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8700000006

第6章 卓越的变革者 (2)

1955年,汤姆·沃森的照片刊登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就连他的父亲也未获得过如此殊荣。汤姆的自豪与不安兼而有之,尽管IBM现在由他掌管,但托马斯·沃森的功绩是显然的。获得殊荣后,汤姆写信向父亲致敬,并说:“我自知缺少您当初创办公司的豪情壮志,但我一定不让这份基业败在我的手中。”

3、不失去任何一个顾客

IBM心无旁骛地把全部推销力量放在电脑上。IBM推销电脑的秘诀与托马斯·沃森当年成功地推销打孔机的秘诀一样,即系统的知识和系统的高质量的服务。托马斯·沃森早就宣传IBM要成为世界上提供最佳服务的公司,汤姆·沃森把这一信条具体化了:竭尽全力不失去任何顾客。当第一个合同签订后,就应尽力使顾客感到这只是一系列优质服务的开始。汤姆为公司建立了一种极成功的远程服务网络,随时满足用户要求。沃森父子都强调,IBM公司力求做到在售货24小时内,对顾客的不满作出反应。一次,联合碳化物公司来电话说IBM的计算机出了故障,当天夜里,IBM就派了22个人驱车冒雨赶往顾客所在地。该公司的人赶到时,惊讶地发现,汤姆的助手已等候多时,当时已经凌晨4时。IBM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由此可见一斑。IBM始终坚信“顾客永远第一”的原则。输入系统部总经理埃斯特里奇说过: “又有一位用户打电话来了,这是多么好的机会为他提供服务。 ”他又说:“真正使我担忧的是那些不打电话来的用户。 ”汤姆除了派人外出访问广大顾客,还把顾客请来,听取他们的意见。

在IBM,公司赋予销售办事处经理很大的自主权,要求他们千方百计满足顾客。“一个竭尽全力、随时准备采取一切行动使顾客满意的销售经理是不会受到责备的。”汤姆要求公司的推销员须填两种客户访问表,一种是常规报告表,另一种是特殊账户报告表。报告表用两种颜色印成,粉红色的用于报告公司争夺客户的情况,而黄色用来反映客户的不满或问题。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汤姆·沃森使IBM日益成为高度严密、完善而发达的服务体系。售后服务所形成的巨大吸引力已成为IBM的有力武器,IBM产品也成为“标准产品”、“最佳服务”的代名词。

4、结束独角戏时代

托马斯·沃森实行的是高度集权制的管理,随着公司扩大,层次增多,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汤姆决定放权,安排了一些负责任的高级助手,改变一人说了算的管理方式。IBM的效率提高了,业务蒸蒸日上,1955年,IBM的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大关(按当时价格),业务每年增长率接近20%。随着规模扩大,汤姆愈加感到需要头脑清醒,他加强了财务管理,大规模分散权力,做好计划工作,制订正规的经营策略,从而使公司向专业化管理迈进。托马斯·沃森一贯反对用图表来显示公司的组织结构,而汤姆却打破了这一清规戒律,他们勾画出

作风,这足以使下属尽量摆脱官僚作风。所有这些都明确写进了著名的《制约平衡管理条例》之中。

事实证明,演独角戏的年代已经结束了,汤姆更多地依靠公司管理委员会作出决策。他毫不犹豫地提拔喜欢的人,他认为自己对公司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挑选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职务。为了保持技术领先,汤姆·沃森不管走到哪里,都想方设法为IBM招揽高级人才,并为他们创造条件,在待遇、资金、工作地点上满足他们的要求。IBM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有一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汤姆·沃森深刻地意识到,IBM最宝贵的财富是人。IBM原先并未有预算制度,汤姆和艾尔·威廉斯把预算制度落实到所有部门,并指定头脑最灵活的人负责。艾尔·威廉斯擅长分析,弥补了汤姆凭直觉判断的不足。

汤姆后来回忆说:“没有他,我将一事无成。 ”汤姆后来回忆说:“我知道我在智力上敌不过他们,但是我认为,如果我充分利用我的每一种能力,我就能同他们不相上下,或许我最大的长处在于善于利用比我强的人。”汤姆在工作中逐渐懂得了克制的好处,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慢慢地他赢得了更多的尊重。IBM大胆地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新的安排使每个分部的经理都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IBM对市场信号非常注意,关注着任何可能的危机。汤姆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即获得和守住市场地位至关重要。正是这点,使IBM在20世纪50年代末迅速调整战略,进入晶体管计算机生产。

5、注重员工利益

企业管理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是一项涉及人的因素太多,因而难以胜任的工作。一个优秀企业家必须会当演员,你假发脾气的次数必须比真发的次数多。当你促使某个问题解决时,你必须显得比内心更加着急。沃森父子深谙此道。

由于汤姆经营有方,IBM继续飞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又开发了第二代大型电子计算机IBM1400系列和IBM7000系列,从而支配了整个世界的计算机市场。1962年,IBM销售额已在全美最大的工业企业中排名第18位,IBM已变得十分庞大和分散经营,管理层面临的挑战是想方设法同公司员工保持个人联系。在这方面,汤姆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他做出成百上千个体贴员工的小姿态,如及时回信、生病送鲜花等,他甚至亲自接电话,使对方感到受重视。他每周都利用至少一天的时间处理员工意见,巡视工厂,同推销人员或客户交谈,尽量打听坏消息和反对意见。

IBM公司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注重,即注重顾客的利益,注重员工的利益,注重股东的利益。汤姆上任后,这三条更成了IBM的特色。员工有何苦衷可直接向总裁面陈。又设立了意见箱,员工们若有改革意见可投入意见箱,如确属宝贵,立刻重赏。IBM至少每隔两年举行一次全体员工大会餐,其气氛融洽,亲如一家。汤姆·沃森使公司办公室小型化,创造大公司里的小型经营方式。他亦注意培养职员互相尊重的意识。

公司建立起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理解的桥梁,形成一股对内的凝聚力。汤姆曾说过:“我坚信,任何一个组织为了能够生存和经营成功,必须有自己一套健全的信念,并自始至终坚信它,将它渗透在公司的一切中。 ”一个企业有点像一个独裁政权,一个企业首脑肩负着几乎和一个政府首脑一样的责任。汤姆意识到他的广泛权力,所以他总是集思广益,而又对所有层次的人平等相待。

随着IBM的发展,高额利润更多地给员工带来了好处。汤姆开始考虑如何与员工们分享IBM的成果。1958年1月,他宣布改为年薪制,IBM成为对所有员工都实行年薪制的第一家大工业公司。接着,与托马斯·沃森的做法不同,汤姆制订了一个员工入持股计划。

6、急流勇退

上任的五年来,汤姆·沃森一直在IBM独领风骚,IBM发展太快了,1961年,它的销售额已达20亿美元,规模已是托马斯·沃森去世时的2.5倍。

1961年,汤姆决定提拔阿尔·威廉斯为总裁,自己任IBM公司主席和董事长。1964年,IBM开始生产第三代计算机IBM360系列,并于次年投放市场。《幸福》杂志称之为“IBM公司的50亿美元大冒险”,开发新系统意味着公司将进入巅峰期。为了大量生产,至1966年,投资总额竟达16亿美元,科研经费一般占到公司流通费用的7%,那时,每月可生产360型电脑1000台。

1970年,IBM又成功研制了改进型IBM370型电脑。IBM势如破竹地进军各地市场,仅仅两年时间,销售量已增长至93.5亿美元。IBM在102个国家设有子公司,每年可净赚13亿美元。IBM公司在海外经营战略、组织管理、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中央集权”方式,但在地区计划及市场操纵时则采取“地方分治”法。IBM的海外经营在迪克的指挥下飞速发展。汤姆后来说“360型系统电脑”是他一生所作的最大、最冒险的决策,但最后成功了。这其中,副总裁文森特·利尔森出力甚多,堪称“IBM新电脑之父”,汤姆决定让利尔森和迪克竞争其继任者职位。

1966年,董事会推选利尔森为公司总裁,迪克心灰意冷,后来离开了公司。汤姆后来回忆说:“在对他的安排上,我感到羞愧和受了挫折,想起我弟弟,真是万分感慨,我从未使父亲的梦成为现实。 ”利尔森升任总裁后,作为董事长的汤姆已经比较超脱了,不再去为日常事务而操心,渐渐地对于经营企业的热情也在消失。20世纪60年代,IBM继续像一个新兴小公司一样飞速发展,已跻身全美十大企业行列,公司股票市值也已超过了通用电气公司。然而,托马斯·沃森去世后,汤姆在工作重压中开始考虑“我总这样玩命干下去值得吗?有尽头吗?”他已开始觉得生命中有一种失控的感觉,尽管IBM的飞速发展使他感到欣慰。

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人们开始谈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PC传奇缔造者

当年,IBM曾是点燃PC熊熊大火的主力军,手持火种的就是埃斯特奇。他在IBM这个十分“有序”的环境中,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但恰恰是这种个性让他有机会成就了一番事业,把小小的PC一举推向计算机产业中最核心的产品。

登上舞台中央

如果说个人电脑之火是由苹果引燃的,那么IBM的介入,才真正将这场大火燃遍全球,且越燃越烈,将小小PC一举推向计算机产业最核心的产品,统率起整个产业,热度持续近20年。而缔造IBM PC的就是IBM历史上最富个人魅力的唐·埃斯特奇。

1980年,IBM召集高层咨询会议,要对如火如荼的个人电脑浪潮作出应对。有人提议干脆买下阿塔里(Atari)公司,直接进入PC市场,但阿塔里并不是美国最好的PC品牌,最好的是苹果,而苹果正如日中天,IBM无法将其吞下。这时实验室主任洛伊站起来,提议打破常规,秘密组织一个精干小组,在一年内搞出PC来,此方案一锤定音。

洛伊仅挑选了12名最优秀的工程师,把他们秘密送到佛罗里达

1980年秋、冬,每一个人都开始加班工作,埃斯特奇会在晚上11点走进某人的办公室,表示慰问,或叫醒终端前睡着的工程师,然后送他回家。有一个故事可充分地说明埃斯特奇的个性:当PC刚开始生产时,他半夜去看生产线,看到两台机器搁在一旁。工人说是因为“UL标签”有问题。埃斯特奇看了看说:“可是上面确有UL标签啊! ”工人转身对他说:“听着,臭小子,标签贴歪了。 ”听了这话,埃斯特奇非但不生气,却很高兴,因为工人比他还懂质量的重要性。

对操作系统,埃斯特奇可谓是心有余悸,因此他主张让外面开发。公司决定与当时尚处在襁褓之中的微软公司签订合同。他知道必须确保准时交货,要是没有操作系统,就不会有软件,没有软件,他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PC就“泡汤”了。

有一次,比尔·盖茨与鲍尔默来到埃斯特奇小小的办公室,发现这是仓库改装的,屋顶漏水,窗户很少,空调也不灵,里面挤了近20个人,这些人整整质问了盖茨一天,就像一位青少年陷入一群穿蓝西装的大人们的围攻。会后,埃斯特奇与当时的总裁奥佩尔谈话,认为把任务交给这么一家小公司,实在冒很大风险,但奥佩尔与盖茨的母亲玛丽都是大同之道同友会成员,事先已作过沟通。

埃斯特奇还是不放心,仍派出几十个人与微软合作。结果,IBM为操作系统确定规模的人数,比微软实际编写操作系统的人数还多。埃斯特奇另一项要求是要微软保守机密。微软每一次都有人在走廊放哨,一旦IBM的人来,就会大喊:“IBM的人来了。 ”大家就赶紧把随意乱放的文件和硬件急忙藏起来。

埃斯特奇几乎从外面购来PC计划所需的所有零配件,包括英特尔微处理器、其他外围芯片、软驱以及操作系统,这种开放性,确保了未来PC业的蓬勃发展。

埃斯特奇还安排了一个有争议性的计划,让经销商销售个人电脑,这是IBM产品第一次由不是IBM业务代表的人销售。埃斯特奇还得从头建立自己的制造部门。当时IBM一年可卖出2500台大型机,因此他作企业规划时乐观地估计,在PC的3年寿命期中,可望卖出20万台PC。实际上,后来埃斯特奇用一年多点的时间就使销量达到了20万台。而且不久后,每个月的销量就达到20万台。企业规划的错误,使他的制造部门要赶两年半,才能应付需求。

PC机器,风云之战

同类推荐
  • 销售不要太老实

    销售不要太老实

    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醒那些每日奔波劳累的销售员们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失败之处,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本书的终极目的就是—— 不要再活得如此艰难! 为什么老实的销售员总是上演失败?他们自己也纳闷:不是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吗?我努力耕耘了,可为什么总是收获甚微呢?本书是一本老实人的开心锁,一面聪明人的反思镜,翻开本书,改变就已经开始。
  •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是为了那些渴望尽快提升自己的店长们和准店长们而编撰,处在激烈的竞争中,高压的态势下,你需要一种清晰明确的引导,一个简单实用的指南,让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除去工作中、认知中的偏差,在店长的职业之路上向着更高更强发展!
  • 零售巨头沃尔玛: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成功奥秘

    零售巨头沃尔玛: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成功奥秘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而快速地发展,在中国的商业画卷中,零售业毫无疑问是未来中国最具挑战性,也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这一。如何正确地认识零售业,如何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零售业的知识,这是盘旋在每一个对零售业怀有浓厚兴趣的人心中的问题。本书选取了零售巨头沃尔玛的个案,一步一步,以一种全景式的、立体的手法向我们讲述了沃尔玛从创建、发展,到最终成为零售业巨鳄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全过程。 崛起的策略、文化的策略、竞争的策略、销售的策略……本书中我们能够学到的不仅仅只是沃尔玛在商业竞争中战胜对手逐步走向卓越的众多策略,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本土零售业的启示以及对于中国零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 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我们常常听见有些领导抱怨:中国人真难管!我们的回应则是:谁让您管中国人?“管理”一共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 “管事理人”,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根本。曾仕强教授在书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世人阐述了管理者“外圆内方”的领导艺术,令你在读后充分领悟领导者从成功到卓越的真谛
  • 创意大师的习惯

    创意大师的习惯

    在问及创意从何处来时,许多著名的创新者都表示,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想法自己就冒了出来,不过他们都明白,要是自己不采取行动,也会有别人这么做。这些创意大师并非人云亦云,他们说的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在产生创意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切莫骄傲自满。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伟大的创意就隐含在常识中,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精神调齐,他们就能看到这些好主意,进而起到枢纽的作用,把这些想法应用于现实。
热门推荐
  •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本书是一部教你如何驾驭财富的经典。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扬花时节

    扬花时节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瞬间感悟·爱的智慧

    瞬间感悟·爱的智慧

    当一个人走到爱的时节,就觉得自身变成了舒展的绿叶,一种类似仙境的幸福来到你的身上。你可知道为什么?你可知道那种无边的幸福感是从哪儿来的?那都是因为想到自身已经不再是孤零零的……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狐作妃为:邪皇的小萌妃

    狐作妃为:邪皇的小萌妃

    惹来八方妒意,有谁穿越连物种都变了?变就变了,誓要清妖孽除邪灵,她不跑路更待何时?可是……为什么却莫名其妙的被抓回来,而且,老天接二连三让她屁屁中箭是闹哪样?夜帝帅得人神共愤却偏宠她一“狐”,还成了光溜溜的人?月圆之夜,变身?!这下一个脑袋两个大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至尊狂妃:鬼医五小姐

    至尊狂妃:鬼医五小姐

    她是穿越而来的杀手至尊,手握上古神兵,独步天下,他是韬光养晦的腹黑妖孽,生杀予夺,染血九州。一次意外,她生死人肉白骨,鬼手无形救了那个奸诈如狐的腹黑王爷,从此纠缠不断。当草包对上废物,痞女遇上流氓,是针锋相对,还是携手杀伐,颠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