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00000019

第19章 (3)

梁君一听这口气,觉得李守才比往常硬起来了。他又提醒似的说:“王主任可是代表党支部说话的噢!”

“哈哈哈哈!”李守才又纵声大笑了,这笑声和雪茄冒出来的烟混在一块儿去了,呛得他喉管儿发痒,不由得连声咳嗽,眼泪也快流出来了。他笑这个年轻人今儿怎么忽然变得迟钝了。到底是年纪轻,阅历少。于是,他进一步说:“代表党支部说话,可就更得负责喽!他们共产党员讲究实事求是,面对着这‘三无一缺’,他们能不考虑?他王永刚难道不为自己留个后路?”李守才加重语气了,“这么大的家伙,搞不好,一下子就是损失几百吨钢水、几十万元,这且不去说它,耽误了‘新钢’的建设,他担得起?不要说他,就是厂长也担不起。制造大机架是科学,老弟,不是政治!谁都得相信科学。”李守才说到兴奋之处,声色俱厉,声音越来越高,似要把屋顶冲走。

对这些话,梁君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这是迂腐之谈,什么科学不科学,只有你们这些满脑子技术的人才死抱住不放,稍微有点清醒脑袋的人,都不相信这一套。父亲就曾一再向自己说过:“科学在一些人的口里,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幌子,实际上谁也不相信它,就像西方有些人信奉上帝,但心里认为上帝并不存在一样。”梁君向来对父亲的话是虔诚地相信的。父亲是个怀才不遇的人,他生不逢时,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凭他的才干和手腕,即使爬不上总统的宝座,当个议员什么的还是有希望的,可是现在只能在家里坐在一架四轮小车上被人推着。老头算“报废”了,“五反”运动中,说他“五毒”俱全,工人开会斗争,以后,老头就一蹶不振了。接着,他又患了风湿瘫痪,成了个毫无用处的“活死人”。可是,他的一些见解,却在自己儿子的头脑中继续发挥作用。

不过,梁君今天并不想反驳李守才的话,他这种人,不会做那种不讨人喜欢的傻事。因此,他急忙附和说:“科学就是科学,谁也得相信它。”

“对!科学是任何人也反对不了的。比如哥白尼发现地球是圆的,谁都不能说是方的。我这人是永远相信科学的。现在提倡自力更生,那还得以科学为基础……”李守才的话还没有说完,门被推开了,王永刚走了进来。他左胳膊搭了件上衣,右手里拿一卷纸张。还是原来那个装束,但衬衣上却沾满了细细的砂粒,屁股下边是灰色的尘砂,脸上有几处也抹上了涂砂型的涂料。但他却显得很高兴,眼睛更加炯炯有光,额上几颗晶莹的汗珠直往下滚,一看就知道是在工段里劳动过的。这个新的主任就有这个特点,不爱坐办公室,有点空就下到工段去,跟工人一块干活儿。梁君认为这种干部多半是水平不高,不善于发号施令,只好跟工人泡在一块儿,不会干出什么大事业来的。不过,他却不敢不把王永刚看在眼里,见了主任他总是毕恭毕敬,谨言慎行。主任刚到,必须留个好印象,以后工作好方便,因此,见王永刚进来,他马上站起来,尊敬地打了个招呼:“王主任!”

李守才却有些随便,他只抬了抬身子,招呼道:“王书记到哪儿去了?”

梁君却讨好地先答复了:“王主任又和工人同劳动去了!”

王永刚把上衣搭在椅背上,从身上掏出手绢擦擦脖颈上的汗水,并随口答道:“工段上转了一转,和他们闲扯几句,算什么劳动哟!”脖子擦得通红,手绢却擦得黑糊糊的了。说着,朝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然后又接着说:“不过,我可给你们带来一个难题。”

梁君一听便猜出:新鲜事要来了,我看你李守才怎么对待这个难题。于是,他索性把椅子挪挪,坐在那儿想瞧个热闹,但又一想:这样做未免太露了点,便装出很自然地从李守才的桌子上拿过一本外文杂志,随手翻了起来,不过,眼睛在杂志上,耳朵却对准两位车间领导人。

果然,李守才发问了:“什么难题?”

王永刚说:“工人们要马上动手铸造大机架。”

梁君的消息证实了。王永刚把工人的“底儿”带上来了。无疑的,工人们那股子不要命的冲劲,把这位转业军人的头脑冲热了。现在,必须认真对待这事,把主动权操在自己手里。于是,李守才直起身子正襟危坐起来,养精蓄锐般地大口吸了一下雪茄,把眼镜整一整,然后郑重其事地问:

“王书记的意见呢?”

王永刚轻松地笑了笑,说:“你是技术主任,现在还是先听听你的。”

很好,王永刚的态度没有变,还是听自己的。李守才的情绪放松了。他说:

“情况在你前天一来时就说了,现在,‘三无一缺’情况没变,我的意见还没变。”

王永刚从身上掏出一支烟来,划了根火柴点上,狠狠地吸了一口,半天没说话,稍停,转脸问梁君:

“老梁同志怎么看?”

梁君吃了一惊,想不到主任会直接问到他的头上,他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怎么回答?而且,现在还很难摸清这位主任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错了,可不好办!父亲常常告诫自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古往今来,多少人就吃亏在自己的嘴巴乱说,一定要“三思而后言”。可是,王主任这是个“突然袭击”,不容许自己三思而马上就得张口。怎么办?……梁君毕竟是梁君,略加思索,终于想出一句绝妙的话来:

“我跟领导上的意见是一致的。”

王永刚心想:回答得是好。关于这个技术员,王永刚听到不少反映,说他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没有改造好,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生活作风都很浓厚。一九五七年反右派的时候,群众对他进行过严格批判,他也曾痛哭流涕地进行了检查,表示一定改正错误,跟资产阶级思想划清界限。但是,最近一两年来,由于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有了新的变化,梁君的资产阶级思想也有了新的发展,但表现得很隐蔽,党支部组织委员张自力曾说:“他就像一条泥鳅,你抓住这头,他从那头滑脱了;你抓住那头,他又从这头跑了。”因此,帮助起来也很困难。经过了短时间的接触,王永刚大体上也了解了这个技术员的思想状况,他刚才的提问,不是没有目的的。想不到,他却作了这样的回答。于是,他又接着说:

“和领导上意见一致那好啊!跟工人意见呢?”

梁君想:好厉害啊!真会考人。这下真不知怎么回答了。幸好,李守才及时开口了。李守才现在急于掏王永刚的底儿,根本没考虑王永刚对梁君的用意,就忙问道:

“工人什么意见?”

梁君轻松地嘘一口气,李守才把他从困境中解脱了出来。不过,他现在又该看王永刚的了。他心想:你认为工人意见如何?

王永刚还是那种轻闲的口气:“工人们的意见好像和领导上意见不一致。戴继宏他们说,能够克服你的‘三无一缺’。”最后一句话,王永刚却说得很有力,他的烟已经不抽了。

一听王永刚提到戴继宏,李守才觉得问题不是太简单的了。戴继宏已经和他打过好几年的交道了,这是个很能干的年轻工人,性格倔强,思想活泼,爱标新立异,在过去的工作过程中,他们发生过不少冲突。因为在李守才看来,戴继宏只是个工人,工人的工作就是干活,依照技术人员制定的技术文件去做好了;但戴继宏却不然,干什么总爱自己出一点主意,比如修改修改工艺啦,革新革新型砂啦,或者是在木模上添点什么,去点什么。由于戴继宏的新花样,工艺文件总得经常修改,虽然这些修改常常是正确的,但却给李守才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上次提拔他当工段长时,李守才本来是不大赞成的,怕的也就是他职位越高,出的新花样会越多,也会越不好领导。这两天,戴继宏为大机架的事,来找他好几次了,都被他挡了回去,现在,王永刚又搬出戴继宏来,说明这个新工段长的表现,又深深印到党支部书记的心中了。这样可不大好,他必须趁早扭转这种局面,使今后的工作能在他安排的正常的轨道上进行。……想到这里,他郑重而严肃地说:

“王书记,戴继宏这个人的想法有些靠不住,年轻人爱冒险哪!”

这次,梁君却不愿失掉发言的机会了,权衡一下轻重,附和一下李守才有好处,于是说道:“大家好像都有这个看法。”似是无意中说的,说时,并未抬头,眼睛仍盯在杂志上。

王永刚偏偏有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又追问了一句:“这个大家指哪些人呢?老梁说说看。”

一下子又“将”住“军”了,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他求援似的望了李守才一眼,但李守才似乎并未体察出来。他憋了半天只好说:“这、这很难具体地说。”说时,脸不由自主地红了。

“似是而非的看法先别肯定下来。”王永刚语气并不十分严厉,“据我了解,戴继宏是个很好的同志,李主任不也告诉过我,在制造中型机架时,他有不少创造,并给你很大的帮助吗?”

专门会看风使舵的梁君,赶快来个急转弯:“工作方法确实有一套!”

李守才有点厌恶地看了梁君一眼。他不喜欢在他和王永刚谈话的时候,有别人随便插嘴,特别是在这关键的时刻,模棱两可的话,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因此,他不能再让梁君多讲,自己就多少有点急促地说:

“王书记,您刚来不久,有些情况可能还没摸透,对于这批人马,一般地说,我还是了解的。戴继宏这个同志,干工作泼辣、大胆,这点我不否认;但也有个致命的弱点,不踏实,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好高骛远。不能单听他们的。”

王永刚觉得没有必要再继续谈下去了。看来这两个技术人员,尽管所站角度不同,思想情况也有所不同,但对自己动手制造大机架,都是抱怀疑态度的。他自己呢,这两天来比较细致地摸了一下情况,工人们中间,除了个别人外,基本上都倾向于戴继宏的意见。党支委会上,意见也是一致的,经过车间支部大会酝酿讨论后,全体党员已进一步行动起来,劲儿很大,刚才在下边,他又找几个老工人了解一下,原来戴继宏在拟订自己的方案时,都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他们也都献了策,积极支持戴继宏搞下去,对几个关键问题,也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在技术人员中,除了杨坚完全支持戴继宏外,其余的人都还没有把握,不明确表示态度,当然他们不像梁君这么暧昧,但看来还不能简单地确定这件事该怎么做。戴继宏的方案变成现实,还需做许多工作,工段已经采取的生产准备工作,他是完全支持的。但整个工作的部署,还需要全面考虑,并且服从厂的统一安排。现在,首先应该在车间里把意见和认识统一起来。能够集中大家的注意力的,那就是戴继宏的方案,他想通过这方案的研究和讨论,展开思想交锋,最后求得认识上的统一。于是,他从桌上拿下那一叠纸,对李守才说:“李主任,看来我们还得走一走群众路线,来个技术民主,把问题摊开来让大家讨论一下,明确一些问题。戴继宏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还有几项措施,工人们差不多都表示了态度,但是还没在一块儿碰碰,有些人还不大清楚,所以,我建议开一个技术讨论会,共同研究一下。您看怎样?”

一听说戴继宏有了具体措施,李守才不由微微一震,不过,立即又平静下来。他想,凭戴继宏那点水平,也不可能提出解决这样复杂技术问题的措施来,既然王永刚开口了,也只好随机应变,借这机会把“三无一缺”的严重性向全车间摆开,堵塞住一些人异想天开的想法,免得惹出更多的麻烦。于是,也就顺水推舟地说:“我也一直考虑这样做一下,前几天被那个总结耽搁了。现在腾出空来了,集中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也好。老戴的方案我今晚先看看。”说罢,从王永刚手中把方案接了过去。

王永刚又说道:“老梁,老戴的方案,你也抽空看看。”

“好,好吧!”梁君勉强地说,随后又补充一句:“我一定好好看看。”

李守才现在开始感到,王永刚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同类推荐
  • 我只是你一夜的情郎

    我只是你一夜的情郎

    不爱,就走开;爱,就留下;可你总在我面前走来走去是爱还是不爱?难道向一夜情的伴侣要一个结果是奢侈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每一次都选择彼此老死不相往来。
  • 问出来的事

    问出来的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罗家大院

    罗家大院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上)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上)

    《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他究竟会作何选择?
  • 爱无戒

    爱无戒

    这个男女通吃、几乎每天换一个床伴的徐大总经理,给进入电影公司工作七年的陈希哲带来了无以言喻的灾难。公文有一字打错,哪怕是个“的”字,他也会遭到徐总一整个上午的训斥;咖啡冲淡一点,会被泼一身,然后徐极会给他三分钟时间去换一套新的,所以陈希哲每次上班都要带一两套干净的衣服。不论是搞基,还是拉拉,只要有爱就很完美。
热门推荐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佚魄突被穆小青袭击后,虽然天师和尚全力施救,却已回天乏力,佚魄未能留下一句话,便气息全无,撒手而去……
  •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是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写《韩非子》,十余万言;主要写有关法方面的内容,其中还写了三四百则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一鸣惊人”、“老马识途”、“有眼不识荆山玉”等。本小书选录了其中178则,每则由“故事原文”、“注释”、“故事大意”、“读后感”四个部分写出,其中“读后感”颇有意味。你一定读过或知道上述故事,喜欢不?如是,不妨再品尝品尝本书所选录的其他众多故事。
  • 碧海青龙传系列六

    碧海青龙传系列六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皇上,微臣有喜了

    皇上,微臣有喜了

    片段一某帝王:苏爱卿觉得这些女子当中哪一个适合皇后之选?某侍卫:公子你怎么好像有…胸?苏引:!!!~片段三苏引:微臣觉得常将军之女文武双全,你…【本文文风轻松,才貌出众,贤良淑德更兼…某帝王:朕觉得有一人不仅有此女的所有优点而且深的朕心,苏爱卿想知道是谁么?苏引:微臣不知。苏引:泡温泉的时候不要说话。苏引…~片段二某侍卫:公子,美人多多,一直找不到人倾诉,不知苏大人是否愿意倾听?某侍卫:公子…苏引…~某大臣…苏引:静下心来好好放松。某某某…【貌似又走回了小白风?→大概还有上面↑的诗(乱七八糟)是为了体现“红妆”二字。从此这贡品丞相便开始了自己身在“狼窟”帝国的悲惨生活……某王爷:苏大人我有一件心事憋了很久,苏大人好好开导开导我。嗯,二十一世纪同志酒吧女老板,一朝穿越为丞相,半梦半醒之际便被打包送上了金銮殿,这不是耽美文。】某王爷:苏大人,我…好像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今晚我们一起睡,欢迎跳坑\^o^)~\^o^)~】,赫然不知已被某帝王觊觎已久苏引:王爷请讲。某公主…某帝王: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

    【求【收藏】O(∩_∩)O】,兄弟为他接风洗尘,他爱的只是她肩胛处的一朵百合、眉梢处的一颗痣……替身的悲哀,她四处躲窜,再嫁良人,为什么这么做?”出狱当天,他的一生,总统套房,他与她翻云覆雨,彻夜享欢——同患难,共缠绵,她是他的妻,她以为他怜她、爱她,为他甘受委屈;却不知从始至终,重生的爱恨情仇,吃穿都是为别人...“宁死…我再也不做别人的影子!它,偏偏。她唯一要的却是他最不能给的!她撕了她的衣服,当场换来他一记耳光…怀孕一月,她接连被逼抽血,孩子流产,她冷笑刺骨,他痛不欲生..大着肚子,全为她——他不知,受惊难产,她命悬一线;一年后,爱子却被他强行带走,冰天雪地,她跪晕在大门口…认清局势,她决意重生,百合的花语,新婚之夜,他却当着她未婚夫的面,将她绑于床上,强行夫妻之实…她不知,他是慕容集团呼风唤雨的神秘东家,却坐了三年的牢;她聪慧美丽,却是世人眼中三高的大龄剩女某天,她一把尖刀刺穿肩胛,鲜血淋漓,他仰天痛哭:“不,除了代表纯洁的爱,从来就不属于你..”一朵至死不渝的百合,一颗草里藏珠的黑痣,一断错情的露水姻缘,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要什么,他都可以给,除了婚姻,还有…至死不渝!******
  • 枭妃逆天改命

    枭妃逆天改命

    新文【爆宠魔妃:腹黑神皇,别使坏】她是素家大小姐,天生没有修炼天赋的废物,被人欺辱,被人陷害,被人口口声声喊骂的废物灾星。当一个强大的灵魂入体,势要改变局势,睥睨天下,傲世群雄。没有修炼天赋?驯兽、炼器,炼丹样样会,亮瞎你的狗眼,什么才叫做天才!这才是叫做修炼全才的天才!让欺她,辱她的人知道什么叫做后悔!一个妖孽男人面带邪魅笑容的勾起她的脸,对着她还为发育的青稚的身子霸道的说道:“我答应你的条件,终身只许你一人!”她笑道:“背叛我,那就要做好当太监的准备!”【本文一对一女强文,男主女主双强,萌兽帅哥亮瞎眼,绝对不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