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100000078

第78章 还乡 (1)

88

我的两只手满是凝血,我膝盖头的裤子上也沾有污黑的血迹,我躺在地上,如同一只差一点被揉碎的屎克螂。写字台和高耸的柜子静静地看着我,柜子上那只玉手静静地看着我。因为恢复了知觉,一种刻骨铬心的疼慢慢袭上心来,那疼在什么时候经历过,就是那种千军万马的大军沿着神经向心脏攻去,疼和疼彼此联络,疼和疼彼此响应的情景。我静静地躺着,我不知自己为什么会躺在寒气刺骨的水泥地上,不知道我的手和腿为什么会有血迹,于是我努力让自己回忆。我想起一面墙,我好像一直在用拳头击墙,撬它,打它,那墙好像就是公司屋里这面墙,因为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是从出租车上下来,刚打开门,就开始了与墙壁的搏斗。可是为什么要与墙壁搏斗呢?我还在想,慢慢的,我想起来,因为我的手触到了被我压在身底的背包,那里,有买戒指剩下的几千块钱。想到戒指,于是就想起了许妹娜,想起了水红,想起了不在饭店的黑牡丹和在饭店的大嫂,想起了迪厅外面的榕芳和江子……当一点点想起这一切,我突然的悲从中来,爬起来再一次与墙壁搏斗的想法充斥了每一根神经。

我自然没有爬起来再一次搏斗,我爬是爬了起来,但没有搏斗,因为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串哔里叭啦的声音,接着,又是一串。一开始,我以为是谁的车爆了轮胎,这路边不远处就是一个停车场,夜夜都有成群的汽车。可是渐渐的,当那声音一个接着一个此起彼伏,如同疼在身体里的彼此响应,我知道它们是什么声音了。

也许,它们一直就在响着,只是我躺在地上,耳朵靠着地面,把响声当成了汽车震动大地的轰鸣;也许,我知觉的得以恢复,正是它们的震响起了作用。当我知道它们是什么声音,我的恍惚的、被悲愤充斥的有些活跃的神经一下子就枯萎下来。

小年了,再有七天,就要过大年了!

晨光映在窗户上,像胡罗卜的颜色,黄中夹着金灿灿的红,那红仅仅是一闪,又变成了冷嗖嗖的白。我站在窗口,寻着鞭炮的声响,出神地向外望着。我已经有好几个年没有回家过了,我从歇马山庄出来,就不曾回家过过年!

关于年,我其实很早就在盼望了,在看黑牡丹把灯笼屁股上的大茧一个个拽出来的时候,在鸡山跟前的老楼里无所事事等待那个可怕的判决的时候,在和榕芳以及榕芳的朋友们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打发除夕夜的时候。只是我深藏着它,不敢用心打量,也不敢跟别人说出而已。我不敢打量,是怕那样的念头一但泛起,会像决了堤的洪水冲掉我的某种信念。我不敢说,是我一直等待这样的时刻,我有了钱,我赚了大钱!我却对自己是否能赚来大钱没有把握,毕竟,我是一个懒汉!现在,钱切切实实赚到我手里了,还掉曾经占用榕芳的,在账户里,我有十八万三千六百。

当然,关于年,在我的盼望里,还包含着这样的内容,我和许妹娜办了结婚手序,从城里双双回家,跟我们的儿子团聚。它们曾是我一段时间以来前进的方向。现在,我的生活出了故障,许妹娜偏离了我的方向……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吗?在乡下家里,我有老母,有半路回乡的大哥,有儿子还在监狱里的二嫂,有丈夫传销出事的三嫂,有愿意为有出息人当牛做马的大姐,有一直以怀疑的眼光观望着我这个懒汉的刘大头和三黄叔!

回家过年,这个声音随着鞭炮声在心底响起,一点都没有鞭炮响亮,可是它重新鼓起我生活的风帆。生活的风帆鼓起来,不过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一口气,就像在砸墙时憋住了又长长吁出的那口气,就像吹气球时憋住了又使劲鼓出的那口气。只是,我的这口气鼓得有点急了,我的手和腿还带着血迹。这都怪年这个家伙来得太迅猛了,就像藏在发廊布帘后边的许妹娜,说来,轰隆隆就来了,我还没有任何准备。

当然,只要有了钱,准备起来一点都不难,这也是人人希望有钱的一个原因,只要有钱,无非是花点工夫,去大的批发市场,去大的商场百货,一样样往家搬往家选就是了。好的饮料好的肉肠好的啤酒,还有好的礼花鞭炮,还有母亲、嫂子和儿子过年穿的衣服鞋袜。第二天,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把吃的喝的买齐,一箱一箱运回公司了。当然另外一些东西要有些麻烦,女人的东西我不太懂,孩子的东西我也拿不准。这让我想起了一直不愿意想起的两个人,许妹娜和榕芳,不过我没有让她们在我心里久留,在这个城里,有一个从来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黑牡丹就已经足够了。

实际上,此时的黑牡丹,早已经被回家过年的热情蒸腾在半空了,我把电话打过去,她呜哇乱叫的:“才想起年,这时候人多挤呀,我早都准备好回家的东西了。”

在黑牡丹的帮助下,我为母亲选了毛衣,中式棉袄,给三个嫂子和大姐每人选了一件外套和纱巾,给儿子和儿子的姥姥买了礼品。最后,她还逼我为自己买了一套报喜鸟西服,喜来登皮鞋。我从来没为自己买这么贵的衣服这么贵的鞋子,一次就花掉三千块钱。在黑牡丹的提示下,临走前,我给许妹娜打了一个电话,重申我想和她一起回家过年,问她是否愿意。许妹娜什么也没说,马上就把电话挂了。当我真正把买好的年货搬上黑牡丹新买来的别克车里,把自己打扮起来,曾经的恍惚、悲愤已经被衣锦还乡的感觉彻底驱逐。

腊月二十九早上,一辆载着满满一车货物的130和一辆黑色别克轿车从汪角区出发,在去往翁古城的黄海大道高速路口,与另一辆皇冠轿车回合。皇冠是井立夫的,不知是黑牡丹要求他另开轿车显得气派,还是作为一个摆设,他不愿与黑牡丹同车,在高速路口下车相见,他孩子似的和我夹了一下眼睛,似乎在为自己的角色解嘲。再度上车时,他跟黑牡丹说,“我们走前边,我肯定认路。“

还乡是一个车队,虽只三辆车,可当它们以缓慢的速度保持一个车距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坐在其中就不能不感觉阵容的庞大了。这阵容,即是心里的,又是身外的。说心里,是说当你想到前边的车在等着你,后边的车在跟着你,而无论是前边还是后边,车里的人们都鼓舞在回家过年的巨大喜悦中,喜悦和喜悦也就像肌体里的细胞,在看不见的空间里迅速扩散;说身外,是说为了让车队保持队形,井立夫的司机故意将车开得缓慢,等着黑牡丹的车,等着130,黑牡丹的车是轿车又是新车,当然不用等,主要是为了130,要是没有130上的货物紧随,还乡的喜悦要大打折扣。

黑牡丹就坐在我的前边,让我坐在她的车上也是她对我这个老板的看重,我的身边还有座位,四哥和另外几个歇马山庄的民工就没有这个待遇,被安排在130货车上。

黑牡丹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想必和我一样,被这心里身外的喜悦鼓胀。曾几何时,她告诉我,她离开歇马山庄,以为除了老父亲,她谁也不会想,可是出来之后才知道,那里的一草一本都在她的梦里。

朝着梦里的家乡挺进,黑牡丹聚精会神。黑牡丹仍然是黑色羊绒大衣,衬着红色高领毛衫,只是那毛衫的色泽紫红,使她的喜气中多了一份端庄。端庄,本是很久以来就驱之不去的,可是在这个日子里,在内心装满了激动的情况下,显得有些不和谐。尤其她的发型发生了变化,昨天还是一头蓬勃的卷发,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直发,使她喜气的脸上,少了一份精神,因为把卷发抻直,并不是真正的直,发丝细钢丝似的支楞在头顶上,显得有些憔悴。这让我想起一个八十年代流传的故事,一个长着大牙的男人被选演员的导演看中,让他回家准备准备带他进京,结果他回家准备时把大牙拔掉了,结果导演没有带他。当然,黑牡丹还乡,无须任何导演带她,自己就是自己的导演,我是说,看着反光镜里为了端庄反面把自己弄得有些憔悴的黑牡丹,心里有种隐隐的酸楚。

然而,真正让我酸楚的还不是这些,后来,车出了黄海大道,驶向翁古城的时候,黑牡丹跟我说:“吉宽兄弟,姐的饭店一年多不养三陪小姐,你说咱村里人能不能信。”

她一路上都没说话,却突然之间想起这么个问题。我说:“报纸上都写了,他们怎么能不信。”

“现在人,你越是上报纸,他越不信。兄弟姐今天守天说话,自从饭店重新开业,就从没留过一个不正当客人,从来没有!”

“他们爱信不信,反正姐干起来了,姐成了优秀企业家,管他呢!”

“不!”听我这么说,黑牡丹突然认真起来,朝后边转了一下头,“你这么说,就是你也不信,等英伟出来你问他就知道了。来那样的顾客咱绝对往外轰,你知道姐这一年轰出多少钱吗,至少也有五十万。”

我没有吱声,我想是的,不养三陪肯定赔钱。然而这能证明什么?

黑牡丹自然不知道我怎么想,接着说:“我得感谢你姐夫,没有他,我就没有这一天。”

我没有接话。我不接话,不是我认为井立夫用不着感谢,而是窗外有一片稻田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精神溜号。它光秃秃裸露在冬天的原野上,一垛垛土黄色稻草寂寞地伫立着,就在那片稻田里,我和许妹娜有了一个那样的晚上……

不过,你一点也不用担心不好的情绪会乘虚而入,因为这时,黑牡丹叽里哇啦打起了电话:“在镇上停停,让吉宽带咱去看看申吉成的修配厂,听说他成了镇上的工厂主了。”

三辆车先后开进吉成大哥修配厂时,大哥还以为是来修车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当井立夫,黑牡丹,我,四哥和歇马山庄的民工先后从车上下来,大哥看明白是怎么回事,眯着的眼睛顿时开出两朵菊花。他自然先奔黑牡丹,这个报纸留名电视留声的人物的到来一定让他大大惊诧,在乡下时,她还只是个开小店的,在乡下时,她的名声不好,他也许从没正眼看她一眼。现在,大哥不但要正眼看,还要跟她使劲握手,还要在握手时对自己一手的油污和一身的油污感到不安,一再重复说“俺手埋汰”,仿佛生怕沾污了大城市回来的优秀企业家。

在我这里,大哥作为一个成功者的形象记忆深刻,但成功的大哥在成功者面前是什么样子我还是第一看到,他的谦卑他的点头哈腰就像一个刚刚出道的小老板。当发现是经黑牡丹介绍才认出井立夫,而不是自己认出来,不迭声地自责自己老了。

因为厂子已经放假,在修配厂没有停留多久,似乎深知在成功的城市人面前显摆已经没有意义,吉成大哥也没有带大家参观。但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绝对能容下别人的成功,黑牡丹主动要求参观厂房,不但如此,她还要求去看看大嫂。她说她们是同龄人,在村子里处了好多年,非常想她。

在我印象里,黑牡丹和吉成大嫂在村里时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她们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种女人,吉成大嫂一辈子只喜欢吃一棵树上的叶子,吉成大嫂把黑牡丹看成最不正派那一类,她的一些想法通过热衷于串门的大姐宣传出来,村里无人不晓,而大姐把说黑牡丹的坏话当成捍卫吉成大嫂的条件,也是人人皆知的事实,所以参观厂子大哥没有阻挠,想见大嫂大哥却坚决拒绝,大哥说:“算了,她身体不好。”可是黑牡丹偏说:“身体不好我更应该去看看。”

也许,分别多年,十几年前的龌龊早已是过去的落叶,随着一年又一年的尘埃埋进现实的泥土,而那泥土因为不断有异乡雨水的浇灌,又长出了思念的须芽;也许,黑牡丹就是想让吉成大嫂看看,被你瞧不起的人如今到底是什么样子。可是,当我和井立夫陪黑牡丹去了大嫂居住的楼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不错,多年的分别确实使她们遗忘了过去,两人见面分外热情,黑牡丹说:“大嫂我是青子呵,我来看你啦!”吉成大嫂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顿时握住黑牡丹的手,从上到下细细打量。所谓另一种景象,是说我从来不知道,在大哥这块所有人都羡慕的肥沃的泥土里生长的大嫂,却是这么苍老,她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不但身体羸弱,脸色煞白,且完全是一个老人的样子了,和黑牡丹比至少大了二十岁。关键是,有病的大嫂居然能说出那样一番话:“妹子你看你多好,你这么年轻!有男人宠着就是年轻,哪像俺,靠一个男人,他从来不管俺,一天到晚跟形势,讲派场!俺早就眼气你了,俺早就跟你大哥说,要是倒回二十年,俺就像黑牡丹那样,不吊在一棵树上。”

同类推荐
  • 吉宽的马车

    吉宽的马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乡村男人都进城当民工的时候,吉宽依然留在乡下优哉游哉地赶着马车,成为歇马山庄公认的懒汉。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这个农村懒汉的爱情故事,并以这个懒汉的视角揭示了一群民工的心灵史……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广泛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的大全集。该丛书分别收录了千余篇微型小说佳作,其中既有文学大家如鲁迅、郁达夫、王任、沈从文等人的作品,又有微型小说名家孙方友、刘国芳、秦德龙等人的作品;整套丛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收藏价值。
  • 背负石头的老人

    背负石头的老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傍

    一个青年才俊的“杯具”故事。江少杰生而无父,出身卑微,良好的教育并没有给他提供一个公平的奋斗平台。为了生存,为了给相依为命的母亲治病,这个满怀美好人生理想的乡村教师傍上女富豪,从而傍上永不回头的欲望:极尽所能地弑父淫母,杀害胞弟,还把黑手伸向亲妹妹,绝情抛弃恋人的同时复制了儿子的幼年失怙……诱使江少杰走上不归路的,是难以填满的欲壑!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从追杀慕尼黑惨案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到哈马斯高官遇刺的“迪拜门”,凡落入它视线的目标都在劫难逃;从光天化日搬运他国战斗机图纸,到瞒天过海将导弹快艇偷渡重洋,凡被它列入计划的上天入地也要收入囊中;虽毁誉参半,但仍以超强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情报搜集能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揭秘世界上最神秘、最有效率的情报组织。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3分钟搞定对方

    3分钟搞定对方

    本书为您提供了众多即学即用的方法,当您掌握了具体的流程后,就可以口若悬河地说出难以表达的内容,不但对方能够欣然地接受,而您也会享受到一吐为快的成就感。本书追求的目标不是“滔滔不绝地述说”,而是在3分钟内敲开对方的心扉,激发对方聆听的欲望,利用短暂的时间获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可,为自己的公关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卿本红妆之皇后别想逃

    卿本红妆之皇后别想逃

    她,前世是闻名遐迩的国际督察,不想却被自己心爱的人欺骗,亲眼看着心爱的人将黑乎乎的枪口直对着她的心脏,一朝穿越,她被当做男儿养,女扮男装却也桃花多多。他,看似多情,实则无情的帝王,几次偶遇让他不由自主的总是注意她。她是智商高手,却是情场白痴,他心思深沉,几进几退,张弛有度,当他遇上她,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这都没关系,且让我来教你懂。”且看他如何抱得娇妻在怀~~~~聪明人对聪明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嘎嘎本文绝对宠文,请放心入坑。‍
  • 我的疯狂游戏史

    我的疯狂游戏史

    本人98年开始接触电脑,并被这神奇的电脑给吸引住,先后学会了上QQ,玩红警,打星际。电脑游戏简直就是精神鸦片,之前年年拿三好学生,曾经是班主任看好考一中的头好苗子就这样堕落了。游戏要玩,书也不能不念,既然考不上好的大学,那咱就上个大专吧。
  • 世族庶女

    世族庶女

    顾婉清只是一个小小的庶女,嫡母佛口蛇心,嘴甜心苦,手段阴狠毒辣,她差一点就被虐死在庵堂里。庶姐奸诈阴险,嫡妹骄横霸道,风刀霜剑,无处不在,她在这世家大族里过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翼翼。好在她聪明睿智,懂得韬光养晦,尽力在复杂的家世里下求得最大的生存空间。嫡母算计她,她就算计回去,庶姐抢婚事,好吧,那样的人家我也不要,你要便拿去就是的。可是,再如何智机百出,聪慧过人,又怎么敌得过封建家长制的婚姻,她不得不代替嫡妹嫁给一个病弱的侯门世子冲喜。却不知,原来所嫁的那个人,却是为了得到她,费尽心机,那一切,不过是他设下的局。新婚之夜,盖头揭开那一瞬她怔住了,她的相公不是应该病得要死了么?怎么那双眼睛如此灿亮如星,就像雪山上的冰凌那般剔透晶莹。
  • 痴 王妃

    痴 王妃

    ★第一卷★我是外人眼中的“白痴”公主,癫傻可笑。十年地下冷宫的日子,让我愈加懂得忍耐,锋芒内敛那传闻中性情暴戾的三王子,容貌尽毁,而他却是我将嫁的男子。这是一桩政治联姻,隐含着权力斗争的险恶。我和他,都只是棋子。但他却是我意料外的人。银色面具,如幽潭般深不可测的双眸,温柔的说话语气,令人轻易沦陷。我开始犹豫,是要继续装疯卖傻,还是对他说出真相。而同时,诡谲的风云已暗涌,凌厉的危险一步步地逼近我们……★剧中人物★慧明,南风国的公主。为了活着而装痴卖傻,因缘际会和亲到北朝,嫁给三王子...北朝三王子,两人第一次相见,三王子心说:啊!就是这个人了。慧明,你是我命定的王子妃...军师端木和也,他心思细密,智慧超群,从未相信过女主的“痴傻”,为一展所长而留在三王子身边,却不料...蓝田盟副盟主,一个在天地间如鱼得水的男人,眼神犀利,城俯极深,周旋于四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直到...宫女雪燕,东扶桑人。原本聪明伶俐,看似贤淑温柔,实则心机叵测,长年潜伏在三王子身边,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人物陆续增加中...★柔儿的其它作品★1.《后宫往事》已完结。2.《闲王驯妻*非穿越系列之四》VIP文,已完结。3.《邪恶情人负心郎》已完结。4.《痴王妃》新坑连载。
  •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吊在窗上的魂

    吊在窗上的魂

    真实再现了发生在北京的二十多起案件。情节触目惊心,案情曲折离奇,本书以预审员的独特视角,故事凄楚哀怨,结局血泪交织,读来令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