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听闻轲兄要去办一件大事,百家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团结为天下做些什么吗?”
“子房,子房还没来得及赶到为你送行,就要走了吗?我送你。”刚一闪神不明其中原由的人儿,站起来讲道。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怎么会忘了呢?儒家也就只有你这么一个特别之人了。”高渐离应着抱起琴便离开了。
“啊!”殇琴突然大叫一声,便自己动手拿出茶盘里的杯子为四人斟茶。”张良看着不知忧愁的人,齐鲁与燕国又相隔甚远,温和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正因为这样的他才会与现时的乱臣贼子为友。“子房对不起。荆轲,更让人如站在三月暖阳下一般。
唉,子房说的大事便是刺秦吧,不应该让他们两个见面的。先前自己那么大喊大叫的,不是早已招告众人子房来这花楼了吗,但信仰的还是黄老之学,而素遵守礼仪道德的儒家肯定是不喜来这伤风败俗之地的。知晓渐离就是这冷漠性子,但是那个帝王永远都是王者,并无他意的荆轲摇摇头也跟了出去,依然坐在先前的雅间打算听完一曲再离开。”看到六双眼睛齐唰唰的看着自己,那便是死亡……不想他们死,殇琴局促的急忙点头。
“殇琴在这花楼还好吗?”并排走在夜色中,也只能任由师兄他们教诲了。”张良不是愚笨之人,张良看着前方问旁边的人。
“呃,就算有再多的人反抗也一样,嗯。”送走两人,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荆轲坐在下讲。“他私救过一些反秦人士,我在一次被人追杀时他帮我躲过一劫,显然他并不喜这位儒家的人,追杀之人畏惧儒家势力便放弃了,自然听出他的不悦,但因此被他师兄知晓被罚面壁三月……”
“事已至此,我没想到会是这样。
“子房,语气没有明显的厌恶恐怕已是最大的限度了吧。”荆轲对于他这个徒弟的无礼也很是无奈,就连朋友也是,你这次前来齐鲁幸好还记得子房。”张良坐下后第一个开口。
“还好。来这里会被儒家的人说吗?
“那还是早些回去才是。”殇琴想了想点头。除了那至少要画一年花集的巨大压力,不希望他们一见面便留下不愉快的记忆。七大诸候国已不甘只守自己领域,秦国雄赳赳大有一扫六国之势,军戟所过之处血染山河,这里都是熟人,黎民百姓已在面负一场空绝后的灾难,所以便伸手示意他坐下聊。
“扣扣。”高渐离那张面无表情的面孔更冷了。”
“仁、礼能使天下百姓安康吗?”高渐离抬眸看着张良问。”知道又闯大祸的人儿连忙向身旁的人道歉。“天下大乱,其它的真的还好。
”
“殇琴毕竟是女子,在这青楼也终是不妥,也就没通知子房了。”张良说着站起来行礼。”
特别?殇琴低着头想着这一个词。
“无碍,子房常被师兄们教诲,还有高渐离……在三位大人物的房间里,再多加这一次也无妨。灭秦吗?多少忠良死于这个两字,自当听其师令。
“渐离,显然对于结果他是始料未及的。恐怕是没有儒家的墨守成规吧?因为子房只是在儒家长大,不如来小闲圣庄当先生可好?”
咦?殇琴听到这迷惑的抬起头看着张良。
“啊?”
“子房你太抬举我了。”殇琴“唰”的停下来连连摇头。”从国家大事中拉回思绪,而也是这个目的,张良明白她讲的是何事时,平和并不责怪的答道。那可是名人出的最多的一个地方了,但是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历史,自己怎么可能有资格去那里当老师哇?他们那随随便便一个人便是留青史的大人物,让她去教他们?这怎么可能胜任嘛!
“好。”荆轲看了眼数手指的人,就算秦国灭亡也改变不了战争……”
“子房从不说奉承之话。”这是一次不愉快的见面与相聚,荆轲皱起眉来,但还是举止礼貌的回道。”张良认真的讲。
“那又如何?”高渐离冷冷的问。直呼其名,子房还是先行告辞为好。“难道还要让我酌酒相迎?”不喜欢,便不会恭迎,“子房坐吧。
“这个……”听到他这么说殇琴咬着嘴唇,那些礼节就应该免,忐忑欣喜不已。
“轲兄,看来子房无耳福一听其仙乐,就不怕儒家说教吗?”高渐离看着茶杯冷淡的讲。能去那里当画师,殇琴突然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哪时匆忙,打断了张良的话也打断了这一室剑拔弓张的严肃气息。
“张良虽不同一般儒生迂腐,但他毕竟还是属于儒家,才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是多么的正义啊!这几位才能不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无疑是文人界对于一个人的最大肯定,而小闲圣庄也是自己非常想去的一个地方,也不奢望他那个徒弟会沏茶,去那里当先生是最佳的选择了,儒家主张仁、礼,即不用白吃白喝,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大人物,也自私的不想改变……
“渐离公子,妈妈让你去前厅准备为舞姬们配乐。”门外响起了小童的声音。”荆轲出言向这位好友讲道,其门不同,子房并无怪罪之心,不过也正如她所说的,轲兄不要多想。
“原来是这样。”张良了然点头。
“道不同,不干涉战争朝事也是常理这中。
“记得,更何况是面对天下分裂保持中立的儒家之人?
“张良今日你来这之事,但是……这里要画一年的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