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00000009

第9章 第一辑(五)马嫂开了个理发店

我说的“马嫂”,是91562部队东运756船船长马三良的妻子。因为丈夫姓马,官兵们都亲切地叫她“马嫂”。

马嫂是船长高中时候的同学,职业技校毕业后,在老家衢州一家公司做会计。为支持丈夫的工作,1996年,马嫂放弃了舒适稳定的工作,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随丈夫来到了舟山海岛。

做随军家属难,住房不好找、工作不好找。刚来那阵,马嫂和孩子来队没房住,临时住在部队的招待所;海岛本来就业就困难,马船长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好长时间,连一份月薪几百元的工作也没找到。看着丈夫难过的样子,马嫂一语惊人:“给你们部队领导说说,我在你们部队开个理发店怎么样? ”马船长一想,老婆放弃那么好的工作,随军到了部队,结果却要开店给人理发。这要是传到老家,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可马嫂言出必行,说干就干。她一边边催着丈夫做领导的工作,一边到地方的理发店学技术,经过培训,本来就心灵手巧的马嫂真把理发技术学到了手。拿丈夫做“试验”,起初疙疙瘩瘩的,备受战友们奚落,几次练习之后,战友们才表示“基本通过”。一个多月以后,“马嫂”理发店开张了。

理发店一开张,生意就十分火爆。马嫂不仅人长得漂亮,待人态度也诚恳热情。看她理发是一种艺术享受;经她理发,让人顿感头目清爽。

在马嫂理发店理发,每人只需三元钱。部队领导说,开理发店虽然是为兵服务,但是收费可以再高一点,另外水电费也不用交。马嫂不依,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收费标准不涨,水电费照交。

马嫂心肠热。在马嫂的理发店里,除了理发工具外,还为官兵准备了针线之类,谁的裤子、衣服破了,到马嫂那儿一缝就行。官兵们常常说这样一句活:“有困难,找马嫂。”这还不算,每当部队组织学习**活动,马嫂总是第一个到政治处报名。去年3月,驻地《舟山日报》的记者“偷拍”了马嫂在街上义务理发时的照片,一不小心,马嫂还上了《舟山日报》的头版。

马嫂风格高。今年,又有两个刚随军到海岛的家属找不到工作,马嫂主动上门,收她们做了徒弟,马嫂说得好:“有钱大家挣,有福大家享。”

你说我们的马嫂可爱不可爱呢?要我说,她不但可爱,而且可敬。

原载《人民海军》报

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咏怀台湾诗

爱国诗人丘逢甲,清朝人,祖籍广东,出身于台湾望族,曾祖时迁居台湾台中彰化县。他14岁考中秀才,名列全台第一,有“东宁才子”的雅誉。1888年中举人,1889年中进士,被任为工部主事。因不满于清廷腐败,辞官归里,先后在台中、台南各书院讲学。甲午战争爆发后,他上书朝廷,请命督办团练,抗击倭寇。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赴马关乞和,签订《马关条约》。丘逢甲义愤填膺,愤然上书曰:“如当国者真有弃台之意,窃愿举所有义旅共保危疆。”他率抗日将士写下血书,力争保卫台湾。1895年6月,日本侵略军向台北地区发动进攻时,丘逢甲临危受命,任抗日义军大将军。7月下旬,义军战败,丘逢甲率部内渡,哭别故乡,写下了第一首咏怀台湾的爱国诗篇《离台诗》,至今读来,仍令人感慨万端。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山河意黯然。

丘逢甲率部内渡到大陆后,回到广东梅州镇平(今梅县燕岭)。次年春天,丘逢甲登镇平固山,遥望台湾,面对大好河山,止不住泪雨倾盆,在《春愁》诗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898年,他收到台湾一好友来信,又禁不住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故人消息隔乡关,花发春城客思闲。

一纸平安天外信,三年梦寐海中山。

波涛道险鱼难寄,城郭人非鹤未还。

去日儿童今渐长,灯前都解问台湾。

与诗人一起内渡的孩子都渐渐长大懂事了,他们和诗人一样强烈地思念着故乡台湾,夜晚每每聚在灯前发问。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思而泣之的思乡图啊!

丘逢甲回大陆后,自号“海东遗民”,他崇尚民族气节,恪守爱国情操。他时常用岳飞、郑成功等民族英雄鞭策自己,终生不减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信念,他在诗中写道:

王气中原在,英雄泪所归。

为言乡父老,须让汉官仪。

亲友如相问,吾庐榜念台。

全输非定局,已溺有燃灰。

弃地原非策,呼天傥见衰。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1901年,一位当年的抗日义军故旧从台湾来访,丘逢甲赠诗曰:

我年方强君未老,惜君投身隐海岛。

亚洲大陆局日新,时势径待英雄造。

进入20世纪,中国和亚洲出现了民族觉醒的新形势,诗人期待着中国能寻找机会在这场亚洲大陆的民族解放斗争中能收复河山,使台湾回归祖国。

以后,丘逢甲思想逐渐激进,倾向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广东宣布独立。丘逢甲被推为广东省代表,赴南京组建临时政府,并成为参议院第一名台湾籍参议员。不幸的是,就在孙中山创建的中华民国成立后一个多月,爱国诗人丘逢甲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49岁。临终前,他嘱托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丘逢甲这种自强不息、毕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精神,不仅为当时人们所称道,且至今也仍为海峡两岸中国人民所仰慕和怀念。爱国诗人的一腔情怀和他的咏怀台湾的诗篇,必将载入史册,光耀千古!

原载《政工学刊》、《南彊影视》、《宁波晚报》

从“拯救女兵林奇”的闹剧说开去

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大兵上演了好莱坞大片般的“传奇故事”——拯救女兵林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美军特种部队乘坐直升机从天而降,从戒备森严的伊拉克医院里,成功地将参战的19岁被俘女兵林奇救了出来。此事当时成为传遍全世界的特大新闻。但是,战后美国国内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媒体相继报道并提出证据证实,所谓“拯救女兵林奇”的传奇,只不过是一场由美国军界和新闻媒体精心策划的闹剧。事实上,林奇是由于受到伏击翻车而受伤的,她的体内并没有子弹,身上也没有刀伤。美军赶到医院营救时,医院里只有林奇一人。一位目击者说:看上去,这次行动带有表演的色彩,这里并没有伊拉克军队和士兵,美国特种部队一边呼喊一边放着空枪,摄影机始终在旁边拍摄,一切都好像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也在一篇社论中承认,拯救行动的故事大部分是虚假的。

那么,为什么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美国军界和新闻媒体会如此劳神费力地来编排这场闹剧呢?

编排这场闹剧,是企图利用世界媒体来展示美国军人的英雄主义形象。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大力渲染一种英雄主义色彩,为己方军人笼罩上一层英雄主义的光环。拯救女兵林奇这场闹剧,让我们想到了美国的一部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不难发现,拯救美女兵林奇的故事不过是拯救大兵瑞恩的翻版。当年,美国好莱坞出产的这部军事题材大片,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军人这一特殊群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美国特种部队凭借优良的武器装备、英勇果敢的作风,插入敌方纵深,成功地将大兵瑞恩营救出来。在这部大片中,美军尊重参战军人的生命,美国军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参加营救大兵瑞恩的每一名美国军人都被涂上了一层无私无畏、大智大勇、果敢善战的英雄主义色彩。

电影让美国军人完全以英雄主义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知道,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可以说是宣扬美国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美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人生取向,对其它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很大部分都是通过好莱坞输出的。《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大片,就是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在向他国展示、推销美国的货色。伊拉克战争中,编排拯救女兵林奇这场闹剧,参照了《拯救大兵瑞恩》的做法,同样是美国军界和新闻媒体在世人面前对美军优势装备和果敢作风进行的一次炫耀和展示。从文化渗透的角度讲,它完全是西方思想文化在战争中的应急反应,完全是在为美国军人罩上一层英雄主义光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国际传媒,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对美国军人侧目而视,达到另一种“慑服”效果。

编排这场闹剧,是企图利用“高度尊重人权”的理念来获得国内民众的支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权”是美国的人权理念之一。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对伊战争,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国内舆论和民众也出现了相当分贝的不同声音。美国政府在“攘外”的同时,也必须进行“安内”。我们还记得在南联盟战争中,三个被俘的美国大兵最终通过外交途径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和担惊受怕的母亲们热烈拥抱之后,不仅没有热泪长流,反而在世界各大媒体记者的镁光灯前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笑容。这洋洋得意的笑容确实长了美国军队的志气:看,加入我们这支军队,就是当了战俘也同样安然无恙;看,只要是为美利坚合众国而战,美利坚合众国会高度尊重你们的生命权,你们的生命是有保证的!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美国民众对战争的恐惧,提升了对战争的支持。而当美国在伊克战争中,“零伤亡”的愿望成为泡影,高度尊重参战士兵生命权的承诺成为谎言时,美国政府面临着参战官兵亲属和国内舆论的巨大压力,它就不得不通过导演这场闹剧,借以安抚参战官兵、被俘官兵亲属的反战情绪,以骗取国内民众对这场非正义战争中的支持。而从实际效果看,美军部分的达到了预期目的。

编排这场闹剧,是企图利用女性军人的弱者角色来骗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作为战争中参战的女性,19岁的美国女兵林奇成了这场闹剧的主角,同时也成了伊拉克战争中的一个“亮点”。她以19岁的青春年华,一头金色的长发,美丽文弱但同时又受尽磨难的女性形象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迅速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好感和同情,以至于许多人已经忘了她是美军这支非正义之师的一员。但事实上,她只不过是美国在掩盖不了战争非正义性的无奈之中,企图利用女性这一弱者角色来骗取国际舆论的同情的一件道具。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对伊战争,从一开始就面对来自世界的反对声音。

在战争中,伊拉克平民的伤亡数字又远远高于伊拉克军人伤亡的数字,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已成公论。尤其是战争初期,一名受伤伊拉克儿童睁着一双无助的大眼睛哭喊着一次次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的时候,全世界人民都为之震撼了。伊拉克人民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得到了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在这种情况下,被俘女兵林奇就成了美国军界和新闻界在匆忙中抓到的一根稻草。因为对美国政府和军队来说,在缺乏支持、不乏反对的非正义战争中,哪怕是一点点同情和支持也是他们所渴望的。为此,他们不惜代价,编排出了这样一场闹剧,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透视这场闹剧,对我们做好战时宣传鼓动工作带来了很多启迪和思考。美国军界和新闻媒体编排的这场拯救女兵林奇的闹剧,事后来看,荒唐之极,成为了世人的笑柄。但不可否认是,事情在当时,对于消除因开战不利而在美军中弥漫的沮丧情绪,提升美军士气,安抚国内民众,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从战争宣传的角度而言,有其产生的合理性和现实需要,是战时宣传鼓动的成功之作。《孙子兵法》上说:兵者,诡道也。古语也讲,兵不厌诈。这不仅仅指排兵布阵,同样也包含了战时宣传鼓动方法手段的运用。未来对台作战,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场环境之复杂,敌我进退之反复,战斗之迅猛、激烈、残酷对参战官兵将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战时宣传鼓动工作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透过“拯救女兵林奇”这场闹剧,我们要在摒弃资产阶级军队的欺诈、瞒骗等伎俩的同时,大胆借鉴其在宣传内容、宣传时机、宣传形式、宣传途径上的独到之处,结合我军的革命性质、光荣传统、政治优势,不断研究创新战时宣传鼓动的方法手段,达长自己志气、灭敌人威风的目的,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原载《政工学刊》

同类推荐
  • 木凸

    木凸

    生活在谭家花园的谭姓男人为什么都不能活过五十二岁。到时都得一命呜呼?谭家花园的继承人谭宗三同黄克莹的恋爱故事又和老管家经易门有什么关系?谭家花园新旧力量通过谭宗三的豫丰公司和经易门为代表的守旧派之间的明争暗夺所为何来?……,《木凸》以谭家花园人物命运为背景,把生活中的故事当作历史的一部分来着笔,娓娓道来,描绘中国历新旧思想的交锋
  • 961213与961312

    961213与961312

    本辑为“上海新锐作家文库”第三辑.共六种,是六位青年作家近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选本,包括:桃之1 1的《做作》、河西的《折子书》、小饭的《妈妈,你知道我偏为添乱而生》、张怡微的《时光,请等一等》、走走的《961213与961312》、苏德的《沿着我荒凉的额》。
  • 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讲述一个心灵备受重创的知识分子章永磷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
  • 爱情广告

    爱情广告

    并不想教大家如何去爱,只想表达出我们对爱的态度。我们为爱做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自认为是出于爱。在"爱"与"做"的无限空间中,难道只有表面的虚荣、身体的刺激、条件的满足。令我们感到安全,对我们意义重大吗?我们何不尝试回到原点,找回简单的自己,珍视真实的自己,为你爱的人做出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勇敢和幸福。
  • 蝶葬

    蝶葬

    为何高崎舞会从一个善良智慧的天才女子变成荼毒人类的恶魔?为何深爱着林京道的曼莎会把自己的亡魂寄居在高崎舞的冥所——那个通往长平坊尽头古宅院的八音盒里究竟隐藏着什么?
热门推荐
  • 欲望都市

    欲望都市

    风靡全球的HBO电视剧《欲望都市》原著小说,令所有女人痴迷的幻想蓝本。在充满欲望与诱惑的都市里,男人、爱情、时尚一个都不能少!本书的主人公是四个纽约曼哈顿的单身女人,她们虽然个性不同,但都事业成功,都时髦漂亮,虽然已不再年轻但却自信、魅力十足。她们共享彼此间牢固的友谊,也都面临共同的困扰——在这充满欲望和诱惑的都市里,真正的爱情和归宿究竟在哪里?
  • 极品总裁的嚣张秘书

    极品总裁的嚣张秘书

    华柳和其他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没两样,拼命地找工作,拼命地想被社会认可。好运气的她凭着自己出色的容貌、多国外语语言能力,挤进跨国企业——天马裁团任总裁秘书。谁也不曾想过,这样一个没有心机,做事随心所欲的糊涂丫头,身后竟然有着另人惊叹的背景——【华氏王朝的女皇接班人】!!崇拜简爱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使她甘愿在小人物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恋。原以为自己很理智,却不想竟然爱上了已经订婚的总裁廖仲恺。她在痛苦中纠结着,只因她不想做第三者,更不想剥夺原本属于另一个女人的幸福。就在她决意退出这场荒谬的感情时,段泽出现了,以他特有的爱添补她内心的空白!同时,段泽稍稍带着强势的爱,捆住了华柳迷茫的心。却无法俘获华家二老的理智。因为华家二老的拦阻,段泽的爱情步履蹒跚……10月18号,廖仲恺将迎娶自己的豪门新娘。全球两大世家的联姻,被全世界的媒体关注着。看到廖仲恺为婚礼忙碌着,华柳渐渐地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摆脱对廖仲恺的爱,而她却无可奈何地、茫然无助地旁观廖仲恺的幸福!然而,那豪华的娶亲阵容,在众多媒体关注下竟然演变成一场闹剧。廖仲恺迎亲的飞机停在欧家的门外,而廖仲恺却放弃了迎娶他的新娘。迎亲的飞机,以及飞机上的主角,究竟要怎样面对媒体的质问,他的婚纱究竟要披在谁的身上。这一切的一切,只有廖仲恺自己知道!!当廖仲恺的飞机盘旋在上空的时候,华柳怀着痛苦的心答应了段泽的求婚。就在段泽将戒指套向她食指的时候,廖仲恺忽然从天而至,向在场的所有宾客讲述了华家二老的死因……推荐晗晗自己的文:嚣张宝宝总裁妈:【完结】调皮宝宝迷糊妻:【完结】色宝宝抢辣妈:【完结】俏丽老妈混血儿:【连载中】好友的文:夏草青青:《猖狂傻妃》倾城殇:《风云皇后》安亦文:《江湖危险快点跑》小裴儿:《女子无需倾国倾城》日晴:《重生之冲喜新娘》逃爱:《王爷要出逃》半生闲:《魔焰嚣张》雨默琴:《邪医》潇湘尚帝:《致命纠缠》南宫飞鱼:《藏心妃子收六夫》kabuqiluo:《霸道男管家》倾城殇:《黑道之魁首争爱》
  • 观念

    观念

    全球最畅销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继《自动自发》之后的又一颠峰力作。一本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必读书。 《观念》一书是从阿尔伯特·哈伯德众多著作中浓缩出来的商业思想的精华,书中洋溢着勤奋、敬业、忠诚、主动的“罗文精神”,强调转变观念才能改变一生,是继《致加西亚的信》、《自动自发》之后所有公务员和公司职员的又一必读之书。
  • 战友老姜和夏天

    战友老姜和夏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衍天控运

    衍天控运

    孤儿杨萧自幼被清然居士收养,习得紫薇斗数,随后下山给人逆天改运。但最终遭受天谴,妻女双亡,他心灰意冷在昆仑山之巅准备跳崖,但被他师傅清然居士遗物——一张古卷所救.....后因古卷之因领悟《衍天控运决》。然天道不允许有人掌控命运,遂降下雷劫...古卷护主与雷劫相抗最终引起混沌裂缝......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这是一部立论新颖、资料翔实的领导人才学专著。书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人才学理论体系,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领导人才的价值结构,制约人才价值积累、输出和实现的内外在因素,领导人才的发展变化规律,人才价值的输出方式,领导群体的结构优化和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并就改革我国人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设想,提出了可贵的探索性见解。
  • 我是大佬的心尖宝

    我是大佬的心尖宝

    一场交易,她为了家族和权势大佬签定专属契约。在契约结束想要离开的时候,他却将她紧紧抱住不放手。“将来让我来宠坏你好不好?”“不好,我要走了。”她前脚刚搬走,霸总后脚就带着行李跟过来,非要和她一起住。作为霸总的心尖宠,她是真的要被宠上天了。
  •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

    ,丝丝花雨。抹抹日光,幽幽树情,淡淡幽香,尽在雨后这个初晴的日子里开出最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