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400000059

第59章 在北大第12届未名湖诗会上的发言

几年前,我曾把新诗打破大一统之后出现的多元格局叫做“美丽的混乱”。我这话蕴含着这样的意思,即:由一种或几种模式规定的诗不可能是美丽的,而冲破了僵硬规范的约束,表现出“无规则”和“无秩序”状态的诗则可能是美丽的。我认为“混乱”对于“整饬”乃是一种进步。讲这话有一个深厚而悲哀的历史背景,离开这一历史背景它就可能变成荒谬。游戏和运动都讲究规则,社会和人生都希望建立秩序,何况诗歌?

但对于任何精神生产而言,自由意味着生命,失去自由意味着死亡。谁都明白,诗是个体生命充分发扬的产物。80年代后期中国新诗创作出现的“混乱”,是艺术能量从禁锢中获得释放之后一种无拘束的心态的呈示,从那里,我们看到了创造的激情:生命力的奔涌,因此,也看到了美丽。

那是一种魔瓶的开启。魔瓶一旦打开,我们就不期望收回那些精灵。也许我们要为此付出代价,例如,如今我们看到的那些“美丽的混乱”中的不美丽和真混乱就是一种代价。

直至今日,我们还对魔怪的精灵冲出瓶口的奇观深为激动。我们当然不悔我们开启魔瓶的初衷,但是,我们不能不以不安的心情面对此后发生的诗歌流行病。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诗歌正在走火入魔,他们在实现诗的回归自我的途中“越界”,他们走过了头。我想着重指出这一点,即那些诗人正在把争取诗回到自身的悲壮过程中走上了岔道一一要是我们不用“歧途”这个更有份量的词的话。他们不同程度地抛撒这些由艰苦争取到手的比珍珠还要贵重的有限的自由,他们把诗真的当成了个人的玩物和宠物。

一种诗充满了痞子气,另一种诗充满了脂粉气。前者玩世不恭,嘲弄和轻蔑一切严肃的话题。他们既游戏艺术又游戏人生,什么忧患,什么责任,对他们来说,不啻是天方夜谭。后一种诗歌,主要表现为从思想到艺术都十分浅薄的自恋。他们顾影自怜,长吁短叹,却不涉及比个人更广泛一些的公众关怀。在这些诗人圈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多愁善感的初二女生,特别是那些男性诗人的缠绵婉转更让人感到难堪。当我们讲诗不能总是炸弹和号角的时候,我们的观念是前进的。但若以为,我们的前进是以把诗沦为无聊的耍贫嘴和哼哼唧唧的梦呓,那是真正的误解。诗不能是寡淡得让人笑不出来的相声,不能是拙劣的专门表现中国人的麻木愚钝的喜剧小品,不能是口红、润肤霜或专治头皮屑的“飘柔二合一”!

我们谴责诗人的游戏态度不应被误读,以上的论述丝毫不应理解为我们在否定自己确定的目标或是对我们倡导艺术多样化和强调创作主体性的信念的动摇。我此刻讲话的这座校园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也是被林庚先生称为的“新诗摇篮旁的心”。这里跳动着母性的温柔和严肃。

北大是严肃的。北大启示于中国新诗的是始终一贯的严肃精神。从新诗的设计者和拓荒者,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诗人默默地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严肃的贡献,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我们的同学和朋友,海子、骆一禾、戈麦都是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殉诗!

北大这颗新诗摇篮旁的心,以它民主科学精神创造了新诗自由奔放的生命,又以它维系着社会兴衰、民族存亡的使命感哺育了新诗的严肃精神。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未名湖第12届诗会的召开,同时也是纪念诗人海子逝世五周年,作为北大人,作为诗社的老社员,我所能讲的只能是上面这样一席话。谢谢各位!

(原载《中国现代诗》1994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热门推荐
  •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对于死过一次的华羽曼来说,她这辈子要做的事有三件:把上一世害她的人整死,把上一世说爱她的男人虐死,最后她要守护一个叫“家”的地方。她看似温顺,一身大家闺秀风范,气质美貌不俗,实则冷心冷情,腹黑霸道,更有一个让世人疯狂的神秘身份。他是十三皇子,亦是离国耻辱,冷漠狂妄,凶狠残暴,从不把人命当回事,却独独对一个时而温柔,时而嚣张任性的小女人百般容忍,千依百顺。*小剧场一:“主子爷,府里的银子都被王妃卷跑了……”管家一脸惊吓不安。“跑?她最多也就从床头跑到床尾。”片刻,某男把某“窃贼”打包拎回来,一脸...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不是非要嫁给你

    不是非要嫁给你

    她走出校门,他清冷的言语里,是她捉摸不透的深沉。面对宁远的破产危机,她找他谈条件:让出一半以上的股份,他无动于衷。只不紧不慢的吐出四个字“跟我结婚。”她不以为然,但却妥协。之后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隐婚”生活,她不带他送的戒指,不和他“出双入对”,甚至还任性的不肯履行夫妻义务。
  •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悲剧的女穿男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让他的周围围满了样式不一、品种齐全的各种美男?这不是存心让谢小宁这个大龄剩女心痒痒么?游园惊梦,梦醒竟是男儿身,和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师哥是个有点傻有点天然呆的大帅哥,和他一起逃亡一起进宫的是腹黑的凌国太子,天天守望他的是个邪魅不羁的御前侍卫……且看大龄圣女悲剧女穿男后如何在成群美男中斡旋……
  • 女御医

    女御医

    原本是医科大的双优毕业生,转眼就成了地府的怨魂。抵不住实习小鬼差甜言蜜语,可是,当她投生后才发现全都是鬼话连篇!相依为命的病弱的娘,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生活,步步艰辛,处处小心。然,双优毕业生的头衔可不是盖的!看她如何从一个身世凄苦的丫头,摇身变成一代传奇女御医!
  • 小子,我看上你了

    小子,我看上你了

    是谁说女孩子就要矜持,就要淑女,最好要羞答答的,脸动不动就要羞红?我林菁就站出来说“NO”!小子,我已经看上你了,我就一定会死死地把你抓住,即使挡在我面前的是神,我也会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追求我卡娃伊的爱情!呜拉呜拉……
  • 一品妖妃:夫君别来无恙

    一品妖妃:夫君别来无恙

    莲花池边,他故意与她相遇,第一眼,她便离不开他。如果她与他在一起痴痴缠缠的万年光景只是一场漫长的梦,那么梦醒之后,她是否应该知足了。再次在九重天遇到他时,她已经相信,那真的是一场梦,不过是她注入了所有的一场痴梦。她是妖,他是仙,注定了一场利用与被利用,她不过只是他劫数中的一粒沙,没有价值了,便随意丢弃了。而她,一次次的从死亡中被救出,直到强大后的站在了他的面前,她只问他,你可曾真的爱过我?
  • 婆婆凶猛

    婆婆凶猛

    看上去,而狼一样的老公却一改从前的温柔在外面和别的女人调情,婆家人不但没有准备付酒席的钱,演绎他的风花雪月。这个婚礼好像和这家人一点关系也没有。,一个女人和男人的婚姻生活。婚宴,婆家人几乎不闻不问,而且在婚宴进行的前一刻还在小市场忙自己的生意。柔弱的晓柔与像狼一样的男人同床共枕。晓柔小产,一个女人和男人的爱情,病房里除了娘家妈妈之外,像恶狼一样的婆家人对她虎视眈眈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和书中的小主人公尼尔斯?霍尔哥松一样,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也出生在瑞典的一个农庄里。那是1858年,她还小的时候,祖母给她讲了一只公鹅酌故事。故事说:四月的一天,那只公鹅跟着野鹅去了北方,六家都说再也不会见到它了,因而,当十月的一天,它突然带着一家老小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每当听到这儿,塞尔玛就会问:一路上这只公鹅的日子是怎么挨过来酌呢?许多年以后,她写出了尼尔斯?霍尔哥松的故事:他骑在公鹅马丁的背上,从瑞典一直飞到拉普兰特……这部极其有趣的作品,自1906年作为学生的阅读推荐书出版以后,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读者酌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