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900000036

第36章 话说“四大件”的变化 (2)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还有人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怀,有不同的理解。

家,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如果没有家的温馨与亲情,即便事业上的成就再辉煌,人生也是有重大缺憾的。

事业是飞翔的天空,家庭是栖息的枝头。

只要能回家,不幸便会过去。没有家的人,仿佛缺少踏实感和安全感;离开家的人,仿佛是无依无靠地漂浮在时间之流中。

充满爱的活力却又稳定的家庭,往往在其中生活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个人。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有家的人永远都幸福。

家有父母多幸福

家是躲避风雨的阳伞,家是幸福温馨的港湾,家用真诚实在烘暖着每一个成员的全部秩序,让每个人尽情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话不用打腹稿,却十分安全可靠;随便折一段时间,就能酿出滋味,在亲情的海洋里永久珍藏。

谈到回家,青年人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我更觉得父母在的地方才是自己的家。因为那里是自己生长温馨而安全的摇篮,那里是游子永远眷恋不断的港湾。

在我41岁那年,回了一趟阔别20多年的老家,是携妻带女回去的。到家那天,母亲见到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个劲儿地上下打量着我,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和蔼可掬的笑容。母亲虽一句话没说,但我觉得她那满头的银丝间充溢着热忱的话语,满脸的皱纹里蕴藏着甜蜜的问候。母亲凝视了我片刻,猛转过身,用她那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颤颤巍巍地抚摸起孙女,瞬间两行浑浊的老泪落在孙女的头上。我望着母亲凌乱的头发,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那早已处于休眠的往事,像竹筒里的花朵顷刻撒落出来,猛地展现在眼前……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老家那个小村家家户户无粮短炊,只好以“代食品”(野菜、树叶、糠皮等)充饥。我们兄妹十个,越饥越饿,整日一根肠子闲半截儿,每张嘴都像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母亲为救活十个孩子,每天起早贪黑,跑到几里外的草甸上去挖野菜,剥树皮,拿起洗衣用的棒槌,在青石板上捶打,捣成浆糊状。我时常见到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连空气中也弥漫着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发缩。饥饿使我们那个村不少家往地里“扔”孩子的,可母亲硬是靠野菜浆,救活了我们兄妹十人,用她那柔弱的脊梁和那如柴的双手,完整地支撑起这个家。

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的场景,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它储存在我的记忆里,形成我对家的色味俱全的立体思维,有血有肉的综合形象。老家就像一棵情感树根,牢牢地深埋在我的心野,无论什么力量都无法撼动,随时随地都会生出记忆回想的嫩枝绿叶来。

想起老家,必然会记起那幢老屋,那个庭院,还有那口老井,心中不免涌起许多乡音亲情的回味。

早晨上学,母亲总是早早起来为我熬碗热粥,劝我趁热喝下去,说心里热身上才暖;隔窗看见天上飘起了几片黑云,便把一块塑料布塞进我的书包,一再嘱咐“晴天要防下雨天”;每到傍晚,和小伙伴玩疯了忘记回家时,满村便回响起母亲呼唤我乳名的喊声,急促的一声接着一声……儿时上学,回家时先喊一声意蕴无穷的“妈”,母亲紧跟着应一声“嗯”。对话虽是那样的短促简洁,但一下子就把自己包围在家的浓浓亲情里。

家,是浓浓的牵挂和醇醇的亲情。我们向往家,不仅因为它是安身栖息的地方,更因为它是精神的寓所。相隔千里的父亲打电话,问咋这么长时间不回家看看?我总是用工作忙来搪塞。其实,再忙也不至于挤不出一趟回家的时间。树高万丈,叶落归根,自己灵魂的归宿,依然是那生我养我的爹娘的家啊!仍是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茅草土屋……

蓦然回首,我突然发现银发已悄悄爬上自己的鬓角,女儿也大学毕业到外地工作,自己也开始惦记起自己的孩子。直到此时,我才扪心自问:年青时为什么不能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老嫌父母唠叨责怪?到了父母已进入耄耋之年或许已经作古,那就欠下了一笔永远不能偿还的债,而且这种债会使自己忏悔痛心一辈子。

思家苦,归家狂,这情结就像一坛老酒能辣人,能呛人,但也永远很醉人……

母亲的眼睛

母亲的心地,是一片蔚蓝幽静的海,那海的出口处,就是母亲的眼睛。

在母亲的眼睛里,曾坐过儿女的哭声和笑容;坐过家庭的淡春浓夏;坐过日子的深秋浅冬;坐过好多好多,母亲自产自销的故事,在儿女握别的岁月里,缤纷演映……

母亲的眼睛最慈祥。那天,是我休假归队的日子。一大早,母亲就让父亲套上马车,装好我爱吃的红辣椒和大茬子,还让给她的大孙女煮好自产的鸡蛋带上……

母亲患病在身,临走时,我把她按在炕上不让她出门送我。可她还是拄着拐棍,硬是迈动颤抖的小碎步扭到房头路口。母亲站在那儿,用含着泪水的眼睛使劲儿地望着我。马车起动了,拉开了我和母亲的距离。外面风大寒冷,我让母亲赶快回屋,可我怎么也喊不出声来。马车越来越远,眼看母亲渐渐变小的身影,我一个劲儿地向母亲打手势,可母亲仍站在那一动不动……

马蹄踏出一曲母亲慈爱的和弦,刻在我的记忆,也留在母亲的心窝里,拖拽出久远的思念。

母亲的眼睛,是她“惨白”的前额,淋下深红的“血滴”,书写着儿女,那挚诚纯真的拳拳爱意。

母亲的眼睛最无私。对家人,待邻舍,母亲慷慨大方,从不小肚鸡肠。因为远离城镇,村里的大人小孩得病招灾时,寻医求药,是最急人的事了。每遇到这种情形,母亲就赶紧找来自己家的药并派人送去,不管是一般药片还是较贵重的。当给她钱时,她总是说:“前后院住着,什么钱不钱的,治病要紧。”

孝敬公婆,母亲更是先人后己,一腔深情。家里要是有一口好吃的东西,也要留给爷爷奶奶。一次,奶奶患病一连几顿没吃饭,母亲做了碗肉丝面,这是奶奶最爱吃的。小弟弟见了,馋得直哭,母亲急忙抱走弟弟,边走边说:“孩子,奶奶有病,让奶奶先吃,等明个儿妈再给你做。”我们兄妹几个上学后,在衣着上,母亲尽量给我们打扮得好一点,而她自己穿的衣服和袜子,却是补丁摞补丁。

母亲的眼睛,是用疼爱的急促喘息,衬映在儿女脸颊上,那从心窝里跃动的舒心笑语。

母亲的眼睛最纯正。村里人常夸讲母亲管教的儿女都很憨厚老实,本分正直。可谁知道,母亲为把儿女养育成人,花费了多少心血啊。从我们懂事开始,母亲就注重循循善诱,教我们一些人生哲理。关于什么是痛苦和欢乐,母亲的告诫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短时间的享受,不如短时间的挫折,生活莫靠侥幸和恩赐,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关于什么是恶与善的品德?母亲说:“嚼舌的人,常常被众人数落;玩火的人,反倒被火烧得焦头烂额;作恶多端的人,随时可掉进陷阱旋涡;积德行善的人,好事常有千筐万箩……”那一声声教诲,一句句哲言,像一丝丝雨露,像一缕缕阳光,滋润着儿女心田,哺育着儿女健康成长。

母亲的眼睛,是用严厉呵护的焦渴激情,描绘儿女的人生风景地;是用灿朗的阳光,晒干儿女们一个又一个“潮湿”的心事。

母亲的眼睛最无畏惧。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母亲的日子是一针一线连起来的。度寒暑,闯贫困,战饥荒,母亲从没向困难低过头。白天,母亲屋里院里做家务;晚上,母亲在油灯下忙个不停,做着全家人的衣裳。就连皮帽子、棉手闷子,都是母亲亲手做成。从我记事开始,就没见过母亲有一天是按时就寝的,每晚都得熬到“三星”偏西。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我家人口多,那么多穿戴,啥时是头哇!每当我们替母亲发愁时,她总是笑着回答:“大河纵有九曲十八弯,哪一曲哪一弯不能越过?活再多,也有完的时候。”

母亲的眼睛是礁石任海水一次次的蹂躏,灼痛后留下的坚毅;是把艰辛与愁苦,永无休止地遮蔽,然后再挺直胸膛阔步向前。

噢,母亲的眼睛,是读不完的故事;是盛满一片慈爱的海;是一种密码,用语言和辞藻都无法破译;是滚烫的笑容,被儿女带向四方,风光旖旎,并永久地站在眼睫上,成为相依为命的风景。

同类推荐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上最美的人生哲理书

    世界上最美的人生哲理书

    人生总是充满了想象,展示着千姿百态。人生是琐碎的,也是深刻的。我们总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指导人生的哲理,而寻找的往往就在身边。寓意深远、文辞优美的小故事体现了诸多人生感悟:看似简单,却独到精辟;看似平常,却真切动人……像一杯佳酿,不管是浅尝。还是细品,都别有一番味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丑女殇

    丑女殇

    她一介丑女,丑陋不堪,却来历不凡:闻名天下的残红谷谷主是她师父,天下第一庄庄主、百剑山庄二少主、少侠挽剑一笑、快剑无影是她诸位师兄……她与塞北马场少主称兄道弟,与朱颜宫宫主谈姐论妹,与丐帮帮主称爷唤孙……天下第一采花大盗是她“情人”,魔教两位副教主是她的“守护者”……她天资愚笨,武艺平平,相貌更是惨不忍睹,为何会得到众位大人物的青睐?!又为何,江湖上的人一半对她求之若渴,一半却欲杀之而后快?!是谁,为她迎来新生?是谁,将她推向地狱?是谁,倾心与她?是谁,得她芳心?是谁,将她一片真心践踏?是谁,在她大婚之日掠她而去?最后又是谁,解了她这——丑女殇,让她——丑颜笑?!----此文非NP,非女尊,非女强!女主非常普通,普通到可能曾经是你,可能曾经是我!普通到就是一粒细砂,风过——无痕!只有读过她的人,可能会为她淡淡的心痛!此文剧情或悲,但结局会喜!默的其他文:《凤击九天》(新文)《魔王绝爱》《天降贼婆娘》《黑道世家的半路新娘》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二

    碧海青龙传系列二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邪武霸君

    邪武霸君

    天生废物的他,却拥有世上罕见的火体之身!一次机缘下,成功开启身体密码!从此修炼事半功倍!阴谋诡计那又怎样,照样称霸一方;敌人再强那又怎样,照样揉虐捏碎!且看王川如何逆天改命,成就宏图霸业……
  • 恶毒女配逍遥纪事

    恶毒女配逍遥纪事

    每一部苦恋情深的小说背后,都有一个心肠恶毒却对男主爱死爱活的女人,她曾是男主的前恋人,却眼睁睁看着男主爱上女主,没办法,谁叫她是女配呢。遇到变心的渣男,不是应该一脚踹开,祝他和女主百年好合么?但是她却处心积虑迫害女主,可每次都让女主化险为夷,没办法,谁叫她是女配呢,女配无人权啊!而苏剪剪,一个看小说总将自己带入女主的普通妹纸,却被迫穿越进小说中,成为衬托男女主角美好爱情的恶毒女配。而且,她还被要求不能改动剧情——臣妾做不到啊!
  • 网游之斩魔者

    网游之斩魔者

    有人说他是来自地狱的天使,可更有人说他是来自天堂的魔鬼;有人认为他是一无是处的庸人,可更有人认为他是无所不能的智囊;他看若无钱无势,却又仿佛家财万贯、权倾当世;他貌似柔弱无力,却又好像身怀绝技......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湛蓝徽章

    湛蓝徽章

    【2017新书《道门入侵》已上传!!!一个道士伪装成魔法师,入侵异界的故事。扫荡人间,踏平神国】魔法师的存在,是为了洞悉这个世界的真实。萨林·梅塔特林,一个普通的魔法师,最初,他只是想改变自己的一点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