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800000090

第90章 申卷 酒趣之二 (1)

临行喝娘一碗酒

刘宇翔

满仓家的神龛上供有一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生产的茅台酒,那是他爷爷当年打鬼子立功区政府奖励的。打懂事的时候起,满仓常望着“圣物”一样的茅台酒,直吞口水。满仓当兵走的那天,他的瞎子娘正患病在床,他娘把他唤到床前,让他端来一个碗,指了指神龛上的茅台酒,颤抖着满满的给他斟了一碗:“满儿,喝下咱家这碗英雄酒,在队伍上好好干,不要惦念着家。”满仓将酒一饮而尽,然后噙着泪水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满仓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他身上。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牺牲后不久,连队掀起一股写信热。这年月,年轻的士兵们很少写信了,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回家。因为满仓,他们又拿起笔,运用这古老而传统的联系方式。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得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摸摸那瓶已启封的茅台酒,闻闻浓郁的酒香,醉人心脾一样,脸上绽开菊花般的笑容:“等我满儿回来了,我一定要好好敬他一杯,别看他是个平平常常的兵,可他为的是国家,干的是大事!”闻者无不动容,但只能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早就回来了,就在村口的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很浓了,空气中飘散农家的酒香。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物、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是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干枯如枯枝的双手握着光洁的茅台酒瓶说:“我见不到满儿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回来的时候代娘敬他一碗酒……”说罢,满仓娘双手捂在酒瓶上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连队司务处破例买回一瓶茅台酒,对天洒酒,她那群儿子在酒香浓烈的黄土地上哭开了。部队士兵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准喝酒的,从那个连队走出来的兵,都是“海量”。茅台酒在他们心中不但是“国酒”,而且是“圣酒”。

最后的心愿

陈天佑

老甘回来的时候,太阳像个红脸鬼一样坐在山头上看着他,他又喝得醉醺醺的。

在大多数周末,老甘都会这样到外面去喝酒。

老甘一喝酒,脸就红得如同山尖上的太阳。他呼嗤呼嗤喷着满脸的酒气,他的表情有些僵,那种喝多了后的木样,但仔细一看,在木然的表情底下仍藏着一丝笑意。在回到镇政府大院的时候,老甘背着手,走得很慢。他在院子里碰到了好几拨人,大家都是一样,笑着问:“哟,老甘,又有人请去喝酒了?”老甘向后倾了身子,歪着头定眼瞧一瞧问者何人,随即咧开嘴,向后一甩手,这才笑道:“一个朋友请去吃酒,又吃了他三个茅台。”大概是看多了《水浒传》的缘故,他一直把喝酒说成是吃酒。说完后,他巴着眼睛看着对方的神情。

那些人听了,立即显出吃了一大惊的神色,纷纷道:“茅台,三个?”

老甘“嘁”一声,他伸出一个巴掌,“那天就干掉了他的五个。”他长长地喷一口酒气。“也是茅台。”他又补充道。

大家啧啧。

老甘摇摇晃晃地走了。走的时候,他哼起了曲子。

又一个周末的时候,老甘又喝得歪头斜耳地回来了。

大伙问他:“又喝茅台酒去了?”

老甘诡秘地一笑,睁大了眼睛,惊讶地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却不等别人怎么说,他又道:“一个做生意的朋友请客,吃掉了他――”他的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作了个八字状,同时他向前一个踉跄,跟前一个小伙子赶忙上前扶住了他的胳膊。

他真的喝多了,浑身都被浓厚的酒气浸透了。

“以后,你省着点,拿上半瓶也让我们尝尝是啥味。”一个说。

“就是呀,茅台到底怎么个好法呢?”几个问。

“不就是个酒嘛,估计也和我们喝的青稞酒差不多吧。”门房里的老汉说。

这话一出,老甘立即不高兴了,他的脸色越发变得紫了,他眯了眼睛,仰起头来问:“你喝过茅台吗?”

老汉被他这阵势唬住了,嗫嚅:“我,我闻都没闻过哩。”

他局促地搓着手,仿佛是说错了话的莽撞的学生一样。

“肯定不一样,要不,谁都喝青稞酒去了,为啥花几百块买一瓶茅台呢。”一个说。

老甘这才舒展了眉毛,道:“总算是个有见识的。”

大伙又问他:“茅台到底是个啥味?”

老甘长长地喷出一口气,他自言自语,“喝多了,嗝――嗝――,喝多了。”

老甘转身要走了,一个年轻人不依不饶地问:“你还没说茅台是个啥味道呢?”

老甘转过身子来,他又打了个踉跄,然后眯着眼睛看了看这个小伙子,道:“啥味道,你想知道啥味道?”

“告诉你吧――”老甘树起一根指头。一字一句地说:“香,那个真叫香——你们年轻人就知道一种香。你要喝上一口茅台,呀――香,满嘴的香。那个香,什么香都比不上。”

大家都咂了一下嘴巴。

“我们喝别的酒,也觉得挺香的。”一个说。

老甘带着一副不屑的表情说:“那怎么能比呢?那是种浮香,轻飘飘的,哪有茅台的香那么绵厚!”

大伙笑着说:“你说了这么多,还不如给我们个机会尝尝?”

老甘低了声音,仿佛自言自语,道:“行么。”

就在大家等着喝茅台酒的机会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老甘却在一次下乡排查矛盾纠纷时遇了车祸,他受了重伤。

老甘知道自己挺不过去了,他交待了后事。

最后,老甘流着泪说:“还有一件心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伙都说:“有什么事尽管说,我们尽量满足你。”

老甘的嘴角动了动,欲言又止。这时,镇长挥手示意其他人都出去,这才说:“老甘,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就说吧。”

老甘拉住镇长的手,流着泪说:“说起来有些丢人,你知道,我这人没有什么爱好,就是好那口。”

他顿一顿,喘了一口气,接着说:“我一直想尝一尝正宗的茅台酒的滋味,但你知道,我的那点工资,养家糊口都困难,哪能舍得买几百元一瓶的茅台酒呢。”

镇长有些吃惊,老甘仿佛知道镇长要说什么似的,他示意镇长不要说什么了。

老甘接着说:“我经常对人说喝茅台酒,其实那是在吹牛,是打肿脸充胖子。”

镇长睁大了眼睛。

老甘望着镇长,他似乎还红了脸。但一会儿。他就如释重负,他说:“我工作了这么多年,工作虽然平凡,但也算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镇长点点头。

老甘接着说:“现在,我没什么渴求的了,就请镇长看在我工作多年的份上,在我死后,在我的坟头给我抛洒一瓶茅台酒。我活的时候一直想喝,没喝上,我死了,到地下再……”老甘咽着说不出话来了,又哐哐地咳嗽起来。

镇长出来,立即让人去买一瓶茅台酒。他特别交待,一定要把真的买上。

安葬老甘的那天,镇上的干部都去了。当最后一掀土放到老甘坟头后,镇长郑重地把那瓶茅台酒打开,抛洒在了老甘的坟头。大家都听到,镇长在抛洒的时候,念了一段词,词曰:

人生一夕,

仿佛一梦。

天上人间,

茅台一樽。

自此,每逢清明节,镇长都不会忘记要给老甘抛洒一杯茅台酒。

镇长说:“老甘这人,不错。”

在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每逢喝酒,镇上的干部都会说:“老甘还欠大家一次喝茅台酒的情呢。”接着就会感叹:“还是老甘命好哇,不论阳间阴间,都有茅台酒喝!”

父亲的杯酒人生

王甜

父亲在街沿上蹲下,一手拿着小小的土陶酒瓶,一手拿杯子,缓缓倒上一小杯,喜孜孜地把自个儿凑上去——鼻子与杯口接近的瞬间,他的脸上呈现出融化的、彻底的舒适表情,那是与酒精浓度相当的幸福感觉。

多少年了,他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就是这一幅。

他就好这口。解放前日子还不宽裕呢,为养活家小,他到外面去推车、挑担、卖小鸡儿、卖凉粉儿,有啥干啥,但若是哪天有了两个余钱,他一准在外面吃个烧饼、喝碗羊汤,顺便么,来两盅小酒,舒活一下筋骨,犒劳犒劳自己。微醺中寻了走熟的路回家去,半道上乡邻们总要打趣他:“张齐贤,刮风下雨你也舍不下那一口!”

他就笑眯眯地说:“喝一口,就觉得日子暖起来了。”

喝着喝着就解放了,日子果然暖起来了。他渐渐可以每天喝一点,菜虽简单,一个咸鸡蛋或是一碟小菜,伴着酒,他却可以吃出别样的风味。

“以前大地主赵老三还享不了这福呢!”他很知足。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慢慢长大了,工作了,常年在外头,但是只要有机会回去,总是要给父亲捎上酒。家里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酒:杜康、汾酒、刘伶醉、竹叶青、衡水老白干……不管有名没名,他都喜欢,不但喜欢品咂,也喜欢跟人炫耀:这是我儿给我捎的……在村人羡慕的眼光中,他仰头把我们的孝心喝下,喜滋滋的。

有一年中秋,我和弟弟回家团聚,父亲在酒桌上忽然说:“喝了不少好酒了,就没喝过茅台,要啥时能眯上一杯,这辈子就齐全了。听说周总理都用茅台招待外宾呢!”我和弟弟互相看了看,都没有说话。那时候好酒好烟都要凭票供应,弄瓶茅台比登天还难,谁敢向父亲作这个承诺呢?

淡淡的酒香萦绕着我们,全是遗憾与歉然的气息。

那晚的月亮很寂寞。

机会终于在几年后出现了。这年春节,我遇到一个老朋友,他在政府机关工作,专管后勤。听我说起茅台酒的事,他没有马上应承,只说:“试试看吧。”一周以后我得到好消息,找到茅台酒供应票了!朋友说,这是专门提供给市委主要领导的,而这张珍贵的票是一位不善饮酒的领导让出来的。

有了票,还得花钱啊。一瓶茅台十二元——那是我工资的三分之一,我爽快地掏钱买下来。这瓶茅台被我送回家孝敬父亲时,它简直就像娶进门的新娘子,受到全村人的热烈欢迎。大家都挤到我家院子来,脸上一片喜悦,眼睛里全是新奇,嘴上都说,你家记书出息了,孝敬的都是国家领导人喝的东西了!

父亲无疑是这场喜事的焦点人物,他很权威地站在院子中央,手里捧着那瓶茅台,端详半天,乐得嘴都合不拢了。有人说,张伯,那酒是你媳妇啊,咋一个人摸哪?大家都笑起来。父亲便把酒瓶送到看热闹的村人手中,一个一个地传看。父亲一直担心谁失手摔了瓶子,这担心实在是多余的,接过瓶子的人无不诚惶诚恐,生怕把它伤着了,有的人干脆不接手,直接让别人捧着,自己只摸一下,再摸一下,然后脸上浮起满足的笑意。

那天没有打开酒瓶。父亲说,好酒得选好时辰喝。

大年三十晚上——中国人最隆重的节礼,父亲邀来了全村所有爱喝酒的人,每人斟上不多不少一小杯,让大家都品咂一下国酒的奇异滋味。说来也怪,每人一小杯,却让大家都醉了似的,人人兴高采烈,闹腾得不行。那个年终之夜在浓烈的酒香中过去了,大年初一的早上,还能看见残存在村人脸上的红晕。

对许多人来说,那是一个幸福的年关。而父亲呢,一直把那个茅台酒瓶保留着,出去打打散酒也用它来装。装得满满的,全是关于茅台酒的记忆。

再往后走,物资渐渐不再紧缺,各种票证也取消了,买茅台酒也不再是一桩难事了。奇怪的是,父亲却拒绝我们在这时再给他送茅台酒。

“好酒不能多喝,喝多了,再好的酒也变得平常了。”他淡淡地说。

同类推荐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密十三

    密十三

    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
热门推荐
  • 重生医女有空间

    重生医女有空间

    (已完结,中医)被未婚夫出卖拱手推给他的上司,本以为可以逃掉,哪知道电梯竟然坏了,最后华丽丽的重生到了十年前!当他睁开的第一眼就看到了某男,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修仙的道路。从此,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异军突起,更是成为患者心中的仙女,富豪所拉拢的对象。无论是中医界的天之娇女还是商业界的女强人,都是充满着光环,吸引着一个个俊秀美男的注意。什么商业天才,什么修炼奇才,什么闪耀明星,谁敢打她的主意,某男第一个打翻醋坛将他们踹飞。某男霸气的搂着她,昭告天下,“敢抢我的女人,谁敢欺负我的女人,先过我这关!”QQ群:122719777,敲门砖:男女主任意一个名字,QQ号1144180880
  •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大叔,孩子生下来了,我们之间的协议终结了,goodbye!”某女佯装帅气地挥手,誓把这段过去忘记。某人拉她入怀,十分暧昧地说道:“你舍得吗?包邮老公买一送一,你要不要?”某女斜睨一眼,“早说嘛!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 黑雪、黑雪

    黑雪、黑雪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古人认为“宁静致远”,意思是说,人如果能修炼成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宁静淡泊的生活,并能保持愉悦心情,他的智慧就会加深,他的思维就会达到原来没有的深度。静是人变得智慧的一大前提,整天汲汲而求、生活乱哄哄的人是很难达到智慧高度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态是一种智慧心态,也是增长胎儿智慧,保持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最佳的气血环境。
  •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在你和他之间,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你有那么小小的自卑和尊严,他在你面前,时常会觉得我跟他合适吗?我配得上他吗?我和他的生活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吧!《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小说中的女主,白天是一个半吊子的编辑(如我),夜晚是一个半吊子的歌手,像夜猫子一样出没于亢奋场所。这样的生活,并无太多话可说。生活的重量有时不打招呼就落到某个人的肩上。她热辣辣风火火地生活,内心的落寞无暇自怜。只是,爱情来了。还是那样一个光辉四射的人!爱情让每个领取它的人都无法不抒情。于是,就有了这个小说。不知道你会怎样,反正看到故事最后,我被打动了。
  • 我前面桃花开放

    我前面桃花开放

    粉红粉红的桃花,无边无际地在我的周围蔓延开来。这是青川本土作家李先钺关于地震题材的最新长篇《我前面桃花开放》一书的引题,也是阅读者进入该书的一个切口。随着桃花的牵引,一道山梁上的两个村庄在我们眼前次第铺展,两个民间手艺人在不停地丈量着他们脚下的土地时,也活色生香地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故事……
  • 弃身新娘买一送一

    弃身新娘买一送一

    一场阴谋的背叛,让她还未成为正妻已经变成了弃妇。忍辱者恒人辱之,今日加注在身上的,来日一定要讨回。再相遇,她身边光芒四射,环绕她的人一个接一个而他不过是她追求者中的一个“要我的心,就拥你一生情来换”
  • 逼婚老公别惹我

    逼婚老公别惹我

    这是逼婚!绝对是逼婚!她只是为了能顺利毕业,接了教授介绍的一个私人心理医生的实习工作而已,怎么就成了签下结婚证,还被人软禁了呢?季炎胜说:“柴唯安!你不当我老婆,怎么让我强?怎么治好我的强迫症?怎么拿到毕业证啊?”柴唯安很了解季炎胜的病情,他的在前女友的背叛之后,心生恨意,所以在那啥的时候,总是会用强的。天啊,等待柴唯安的竟然是软禁,外加那啥。看着那床头的一整套玩具,柴唯安说:“你不要强迫我!我不跟你玩这个啊!”她可不能死啊!一个心理学优秀生,呃,挂科四科没过的准毕业生,怎么会被一个心理变态控制呢?看她如果翻身斗坏人吧。她要让他季炎胜变成鸡眼生!呜哈哈~季炎胜知道自己有病,可是他控制不住自己。他伤害了柴唯安,他知道。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柴唯安并没有像别的女人一样哭骂。而是对他好,让他以为他真的可以将那个该死的强迫症治好了。季炎胜说:“别背叛我。我就是个心理变态,你知道的。”他开始信任她,开始宠溺她,可是却在这个时候让他发现,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他的病情设防,让她能离开。她敢逃试试看!他季炎胜就是个变态,看他怎么弄死她!只是他们两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强迫症的人一旦爱上别人,就会强迫自己用生命去爱。在这场心理的角逐里,没有赢家。
  • 豪门泪:前妻,我离婚娶你

    豪门泪:前妻,我离婚娶你

    他在婚礼上不顾一切地离开让她成为叶家名正言不顺的长媳,留下她独自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她等他999天,他终于回来,身边带着她的好友。她以为倾心相待,他就能够回心转意。谁知在他眼中,她不过是个心计深沉的人,他将她的爱,踩在脚底。一场阴谋,他亲手送她进了监狱。她在监狱里面苦苦等待,却是等来他即将要订婚的消息。十个月的牢狱之灾,终于让她心灰意冷。“我曾经以为有朋友,可她陷害我,我以为我有家人,可他不要我。到头来,其实我什么都没有——莫如意”*新婚前夜,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被前夫囚禁。“莫如意,我不会让你嫁给我弟弟,因为你这种女人根本配不上他。”他囚禁她,羞辱她。*她十七岁的时候,他摸着她的脑袋对她说:“别怕,以后有念琛哥在。”她二十一岁的时候,他要订婚,她怨他不遵守等她到三十岁的诺言。他无奈地说:“若你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我离婚娶你。”她二十六岁,一纸离婚协议,他们各不相干。*“爹地!”在机场,他听到那一声柔软的叫声,看着那一张似曾相识的小脸,满心欢喜。“你要离婚娶我么?可现在,我对别人用过的二手货已经没有兴趣了。”她牵着儿子,另外一个男人噙着笑,抱过儿子,拥着她,与他擦身而过,形同路人。他不要的爱,她收回。安安问朋友要了一个群,21629078,等着你们撒!(*__*)推荐好友的文*池塘的http://m.pgsk.com/a/369749/沐沐的http://m.pgsk.com/a/353312/若若的http://m.pgsk.com/a/386546/小C的http://m.pgsk.com/a/24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