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400000028

第28章 百年来围绕格林童话的论争 (3)

第三个小节的标题是“谁勤劳?谁懒惰?”张铁民说格林童话中有很多故事是美化统治阶级的,有些个王子简直能上能下、能文能武,不啻 “今天的少年儿童的楷模”,他认为格林童话作者的意图无疑就是想往统治阶级脸上贴金,同时达到丑化劳动人民的目的。除了这三个中心之外,他认为格林童话实在罪行累累,反动至极,随手就可举例,比如《老祖父和小孙子》是“宣扬封建的孝道思想”,而《狐狸和鹅》“宣扬宗教迷信”等等。总之,张铁民认为,“《格林童话》即使是有某些可取的地方,但它的基本精神是反动的,不应该加以吹捧,更不应该把它推荐给我们的少年儿童。”A

如果说当初人们认为格林童话是“幼稚荒唐的故事”,不晓得它的好处在哪里,那还是停留在对格林童话或者童话在我国最初传播与接受中究竟有何等教育功能的单纯思考上,“鸟言兽语”争辩实质是知识界就这个困扰了“文以载道”国度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给予了既生动形象、又理论兼备的明确答疑;到了抗战时期,有像许达年这样爱国人士积极传播格林童话,大声呼吁国人好好拜读格林童话的氛围,除开教育功能外,格林童话多多少少是被硬性赋予了另外一种新的功能,即政治功能;而格林童话在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成为一棵“反动”的“毒草”,应该坚决被铲除,那更是格林童话直接卷入了政治斗争,丧失了原本的“自我”。

应该说,拨乱反正以后,格林童话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也再次赢得我国少年儿童的真心喜爱,重新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陪伴着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因此也着实拥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宁静与美好。且不谈学界撰文对格林童话意义与价值的肯定,单说格林童话全集中译本出版现象,上述结论足可得到证明:魏以新的《格林童话全集》译本不仅一版再版,而且20世纪90年代初,杨武能应约把格林童话重新全部译出。1993年,这套名为《格林童话全集》中译本由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后,“单单译林出版社就已七八次改换它的封面,让它版本升级,把它选入各种的图书系列,成了我二十多部(种)译著中印数仅次于《维特》的一部,而且受欢迎的势头不减,相信有一天终会将《维特》超过。”B【A张铁民《〈格林童话〉宣扬了什么?》,前引文,第46-48页。B杨武能《三叶集——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115页。】

第四节

所谓的“原版格林童话”

21世纪初,在经历了教育功能的质疑、逃过了政治功能的残酷考验后,格林童话再次卷入了新的是非旋涡。对于格林童话的教育功能甚至“政治功能”,我国读者都有自己的感性认识与理解,而我国学者也多少都有阐述,尽管来自学者的研究与著述并不丰盛,也还不够深入,但笔者在这里不想再赘述。因为格林童话这次陷入的“原版格林童话”事件给它自身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远超过了对其教育功能等的议论,“原版门”事件的矛头直指格林童话的故事来源,指向格林兄弟对故事的整理加工工作,笔者觉得当务之急是应该对整个事件做一次清楚的梳理,并从学术的角度还原一个有关所谓“原版格林童话”的真实故事。

2006年,笔者开始涉入格林童话研究。同年,我国网上以“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令人惊悸的原版格林童话”等为名的网页顷刻间铺天盖地而来。点开这些网页,将里面所谓的原版格林童话与原本淳朴自然、天真烂漫的故事作对比,其内容不仅面目全非,且不堪入目。

据笔者的博士生导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将格林童话全集对照德文原著重新翻译出版的杨武能教授介绍,六年前的2000年,当时就有一伙文痞和书商正在拼命炒卖一种名为《成人格林童话》的歪书。这本书的内容跟2006年网上流传的 “原版格林童话”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都“一样地窃取格林童话的美名,利用格林童话和格林兄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威望,玩弄鱼目混珠、欺世盗名的伎俩,以达到贩黄售黄、牟取暴利的目的”A。

而就在笔者埋头撰写此论文的同时,2010年12月3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都市类报纸《今日早报》的都市新闻记者,又向杨武能教授发来了求助信,信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我们浙江这边的新华书店最新上架一册《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销售不错,署名作者格林兄弟,广告是“还原最真实的最初版格林童话”,其中有白雪公主与父亲、小矮人乱伦,王子有恋尸癖等描写,青蛙王子中也有公主与青蛙如何如何的描写,一共十个故事。我们向出版商质疑其中暴力乱伦情节的“初版”来源,出版商在书上【A陆霞《说不完的格林童话》,载《德国研究》2008年第2期,第65页。】注明是来自格林兄弟所著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

但在我的质疑下,出版社又表示其实他们也没找到这本书,用的是日文版,表示他们的翻译来自日本白水出版社的《初版格林童话》,选取了其中10个故事。我花了很大的努力找到了这本原版书的扫描件,以《白雪公主》为例对应翻译,没有“情色内容”,但出版社始终没有态度。我花了很大力气去取证,但苦于能提供支持的知情人太少,可谬误始终传播得比真相快。

所以我也想请教杨教授:

出版商说的,由“格林兄弟”所著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真的有这样的德国著作吗?现在大家的一种观念:格林童话原版、初版本来就是性教育题材,本来就很黄很暴力,这个说法有没有根据呢? 所谓的初版到底是哪一本呢?格林兄弟确实有7次修改,但其中的内容,是不是大家所想的,是一些黄色暴力的细节描写呢?

不知杨教授是否了解日本女作家桐生操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因为里面有情色的改写,据说女作家在改写本中有序言、有心理学分析,我不知国内网上疯传的关于格林童话其实很色情的学术依据,是否来自该女作家的书?我国的出版商是否拿了女作家的作品,变成了“格林兄弟”的作品呢?

将这些事件串联在一起,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成人格林童话》,还是网络里盛传的“原版格林童话”,其内容都大致相同,其源头就可以追溯到2000年出版的那本《成人格林童话》。

在当年,这本《成人格林童话》一经出版,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杨武能教授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一篇《格林童话辩诬》,对所谓的“成人格林童话”这本伪书、歪书、黄书,对藏在其背后阴暗角落里的一伙见利忘义的不法书商和无耻文痞,在文章中做了揭露和批判,引起了文学界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外各大中文网站纷纷转载,支持他这一“捍卫人类遗产,为格林童话正名”的行动。而如《北京青年报》等也是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回应。

而《出版参考》经过仔细缜密调研后,它在第10期里就对这本打着格林童话旗号的“另类童话”书发表了专门的说明与介绍,当然还有作为有责任感出版人的谴责与质问,因其篇幅较短,这里全文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是“另类童话”还是“少儿不宜”A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读者在一封来信中讲了在看到《成人格林童话》时的震惊:“白雪公主”在这里竟然是个骄傲自大、甚至与父亲有不伦之恋的女孩!书上写着“作者格林兄弟,编译者谭理”。对此,我却有不少疑虑,第一,这书是合法出版物吗?第二,这样的书对读者有什么意义?据了解,台湾旗品文化公司去年从日本引进了《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作者“桐生操”是两位日本女作家共用的笔名,台湾版译者为许嘉祥。《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是参考学者的分析,以《格林童话》初版为范本,再加上作者的想象力写成的新故事,在日本作为“另类童话”迅速成为畅销书,引入台湾之后也颇为风行。

经核对,《成人格林童话》与台湾版《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几乎如出一辙!但该书出版者、山西古籍出版社的编辑在接受采访时宣称,此书是该社的正式出版物,选题也是经过报批的。该书责编路建红说,他们出这本书是为了拓展童话研究的视野,以便读者重新认识经典童话,与台湾版没有关系;至于该书的编译者“谭理”,据说是一位翻译工作者,目前人在国外,一时联系不上。

但这不免让人疑虑:有这么巧吗?台湾版在前,山西古籍版在后,并且还隐瞒了真实的作者,而打着“格林童话原貌”的旗号,误导读者。笔者在此先不探究出版商、网页制作者等这些始作俑者的起始动机与最终目的,但这些现象的存在却向我们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格林童话虽说在我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堪称一代又一代孩子和家长最珍爱的读物,但是,我们广大读者的确称不上对它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就单说格林童话这个名字,我国很多读者会径直将它跟丹麦的安徒生童话相混淆。因为像《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睡美人》《狼和七只小羊》《青蛙王子》等这些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早已是妇孺皆知,而丹麦的安徒生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外国童话作家,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

同样,我们也不能奢谈我们的学界对格林童话有多么深层次的研究。在很多人眼里,格林童话仍然不过是所谓的“小儿科”,“哄哄孩子的玩意儿”,【A载《出版参考》2000年第10期。】 它就一直未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获得充分的研究。2008年,笔者有幸获得国家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德国专门从事与格林童话相关的学术研究。面对格林童话,笔者心中也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德国之行带去的第一个疑问,就是真有所谓“原版格林童话”的存在吗?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 牵牛花

    牵牛花

    她,爱上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男人。他,毅然决定要抛妻弃子与她在一起。不料,这场轩然大波导致了一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家庭教育口传书

    家庭教育口传书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家长。家庭教育不只是提高孩子的素质,更是提高父母的素质。“幼稚”是毕竟阶段,也是他们的快乐。身为长辈的我们,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其实,当总统是成功,当小丑也是成功。对孩子的爱需要理性,需要节制。盲目地爱孩子的父母,是犯罪者,是侵略者。孩子是孩子,不是父母攀比的玩物。儿童更接近于动物。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快乐的童年,那么他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学校的“批量培养”相比,家庭更应该是培养“个性”孩子的地方。我们常常以“望子成龙”的名义,剥夺了他们最低限度的快乐。家庭教育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也要把孩子当成大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 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

    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

    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的中医文化告诉我们:人体生病全由内外邪的双面夹击所致。本书从饮食、经络、运动、情志甚至是日常的起处坐卧等习惯教你不生病的智慧。
  •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遵循书中这些简单适用的人际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会获得成功。,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卡耐基传奇的励志生涯让无数读者从困顿走向了成功。本书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从人性的优点集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名门千金:下堂逍遥妃

    名门千金:下堂逍遥妃

    “本王娶你,全是因为皇上那个荒唐至极的梦!”在喜庆的洞房中,她的挣扎,只换来高高在上的男人更加凶猛羞辱的对待。她,一朝穿越成将门千金,却被皇上为保江山社稷许配给了狠辣霸道的祈亲王。新婚第二天,她被丢进了荒凉的角落里,成了令天下人笑柄的下堂王妃。但是有谁知道无数个夜里,那个将她弃之如敝履的男人却夜夜索情,还高傲的宣称:“贱人,你不配得到本王的爱,你永远只是本王的肉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下堂王妃一跃成为逍遥王妃时,她微微一笑,也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彼时,她面对那个男人嫣然一笑,倾倒众生。“赫连祈风,凭你称霸天下,位尊九五,也配不上我的爱!”而男人却笑的自信而邪魅,“那本王就用整个天下来换你的爱,可好?”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 善待命运

    善待命运

    《善待命运》赞美了人要信赖自我的主张,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