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杜泓伯一大早就从报纸上看到一家公司招聘内部刊物的编辑,就带上自己的那些资本,骑上单车朝公司赶去。上岛两个月了,应聘了几十家单位,都没有成功,好像失败已经成了定势,不失败才是奇迹。但是,他一直相信自己的实力:中国作协会员,一百多万字的作品发表量,《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这些权威刊物都转载过他的作品,加上一包获奖证书、奖章,应该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他走进一栋写字楼,早来的十几位应聘者都坐在沙发上,等待老总面试。一位模样周正的小姐发给他一张表,指着旁边的空桌子,说:“你坐到那边去填。”他没用几分钟就把表填好了,交给这个小姐。
杜泓伯走到最后边排队等待老总的召唤,脑子里突然浮现出小时候在家乡看到领麦客的情景:麦子金黄了,甘肃麦客就涌到了陕西关中。一大早,生产队长就赶到麦客市上,麦客市是临时市场,一般都设在牲口市旁边。无数的麦客见到生产队长,都蜂拥过来生怕把自己挑不上,挑不上不但挣不来钱,连吃饭都没有着落。于是,一个个渴望的眼神,企盼的表情,生怕人家挑不上的担忧,全集中在他们脸上。生产队长从那些麦客的身高、骨架、肌肉、年龄、长相等综合素质上挑选上几十个领回去。挑上的皆大欢喜,没挑上的垂头丧气,等待下一个东家来再挑。杜泓伯觉得自己此时此刻和麦客毫无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自己是捏钢笔挣饭吃的,麦客是握镰把子挣饭吃的。
轮到杜泓伯了,那个小姐把他领进老总的办公室时。老总打了个哈欠,看了他一眼,又低头看他的简历,似乎阅读得很困难,半晌才抬起头,问:“你叫杜什么伯?”
“杜泓伯。”
“……这是个泓字,还有个红字是红旗的红。”
杜泓伯没有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是作家?”老总翻着他的作品和获奖证书。
杜泓伯谦虚地说:“谈不上作家,初学写作者,涂鸦了几篇文字,浪得虚名。”
“你在这三本杂志上发表过东西?”
“是的。”杜泓伯想这三本杂志足以说明一个作家的档次了,表上填了这三本杂志再填其他杂志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等于你破了世界纪录再说你破了县纪录、省纪录一样。
“刚才来的那位女作家,人家才二十多岁,都发表了那么多东西!”老总拿出一份应聘登记表让杜泓伯看。
杜泓伯看了应聘人的姓名,觉得十分陌生。只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十篇以上作品,他都能记住这个作者的名字。又看了登记表,作品全是在《商丘日报》、《孝感文艺》上发表的,没有一篇上省级报刊。他什么都没说,贬低文学青年是很不地道的行为,就说:“才二十几岁就发表那么多东西,大有前途。”
老总对他这些话根本没有兴趣,又匆匆拿过来一份登记表,对恭立在旁边的女秘书说:“叫下一个!”又对杜泓伯说:“你先回去,等待通知。”
杜泓伯收起自己的证件和作品,退出老总的办公室。
毕志磊把公司的卫生间改造好了,他和到公司当保安的夏侯博搬到卫生间里住下。为杜泓伯和王杰超的借宿问题,毕志磊专门请示了老板,老板思考了很长时间才说:“像杜泓伯这样的作家在我们公司住几天也不算什么,但他白天在公司,会影响办公!”
毕志磊赶忙给老板保证,上班时间绝对不允许他们到公司来,公司下班以后再让他们来。于是,杜泓伯应聘完了还不能回住宿的地方,就骑着自行车寻找能开饭馆的铺面。一直到快吃晚饭了,才到毕志磊公司附近的大排档,和毕志磊他们一块吃饭。
吃饭的时候,毕志磊问杜泓伯:“你应聘的事情怎么样?”
杜泓伯把应聘的事情说了一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希望,情绪很是沮丧。
毕志磊就给他开心:“你是大鱼,小鱼缸里盛不下。你找不到工作不说,找到了就是好工作。”
杜泓伯苦笑了一下,说:“不管大鱼小鱼都要吃虾米,没有虾米都要饿死。”
毕志磊看了杜泓伯一眼,再没有说话,又问欧阳莉雪:“铺面找得怎样了?”
“南宝路有一家铺面,合同再有十多天就到期了,转让费要两万块钱。”
大家都不说话了,尽管毕志磊、丁东国、夏侯博有了工作,都是刚刚上班,还没有开工资,就是开了工资,还要维持这些人的生活费用,去哪里弄两万块钱。
“实在不行就跟李老板借,两万块钱在他们手里就像咱们口袋里的两毛钱。”王杰超说。
毕志磊摇了下头,说:“不能再朝人家张嘴了,人家已经为咱们捐助了那么多钱。”
“没有钱就是找到铺面也没有办法,白费力气。”王杰超说。
“你的信息中介有眉目没有?”毕志磊又问王杰超。
“我看到一栋空楼,好像没有卖出去。明天再想办法搞到第一手资料,弄清楚再说。”
吃饭的时候,夏侯博一直不说话,偶尔还叹口气,丁东国就问:“你有啥不高兴的,成天唉声叹气?”
夏侯博还是没有说话。
“夏侯博,不就是研究生当了保安,这在海南算什么。你看人家欧阳,也是研究生,这阵正准备开饭馆当老板娘哩。咱这阵是卧薪尝胆,谁敢说你十年以后还是保安,说不定成了大老板。”王杰超也劝说夏侯博。
五六天过去了,杜泓伯应聘的那家公司还没有来电话,他知道自己又没戏了。白天不能回住宿的地方,一整天都在大街上流浪。吃饭的问题有毕志磊和丁东国的工资,渴了有酒店洗手间的自来水,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了。跑累的时候就到东湖三角池,在屁股下垫上一张报纸坐在椰子树下,脊背靠着树干,望着头顶的椰子果,一边构思未来,一边等待人家下班了回到住处,没有一点心思写作。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写作确实不是穷人的事情,起码要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像这样天天为吃喝住宿发愁,根本激发不出一点写作的激情。
这天晚上,他一回到公司,担任保安的夏侯博就把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片递给他,说:“一位姓张的小姐打来的,她让你给她回个电话。”
杜泓伯惊奇了,他在海南人生地不熟,除了认识毕志磊他们几个,再就是邢国强一家人,怎么会有一个姓张的小姐主动给他打电话?
杜泓伯还是给张小姐打了电话。对方问他吃饭了没有?他说正准备和朋友出去吃饭。对方说你就不要和朋友出去吃饭了,我请你吃饭,你现在在什么地方?杜泓伯说我现在在机场路的南港大厦。对方说你到南宝路的老四川饭馆,离你那里只有两三百米。杜泓伯说我不认识你呀,你怎么请一个不认识的人吃饭?对方说见面后就认识了,其实我们是见过面的,只是你没有注意我罢了。
在老四川饭馆,张小姐点了四样很不错的菜,说:“你脸色很不好,这几样菜都是高蛋白,你营养一下。我估计你还没有找到工作,但你应该找到工作。”
杜泓伯看着张小姐,确实觉得面熟,但又不知道在哪里见过,就问:“你在哪里和我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