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永不满足自己现有的金钱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结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无形的压力,还会使自己陷入一种苦恼的恶性循环,失去人生的快乐。
在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穷理发师,他非常快乐,就像神仙一样,他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他是国王的理发师,经常给国王按摩,修剪他的头发,整天服待他。
他的快乐连国王都嫉妒了,总是问他:“你快乐的秘密是什么?”
你总是兴致勃勃的,好像不是在地上走,简直是在用翅膀飞。这到底有什么秘密?”
穷理发师说:“我不知道。实际上,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秘密’这个词。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只是快乐,我赚我的面包,如此而已……然后我就休息。”
后来国王决定问问他的首相,因为他的首相是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他问道:“你肯定知道这个理发师的秘密。我是一个国王,我还没有这么快乐呢,可是这个穷人,一无所有,却这么快乐。”
首相说:“那是因为他并未置身于那种恶性循环之中。”国王问:“什么恶性循环?”首相笑了,说:“您在这个循环里面,但是您不了解它。让我们做一件事情来证明这种恶性循环的存在吧。”
晚上,首相就把一个装有99块金币的袋子扔进理发师的家。第二天,理发师忧心忡忡地来了,如同掉进地狱里一样。事实上,他整个晚上都没有睡,—遍又—遍地数着袋子里的钱——99块。他太兴奋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一再地起床,摸摸那些金币,再数一次……
他数来数去都是99块,他想要是100块就好了,凑个整数。
但是l块金币对于一个穷理发师来说是很大的一笔数目,1块金币也相当于他近一个月的收入,但他一天所挣的钱只够应付生活。
去哪里再弄到l块金币呢.他想了很多办法……一个穷人,对钱没有多少了解,他现在陷入困境了。他只能想到一件事情:他要隔天断食一天。这样,渐渐地,他就可以攒够1块金币。然后有100块金币就好了……他不断地想着这个问题,想着把99块金币变成100块,简直都要走火入魔了。
他越来越忧郁,他的心再也不像神仙一样快乐地在天上飞,他沉沉地站在地上……还有一副沉重的担子,一个石头一样的东西挂在他的脖子上。这副担子就叫欲望,欲望夺走了他的快乐。
贪婪意味着你感觉到一个很深的空虚,而你想要用任何可能的东西来填满它,不管它是什么。
欲壑深不见底,贪婪的人一心想填满它,越是填不满,越是想要填满。最终使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生长河就像老式座钟上的钟摆,永远不得安宁地在两极情绪间起落挣扎,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贪心的诱惑常常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时不时地出来“发作”一下,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不为金钱名利所动。
有一个渔夫,生活在海边,他每天的生活是,起床,吃饭,打鱼,回家,看晚霞……整天与自然为伴,他觉得很快乐。
有一天,一个富商见到了这个渔夫,于是就说:“你每天能打多少条鱼?”
“很多。”渔夫答。
“但是,你怎么只打这么几条就回来了?”
“这些足够我吃的了。”渔夫不解地望着富翁。
富商对渔夫说:“如果你每天打鱼,把打的鱼拿到华盛顿去买,每天你都可以赚不小的一笔钱。几年以后,你就可以办一个加工厂,然后在全国办分厂。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大笔家产。”
渔夫说:“那又怎么样呢?”
“这样你就可以什么也不干,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渔夫说:“那不正是我现在的生活吗.无忧无虑……”
富翁哑然。
人活着纵然不能没有进取心,但是也不能过于贪婪。人的精力和时候都是有限的,但是欲望却是无限的,而且这个世界上的金钱也是永远赚不完的。
所以,对于金钱,我们应该秉持适可而止的原则。生活的本意在于快乐,我们追求金钱本来也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过得更舒适一些。如果你一味地任由贪婪的恶欲膨胀,就会陷入追求金钱的恶性循环中,进而失去快乐。
放弃贪婪,知足常乐
哲学家塞尼曾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
从古至今,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皆为“贪婪”这个词所困惑。有人因为贪婪而送命,有人因为贪婪而损失钱财,有人因为贪婪而失去幸福的家庭,有人因为贪婪成了阶下囚。
这个世界,物欲无穷尽,而人生却有限。物欲太多就会使人的灵魂变态,永不知足,精神上永无宁日,永无快乐。所以托尔斯泰则有:“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之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为数众多的骗子,他们同样也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婪。比如,那些利用虚假中奖信息骗钱的人,就是利用人的贪心,利用大奖来诱惑他们;到处泛滥的免费体检和义诊,这些所谓“免费”的背后往往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很多老年人就是前去参加了免费的体检和义诊后被骗的,他们在享受到免费的同时也遭到了洗脑,于是乖乖地主动把钱送给了骗子,还有些人因为贪婪,铤而走险,误入歧途,成为罪犯……
贪欲会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双重透支。当欲望产生时,再多的物质都无法填满,贪多的结果只会导致无尽的烦恼和麻烦。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使我们从欲念的无底深渊中得到释放与自由。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忌妒地说:“哼!脚越多,当然跑得越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贴上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
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
这些脚噼里啪啦各走各的,它必须要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
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过度的欲望让蜈蚣步伐缓慢、举步维艰,而人的心里一旦产生过分的欲望,终有一天,也会出现超载的现象,而这种负荷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门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带他到山里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跟他一样过禁欲苦行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就这样继续演变着,你可能也猜到了结果,到了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了山上。这个修道者最初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了,一切都是因为欲望。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连着一个,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地主实现他的诺言给仆人一块地,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回来,插了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的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是跑回来了,但已经是精疲力竭,摔倒在地,再也没能爬起来。于是有人就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他做祷告的时候说:“一个人究竟要多大的地呢?就这么大吧。”
因为贪婪,仆人连自己已经拥有的生命都失去了。其实,快乐重要的是对追求过程的一种体验,而不是结果。结果无论成败得失,只要中间的过程给你带来了快乐喜悦,那就行了。
因为贪婪,我们一味地追赶,却不知道欣赏沿途的风景,也不去享受生活。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何必太贪婪?“身外物,不奢恋”是思悟后的清醒。
忘记贪婪,无非是让自己忘记无休止的奔跑,忘记那些物质的诱惑和精神的虚荣。忘记贪婪,就是不要给自己设一条绝路,放自己一条可以获得愉悦心灵的生路。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
遇事想得开,放得下,学会知足,减少私欲,使我们从欲念的无底深渊中得到释放与自由。因为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你一味追求一些东西,你的身上和心灵一定越来越沉重,快乐就真的离你而去了,因此要学会知足常乐,保持一颗平常心。少一点欲望,就会多一些快乐。仔细想一想,即便你左手财富,右手地位,可是繁华终归会落尽,那时留在心中的必将是失落与迷惘。
知足,是一种心灵的豁达,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懂得知足你也必将赢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