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8900000069

第69章 别开生面的朝会

“大将军请皇上到前殿参加朝会?”刘询听到高昂的传话愣住了。什么时候开朝会,什么人参加,朝议什么内容都是由皇帝决定的。古往今来,那有一个臣子通知起皇帝来了。他问高昂:“开什么朝会?朕怎么事先一点儿也不知道?”高昂说:“奴才也不知道。”刘询又问:“有什么人参加?”高昂说:“奉大将军之命通知了三公九卿和在京的大臣。”

刘询顿时神色紧张起来。如果是匈奴南侵边关告急,商讨军情大事为什么把在京的大臣也召来了。不是,绝对不是商讨军情大事。那又是开什么会?他忽然有了一种可怕的预感,霍光要重演废黜刘贺的闹剧?可是,回顾他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过错,也没有得罪大将军之处,大将军没有理由兴师动众来废黜他。他摇摇头,推翻了自己的这个猜想。大将军的宽厚忠庸是有目共赌的。刘贺被废,是他咎由自取,大将军出于万不得已。可是今天的朝会又让他迷惑不解疑惑丛生。

朝会的钟声一声声传来,声声震撼着刘询的心灵。他回眸四顾,皇宫大院里和平时一样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站着手持兵器的禁卫兵。这些禁卫兵都是霍家的亲属部队,就连紧紧跟在他后面的这个老太监高昂也是霍光的人。他又有了不祥之感。

“陛下,你怎么了?”高昂像捏着喉咙似的发出尖声询问。

平时高昂的声音也是这样的尖厉,今天却有一种威慑的含意混在他那尖厉的语音之中。还有那催他上朝的钟声也带着号哭之声,难道这丧钟是在为他而鸣。

“皇上,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龙体不舒服?”

刘询一怔,觉得失了态,连忙说:“没什么,没什么!”

紧催急逼的朝王钟不容他止住步,认真地去分析去判断。现在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早点走进大殿去证实是吉还是凶。

大殿里已经站满了文武朝臣,他们也在七嘴八舌地议论。

“今天又不是三、六、九朝王见驾的日子,通知我们参加什么朝会?”

“今天的朝会是大将军通知的,是不是有什么紧急军情要事?”

“商议军情要事,让我们廷尉的人来干什么?”

丙吉走到张安世身边低声问:“张将军,今天开什么朝会。”

张安世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这么多人参加的朝会,张安世和丙吉这两个重臣都不知道,大家感到奇怪和震惊。

刘询在金阶上出现了,他身后只有高昂一个人。平时上朝,霍光不是跟在皇帝的后面就是早早站在金阶下等候皇帝的驾临。可是,今天有点异常,独不见霍光的身影。有人已经听到了霍夫人谋害许皇后的传闻,莫非霍光也出了事。大家不约而同地用目光去寻找霍家的那些功勋大臣。霍禹、霍山和霍光的女婿们都站在队列中,这种猜测被打消了。可是,霍光既然没有出京,为什么迟迟不见这根擎天大柱出现呢?

刘询在龙位上落座后,扫视了一眼大家,回头问高昂:“大将军呢?”高昂摇着头说,不知道。这就奇了,大将军通知召开朝会,他却不见影踪,这是唱的哪出戏呀!

正当大家迷惑不解、疑虑重重时,霍光出现在大殿门口。他头上没戴官帽身上没穿官袍,浑身上下着的是平民衣服。大殿里又一次议论纷纷,是不是大将军被罢官了?他们把目光迅速移到刘询的脸上。刘询的脸没有怒容之色也没有温和的表情,看似一脸雾水。大家更奇怪了。

霍光进来了,江龙手里捧着一只木盘跟在后面。大家提脚翘首向那只木盘望去,想从那里得到答案。没等他们把答案寻找出来,就见霍光恭恭敬敬地从木盘上捧出军印。刘询惊愕不解,朝臣们也怔住了。霍禹、霍山、霍云和范明友、邓广汉、任胜也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突然做出这样的举动。

“大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霍光趴在地上给刘询叩了三个头。

刘询似乎明白了,又明知故问:“大将军,你给朕带来了什么礼物?”

霍光回答:“军印。”

刘询又问:“这是何意?”

霍光说:“臣观陛下虽是弱冠年华却天聪圣明,有宾服四海之贤,驾驭经纬之能,臣霍光年迈体衰、力不从心,难以继续担当首辅大臣重任和大司马、大将军之职,愿归还大政,恳请陛下恩准。”

刘询问:“是朕对大将军不信任吗?”

霍光说:“不是。”

刘询又问:“是朕不尊重大将军吗?”

“非也!”霍光坦然说,“陛下既登大宝,应该主政。上合天意,下顺民心。”

刘询哈哈大笑起来。

霍光诚惶诚恐:“臣归政出于真心,决非虚让之言。”

刘询从霍光的诚惶诚恐中看出他既没有要挟意思也没有虚与委蛇的用心,断然说道:“朕今日当众宣布,以后所有国家大事,仍要先经过大将军裁决,再转报于朕,任何人不得僭越。”

霍光慌悚不安,嘴也结巴起来:“臣……臣……实在没有这个意思。”

刘询步下金阶扶起霍光,情深意笃地说:“朕相信大将军是个忠臣。”指着殿下的江龙命令:“把军印送回宣室殿。朕虽说到了而立之年,但在大将军面前仍然是个孤儿,需要大将军的呵护和栽培。”

霍光心里的顾虑和害怕是不能明说的。他再三恳求皇帝恩准。

刘询急了,他要亲自送霍光回宣室殿。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霍光再也找不出隐退的理由了。算了,豁出去了,以后不管出什么事,皇帝治他什么罪,他都死而无憾。他给刘询磕了三个头,椎心泣血地说:“臣万分感激陛下的隆恩盛意,誓以年迈之躯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文武大臣无不为他们君臣情笃意合、肝胆相照而感动得哭声一片。殿外传来“光禄大夫常惠出使乌孙归来,有边防急报……”的传呼声。

刘询口谕:“快宣进来!”

常惠风尘仆仆进来,跪在金阶下向皇帝报告:“匈奴出动大军攻击乌孙,声言不交出大汉的公主,就要血洗乌孙。乌孙国王请求陛下出兵救援。”

刘询问霍光:“匈奴要乌孙交出的是哪位公主?”

霍光回答:“是楚王刘戊的孙女,在孝昭帝时下嫁给乌孙国王。”

刘询又问:“该怎么办?”

霍光说:“匈奴背信弃义,臣以为可发兵征讨。”

刘询传谕:“朕命大将军调兵遣将,攻击匈奴。”

霍光又精神抖擞,立即命令:“调田广明为祁连将军,率四万骑兵从河西出发,度辽将军范明友率三万骑兵从张掖出发,前将军韩增率三万骑兵从云中出发,后将军赵充国率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从五原出发。五路大军对匈奴形成包围之势,聚而歼之。”

田广明、范明友、韩增、赵充国、田顺一个个气宇轩昂地领命而去。

刘询为今日的这个良好结果高兴,命摆宴款待文武大臣。

同类推荐
  •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其中包括《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的确证》、《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杀人的桔子核》、《歪唇男人的人命官司》、《谜样的蓝宝石》、《致命的斑点带子》、《工程师大拇指案》、《失踪的神秘新娘》、《绿玉皇冠之谜》、《铜山毛榉案》。全书故事惊险刺激,直面真相。或神秘,或诡谲,情节跌宕起伏,或恐怖,或蹊跷,12篇故事各有风格,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带领读者拨开迷雾,"本书收录了12个福尔摩斯短篇探案故事。"
  • 蛋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虎雏·阿黑小史

    虎雏·阿黑小史

    该卷本收录《一个女剧员的生活》《虎雏》《都市一妇人》《阿黑小史》《凤子》几个子集。在这些奇伟瑰丽、嗅得出泥味芳香的文字中,可以体验到他不断探索的创作历程,时隐时现的湘西风情。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
  • 上帝的救赎

    上帝的救赎

    一件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一段细致入微的调查,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场侦探与罪犯的交锋。斯迪姆·席普·凡迪恩的作品创下了20世纪世界图书销售的新记录,成为美国新闻出版业的经济奇迹之一,他也因此开启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穿越相府八小姐:教主皇后

    穿越相府八小姐:教主皇后

    她,二十一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冷魅,既然死于呼吸不上而窒息,穿越到被杀害的丞相府八小姐。本以为,优柔寡断的她,只是空有好皮囊。确没想到,这身体本身还是个武林高手,暗夜的教主。更没有想到这个时空还是奇异无比……他,高高在上的帝皇。无意中,看见了一颦一笑,倾国倾城的她,朕要定你了!她懒洋洋说:”皇上了不起呢,见谁要谁,你以为都是你娘生的啊!”他愤怒的朝她怒吼:“不知死活的女人!”她只状似掏掏耳朵,我没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隐婚之冷面总裁俏皮妻

    隐婚之冷面总裁俏皮妻

    一觉醒来,身边怎么躺着一个男人!想骗钱?她可不是好惹的!神马?!签约隐婚?滚粗,老娘削你信不信!
  • 不负卿心

    不负卿心

    她勤劳勇敢,处处为他人着想,可是却被称为妖童,遭众人唾弃。他为一己私欲,收她为徒。教授同时不断吸取她的精元,以壮大自身。迎接她的,是无休止的欺骗和利用,真实身份的揭穿,让他肝肠寸断,为完成使命抹去她的记忆。以为只是一场游戏,可是却种下了痕!
  • 云凝露

    云凝露

    她,冰肌玉骨,风华绝代。她不涉凡尘,却无奈狂蜂浪蝶向她涌来。他,雅人深致,傲然唯我。他远离俗世,却甘愿为她踏入红尘。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今生的相互一瞥,已注定生生世世的纠缠。*片段*他说:“今生只要有你,我已无憾”。她说:“你若无憾,我为你洗手羹汤又如何”。相顾一笑,两人之间已不需要其他言语。
  • 苍穹的业火

    苍穹的业火

    十三年,让年少轻狂的少年变得成熟。五年,让一个虚无的部队成为现实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一个被隐藏的秘密渐渐浮出水面,却在即将揭晓的时刻再度化为飘渺。战火,再一次蔓延到这个刚刚从战火中站立起来的城市。曾经的少年,如今成为将校的他们,再度拿起手中的武器,去捍卫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幸福年代

    幸福年代

    《幸福年代》这部30余万字的小说真实记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有别于插队知青的另一重要群体——回乡知识青年的经历、磨难与感情生活,原汁原味再现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陕西渭北农村的生活状貌,堪称一代回乡知识青年的心灵史诗。《幸福年代》讲述风华正茂的回乡知识青年群体,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农村干部,淳朴坚韧而又难逃宿命的主人公一家人,青春美丽柔情似水的女子,亦庄亦谐秉性各异的乡邻,以及来到乡下手足无措的城市下放居民、经改造后释放的“战犯”和曾经的“鸡奸犯”等等,各色人等以黄土地为共同的舞台,演绎一段壮阔历史,诠释生活的诡异斑斓。本书由杨团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