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000000054

第54章 支援大同

当春天的脚步开始踏进北国的时候,运河沿岸已经是花红柳绿一片,但是百姓谁也没有心情欣赏这美好的春光,由于有了平叛大将军李景隆的命令,整个山东各地到处倒是征收粮草和抓壮丁的大明官军,不少的百姓都是因此而家破人亡,不过在山东都督盛庸的高压政策下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一匹满身灰尘的快马精疲力竭了,吐着白沫扑通一声趴到在德州平叛大军的驻地门前。

守门的士卒看着这位不速之客很是奇怪的过来扶起地上的骑士,看看这个人因为长时间的奔波大概已经耗费掉了他的所有精力,奄奄一息但是看到明军官兵的号衣却挣扎着说道:

“快……快……急……急报。”手指指着自己的怀里。

守门的这个官军士兵也算是个老兵了,自然晓得有时候的急报因为事态紧急所以跑死马累死人的事情是有的,当下招呼其他的人过来扶住骑士伸手从他身上掏出一封书信。

等他拿出书信一看,当时就傻了赶忙扔下这边一边往里跑一边大声喊道:

“将军——将军——大事不好啦。”

今天的执事将官是李景隆手下的都督瞿能,听到喊声从屋里走出来一脚揣在这个不长眼的家伙身上骂道:

“嚎丧呢!什么事大惊小怪的,不会好好说话吗?”

吓得这个守门的兵卒大气不敢出,拿着书信巍巍地说到:

“瞿将军,大同来的告急文书。”说着把书信往前一递。

“大同?!”瞿能很奇怪,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大同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既然是告急文书还是看看吧。

打开一看,瞿能就愣在那里也顾不得训斥这个士卒了急急忙忙的朝李景隆的书房奔去……

原来书信乃是大同守备冯镇虎的急报,上面说在不久前朱棣率领其部众攻克蔚州,进而直逼大同,以围困大同数日,眼看大同就要不保,所以不得已才向在德州的平叛大将军求救。

李景隆看完告急书信也是有点慌张,对瞿能说道:

“快!快!快召集众将!”

等了好半天才把平叛大军的众将集合起来,李景隆也不罗嗦直接就对大家说道:

“刚才收到大同的告急文书说现在燕王叛军已经取下蔚州进逼大同,本帅决定即刻起兵前往大同。大家速速准备明日就出发!”

“大帅,此事要从长计议啊。”山东都督盛庸这个时候站起来说道,“现如今燕王的军队进逼大同,即便是快马从大同到山东也要不断地时间,且不说等到大帅感到大同以后事态如何发展。单单就是大帅带领疲惫之师恐怕也不是一时就能战胜燕王的军队吧?”

大将军平安也在一旁说道:

“是啊,大帅现在要是咱们出兵北平,料想燕王知道北平危急自然就会会师救援到时候大同之围自然就可以解了。”

不过瞿能好像很赞同李景隆的意见,站在前面说道:

“你们说的都对,但是你们考虑过没有燕王在大同,我们也去大同与大同的守军一起两面夹击难道不是能更快的击败燕王的叛军吗?”

李景隆看看大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到底是去打大同还是去围攻北平呢?这是个问题。

就在大家还没决定好到底是该怎么办的时候,门外的士卒高声喊道:

“大同告急——”

什么?又告急?

李景隆赶忙喊道:

“传!”

不多时就看到一个灰头土脸的人走了进来,还不等走进门竟然瘫在地上,旁边的几个人赶忙上前把他扶到近前,只见这个士兵的脸上就像是鬼画符一般,嘴唇可能是因为连日的奔波依然干裂身上的号衣也破烂的不成样子。

来到李景隆身前,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上去说道:

“大帅,大同告急。”

李景隆接过打开布包拿出里面的书信手一哆嗦差点扔到地上,,只见书信竟然是用红色的笔墨写成,他疑惑的看看这个士兵:

“怎么回事?”

“大帅,冯都督在大同已然快要不支,此次就是冯都督的血书请求大帅快些派兵援助。”这个士兵强自说着。

李景隆看完书信问道:

“大同现在还能坚守多久?”

“回大帅的话,小的来的时候冯都督已然是亲自登城杀敌,城内官军已然不足两万。燕王军队倾巢而出不下十万之众日夜不停攻城。”

盛庸这个时候走过来看着这名士兵的眼睛问道:

“既然是燕王的军队日夜不停的攻城,你怎么就能轻易的出得城来?”

“回大人,冯督知道事态紧急,所以趁着燕王军队攻城间隙于夜间将小的缒出城外。”这名士兵一点也不慌张的回道。

李景隆拿出先前的书信仔细比对了一下,发现字迹确实是一人所写。

不过盛庸显然没有要放过这名士兵的意思:

“你是什么时候出的城?”

“回大人,小的是三月十四子时未刻出城,出城后翻山才得以逃过敌军的搜捕在驿站借的马匹才来到此地。”

李景隆上前看看这名疲惫的士兵转身对盛庸说道:

“盛都督,本帅看过了前后两封书信确是同一人所写,当是冯镇虎笔迹,应该不会是假的了。好了,来人快去好生安顿此人。”

下头有人答应一声上来领着这名已然是疲惫不堪的士兵找地方休息不提。

现在事情可以说是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要尽快的下决断了。

李景隆转身走回到帅案之后坐定说道:

“众将听令!”

下面的人赶忙答应着。

“明日大军拔营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大同解救冯镇虎将军,一路直取北平夺取叛军巢穴!此次务必要一击克敌不辜负陛下对我等的期望!“

大家都是齐刷刷的答应了各自回营准备出兵事宜。

几十万的大军急匆匆的拔营开赴前线,本来这拔营的命令就来的突然再加上这段时间里北伐军在山东地界儿也没正经心思练兵,除了每天琢磨着怎么祸害百姓就是琢磨着怎么吃喝玩乐。

这一下子要走了,很多人都有点措手不及,慌里慌张的找不到自己队伍的人满大街都是,很多士兵竟然是趁此混乱扔下手里的兵器远遁他地。

虽说已经到了四月,但是北方的天气依旧不是多么的温暖,随着队伍的跟进天气也变得寒冷起来。许多士兵都不同程度的感冒发烧。由于走的匆忙也没有带足够的大夫,随军的几个大夫给将官们都不够分的,哪还有人去管底下小兵的死活。

由于得不到较好的医治,很多士兵都是长眠在了去往大同的路上,但是显然这些都没有改变部队继续前进的步伐,踩着袍泽的尸体这支凌乱的部队继续往前走虽然没有人知道自己在前面是不是会倒下,但是每个人依旧在麻木的往前挪动着脚步,因为身后将官手里的刀枪就快要戳到自己的后背了!

就这样这群破败不堪的士兵在军官们的威胁下走了大半个月到达了山西地面,眼看着就要到达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了。

李景隆歪在马背上摸着自己因为寒冷而变得通红的鼻子看着缓缓行进的队伍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这样一只军队不要说是去打仗了,还没看见敌人呢自己倒是趴下了不下五万人。这一路走的艰难啊!

挥手叫过来向导:

“现在咱们到了哪里了?”

“回大将军话,现在咱们距离大同还有不到两天的路程。”

“快到了……快到了……”默默的念叨着。

远处跑来一匹快马,来到李景隆近前下马施礼说道:

“回报大将军得知,据先锋营的探马回报燕王的军队已于半月前经宣府撤回北平去了。”

“什么!半个月前?”李景隆在马上晃了晃差点没栽下来,自己辛辛苦苦走了大半个月竟然是得到一个这样的结果。

“消息可靠吗?”他很是不甘心。

“绝对可靠,先锋营的人已经和冯镇虎将军的人接上头了。冯将军的人下午也就到了。”

“混蛋!这不是折腾老子玩儿吗!”李景隆终于忍不住了,一鞭子就抽在了那个报事的小旗身上。

同类推荐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热门推荐
  •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本书是一部识人、用人、管人的思想和方法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识人”,围绕识人观念,阐述了识人的基本方法和标准,提供了如何识别甄选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技巧;中篇“用人”,以“人尽其才”为基线,透彻地论述了用人的种种情形,阐明了如何用好人的秘笈;下篇“管人”,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解答了如何管好人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管人的若干原则和策略。书中中外管理思想熔于一炉,理论与案例相辅,原理和方法并重,既有操作原则又有操作方法,方便实用,易于掌握,适于各类管理者阅读。只要用心精研,灵活运用,必能突破管理瓶颈,让你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呼风唤雨,打开一扇全新的事业之门。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大风水

    重生之大风水

    她,魏小沫不过是普通的打工族。一朝重生,风起云涌。生带素女血,拥通灵之术。后有得道先祖,享九宫飞星权。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有着魏氏血咒。魏者,半鬼也。那,又何妨。灵童阴女为她开道,河图洛书为她所用,且看她调教冷面师兄,踹翻巨子,驯服战争之王。
  • 重生:溺宠太子妃

    重生:溺宠太子妃

    这一生,且看她如何护双亲,嫡女重生。上一世,保幼弟,斗姨娘,她要揭穿姨娘的佛口蛇心,踩庶妹。撕烂庶妹的伪善嘴脸。谁负她,她错把鱼目当珍珠,她必将百倍还之,阴谋阳谋统统灭掉!本想远离皇室,误信豺狼;这一世,永不为妃,却不想挣不脱他的情网!--情节虚构,将军府内,请勿模仿
  • 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

    现代小白领穿越了,重生在进京寻亲的古代贫家女身上,前世的孤女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辗转艰难找到亲爹,却发现他竟是六亲不认的陈世美,祖母年迈,亲娘是个软包子,看她如何逆袭,成就荣华富贵。
  • 必知的中国战争(青少年军事爱好培养)

    必知的中国战争(青少年军事爱好培养)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子

    皇子

    猪脚也跟其他人一样,是穿越过去的,不过他这个穿越有点特殊啊。身份的释然,让他不得不依靠自身去发展。且看一个小小的庶出子弟如何夺取驰聘天下,如何娶得如花美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