。他选妃当日,她暴露身份,不顾廉耻求嫁。他冷笑奚落,“好个攀龙附凤的沈意!若是沈相泉下有知,只怕也要含恨。”她含笑回应,“你若不娶我,我便将你不为人知的身份告诉皇上,让你的筹谋夭折在当下。”她说:“宫主,娶我可好?”他娶了她。世人都道,他宠她爱她刻骨,她中毒,他以身为她过毒,替她伤痛;她坠崖,他毫不迟疑追下,死生相随。却不想,他终是怨她恨她至极,他登基为帝前夕,亲自带人诛杀她和她的母亲,母女二人,血溅城门。彼时,她……已有身孕。都道新帝杀伐果决,必将成千古一帝;却不想,新帝登基只一年,便因疾驾崩,死于壮年。有宫中近身伺候之人道,新帝日夜思念亡妻,乃相思成疾……多年后。夜华宫宫主爱妻生辰,当朝天子亲自前往祝贺。有随行宫人却见,那夜华宫宫主竟是像极……先帝,而那宫主夫人却俨然是当日先帝那位……亡妻。---更多发嗲卖萌小剧场请关注微博:m.pgsk.com/u/3989894577我每更新一章就会即时在微博上闹一下你们造么?
  • 明日歌·凤凰于飞

    明日歌·凤凰于飞

    雪凤凰是名门之后,自小仰慕红线盗盒、消弭战祸的传奇,因此立下了一个奇怪的志向,成为江湖名盗,年幼时便创立“空空帮”管束江陵一地的偷儿。机缘巧合下,拜奇人弥勒为师,但她却不知不觉爱上了他。出师之后行走江湖历练,遇见了苗家的少年龙鬼,龙鬼对她一见倾心。而龙鬼的父亲却是前朝驸马,要凭借前朝玉玺复国,前朝皇子弥勒不愿受迫,雪凤凰盗出前朝玉玺,救下国家与万民,终成一代侠盗,但却盗不来一个人的心……
  • 武道证仙

    武道证仙

    一次车祸,意外的重生到了金庸笔下的天龙世界,获得真武大帝的传承,来到了中央大世界,拜入了罗浮仙门,被仙门放弃,重入大周皇朝,劈荆斩浪,攀登高峰,阻挡诸天万界入侵,横扫八荒六合。飞升仙界,强势出击,让仙界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圣子、圣女,统统在脚下颤抖,武道传承,横行三界,证道大帝,探索混沌,证道成祖。新书《五岳仙门》已发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将门孤女之田园美眷

    将门孤女之田园美眷

    夏潋出自古乐世家,在她看来,她要做的就是学习家传的各种技艺,然后嫁到一个合适的家族去,平平静静的当个小夫人,再慢慢老去。然而她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她会莫名其妙的脱出这一个圈环,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她还记得,那一日,她那个神神叨叨的好友林苏晚,在她耳边念叨什么镜里空花、水中圆月的话,如今她却看不分明,这花那一朵是真、那一朵是假。那天晚上,她被林苏晚生拉硬拽去看流星雨,然后,在那一片绚烂的流星雨童话中,她变成了西山村的小媳妇夏潋。乡村生活平淡安宁,夏潋一向随遇而安,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麻烦开始一桩桩一件件找上门来?功臣之后的相公,将门冤狱的出身,她一步步远离一开始所向往的宁静生活,好在自始至终,一直有他相伴。片段一:夜风中,夏潋仰起头,望着墙头飘飘欲仙的美男子,悠然笑道:“当家的不解释一下,所谓位高权重,究竟是什么意思?”苏墨轻飘飘落在夏潋面前,微笑道:“为夫也不知,娘子还有这样一手绝活。”片段二:“你究竟是什么人?”慕容少宣皱眉道。“自然是苏墨,还能是谁?”苏墨笑道。慕容少宣摇摇头,道:“当日我中了化功散,武功全失,所以并没有察觉,而等我武功恢复了,才发现,你自称是个普通的猎户,武功竟比我还要高深,这未免太过奇怪。何况虽然藏得隐秘,我也察觉得到,你身边藏着暗卫,你究竟是什么人?”苏墨好整以暇的听慕容少宣说完,道:“你是在提醒我杀人灭口吗?”“…”慕容少宣一愣,苏墨却笑笑道:“你猜,我知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或者,你猜猜,我为什么将你留下?会不会放你离开?”“…”“唉,乡下日子安逸得很,留下你解解闷也好,放心吧,我暂时不打算杀你灭口。好好给娘子挖鱼塘,等鱼塘挖好了,我就放你离开!”苏墨笑着挥挥手,往院子里打水洗漱去了,留下慕容少宣对着月亮磨得牙齿咯咯作响。片段三:苏墨没有什么形象的将慕容少宣按在桌上,咬牙道:“混蛋!你丫的你断袖不能提前跟我说一声?”慕容少宣一面努力吸气,免得自己闷死,一面不怕死的说道:“我要是早说,不早让你弄死了吗?”“你信不信我现在弄死你?”“我以为,你现在弄死我,对小曦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啪——”桌子四分五裂,慕容少宣怕怕的缩缩脖子。
  •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田园生活、战场厮杀、宫廷内斗,女主角玩转古王朝)好不容易和男神约会一次,莫名的赶上了穿越,没有狠毒的嫡姐庶妹后娘,只有极品帅哥接踵而至,按说应该过得无比滋润才对。可是谁能告诉她:传说中的英雄救美让她给赶上了,为什么她的英雄不怜香惜玉?明明前主给自己留下了花不完的钞票,还没捂热就进了别人的腰包,难道只能乞讨?好不容易遇见酷似男神的公子,许诺带她游山玩水、吃遍天下时,一头醒来却成了腹黑少爷的丫鬟!荣嫣然仰天长叹:此穿越岂一个“衰”字了得!全文完,欢迎支持新文《天后,BOSS来了》
  • 洪荒记事

    洪荒记事

    许沟穿越回到了洪荒,发现了一个和仙侠小说不太一样的洪荒,三足金乌是由野鸡变成的。且看他如何在高手如云的洪荒中一步步的成长……
  • 穿越帝世纪

    穿越帝世纪

    这本传奇故事集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鬼话连篇

    鬼话连篇

    一次简单的南下却不想踏上十年前出事的鬼列,亦真亦幻间得到神秘羊皮书卷,神秘的六眼金刚如影随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当这一切的神秘诡异降临在我和二胖子这两个二把刀的俗家修行人身上时,听天由命还是奋起反抗?当我走上南下之路的时候,似乎一切早已注定,逃不掉,解不开,只有六眼金刚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