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牙齿疼痛,口腔溃疡,舌尖附带有小泡若干,这一系列表现说明,此刻的我正处在焦虑、上火中。
我为什么这样?因为我在思考一个庄重而古老的问题——爱情!
我发现,爱情有两个特点:
之一,异性相吸。有上帝的理论证明——上帝造好了世界之后发现,没有人,世界不灵动,于是他制造了人类的父亲亚当。亚当感觉到孤单,强烈要求有伴和他一起玩。上帝宽容地答应了亚当的要求,在亚当睡觉时,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制造了人类的母亲夏娃。亚当醒了感觉缺少什么,就去寻夏娃;夏娃只有肋骨感觉不完整,想回归母体里去,就去寻亚当。于是亚当和夏娃就不愿分离,就相依相伴,才彼此感觉完整。上帝就这样在制造人类的同时也制造了爱情。
之二,外形相配。男人像山,女人是水。男女在一起就是一幅山水画!我曾看到过这样的画面,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到饭店后,大家都不愿意点菜,感觉它辛苦又不讨好,我们采取抓阄方式,选出了一男一女。两个人没有办法,只好相伴着去“名档”点菜。看着他俩的背影,女的不高,稍胖,长发飘飘;男的个头中等,但雄壮。一柔,一强,我心里一动,竟第一次发现,原来男女在一起真和谐!耐看!我一直在远处看着他俩点菜,他们商量的动作以及附带的表情都是那么的美妙。其实,如果他们两个人各自走在街上或独坐在某处,长相都属中等偏下,但一组合,就美丽了!曼妙了!好看了!真的就是一幅山水画!
说到这里,也许朋友们会骂我了:“爱情被你分析的啥啊?咋那样捏?只看到生理了,作风不好吧?”
朋友们,我着急、上火就在这里啊,爱情的最大麻烦在于它必须理性。没有理性掺杂的情感,不是爱情。但爱情又不讲理,恋爱结婚时,她不来;有了爱情时,又有了婚姻。
看着站在教堂里,对上帝发誓的一对新人,我就想,他们相爱吗,就走进了婚姻里?社会的不发达,使得人们的婚姻或多或少有了功利的成分。爱情这个时候在打盹。
80年代我在上海读书时,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电影周活动,我在这次活动中看了一部电影——《谁是第三者?》。那时,人们思想还不解放,这部电影是思想解放的急先锋,它给人们展示的就是我上述的观点——结婚时不懂爱情,懂爱情时又来了婚姻。那么究竟谁是第三者?是自己不爱的妻子或丈夫,还是爱得干脆彻底的婚外的爱人?
从理性上说,有了婚姻再有婚姻外的情感,就是批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