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步行的人,因为路面湿而不平,狠狠地摔了一跤,他爬了起来,当他还没有往前走几步,一不小心又摔了一跤,于是他便趴在地上不再起来了。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爬起来继续走呢?”那人说:“既然爬起来还会跌倒,我干嘛还要起来,不如就这样趴着,就不会再被摔了。”
这样的人,你一定认为他是一个可笑的人,因为他被摔怕了,所以不敢再起来继续往前走,因而他也就永远无法到达他的目的地。
大家肯定都见过一种叫做“不倒翁”的玩具,“不倒翁”的重心在下面,所以无论你怎么推它、捅它,只要一松手,它立刻又会直立起来,因此,它永远都不会趴下。人生正是这样,由于不断地经受磨难,才能变得更坚强。你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你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每个人的失败都会有不同的原因,春秋时期的韩非子曾说过:“不会被一座山压倒的人,却可能被一块石头绊倒。”如果你的性格中有自大、自满等不良因素,那么你就应该努力改变它,因为这种性格因素,都是极易引发失败的直接原因,而由这种因素引发的失败,将会让你损失惨重。人生99%都是失败,只有能够利用失败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想干一件新的工作,你最好准备用50%的时间去失败,如果是害怕失败的话,那么就绝对不可能向新的工作发出挑战,就算是挑战了也必然会失败。关键是你是否能利用失败,能不能在失败中有所收获。
每个人都不喜欢失败,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路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失败大多是一些令人痛苦的经验,甚至是让你的人生受到重创的体验。然而,一生顺利且从未尝过失败滋味的人,估计是不存在的。不管你有多伟大,多么不同凡响,只要你是一步一步地走着你的人生之路,那么你就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失败,只不过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或许在你的心里不会承认这一点或者你可以说自己从未失败过,因为你的人生之路非常顺畅,你从未遭受过任何打击与失败。而后,我们也可以相信你所说的,你是一名成功者。但是你可以告诉我们,
上面是失败后的成功吗?这样的感受你有过吗?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失败,那么你的人生将是毫无意义的,你所谓的成功也是一种虚幻,因为,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是枯燥的,是缺乏真实意义的,甚至说是不可能存在的。诚然,一般人几乎都讳言失败,甚至有些人更是谈失败而色变,其实,失败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承认自己有过失败经历的人。因为在人生旅途上,遭遇失败是正常的,不失败才是不正常的,重要的是你面对失败的态度是什么,是否能够反败为胜。如果你因为一时的失败便一蹶不振,那么我可以说,不是失败打垮了你,而是你那颗失败的心把你自己打倒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句话。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必须做好随时迎接失败的准备,做出最坏的打算,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不付出代价的成功是不可能存在的,你要想有所结果就必须付出努力,拥有勇气,就是如何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你要知道,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富,你如何珍惜这种失败的财富,将成为你决定自己未来的先决条件。失败是金钱和时间的试验剂,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个试验剂的话,那么你就无法变为成功者。无论什么样的失败,只要你跌倒后又能爬起来,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
从上面来看,你不愿意面对失败与不愿意承认失败照样不可取,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永不失败和永不敢败。如果你能够把失败当成人生必修的功课之一,那么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失败的经历,都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益处,把失败当作你人生成功的基础,这是你最好的选择。
能否在失败以后以全新的姿态站起来,这也取决于你对待这些缺陷的态度,逃避只会让你永远停留在原地,成为他人前进的垫脚石。所以你必须大胆地面对这些缺陷,改正和完善你的计划,或者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重新制定一个更加完美可行的计划,去达成你的梦想,把前面的失败变成一种真正有价值的财富。
从容地面对失败
任何一种尝试都需要面对失败的准备,都要承担每次尝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有可能致使你失去很多选择,你还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积极地面对前面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去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他自然会有进展,从而找到足够的信心。当一点点的成就实现时,你将尽力忘记失败给你带来的困扰,想尽方法,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退缩的心情和想法就不存在了,即使有,也无意义了。你就会用自信伴随着努力的过程,相信没有人可以阻挡你的脚步了。
一个人不能平静地面对失败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我们都是普通的凡夫俗子。但是,社会综合的力量是生存与荣耀的关键,想要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人,我们只有必须做到从容的笑,有一个关乎失败的笑脸。一个不能认真对待失败的人,即使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尝试,他也会不停地犹豫,对前面可能会出现的糟糕的情况感到迷茫和恐惧,当那些糟糕的情况真的来临的时候,他开始退缩,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害怕这样下去将面临失败,害怕失败对自己造成的损失,更害怕失败会破坏他在某些人心中的形象。而这时,他的脸就像一个幼儿的嫩脸,经不起寒冬里的风雪。他会把“面子”放在最前面,只要有一点风的吹过,他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根据我们所说的,成功就像失败一样使人失去了许多选择,那么我们可以列举出一个有力的例子,即那些经历过失败的人正处在有权力的职位上。自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美国已经表现出了日益增长的接受社会政策和计划的能力,如果人们失业了,这些能力可以准予人们有权领取失业金或补助金。政府提供的失业保险适用于大多数蓝领和一些白领的失业人员,所谓的遣散措施(包括一笔赔偿金,有限的健康保险,协助找工作)是对中级或高级白领工人的政策。一些人声称,金色降落伞(丰厚福利),即执行总裁们被解雇时可以得到数百万美元的遣散金,是有支持力的。但是,事实上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让前任执行总裁们告诉《华尔街时报》,他们的离职是自愿的,从而保护他们公司的股票的价值。
我们不是那么铁石心肠,但是如果你考虑到一个患有成功抑郁症的执行总裁所面对的困境,那么失去工作就不像它看起来那么糟糕了。当然,金钱是一个问题,但是失去工作自然要面临眼前的挑战:寻找工作或受难。对一些人来说,这种挑战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的确能激发人的创造力,通过关心你的家人、有同情心的同事和热诚的就业顾问形成的心理降落伞,你常常认为这为你提供了你需要攀登成功的阶梯所需的范围,没有任何成功的期望成为你攀登的负担。
在21世纪之前,很多人都提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收获这一观点。由于这样的观点计划,工人失去了工作,人们对这些工人的同情不断增高。这种同情心并非是不适当的,当福特汽车公司把它应支付给员工的款项减少到80%以后,几百名吃苦耐劳的、有能力的人面临着困境。同样地,在“链锯”艾尔·邓拉普的大幅度裁员政策下,数千名经理、管理人员、工人失去了工作陷入困境,他们需要精神和物质的支持。然而,认为给失业工人以同情是很矛盾的,原因在于事实上他们不必成为企业缩编的牺牲品。在残酷的大裁员报告中被忽视的是,事实上那些留下继续工作的人承受的痛苦不比那些被解雇的人少。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一本《财富》出版物,里面的主要内容出自于1000强中的许多公司,目的是帮助稳定那些将收到解聘通知书的工人的情绪。在一个这样的任务中,有一个广告部的高级主管艾米说过自己在这时的经历,他没有被解聘浪潮所淹没,而且由于他的直接上司是这次减员运动的目标,所以他竟被提升到了行政管理职位上,这是他从来没有期望过,也没有想到过的。艾米原是广告部门的一类职员,他在进行创造性工作时充满了活力。他最初的工作是抄抄写写,因为他迷恋上了那些已成为我们文化一部分的广告标语和广告词。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艾米开始做广告代理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够运用自己合理的聪慧的大脑来做出更加正确而又很受大家接受的广告。十年来,他的这种能力已经磨炼到了一定的水平,即从高薪的客户那里得到了奖赏和信任。在这种要满足客户需要的巨大压力下,他从来没有一次退却或屈服过。不幸的是,在他公司的裁员浪潮,艾米突然失去了这个刺激性的工作。他所在部门的首席行政官是一个平庸的人,艾米担负起了管理业务的责任。伴随他的升迁,他得到了不错的奖励,但是他的新管理责任剥夺了他希望为客户服务的时间。尽管,事实上艾米的移情技巧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但是他不想承担这个角色中的责任。艾米所忍受的,也是最终导致他辞职的是成功的期望,成功为他准备了一种专业活动的形式,并使他有能力实施他生意中的每一个专业活动。我们社会对成功人士的分析、确认和反应的方法,使他们不可能在没有遭受反抗或责难的情况下就放弃追求更高水平的成功。
当一个人前进的道路被断成了悬崖,如果无法找到很实际的捷径,那么他们尤其容易被嘲笑。即使他们抛弃各种各样的名誉和利益,那么当他们一进入困境,他们就会去追求相似的行政职位。在最大的组织里,金降落伞可以包括职业咨询服务、职业重组服务、同事的同情,或预先提供的心理疗法。很少有人看到支持成功的需要。与爬到阶梯的顶部或拥有一间角落办公室相比,什么是再来一次的更好准备呢?从短期看,答案是“可能没有什么”。因此,这个逻辑是“停止无端的抱怨,再做一遍!”
只有抛开别人对你的眼光的重视,你才能真正摆脱自己虚荣心的控制,去从容地面对失败。微笑着,迎接失败每失败一次,就意味着自己会获得比他人多一次尝试成功的机会,自己就更加接近成功了。“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
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
所谓失败者,是那些在不快乐的场景中不能跳出来的人。拉上大幕,翻到剧本下一页,然后重新拉开大幕,开始一个新场景。哪怕扮演的是一个不幸的角色,你也可以期待下一个好角色的到来。
其实,失败并不意味着终点,只是暂时没有成功而已。如果敢于从失败中得出经验教训,屡败屡战,越挫越勇。那么成功同样属于自己。
《凤凰卫视》著名的战地记者闾丘露薇曾经在复旦大学做过一场报告,这场报告吸引了近千名学子,他们当中大多数即将走出校门。
奇怪的是,在这场报告会上,闾丘露薇并没有谈太多自己的成名经历,也没有讲那些战地采访的故事,而是一再向大学生们强调了一个主题——归零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