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200000025

第25章 死于国亡兵乱的帝王 (6)

陈后主本来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即位之后也就耽于诗酒,专喜声色。他的皇后沈氏为人贤德,却不受后主宠爱。他宠爱的是龚贵嫔和孔贵嫔这两个妃子,而孔妃更盛一筹,后主经常和她们一起饮宴欢乐,后主曾对孔妃说:“古称王昭君、西施长得美丽,以我来看,爱妃你比她们美。”

张丽华出身贫民之家,父兄都以织席为生,入宫时,年仅十岁,被分配为东宫侍婢,为孔妃的侍女。虽然小小年纪,却已经出落得轻盈婀娜,举止闲雅,姿容艳丽,不同凡响了。她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并且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一双眼睛在顾盼斜视之际,竟是神采熠熠,光彩夺目,照映左右。有一天,被后主偶然遇见,后主大惊,端视良久,对孔妃说:“此国色也。卿何藏此佳丽,而不令我见?”孔妃说:“妾谓殿下此时见之,犹嫌其早。”后主问何故,她说:“她年纪尚幼,恐微葩嫩蕊,不足以受殿下采折。”

丽华年虽幼小,但天性聪明,吹弹歌舞,一见便会,诗词歌赋,寓目即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出落得轻盈婀娜,进止闲雅,姿容艳丽。

不久后主就将张丽华纳为妃子。张丽华后来又给他生了个儿子,后主就对她更为宠爱了。他曾经作过很多首《三妇艳》。《三妇艳》本是乐府古题,描写一家子三个儿媳妇共操家事,其乐融融的景象。到了后主这里,就变成了对他三个美人的赏玩了。“大妇爱恒偏,中妇意常坚。小妇独娇笑,新来华烛前。新来诚可惑,为许得新怜。”无疑,最得他心爱的,还是那个“独娇笑”的“小妇”。

后来陈后主受伤,卧床休养期间,也只肯让她一个人前来服侍。即位之后,就封她为贵妃,宠冠六宫。陈后主修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他自己住在临春阁,让张丽华住在结绮阁,孔贵嫔和龚贵嫔住在望仙阁。三阁之间,还各以复道相连接。后主便可以自如地往来其间,和他的美人们嬉戏玩闹。最受他宠爱的张丽华常常在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宫中的人远远望去,飘逸如神仙一般。

张丽华是个聪明的美人,她虽然受到后主百般宠爱,却能宽宏大量,毫无嫉妒之心,对于后主宠爱的其他美人都能搞好关系。每逢后主带贵妃和宾客游玩饮宴,她便推荐诸位宫女同去。她还经常把相识的美貌女子推荐给后主,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她乞求,无不代为开脱。这么一来,后宫中的人都感激她,争着说贵妃娘娘的好话,后主就对她更为宠爱了。

但张丽华的聪明不只用在这里。她本出身于民间,做了贵妃之后,依然喜欢打探宫外的事,社会上的一句话一件事,她必然会先知道,然后告诉后主,于是后主更敬重她。于是,张丽华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开始干预朝政。她能言善辩,鉴貌辨色,记忆力特别好。那时,陈后主倦于政事,百官奏书都由两个太监进呈御阅,两个太监奏事之时,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陈后主还不得要领。这时,坐在旁边的张丽华却逐条裁答,说得清清楚楚,毫无遗漏。后主一看她有这般才情,大喜过望,从此之后就把政事统统交给她处理。张丽华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由于后主的信任,也开始干预外政。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只由她一句话,就被免官罢黜。此后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不过,张丽华虽然得到陈后主的专宠,又大权在握,说一不二,却仍然有一件事情不能随心所愿,那就是她给陈后主生的儿子陈深的地位。张丽华虽然是贵妃,宠冠六宫,实际上成为了后宫的主人,可她毕竟不是皇后。虽然后主对她专宠,爱屋及乌,对于她的儿子也倍加宠爱,封他为始安王,还兼着扬州刺史和军师将军这两个职务。不过,无论官职做到多大,总不及备位储君的太子更加稳固。但陈后主那时已经立了皇后沈氏的养子陈胤为太子了。这位沈皇后出自高门,是望蔡侯沈君理的女儿,也是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的外孙女。

虽然皇帝一直冷落她,打发她独自住在求贤殿。但沈皇后性格温良贤德,深得内外敬重,所以她国母的位置却依旧无人敢于轻侮。后主很少去看望她,往往是一年半载才来一次。而且,这种拜访也多是礼节性的,暂入即还,从不留宿。沈皇后虽然黯然神伤,却也无可奈何。后主却还有兴致写诗打趣她:“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沈皇后见他这般嘲讽,也不禁心酸,赋诗答道:“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妾若为留。”对后主的无情暗暗抱怨。于是皇帝当下翻脸,大怒而归。不过,那句“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却成了后世极为流行的俗语,恐怕也是陈后主始料未及的吧。

皇帝对沈皇后越来越不满,自然被张丽华看在眼中。于是在她的暗中授意之下,立刻有以孔范为首的数十近臣开始在皇帝面前谗害太子。张丽华又联络同样对皇后怀有不满的孔贵嫔一起给后主吹枕头风,使得耳软心活的陈后主对太子渐渐产生了疑虑。最终,在祯明二年(588年)五月,陈后主做出了决定:废掉太子陈胤,改封吴王,立张丽华所生的始安王陈深为太子。

按照陈后主的意思,下一步就是废掉沈后,立他心爱的张丽华为皇后。但是,他的愿望来不及实现了,同年三月,隋文帝已经发兵五十一万八千人,由晋王杨广节度,分进合击,直指陈朝都城建康。此时长江防线纷纷告急,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胭脂井畔留红唇

陈后主的小朝廷本来就国小民穷,在北方强大的隋朝压力下显得很是局促。可陈后主还自不量力,就在祯明二年的春天,他一边派使者出使隋朝,一边又派兵出屯峡口,侵犯隋的峡州。早就想找机会灭掉陈国的隋文帝得知此事,真是又怒又喜,立刻以此为借口出兵伐陈。发布三十万份檄文,历数陈后主的二十大过恶,一路势如破竹。而此时江南百姓早就不满陈后主的暴虐统治,纷纷传唱东晋王献之的《桃叶词》:“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欢迎隋军的统一。到了十一月,陈朝沿江的镇戍已是连连报奏告急了。就在这种情况下,陈后主还自恃金陵的“王气”,不以为然地说金陵这地方齐兵来了三次,周兵来了两次,无不大败而归,这回隋兵再来,也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他的宠臣孔范也随声附和,道是长江天堑自古就限隔南北,今天虏军哪能飞渡过来。这些军情紧急的报奏,不过是沿江诸将想要邀功求赏而已。他还吹牛,说要是虏军能渡江,自己就能凭军功做太尉了。这时,有人来报隋军的战马死了,孔范就夸张地感叹:“哎呀,这都是我的战马啊,怎么就死了呢。”面对这样热昏的胡话,陈后主竟大笑不止。

不过虽然有“王气”保佑,陈后主心中也并不十分踏实。那时钱塘县被杂草堵塞多年的临平湖,忽然不浚自开,老百姓纷纷传言“湖开天下平”。陈后主听到,很是烦闷。他还有点自知,知道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平天下”的人,那根据这个谶语,自己就要被“平”了。忧虑之余,他居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要效法前朝的梁武帝萧衍,自己卖到佛寺舍身为奴,来以此躲过灾祸。同时,为了寻求佛祖保佑,又在建康城内大造皇佛寺,兴建七层宝塔,可是宝塔尚未完工就被焚毁,还引发京城大火,连累百姓。陈后主又从从湘州采木,准备建造正寝,可运木的船只刚到牛渚矶,就沉没水底。种种“亡国之兆”都让他觉得心惊肉跳,但他的解决方法依然是付诸饮酒作乐,狂欢玩闹。大臣章华在国家危亡之际,上表极谏陈后主,说他做了五年皇帝,“不思先帝之艰难,不知天命之可畏”,沉迷酒色,宠幸奸佞。现如今已是敌军压境,形势危急之时,如果皇帝再不改弦易张,“臣见麋鹿复游于姑苏矣!”但惶惶不可终日的陈后主此时已是鬼迷心窍,对这封戳到他短处的奏章羞怒交加。于是不但不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反而让章华又步了傅縡的后尘,而且这次甚至懒得审问,在上书的次日就将他斩首。

公元589年(祯明三年)正月十五,隋军从广陵渡江。接着又攻拔京口,继而进据钟山,屯军新林,对建康形成合围之势。当时,建康城内还有十多万军队,但陈后主不懂指挥,只会每天哭哭啼啼,朝中军将劝他坚守建康与隋军相持,等到隋军疲惫之后,再想退敌之策。但后主对此却拒不听从,反而相信孔范的大话。孔范吹牛:“请陛下下令,我率军与敌一决,定能成功,像窦宪燕然勒石那样名垂千古。”结果弄得诸军分散,首尾不相知。后主这才惊慌失措,忙召集群臣商议退兵之计。后主连问:“众卿,谁肯为朕出战?”连问数声,无人应答。正在焦急之时,老将萧摩诃答道“臣愿领三军前往御敌!”当时,建康城中有兵十万人,后主听从臣下建议,命大将萧摩诃、任忠率军出城迎战。

萧摩诃丧偶,续娶夫人任氏。任氏妙年丽色,貌可倾城,与张丽华说得投机,结为姊妹。任氏生得容颜俏丽,体态轻盈,兼能吟诗做赋,自矜才色,颇慕风流。她觉得丈夫摩诃是一介武夫,闺房中惜玉怜香之事,全不在行,故心里不满。在宫里看见后主与张丽华,好似并蒂莲恩爱绸缪的样子,不胜欣羡。因此见了后主,往往眉目送情。留宿过夜,调情纵乐,做长夜欢聚。自此任氏常被召入宫,在萧摩诃面前,只说被丽华留住,不肯放归。萧摩诃是直性人,开始还信以为实,也不用心查问。后来风声渐露,才知妻子与后主有奸,不胜大怒,叹道:“我为国家苦争恶战,立下无数功劳,才得打成天下。今嗣主不顾纲常名分,奸污我妻子,玷辱我门风,教我何颜立于朝廷!”不由火冒三丈,当时晕倒在地,将士见主帅昏倒,顿时慌作一团。

隋军杀来,两军还未交手,那个吹牛高手孔范纵马便逃,主将一跑,剩下的兵士也就跟着溃散,一时间兵败如山倒,连大将萧摩诃也被活捉,建康城马上就守不住了。

陈后主慌了手脚,拖出两大箱笼黄金给老将任忠,让他出外募人出战。任忠拿到黄金,出得城来,就投降了隋将韩擒虎,还作为向导带领隋军进城。守城的兵士准备战斗,任忠挥挥手,大声斥责:“老夫尚降,诸君何必多事。”守城将士闻言便作鸟兽散,隋军兵不血刃地进了建康城。

此时,陈后主已经是众叛亲离。他召集百官,却没有一个人再来,只有尚书仆射袁宪守在身边。陈后主悲从心起,对他说:“我从来待你不如其他人,现在只有你还在这里相陪,真令我不胜追愧。今日之事,不仅是因我无德,也是江东衣冠道尽了。”说着,魂不守舍地找地方躲藏。袁宪义正辞严地说:“北兵入都,料定必无所犯。大事已经这样,陛下能去哪里安身。依臣之见,陛下应该正衣冠,御正殿,效仿梁武帝见侯景的故事。”

这位梁武帝就是南朝梁朝的建立者萧衍,而梁朝也亡在他手上。侯景投降他又起兵造反,最后攻入建康城。兵戎相见之际,萧衍依然神色安祥,从容地问起侯景的起居妻小等琐事来。凶残的侯景也被他的风度折服,汗流满面,不敢仰视,最后唯唯而退,不禁感叹萧衍真是天威难犯。现在,袁宪劝陈后主效法梁武帝,希望他在隋兵进犯之际至少要保持镇定的风度,也算多少给“江东衣冠”挽回点面子。但陈后主哪里有萧衍的气度,他早就吓得面无人色了,再要他和持刀露刃的隋兵相见,就更是一百个不情愿。所以他跑得比兔子都快,还说“锋刃之下,怎好轻试。不必多言,朕自有办法。”

同类推荐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热门推荐
  • 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

    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

    青少年时期是个逐渐学会成熟,走向独立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本书本着这个目的,搜集了大量有关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的文章,包括《道路交通安全基本常识》、《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远离非法网吧》等。
  •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拉封丹的寓言诗虽然大都取材千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但是它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情欲,因此是一面生动地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 遗失的龙脉

    遗失的龙脉

    一枚奇怪的玉佩,引出尘封多年的往事。一个神秘的组织,调查绝对诡秘的事件。斗丧尸,寻龙脉,遇鬼魄,见奇物。闯南极,回三国,战外星,通未来。遗失的龙脉,竟然已经逝去!龙脉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闻!神秘事件调查员亲身口述,带你探索未知的领域,让你身临别样的世界。
  • 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是各来去无踪、潇洒浪荡的“大盗”,为人侠义、忠诚。风四娘告诉他,武林中人人窥伺的神秘宝物割鹿刀进入中原,一时江湖上烽烟四起,萧十一郎屡屡被人嫁祸,深深卷入这场风波,但也由此结识了武林第一美女、世家公子连城璧的妻子沈璧君,从此萧,沈,连三人开始了恩怨纠缠的一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这世界唯一的你

    这世界唯一的你

    我们已不再年轻,终于可以一意孤行。这是自由极光的第九本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本。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么闪闪发光,从此你再也不能将他们忘记。叹为观止的“奇葩”故事,声色犬马,流光溢彩;惊为天人的先生与小姐,奇诡美丽,人生离奇。这个世界的组成,除了无趣的“正常人”,还有值得被人一提再提的“他们”。我们捕捉他们,嘲笑他们,谈论他们,偶尔还羡慕他们,但其实我们都做过他们。其实,那些后来被称为“奇葩”的人,最开始也都是踩着七彩云朵而来照亮过整个世界。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你我、不同的回忆,送给你,迷恋过去的你、假装坚强的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你:不要试图去讨好这个世界,你是这世界唯一的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驿站长(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选)

    驿站长(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选)

    普希金的作品具有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的坚定信仰,他“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其诗篇《黑桃皇后》、《茨冈》等,被改编为重要歌剧脚本;他的抒情诗则被谱成了歌曲,更加脍炙人口;另外有的还成了舞台上不朽的芭蕾舞。本书收录了由其创作的小说。
  • 罗刹炼丹师:夫君哪里逃

    罗刹炼丹师:夫君哪里逃

    一场家族密谋的嫡代庶嫁,薄情寡义利欲熏心的薄凉父亲,构陷失贞的继母,窃取王侯姻缘的狠毒庶妹。大难不死归来,势要整个家族的倾覆来平息仇怨。誓要夺其皇商之名,毁其数以千计的商户,断其所有商路,不留一线生机……“沛蓝,好好的活下去,成为一个七品炼丹师,找到回魂草,练出回魂丹,你的娘亲就可以醒了。”这是她皇甫沛蓝一生的追求,娘亲,等着沛蓝,沛蓝一定会救你!嫁于他,也不过是算计的一小步。岂料出嫁之日,新郎还假死遁了,新婚便成新寡,给她留一大摊子妾室通房私生子……两天大房闹,三天四房吵,天天美如温玉的病痨鬼大哥上门纠缠……忍无可忍,罗刹怒了——夫君哪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