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900000012

第12章 让文字净化心灵 (2)

对朋友发出一番赞美之辞,不仅是加深友谊的成功秘诀,同时也能唤醒朋友的潜在力量,提起朋友的自尊心,帮他从艰难困境中超越出来。现实生活需要赞美的场合很多,赞美对自己、对他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赞美使对方感到愉快,自己也心境开朗。遗憾的是,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事太不注意,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需要,更没有意识到你的一番赞美之辞,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心理,从而又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这个人的信赖与友情。

有人说,赞扬是一笔投资,只需片刻的思索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报酬。赞扬不应该仅仅为了报酬,它还是沟通情感、表示理解的方式,如同微笑一样,它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

时代的阅读

任何时代都会拥有自己的杰出人物和伟大的作品,关键是能不能通过阅读去找到他们、结识他们、拥抱他们。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就是一种寻找,就是拨开一道道眼障,搜寻并捕捉到古今中外的巨人魅力和精神食粮的家园。

宋代诗人尤柔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忧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见读书的功能和效用有多大。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社会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驾驭全局能力者,是难以在这个时代里生存、取胜的,而时代阅读的定义恰恰就在这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崇尚读书、热爱学习,是每个竞争生存者的一项基本功,这种基本功主要表现在需要、喜爱和有益这三个方面上。

阅读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如同“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是一种自自然然的事儿。只不过,读书这种需要不仅具有生理或生存的需要,更具有心理或精神的需求。也就是说,读书不仅是为多学些知识,以积累干工作的“本钱”,而且还能使心田得到滋润,精神得到飞扬。古往今来,有志于学者,从来都是把读书作为自己毕生的需要,甚至在“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语,皆记书默诵也(郑板桥语)”。毛泽东是人到哪儿,书到哪儿。办公桌、饭桌、茶几、床上皆为书,连厕所里也摆放着要看的书。一日不读书,胸臆就会无佳想;倘若一月不读书,耳目就会失清爽,正所谓“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阅读是一种喜爱。如男女之爱,只有先“对上眼”,才有可能相互爱慕,进而“恋”下去,“爱”起来。这种“恋”与“爱”因人而异、因所处的环境与工作不同而有别。好书名著浩如烟海,但有的好书不一定就适合你,既是好书,又很适合你,这就是“姻缘”的使然。譬如,有人觉得《论语》读起来“不解渴”,但有人捧起则放不下手。甚至有人读史耐讹字,就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一般,认为这是读书进步的“得力”之举。这种对读书的喜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阅读是一种有益。读书能使人增知识、明事理、长精神,甚至能使游历不定的心安静下来。古人说:“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消忧。(黄庭坚语)”读书不仅可以消忧、增乐,宽心、博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可以怡情善性,提升境界,远离低级趣味,给人一个宁静的心态、理智的头脑以及开放的胸怀。把读书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可以让知识净化自己的灵魂,让学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让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地得到升华。为此,每天无论多苦多累,也要坚持读书,这是人生的明智之举和无怨无悔的选择——从实践中认知自我,从读书中充实自我,从改进中创新自我,从卓越中超越自我。

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勤于读书、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个有为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考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因此,我们应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做一名合格有为的时代阅读者。

书到用时方恨多

读书能宽心、养性,陶冶情操,还能开眼界、长知识,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这是读书人的一个共同体验。宋代诗人尤柔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忧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见读书的功能和效用有多大。但这种功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优质的书籍与优质的读者,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人要成功的途径固然很多,但一个很简单、很有效的途径,就是找来一本好书读,把书中最优秀、最崇高的品质读出来,把书中最恶劣、最讨厌的东西阅出来。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把你最崇拜的最优秀的品质,变为自己的品质;把你最讨厌的最恶劣的东西除掉。在你一直向你的标杆学习、致敬的过程中,你便养成了好习俗和好习惯,这时,成功自然就离你不远了。

狐狸很聪明,知道的东西很多,但都是一些小事;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狐狸却永远是刺猬的手下败将。这就是简单、集约而管用的威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开卷有益”,这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在传承中汲取与应用,无可厚非。但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忙生计、快节奏、求高效,压力很大。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而学海无涯,信息太多会变成“信骚扰”,知识越多有时会越“反动”。因此我提倡,读书要讲究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叫做有限阅读,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最好的书,读最管用的书,读营养最丰富的书。这是书海无涯、精力有限的性质决定的。尽管这样做可能带来一些弊端,但能有效防止浪费人力和时间。大面积阅读,经济上没有意义,也会给效率和质量带来隐患。但基础知识可以大面积阅读,这已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避短不如扬长。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一个人永远不要从他的优势领域离开。对一个阅读者,特别是投资家和企业家而言,这是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这就是前边所说的“刺猬谋略”。人类有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不良倾向,“聪明人”往往尽做糊涂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此时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想,读书的奥秘也大体如此。

要到达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必须保持理性,化繁为简,直达本质。宁要一克拉的钻石,不要一千斤的玻璃。归根到底,简约才是最美的,管用是最关键的,在这种情势下,少也能变多、变好。

读书人有一个哲理:我们不仅要把书读薄,而且要把生命读“淡”,把历史读“短”,把宇宙读“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牢记和用好民间的一句谚语: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这个谚语,曾经被很多读书人用来作为择书的标准。人世间,可以选择作为阅读对象的书多矣。其中,真正适合自己的,就是鲜桃;否则,就是烂杏?

读书犹如交友。有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有的朋友,可以敞开胸怀一吐闷气;有的朋友,可以相互抒发豪情壮志,引为知己。也有一些所谓的朋友,可能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在背后戳你一刀。还有的,则可能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引诱你,拉你一起做些荒唐无聊的事情。读书也是如此。不是每本书都会对你的人生有益,也绝非所有的书籍都适合你。

当然,选择本身需要眼光和相关知识的积累。

我也喜欢读书。我发现,一个善于读书的人,走到书店里,往往都会直奔某个书架。自己需要什么、渴求什么,在没有走进书店之前,往往都是考虑好的一个问题。

事情常常是这样的,一本二十万字的书,其中有两万字能够打动你,就值得你购买、值得你阅读和值得收藏了。

不过,有一种尴尬的情况是,读完一本二十万字的书,有时读者竟不知作者要说什么,再具体说,当你遇到疑难问题,按书上所介绍的内容,急着去查一本资料或一本书时,你使尽浑身解数,却怎么也查不到所要查的内容。据我了解,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追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种,一是书写得质量太差;二是读者的水平糟糕。但一般说来,喜爱读书的人,大都是有文化、有知识和有较高水平的人。倘使水平差,也不至于差到竟然读不懂文章的大意的程度吧?

“书到用时方恨多”,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讽刺,是一种极为反常的现象,是读书人的一种困境,更是写书人的一种悲哀与耻辱。因为,现在出书的人实在太多了,那些良莠不齐的滥书、孬书,读者就难免不困在其中不得解脱了。这个时候,学会选择,或者干脆说学会放弃,就是一种智慧。

“书到用时方恨多”,迫使我们不得不在品位低下的各类书籍面前,学会选择。有了正确的选择,其实学问就已经做完了一半。

同类推荐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同志

    女同志

    这位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大学生从踏进机关的第一天开始,大学中文系毕业想留校的万丽没能留校,就陷入了一座围城。面对剧烈残酷的“进步”竞争,万丽在良心与升职、进步与反叛、正直与卑鄙之间不停地做出协调和选择,万丽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跌爬滚打,尝尽个中滋味,与男友康季平分手,几度升降,慢慢从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市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因为恰恰是康季平占了唯一的留校名额。进入市妇联宣传科当了一名干部。随后,一直做到区长、市属房产公司老总,小说结尾时她终于成为了副市长候选人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冷酷杀手

    冷酷杀手

    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代人精神疾患的推理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林海燕,是一个年轻美丽、正直上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女医生。但由于遭遇神秘玫瑰花,使她被列入某个案件的嫌疑人之中。为此,她只能身不由已地成为受命运摆布的木偶,成为渴望听到正义的声音、良知的证词的阶下囚。这便是《冷酷杀手》,对个人与社会间关系所做的发现与阐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处男

    绝世处男

    一个四十八世转生的处男,肩负着拯救苍生的命运,救世的办法是让自己破处。
  • 无敌心剑

    无敌心剑

    三界情海出身的他单单少了一根情丝,她耗尽两千年的风月等来的却是他的寒刃,血溅冰锋始知情根深种,几度轮回,因果循环,失却当年的所有,能否追回前世的真爱……
  • 网游之至高法神

    网游之至高法神

    意外获得神格的小法师在游戏里混得是风生水起。对怪物伤害加成,对自己的伤害减免,小小的优势在他的手中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小妞还在为和别人抢怪而纠结吗?爷带你迅速成为排行榜上名人。
  •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孩子的第一本读物》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