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100000043

第43章 严防死守福建盐贵

这海边暂时消停下来,但是余风却也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这盐田这里,他放置了足足一个大队的盐丁的做法,也就这么成为了常例。盐田附近,那是绝对再不许有人有的无关人等的靠近。若是不明就里的外人来到赵家村,看到这众多的兵丁操练巡逻,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一定会把这里当做一个大军营。

盐场的出产,也不是原先漫无目的的堆放,而是一旦有盐货产出,马上就打包送进了余家庄园,在庄园里面,一部分送进了吴嫣然的细盐作坊,熬制成雪花盐,用大缸或者木箱装起来。另外一部分,则是直接放入仓库,等到积攒到了一定数量之后,由武装盐丁押运,和雪花盐一起,送往灵山城的吴家商行。最后才由吴家商行将这些盐货,分销给各地的盐商。

这些盐货的销售,每月能给余风带来三四千两银子的利润,但是除去各项开支,余风手里面,能够落下的,实在也是不多,如同他自己有时候一个人在一边自嘲的一样,他纯粹成了一个“过路财神”,左手进右手出,看着火红,实际上就是一个空心大佬倌。

余风派去打探方家底细的人,也慢慢的将情报传了回来。余风这才发现,原来,他和方家直接的矛盾,早就在暗地里发生了,他手下盐丁在平度州,昌邑一带缉查的私盐,很大一部分的来路根本不是山东境内的产出,而是切切实实的淮盐。顺着这些线索查下去,所有的矛头都是指向这些淮盐盐商。

他不敢怠慢,手下们的盐丁力量,大部分就加强在了这些方向,既然这些人做了初一,他就敢做十五,既然大家都已经撕破脸了,那么,你淮盐想进入我的地盘,那是门都没有。当然这撕破脸了后,盐丁们和那些淮商支持的私盐贩子,双方少不了刀兵相见,大家也都是各有伤亡,不过,总的算来,余风占了主场之利,吃的亏要小一点。

这样一来,余风顿时感到自己的人手又开始紧张起来。看起来一千多号人是不少了,但是也禁不住这里撒一点,那里撒一点,这偌大的地面散下去,他虽然喊着严防死守,不让一粒淮盐进入山东,实际上很多地方,由于人手的的问题,他都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扩大财源增加人手,已经迫在眉睫了的事情,这也是令得余风苦恼不已的事情。

不过,这些不如意的地方是有,但是,也还是有不少好消息的。比如说,他对各处盐枭定下的分片销售制度,就取得了很好的回应。

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盐枭盐商分销他的盐货,在选择这些地区分销商的时候,吴家商行的掌柜吴廷还是很费了一番心机的,不论这些分销商什么身份,但是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是当地有着巨大的能量的。余风的盐丁在这些地方,至少不会担心地方上对他们有什么反感,甚至出现和外地盐枭勾结、通风报信共同对抗盐丁这样的事。这些盐枭盐商的利益和巡检司紧密的绑在一起,而巡检司的作为又是在为他们清除竞争对手,他们不大力支持才怪呢。

吴家商行去福建送信的人回来了,令余风感到到有点吃惊的是,他没有等到福建方面的回信,却等到了山东盐运使那边的来信。

在信中,盐运使对着余风上任以来的种种表现,着实夸奖了一番,不过,这也是题中之意,每月固定的银子送上去,要是这盐运使对这个属下不满意,那才是怪事呢。信中赞许的话语一说完,随即说到私事,说是有福建商人郑某不日来灵山,想请余风抽时间接见一下,商谈一些福建土特产的事情,也算是卖盐运使一个面子。

福建商人,郑某,福建土特产。看起来很是莫名其妙的买卖,余风却是明白。这是郑家的人上次恶了自己,怕自己怀恨在心,才特意多绕了这么一个圈子,归根结底,恐怕这郑家效率如此之高的派人来,还是为了这私港和盐货的事情,只是不知道这两件事情,在郑家人心目中,哪一个更重要一些。

接到这份封信,余风再次召见了前恒信号的管事许昌,对于这个自己只在历史中了解到一鳞半爪的庞然大物,他有必要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当然,对于盐运使的回信,他也是很谦恭的,他客客气气告诉对方,说是自己这边正好是想做点小买卖,多谢盐运使大人给联系路子,随时可以见面。

腊月初四,四海商行的郑掌柜求见灵山巡检司余巡检,这一天,距离倭寇进犯赵家村,还不到二十天。

这位郑掌柜虽说身上穿着的是绫罗绸缎,可看那模样还是海上打拼的,黝黑很是精壮,这待人处事的态度很是谦恭。先是老老实实的把盐运使的引见书信派人送到巡检宅院那边,在巡检衙门那边得到了余风的同意之后,这商定上门拜访的时间,当然,这拜访可不是空着双手来的。

郑掌柜在福建那边,经历的气候都是温暖湿润,想必过了长江之后就感觉冷的受不了,浑身上下包裹的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点漏风的地方。余风看到他这番模样,不禁有些晒然,虽说这小冰河时期的明末,冬天却是比他经历过的冬天都寒冷一些,但是也不至于畏寒到如此地步,可见这郑掌柜平时也是养尊处优惯了的。

见到余风,这郑掌柜满不迭的走前几步,准备跪在地下见礼问安。

能被郑芝龙派出来作为代表,想必身份也是不同寻常,余风不欲在这些小节上给予对方一个傲慢的感觉,急忙上前扶起,笑着说道:“山东天气寒冷,郑掌柜在这边想必很不习惯。”

这郑家,按照许昌的叙述,与余风并无什么不可解不开的过节,不过是一些利益驱使,才和那淮安方家走在了一起,按照后世某位伟人的说法,还是属于可以团结的对象的,在没有做过尝试之前,余风不想将这股可能成为自己资源的力量,彻底的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双方又是随意的客气了几句,一同进了会客厅里面,一进屋子,那郑掌柜一坐定,就给余风郑重的道歉:“都是下面那群混账,眼睛里看不得银钱,自作主张冒犯了大人的虎威,今日郑某来这里,就是给大人来赔罪认错的,还望大人气度恢宏,不和这些混账一般见识!”

话语间一句没有提及到郑芝龙,一句自作主张就将郑芝龙从这件事情里面摘了出去,不得不说,这郑掌柜说话,还真的是有点水平。不过余风心知肚明,对方也知道他心里明白,这般说话,不过是给双方都一个台阶而已。

“我还说哪里来的海贼,居然敢冒充郑大人的属下,既然是一场误会,那就不提也罢!”余风笑了笑,端起了茶碗,好像这些人伙同倭寇来搞破坏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一样。

交代完这些,按道理来说,这才是进入正题,余风慢条斯理的喝着茶,也不催促对方,对方又是托人,又是送礼,总不只是为了说这么几句道歉的话而已吧。

“听说大人在海边有着不少的盐田?”果然,郑掌柜交代这些事情,脸露笑容的说出了正题。

这盐货比私港重要。余风迅速的判断出来了,对于郑家,在北方多这么一个可以停靠的私港,并不是那么迫切的事情,倒是这盐,每天都是要吃的,重要程度要排名在前面一些。

郑芝龙不管是在被招安之前还是被招安之后成为海防游击,郑家的船队都是亚洲海面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凡是在他们控制的海域经过的船只都必须要给郑家缴纳费用,形同抽税。郑家的商船队贯通中外南北,到处地做买卖,真是富可敌国。

但是这盐货一事,却是始终硬气不起来,一直以来,福建除了本地少量的出产以外,都是吃的外地的盐,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海州附近出产的淮盐。淮商势大,通往福建的盐路,不管陆路还是海路,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中,这价钱始终是降低不下来。就连方家,和郑家首先的交集,也是在这盐货上面,现在能从被别人垄断的盐路上,发掘出一个新的来源,难怪他们如此重视了。

“一些小产业,给家中女眷,弄几个脂粉钱罢了,上不得台面,上不得台面!”余风谦虚道。

“不小了,这鲁东全部都是吃的大人盐田的盐货吧!”郑掌柜没有被余风骗到,想必是来之前都已经做好了功课:“大人的盐田,怕是比这官办盐场,产出都要多的多呢!”

“郑掌柜不是有意照顾小号的买卖吧!”余风乐了,对方一脸门清的模样,这藏着掖着也没有用了,不过对方既然是摆着谈生意的架势来谈,那就不妨谈一谈,能谈成固然好,谈不成,自己也没有损失什么,反正郑家的实力在海上,自己的实力在陆地上,双方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集,大不了盐田方面,防范得紧一点,对方又怎么如何。自己上次吃过了这样的一次亏,怎么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呢?

同类推荐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一寸河山一寸血5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5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反攻阶段的历史。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嫡女毒后

    嫡女毒后

    前世,她是有名的政客,今世,她是从寡妇村逃出来的寡妇。夫君不仅没死,还与姐姐成亲。为了将她赶尽杀绝,两人合计派人暗中刺杀、毁容,坏事做尽,,这仇能不报么?后宫中的步步为营,她得心应手,各种谋害,她必然先行洞悉。太后赐婚庶王为妃,斗正室,斗小妾。嫁入宫中,翻身寡妇成皇后,艳绝天下。(女主绝非善类,与男主遇贱则更贱,遇强则更强。)
  • 傲游九天

    傲游九天

    一代剑仙,被迫使出全力与最强仙帝拼命一击,莫明的被传送到了异世大路。一代剑仙,在异世的成长称霸之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傲天做不到的。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丛书之一,收录了丹麦作家卡尔·阿道尔夫·吉耶勒卢普1917年获奖的《明娜》。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穿越:邪帝的妃(全本)

    穿越:邪帝的妃(全本)

    她穿越到了两千年后的雪域帝国,与东雪域帝国之主白帝一见钟情。白帝特许她挑选一名奴隶做侍卫,奴隶市场,一名全身镣铐的男人冷不叮的攥住了她的手,他的嘴角阴鸷的勾起,蓝眸中闪动着掠夺的光芒:“娘子,请买下我!”她好心救他脱离水深火热,让他在她的身边做一名贴身侍卫,他却在趁机毁掉她所有的一切,而他竟是雪域帝国黑暗的主宰——另人闻风丧胆的夜帝。★★传言:夜帝只爱一个女人,他身边的女人个个因为像她而存在!最像的就是她……本文故事地点为假想的两千年后,背景是虚构的未来亚洲大陆,不是真实的,大家不要拿来跟古代比较,也不要跟现代比较,更不要跟西方比较,比较的结果会让你疯狂,哈哈……★★
  •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 快捷粥品

    快捷粥品

    本书精选粥品的10种技法及100种营养功效知识,附以做粥品的100种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粥品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做出郁香味美的各式粥品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