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700000041

第41章 社会知识的获得 (1)

(2009年通用电气讲座)

传统上的培训是不需要来讨论社会知识问题的,因为社会知识是很微妙的,不需要用讲课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大家来通用电气做实习生,我相信很重要的是,大家会了解,在一家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里,它的工作岗位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工作要求,然后你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跟它是不是匹配,等你们回到学校,就知道将来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在座的各位能被通用电气选为实习生,说明你们很优秀,包括你们能有实习这样的意识。但是,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三元知识模式。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对我们有很多家庭教养,让我们知道“好不好”。小时候做了件事,爸妈会表扬你“真是好孩子”、“真乖”。所以,在家庭教养中,我们获得的知识是“好不好”、“是不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你今天在通用电气获得的东西,通常我们把它叫做“能不能”。实习结束了,公司可能会说“谢谢,你非常好,但是我们不能留你”,为什么?因为虽然你符合“好”的标准,但是你不符合“能”的标准。公司会研究你的潜力是不是以后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公司最关心的是你的同事关系,是否可以和大家一起很好地做事,虽然你可能有点毛病,但是如果总的来说比其他人能干,还是会比其他人优先录用,起码不会像机关那样因为你离过婚而考虑你的思想作风问题。

传统的知识体系只包括这两部分知识,“好不好”和“能不能”。但是事实上还有第三个知识,社会知识,叫做“懂不懂”。你如果做到了,人家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懂事”。如果你没有做到,人家会说“怎么这个事也不懂呢”。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有的时候你觉得没有什么,没有的时候你又觉得有什么,特别容易被忽略。在过去多生子女时代,孩子可以很快地学到这一知识,但是今天独生子女这一代的人却不容易学到。这是我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在“好不好”和“能不能”之间,尤其在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也就是大家培训和实习的这段时间,社会知识的发挥特别重要。进入公司后,同事会带你和客户见面。在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社会知识被人们衡量和评价得特别多。比如握手,这个动作是陌生人之间使用得最多的典型模式,它最早的来源是通过握手来表明双方手上均没有武器。我前阵子去新西兰旅行,新西兰民族舞蹈中有一个表演形态,叫HAKA,就是在客人到来的时候,一个武士在家园中跳舞,然后扔一个东西在地上,看这位客人去不去捡。如果不捡,代表他看不起主人,接下来就开打;如果捡起来,代表我是友好的客人,想来拜访主人,那么会有一群女人出来唱歌迎接,表示欢迎来客。这就是社会知识,如果你明白,这就只是一个仪式,可如果你不懂,就要被攻击了。

对于这部分社会知识,当人们界定你不懂的时候,后果会很严重,因为人们通常把“懂不懂”转换成“好不好”。很多情况下公司人事决定留谁的时候,大家讨论说“谁谁不错”,虽然可能他的能力并不比其他人强,但是至少他这个人不错,这就是由社会知识部分表现出来的。本来“好不好”是指你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好不好,但思想品质没办法研究界定,比如在某些地方的市民文化里贪小便宜是很普遍的,这不代表不正直,但北方的同学可能就认为这种行为不端、思想不好。在社会心理中,往往会把一个价值转换成为另外一个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重视这部分的知识。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要特别把这部分内容拿出来讲呢?其实社会知识应当是从社会中去学习的,并不需要专门培训。以前是多生子女时代,孩子是散养的,是被放到社会上的,而现在的孩子是圈养的,跟社会的接触度比较低,甚至有些富二代还会被隔离到国际学校去,和社会的隔离度更高,孩子从小接触不到社会知识。以前大人之间经常出现的对话是:“你孩子多大了?”“我孩子打酱油了。”意思是说,小孩子从小已经会从事一些社会性工作,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帮爸爸妈妈打酱油或借根葱,甚至看管一个摊子,从小就承担社会任务。

在我们的成长中,社会知识通常来源于四个圈子:第一个圈子是家庭和亲友,也是我们最亲近的圈子;第二个圈子是同学;第三个圈子是单位;第四个圈子就是没有限制的社会。

先看第一个圈子。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和家人的交往,适应家庭中的规则。你在家里不把爷爷当爷爷,要坐在爷爷的位置上,这是没问题的,因为家里的规则和社会上的规则是非常不一样的,而且有的时候正好相反。同学们在实习和工作中经常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对我这样说过话呢”,“我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这么批评过我”,没错,因为你从小生活在亲友圈里,但现在放到野地来了。所以,在家庭圈子中待的时间越长,在社会上的适应性就越低。家里接受的是静态的小圈子社会知识,这些知识在你真正踏入社会后基本上是不能用的。非常典型的情况是,一到放假同学们就整天和家人待在一起。现在有个词叫“宅”,就是年轻人减少了跟社会的接触度,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社会知识程度是很低的。在独生子女时代,家长从小宝贝小孩;学校考试的杠杆效应越来越明显,关心就是考试分数,社会联系这方面的知识学校是不教的。这样下来,考成状元的小孩子通常是有问题的,他们花太多时间去专注考试,反而忽略了很多其他东西,在社会认可方面并没有优势。

下面再看同学、同事这两个圈子。同学一开始都是陌生人,后来就不是了,这叫体制型陌生人,跟单位里的同事很像,但最大的区别是,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是相对有限和稳定的,交往的频率和熟悉的程度会比较高。比如在座的实习生到了通用电气,看其他的实习生是陌生人,公司的同事也是陌生人,这个意义上来说,跟同学有相近的地方,都属于体制型的陌生人。但是如果在实习中,经常接触客户或者其他的合作伙伴,再或者公司举办了大规模的展示活动,活动中你会接触大量的陌生人,那么这部分社会知识就能表现出很大的价值。因为如果你没有做到,别人会说:“你不是通用电气的吗,怎么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全国40%的学生是在大学城里学习的,大学城的特点是出了城就是乡下,学生基本上没有办法跟社会多联系,最多在同学里搞搞关系,做生意也只能做同学的。所以,刚才我看了,通用电气在选人的时候,不太偏爱大学城里出来的学生,因为他们会更缺少社会沟通的机会。他们身上有的地方你看着不顺眼,但却又说不清哪里出了问题,这就是社会知识欠缺。社会知识是一种隐藏的知识,没有专门的书叫《社会知识概论》,也没有人专门提供社会知识。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社会知识的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还有一部分我们自己的社会生活,包括在社会上开展点活动、发展下自己的爱好、交两个网友,都属于社会野地的范畴。特别是当你自助游的时候,怎样才能找到对这个地方特别了解的人,告诉你什么地方的东西最好吃、什么地方最好玩、哪里住宿最便宜、哪里蚊子少等等,就是一个在你没有现成关系的情况下获取知识的过程,社会知识可以帮我们挖掘资源。当你有了较多的社会知识的时候,就会有较多的社会关系,从而能够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源。有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的人,通常表现出很强的管理能力。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书面的35条人情世故。其实人情世故包括两部分—黑白两道,我今天给大家说的都是白规则。这35条是我为刚刚进入职场的同学挑选出来的,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提出来的。正式的社会规则比这些多得多,而且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他们都是情景性知识。我们在学习社会知识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用起来不太自然,这很正常,任何技能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之后就会慢慢地从刻意的行动成为习惯,再就成为技能了。社会技能也是一样,如果社会技能和你过去的行为习惯不一样的话,还会涉及行为调整的问题,因为要改变过去你在家里形成的行为模式,所以不适应是很正常的。而且要真正把握好分寸也不容易,就跟烧菜一样,有个火候的问题,要经常练习、把握。

当然,每个人都会学会掌握适合自己的分寸,比如说,有些社会知识,对长得比较好看和长得不好看的人,用法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人们对面容姣好的人,宽容度是较大的;而对长得不那么讨人喜欢的人,人们的苛刻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但如果经过长期交往已经赢得信任,则是相反的,人们对好看的人总是没有安全感,就像谈恋爱的时候男生老觉得她随时会成为别人的女朋友一样;如果对方长相一般的话,心里就会比较踏实。因此社会规则是在互动中被不断调整的。如果用心对待,很好地掌握技巧,别人就会觉得你很懂事,和你交往很舒服。如果只用一刀切的方法和人相处,对方就会觉得不舒服,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而如果你留心其他人的不同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和他们交往,人家就会觉得你特别周到,非常细心。

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35条:

1.即使不是面对大人物,我们也要用请教的态度和口吻,而不是傲慢的姿态,因为人不可貌相,很多良师益友往往来自不起眼的生活与工作中。

我们不管对谁,都要用请教的口吻,即使你以后成为领导,或者即使你面对的不是领导,都要用请教的口吻。我们进行调查的时候,面对任何人,不管他是老百姓,还是大官,都很真诚,因为他们在那个领域就是我们的老师,因为我们真正拥有的技能是很有限的。到了通用电气,你会发现,你最有可能从某些人身上得到知识,这些人不是高级别的领导,不是部门经理,而是你周边的人。如果你懂得把周边的人发展成良师益友,领导一定会重视你,因为你才干三个月,就可以比干了三年的人都懂事。

2.在吃饭的场合主动做点菜者,不要请主人与主宾点菜,因为那不是尊贵者通常做的事情,但是请注意,一定要询问他们的喜好,而不是只管点自己爱吃的东西。这需要平时研究菜单,积累点菜的经验。上桌的时候要尊重主人的安排,不要贸然先行入席。

大家要学会点菜,原则上要熟悉四个菜系—川湘粤沪,知道这四大菜系里的几个招牌菜。如果哪个实习生可以帮领导点一桌好菜,他凭这条就能脱颖而出,因为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所以建议大家研究一下菜单。如今很多老板很苦恼只要吃饭就都是他点菜,下面的人都不会,所以会点菜是非常露脸的事。不仅露在老板面前,还露在客户面前,客户会觉得“你们实习生都会点菜,我们正式的员工都点不出来”。

3.经常发现朋友、伙伴与同事(甚至小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注意,即使是老板也需要被人肯定,但是对上层的赞扬应尽量私下进行,而对一般的朋友与同事则应公开赞扬。

我们通常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领导批评自己的时候也是不服气,老看到自己好的地方,没有看到自己差的地方。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能力是通过被正面的肯定激发和带动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周边的人的优点,哪怕很微小。你会发现,你给别人以肯定,别人就会很高兴,愿意给你的东西自然也会多得多。

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领导是强烈需要被肯定的,因为人们通常会觉得领导干什么都是应该的,他们做事很辛苦,心情自然比较郁闷,如果你肯定了他,他会很开心。但是有一点,对自己的领导,给予肯定不要放在公开场合,否则有拍马屁之嫌,而对职位低于你的或者跟你平级的人,则要在公开场合肯定。

4.在得到别人对自己的相貌、处事、人品的赞美时,不要表现出理所当然的样子,也不要假意否认,合适的方式是表示感谢,尤其要感谢朋友的肯定与支持。

当我们得到肯定的时候,中国人传统的方式是谦虚,“我真的不行的”。现在还有一种方式是,有些独生子女会说,“当然了,我穿衣服一直很好看的”。这两种方式都是不讨好的,人家都会觉得跟你交往有点别扭,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感谢人家。

5.学会使用便条,包括借条、领条、请假条、申请信等。如果你能很主动地使用这些便条,会让其他人对你刮目相看,感到你很规范。而且如果你懂得请其他人也这样做,你将来就能更好地与他们有凭有据地打交道。

学会写便条在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优势会更加明显。假定你跟着跑外勤,本来没有要求你记录,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带一个小本本,然后随时记下来,回来后写出一个纪要和备忘录,领导就会说,“这个孩子太有出息了,太懂事了”。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小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意识。

同类推荐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热门推荐
  • 阴阳掌控

    阴阳掌控

    言天枣被卷入妖怪界的纷争。她身边怪事不断,其中扯出多少辛酸和深情。伴随着身世之谜,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伤痛,看到了尔虞我诈的世界,机关算尽只为‘生存’两字。终究逃不过那个命运,她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我死后会留下悲伤的眼泪,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记住我的存在。世界存在于一瞬……
  • 社交细节全书

    社交细节全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作为人们相互间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显得更加重要。的确,从工作角度讲,现代社会分工愈来越精细,几乎没有人可以脱离他人而独立完成一件事;从生活角度讲,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世外桃源”,通讯的高度发达,信息的快速增长,让任何个体都成为了整个社会链条中的一环,想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变得越加困难。既然一个人要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关联,那么社交就变得异乎寻常地重要。正如励志大师卡耐基说:“一个成功的因素,归纳起来15%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85%得益于良好的社交能方。”
  • 蓝蝶飞舞

    蓝蝶飞舞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并没有人知道,其实我是个极端孤僻的人。我冷情冷性,无情无爱,甚至冷血!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两个心愿——一,活着;二,一个人。是的,我只想一个人好好的安安静静的活在这个世上,无需朋友、亲人甚至男人!可命运为什么偏偏和我过不去呢?“蓝蝶!你这个该死的竟然背着我偷人!!”他双目充血,愤怒的像只吃人的狮子。“吵吵什么!我偷人怎么啦?你不一样也偷人!不仅如此,你还八抬大轿的把人家给娶进门来了!我蓝蝶只是有样学样而已!看不惯我这样,你就趁早休了我……”我无谓的撇撇嘴。“你做梦!这一辈子,你的男人只会是我!是我!!你生是我韦不凡的妻,死是我韦不凡的鬼!”他疯狂的摇晃着我的肩,美丽的脸庞因嫉恨而扭曲着……“小亲亲,你不乖哦!竟然敢骗我!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这个小骗子呢?”他的指腹勾划着我的脸颊,魅惑的凤眼闪着一股邪气。“我……我哪有……”“哦?那‘兰儿’二字作何解?”“啊?对啊,我姓蓝嘛!叫‘蓝儿’又有什么不对……”“小亲亲,耍着我玩很有意思是吗?你别急,我会告诉你欺骗我的代价的!”“儿啊,你不能……”“为什么不能!朕是皇帝,全天下的女人没有朕得不到的!”他面色阴鸷,半眯的鹰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占有欲。“你明明知道她是你的……”“那又如何!朕不在乎!母后,她注定是朕一个人的!是朕的!!!”“造孽啊——老天爷,你这是在惩罚哀家吗……”“蝶儿,哥好舍不得……好舍不得……”“哥哥……”“蝶儿,如果、如果有来世,你嫁给哥哥,好吗……”“哥,你……”“你做梦!蝶儿是朕的!生生世世都是朕的!!”“宇少朔,你放开我……”“你快放开蝶儿!”“午时已到!行刑——”“哥——”…………亲们,蓝蝶的视频做好了,赶快来看看哦——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
  • 阴仙

    阴仙

    魂为阴,魄为阳,气练命,法练性。阴神神游在外,屯阴元,练阴功。气功练炁强身,淬皮肉,锻筋骨。韩王府的一个小小下人,身怀少阴卷,梦谙七星,意外入道。而后性命兼顾,灵肉同修,一步步成为强者。替天行道,改朝换代;九合诸侯,更人易世;削藩王,伐四夷,征八荒,鼎立天下,官拜太师。最后功达武神,成就阴仙!
  • 天机2

    天机2

    善良的人啊!当你身处绝境,你是否还是原来的你?小方、司机、屠男三人骤然离奇死亡!神秘女孩小枝究竟从何而来?沉睡之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继《天机》第一季《沉睡之城》上市60天狂销20万册后,第二季将带领你继续探险之旅,一步步揭开南明城的神秘面纱。罗刹之国不会沉寂,它将是天机故事最后的关键!所有的毛骨悚然、所有的荡气回肠……尽在《天机》第二季 “罗刹之国”如果你爱蔡骏,你一定要看《天机》,因为《天机》是他一生无法逾越的高度!如果你爱悬疑,你一定要看《天机》,因为《天机》是中国悬疑里程碑!
  • 恋人两千岁

    恋人两千岁

    谁都没有想到,喜欢捡东西回家的太菲会捡回一只脾气超级差的霸道“木乃伊”!更加悲剧的是,这个有着完美容貌和黄金比例身材,自称是两千多年前的法老王的男生竟然对她下了可怕的“诅咒”,如果不听从他的命令,她就有可能变成比鼻涕虫还可怕的生物!而他的“宰相”和“将军”,一个苍白得像吸血鬼的美少年,一个笑容非常甜美的正太也先后找上了门,要求她照顾好他们的“王”!超可爱少女唐太菲与传说中的“木乃伊”王子的爆笑生活拉开序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人生方圆全书

    人生方圆全书

    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