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800000027

第27章 手机短信 (3)

“啊!是他发来的。” 杨彩霞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起来。

杨彩霞没想到吕树冬会给她发短信,关心她的病。这短信,让她倏地感到了一种温暖。于是她不顾指关节疼痛,给吕树冬回短信。虽然只十几个字,却让她在手机小小的字盘上,花费了不少时间。这是她有了手机后,发的第二个短信。她没想到短信的“嘟嘟”声,可以是心灵的桥粱。发完短信,她仿佛感觉病好了很多。躺在床上,踏实多了。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短信又来了。这一回杨彩霞一听到短信,就兴奋起来,病也忘了。她拿起手机,急急地看短信,心“扑通扑通”地跳着。“有没有退烧,如果没有退烧,去医院吊点滴。保重!”吕树冬的短信,就这么短短几个字,却让杨彩霞感动极了,就像一座空寂无人的孤岛,突然飞过一道彩虹。杨彩霞的双手哆哆嗦嗦地回短信:“好吧!我这就去医院吊点滴,谢谢!”

杨彩霞起床,头仍然很疼,走路摇摇晃晃,全身发软。但她想一定要去吊点滴,不能再拖了。其实若吕树冬不来短信,她起码要拖到下午才去。现在杨彩霞稍微梳洗后,出门了。为了省钱,她搭公车。从家走到汽车站,本来五分钟的路,她走了十五分钟。她走走停停,走不动了就一屁股坐在行人道边的石凳上。跳上汽车时,由于拥挤他突然感到一阵恶心想吐,眼睛一黑,便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她“阿呀”地叫了一声,一只手紧紧抓住栏杆,另一只手接在了嘴巴口,生怕会吐出一些什么来。

总算到站了,杨彩霞走下汽车就像逃离灾难之地一样。一阵风吹来,她感觉好受一些。一会儿,她来到急诊室发热门诊,先测体温再排队候诊。杨彩霞的体温仍然有39度。医生确诊为感冒发热,给她配三天点滴剂量。杨彩霞的右手吊上点滴,刚坐下,短信又来了。她用左手想打开手机短信,但曾经为了保修手机而受过伤的左手,无法在小小的键盘上按扭,只得作罢。

不能马上看短信,她感到深深遗憾。

三大瓶点滴吊下去,杨彩霞回到家里已是下午两点。她感觉打了点滴后,精神好多了,走路也不再颤颤微微。于是她照常去菜场买菜,买水果,等儿子回家吃晚饭。然后照常晚饭后洗碗,上网看邮箱。本来她还想再看那个作家的长篇手稿,但终因撑不住,躺下了。这时她又测了体温,天哪,还是39度,怎么一分不降?杨彩霞这才有点着急起来。她知道很多大病,都是从高烧不退开始的。此刻,杨彩霞忐忑不安。她想找个人问问,就想起了吕树冬。于是,她发短信道:“热度未退,仍然39度。会不会得大病了?心里恐慌,不知如何是好?”

杨彩霞短信发出,就等着回信。然而吕树冬迟迟没回信,杨彩霞就又发一次。儿子上家教去了,九点一过没回家,杨彩霞就睡不安宁。她生怕儿子路上出车祸,或者又不规矩地与女生纠缠在一起。杨彩霞的心拎在半空中,楼道上每出现脚步声,她都会侧耳静听。有时候没脚步声,她也会神经过敏,仿佛儿子已经“咚咚”地背着书包回来了。

这晚儿子九点半还没回家,杨彩霞就往老师家挂电话。当她得知儿子八点半就离开老师家后,她心里的弦就绷紧了。她想一个生了病的单身母亲,生活的重担,仿佛把她的脊梁也压弯了。她内心在等两个男性。她的脖子伸得长长,那种期盼已经很久了。有时候她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掌门神,只有这样她才感到有力量。

“嘟嘟”,手机短信的声音响起来了。杨彩霞赶紧抓过手机,这一刻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手机上。短信打开后,她终于看到了她期盼的信。吕树冬说:“别担心,做个全身检查,好好休息。”这本来很平常的话,但在杨彩霞眼里觉得不同寻常了。她感到有一种异样的温暖,这温暖激起了她冰封已久的“爱情”的涟漪。

高烧,烧得她全身火辣辣地烫。她的心,也开始火辣辣地烫了。她又吃了几颗头苞,一颗黑片,然后再喝一大碗清热宁。等药吃下后,她就在家里焦急地等儿子。她想如果儿子有手机,发个短信给她,至少让她不用这样焦急。她知道,现在中学生有手机的也不少。儿子没提出向她买手机,杨彩霞就觉得儿子在这方面还不错。母亲是很容易满足儿子的好,只要他一点点好,母亲向同事、朋友们夸起儿子的好,总是露出自豪的表情。

“咚咚咚”儿子的脚步声,杨彩霞是听得出来的。她听见脚步声,从床上起来没披外衣就去开门了。“你在干啥?怎么这样晚?”,杨彩霞见到儿子回来,并不想责备他了。她说:“妈妈病着,你乖。”说着就顾自己回房睡觉。儿子:“噢”地一声,也没问问母亲有多少高的热度,要不要帮忙做些什么。在儿子的感觉里,母亲即使病了,也是他强有力的靠山。所以,他从来没想过母亲的身体,也没想过母亲为他是多么操劳与辛苦。他觉得母亲对他的好,是天经地义的,应该的。因此,他每次冲母亲发脾气,就会想你是我妈妈,我不向你发脾气向谁发呢!

杨彩霞的高烧,一连吊了三天点滴,虽然退一点,但仍然徘徊在38度5左右。这些天她每天与吕树冬发短信,有时一天发三四个,短信似乎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个内容。也许人在病中,格外需要别人的关怀与温暖。杨彩霞只要听到短信响起来,那感觉就是远方灵魂的呼喊。然后,她的心就会荡漾着一种幸福。她没想过那是一种什么幸福,但她确实在最需要人关怀的时候,吕树冬关怀了她。尽管那关怀是精神上的,但杨彩霞确确实实感到了一种心灵的滋润。

大约又过了一个星期,杨彩霞的热度才彻底退了。通过这一次病,杨彩霞忽然觉得自己的身体正在走下坡路。她想一个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浪费每一寸光阴了。她要好好学习,勤奋工作。于是,她又继续编那个作家的手稿。读读写写,每晚都会工作到子夜。

儿子的最后一次摹拟考,不理想。杨彩霞有点看急起来,还有3天就中考了,呆在家里复习的儿子,倒一点不着急。他照旧上网玩游戏,还在QQ和MSN上与同学聊天。那天杨彩霞一回家,看见儿子在QQ上与人聊天,聊天的记录尽是喊对方:“老婆。”杨彩霞一下火冒三丈了。她“啪啪”扇了儿子两个头底巴掌,说:“你是不想气死我?你怎么叫别人‘老婆’?你与她什么关系?”

儿子用双手捂着头,说:“那是玩着叫叫的,同学们都这样玩,这是现在的时尚叫法,你不知道而已。”母亲说:“这样的称呼,怎么能随便乱叫。你不许跟他们学着叫,考前不许再上电脑。”母亲说完,气呼呼地坐到电脑前工作。

儿子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功课。他实在觉得没什么好复习了,要看的书全看了。不过,他还是遵照母亲的命令,复习功课。这本书看看,那本书看看,然后再做数学习题。做着做着,他就趴在桌上睡着了。母亲不知道,母亲在电脑前工作,还不断接到吕树冬的短信。看信和回信,使她一度忽视了儿子。她的内心,由于接到了吕树冬的短信而变得愉快起来。她想小黄说得没错,有了手机后,果然自己一天也离不开它了。吕树冬的短信,成了她心灵的期待。尽管都是电报似的三言二语,但她感到了一种爱。她想很多时候,因为爱才有力量。

杨彩霞想起周旋唱过的一首老歌:“心上的人儿有笑的脸庞,好曾在深秋给我春光,心上的人儿有多少宝藏,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我不能够给谁夺走仅有的春光,我不能够让谁吹熄胸中的太阳。心上的人儿你不要悲伤,愿你的笑容永远那样。” 杨彩霞不知道吕树冬会不会成为她心上的人儿,但她还是渴望能有人在黑夜给她太阳。于是,睡觉前杨彩霞又给吕树冬发了短信,道一声:晚安。

儿子中考的两天,杨彩霞没去上班。她一早给儿子做早餐,然后去自行车棚替儿子把自行车拿到大门口。儿子出发时,她又叮嘱儿子路上注意安全,做得仔细一点。然后她坐到电脑前工作。她一边工作,一边心里想,儿子该进考场了吧!过了一会儿她心里又想,这小鬼会不会粗心大意呢? 中午时分,她早早地做好午饭,老是把头探出窗外张望。当看到儿子骑着自行车笑咪咪回来了,她心里便知道儿子的自我感觉不错。

“怎么样,都做出了吧?”母亲说。

“都做出了,但不知道对错。”儿子说。

母亲替儿子盛满了饭,看他吃得狼吞虎咽,母亲心里高兴。饭后母亲让儿子休息一下再复习。母亲小心翼翼地侍候儿子,等儿子下午出发去考场,她才又坐到电脑前工作。晚上母亲悬起的心,总算放下了一半。然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晚饭后,母亲像往常一样在电脑前工作。电话铃响的时候,母亲也像往常那样去接。结果是儿子好同学骏骏来电话,母亲本想婉拒,但骏骏说有急事,母亲就喊儿子接电话了。儿子接完电话火冒三丈。他“咚咚咚”地冲到母亲跟前,拎起一个巴掌,说:“我明天还要考试,你叫我接什么电话?”

母亲被这一意外的巴掌惊呆了。儿子竟然打母亲的巴掌,母亲说:“你疯啦!你有没有礼貌?”儿子说:“你知道我明天还要考试,你干嘛让我接电话?”母亲强忍怒火,她不想让儿子明天考砸锅了。然后母亲说:“好吧!妈不与你计较,你好好复习吧!”

母亲回到电脑前,流下泪来。她想这个孽子啊,真是无法无天了。母亲对儿子的教育有点绝望。她想以后儿子成家立业,一定不能与他一起住。母亲一下想得很远,她越想得远,就越害怕儿子。她想必须对儿子提高警惕,必要时带他看心理医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母亲觉得儿子身上有一种青少年心理障碍病,这种病往往被忽视。

手机短信“嘟嘟”地响起来的时候,母亲的心情就被这“嘟嘟”声撩拨得愉快起来。吕树冬在短信中说:“不用担心,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自己保重。”杨彩霞想,这话不错。一天到晚为儿子操心,回报的竟是请她吃巴掌。母亲的心,寒了。母亲想以后要为自己多着想着想,毕竟到了不惑之年,人生能有几个不惑呢?母亲给吕树冬回短信说:“虽然你距我千里之外,但你住进了我心里。谢谢你的关心。你也保重。”母亲现在发短信,已经熟能生巧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杨彩霞忽然觉得自己爱上吕树冬了。她似乎一天也不能没有他的短信了。如果一天没有接到他的短信,她就惶惶不安。那感觉是杨彩霞离异后,从没有过的。于是那一天杨彩霞回短信时也写上:“我爱你 。”

同类推荐
  • 麦子

    麦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情歌

    情歌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流光溢彩。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一块木板

    一块木板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一半,一半

    一半,一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心的二分之一

    心的二分之一

    《心的二分之一》依然延续《我为歌狂》等前两本书的青春校园主题,但在创作手法上更为现代。曾炜在小说中精心创意了一个完美的电脑游戏,这个游戏接近一个演绎着凄美爱情的魔幻神话。小说真正的男女主人公本是现代社会同一间大学的学生,但在另一个场景里,他们其实就是魔幻游戏中的生死恋人。这不禁让人想起国际大导演基耶基洛夫斯基的感人巨作《薇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同时亦正合目前国际影坛上一批新锐导演充满着时空转换的双线结构电影。由于本书的独特结构和强大的号召力,《心的二分之一》已被国内某知名影视制作机构看中,目前该小说的影视合作版权已进入谈判中。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有价值的图书就像一部经典电影一样,不会从主角的出生絮絮叨叨的聊到去世。本书将马云人生中最精彩、最实用的片段剪切出来,以布阵、聚人、借势、变脸、御敌、正已、育人、坚守为核心 ……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甜蜜的勾引

    甜蜜的勾引

    金黄色的阳光暖暖的洒落在树间,徐徐的凉风拂走了不少夏日的暑气,艾薇悠闲的走在着山光水色的乡间小路上。难得的暑假,看来到外婆这里来真是来对了呀。没有了城市中的喧嚣,没有了城市中的忙碌,在这样一个吃饱喝足的午后,惬意的走在着充满清甜草香的乡间小路上,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晃着手中的树枝,她摇头晃脑的跟着耳机中的音乐轻声哼唱,看着眼前这棵有着宽大树荫的大树,艾薇像只慵懒的小猪似的将自……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从追杀慕尼黑惨案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到哈马斯高官遇刺的“迪拜门”,凡落入它视线的目标都在劫难逃;从光天化日搬运他国战斗机图纸,到瞒天过海将导弹快艇偷渡重洋,凡被它列入计划的上天入地也要收入囊中;虽毁誉参半,但仍以超强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情报搜集能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揭秘世界上最神秘、最有效率的情报组织。
  • 嗜血娃娃

    嗜血娃娃

    全天下每个女孩子童年都无法抗拒的小娃娃,没想到竟然成了嗜血恶魔,他们以他那无辜的眼神和纯良的面庞做伪装,扼杀了多少无辜的人……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团结友爱(中华美德)

    团结友爱(中华美德)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这就是团结的魔力。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培养团结友爱的良好的品德,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