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700000009

第9章 中国历史·秦汉时期 (4)

霍光辅政以来,首先遭遇到的挑战来自同为辅政大臣的上官桀,以及汉武帝之子,燕王刘旦。上官桀为了谋取汉朝的最高权力,取代霍光,依附于昭帝的姐姐盍长公主。而燕王刘旦,则因比昭帝年长而不得嗣立,心怀不满;另一位辅政大臣、御史大夫桑弘羊认为在汉武帝时期制定过盐铁专营的政策,使国家富强起来,功劳无人可比,不甘居于霍光之下,因此产生了推翻现政权,由他与上官桀来主政的欲念,于是与燕王刘旦勾结起来。这就形成了以长公主和燕王刘旦为首的两股政治势力。

他们袭用“清君侧”的故伎,令人以燕王旦的名义上书昭帝,捏造说:霍光擅自调动所属兵力,是为推翻昭帝,自立为帝,并声称燕王刘旦为了防止奸臣变乱,要入朝护卫。上官桀企图等到霍光外出休假时,将这封奏章送到昭帝手中,而后再由他按照奏章内容来宣布霍光的“罪状”,由桑弘羊组织朝臣共同胁迫霍光退位,从而废掉汉昭帝。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当燕王刘旦的书信到达汉昭帝的手中后,就被汉昭帝扣压在那里,不予理睬。次日早朝,霍光上朝,也已得知上官桀的举动,就站在张贴着那张汉武帝时所绘“周公负成王图”的画室之中,不去朝见昭帝,以此要求昭帝表明态度。汉昭帝见朝廷中没有霍光,就向朝臣打听,上官桀乘机回答说:“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状,他不敢来上朝了。”昭帝十分平静,随即召霍光入朝,果断地说:“我知道那封书信是在造谣诽谤,你是没有罪的;你要调动所属兵力是最近的事情,远在外地的燕王刘旦怎么可能知道呢?况且,你如果真的要推翻我,那也无须如此大动干戈!”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十四岁的昭帝一语揭穿,所有在朝大臣对昭帝如此聪明善断无不表示惊叹,霍光的辅政地位得到了稳固,随后又一举击败了上官桀等人发动的政变。

公元前74年,聪慧的昭帝病逝,年仅二十一岁。霍光经与大臣协商,决定立刘贺为帝。谁知,刘贺荒淫无道、日益骄横。霍光与大司马密谋废黜刘贺,改立聪明贤德的汉宣帝,使汉室转危为安。

霍光忠于汉室,老成持重,又果敢善断,知人善任,其政治胆略可与萧何相比;他改变武帝末年急征暴敛、赋税无度的政策,不断调整阶级关系,与民休息,使汉代的经济出现了又一个发展时期。

西汉灭亡

武帝的儿子昭帝继承他父亲的方针,继续实行无为政治,发展经济,使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经过昭帝、宣帝两代三十八年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的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也随之增强,严重地影响了皇权的统治。自元帝起,至成帝、哀帝、平帝在位年间,皇帝对政权的统治力量已大不如以前。至刘婴即位,朝权已尽落于外戚王莽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夺皇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国家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是当时与西罗马并称的两大帝国。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使我国在此后一千多年都是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此外,汉代还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多数沦为流民或奴婢。王莽改制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元18年,山东琅琊人樊崇,在莒县(今山东莒县东北)集合饥民百余人起义。他们占据泰山,附近农民纷纷响应,不久起义队伍猛增至数万人。他们以泰山为中心,转战山东,到处捕杀官军,没收地主财物,严惩恶霸地主。这支起义军屡败王莽的军队。为了和王莽军队区别开来,他们把眉毛涂上红色,因此被称为“赤眉军”。赤眉军纪律良好,受到农民的拥戴,声势越来越大。在赤眉军起义的同时,全国农民起义军还有二十多支。其中力量最强的一支,是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与王莽太师同名)、王凤领导的队伍。他们以绿林山为基地,因此被称做“绿林军”。公元23年5月,绿林军已发展到十万人。经过昆阳之战后,他们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后来绿林军逐渐腐化,赤眉军被刘秀所灭,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光武中兴

新朝王莽末年,汉景帝后裔刘秀起兵反对王莽,艰难奠定中兴之基。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因此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史称东汉。

刘秀在位期间,以文治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他还亲自到太学讲论经学,对东汉一朝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秀在政治上改革的重要一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提高皇权。他加强了对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监察,使中央更好地控制和监督地方行政系统。他精简官僚机构,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间接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经过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光武中兴”。在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为东汉的衰落埋下伏笔。

宦官和外戚的争斗

公元88年,三十一岁的汉章帝突然驾崩。年仅十岁的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但是实际上都是窦太后操纵朝政,国家政治日益腐败。窦氏的跋扈引发和帝的不满,不久,十四岁的和帝成功抓捕外戚窦宪,外戚势力开始衰弱。但是之后和帝信用宦官,形成东汉王朝后期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桓帝继位以后,梁氏外戚专权,跋扈将军梁冀胡作非为,政治更加黑暗,很多官僚、士人投身到反对外戚、宦官的斗争中来。

在反对梁冀专权的斗争中,出现了很多敢于直言、不畏强暴的官僚、士人。如质帝死后,在围绕立帝的问题上,太尉李固和杜乔面对梁冀意气汹汹,而言辞激切的蛮横态度,坚持主张立年长有德、明德著闻的清河王刘蒜为帝。桓帝刘志即位后,李固、杜乔被梁冀罗织罪名,下狱处死。梁氏外戚被诛灭后,宦官集团独霸朝政。白马令李云公开露布上书,揭露宦官统治官位错乱,被逮捕下狱。弘农郡五官椽杜众对李云的忠谏行动十分赞赏,上书表示愿意与李云同日死。李固、杜乔和李云、杜众的斗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同情,名满天下。

继前后李、杜之后,司隶校尉李膺成为反对宦官集团斗争中的领袖人物。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为野王令,因贪残无道畏罪躲到张让的家中。李膺亲自率领吏卒到张让家中将其捕获法办。此后,宦官稍有收敛,李膺声誉更高,人们以受到他的接待为荣,称为登龙门。尽管李膺等官僚、士大夫在反对宦官集团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握有实权的宦官集团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终于在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开始反扑了。

当时,河内郡人张成以占卜吉凶结交宦官。据说他推算到将要大赦,便故意令其子杀人。任河南尹的李膺将其捕获后不久,朝廷果然大赦。李膺非常愤怒,不顾诏令,将其处死。宦官集团以此为借口,唆使张成的门徒上书,控告李膺等人收买太学生,串连郡国学生,结成死党,诽谤朝廷,扰乱社会风俗。早已被宦官集团控制的桓帝大怒,下诏逮捕党人,有两百多人受到牵连。李膺在狱中供辞故意牵连宦官子弟,宦官害怕受到牵连,加之太尉陈蕃极力劝谏,外戚窦武也上书请求,桓帝才宣布赦免党人不再治罪,但仍将其全部罢官归家,并终身禁锢,永不录用。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太后父窦武以大将军身份辅政。窦武不满于宦官专权,解除党锢,起用被禁锢的党人,并与陈蕃密谋诛除宦官势力。但因事泄,窦武、陈蕃等反为宦官所害。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宦官侯览使人诬告张俭结党谋反,曹节乘机上奏搜捕党人,党锢之祸再起,李膺、杜密、范滂等百余人俱被处死,其他因陷害、牵连者六七百人,分别被流放、禁锢和处死。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窦太后死,有人在洛阳朱雀门书写反对宦官的文字,称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宦官集团再一次大捕党人及太学生至千余人,凡与宦官有矛盾和过节的人,也都被牵连在内。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申冤,触犯宦官忌讳,复操纵灵帝再次下诏,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甚至五服以内的亲属,都一律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第二次党锢之祸持续了十几年,直到黄巾大起义,东汉朝廷才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宣布解除党锢、赦免党人,起用他们镇压起义军。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破产逃亡。冀州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张角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举行起义。

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的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的信徒,株连上千人,并且下令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2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朝廷震惊。

起义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钜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了很大胜利。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但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加上当友方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以致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颍川、陈国、汝南、东郡和南阳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冀州黄巾军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同年10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三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五万多人投河而死,张角被剖棺戮尸。之后不久,张宝也在曲阳阵亡,十余万黄巾军被杀害。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后来因作战失利,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曹操平定冀州时,张燕领导的黑山军也投降。

黄巾军共经历了七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豪族大地主阶级,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东汉灭亡

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东汉的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冶金、纺织为主的西汉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起来,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商业城市,并通过丝绸之路开启了与西亚诸国的外交、商贸等方面的交流。东汉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人们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东汉在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名存实亡。后来,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同类推荐
  •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汉唐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全书从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汉唐时代历史的魅力、汉唐盛世的历史内涵,以及汉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其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朝代断限的研究传统,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在回归原典的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整理和解读。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汉骑

    汉骑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李信来到了明朝末年的辽东,这个时候大凌河之战即将爆发,皇太极随时领军南下,围困大凌河城;在中原,李自成声势越来越大。明朝内部,贪官污吏横行。江山随时倾覆。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且看李信,自囚犯而起,一人一骑,纵横关外,周旋于后金、明朝之间。此刻江山如画,豪情万丈。金戈铁马之间,国色天香,美人倾国又倾城。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不是非要嫁给你

    不是非要嫁给你

    她走出校门,他清冷的言语里,是她捉摸不透的深沉。面对宁远的破产危机,她找他谈条件:让出一半以上的股份,他无动于衷。只不紧不慢的吐出四个字“跟我结婚。”她不以为然,但却妥协。之后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隐婚”生活,她不带他送的戒指,不和他“出双入对”,甚至还任性的不肯履行夫妻义务。
  • 重生之庶女狠毒

    重生之庶女狠毒

    她步步为营,精心算计,助他荣登九五。却没想到,她搏命的付出,却最终换来那样不堪的结局。当冰凉的剑刺入她的胸口,夺去她和孩子的性命。她指天立誓,决不罢休!重生回到三年前,彼时她还未嫁,仍是将军府的幺女。这一世,她绝不任人宰割,被人鱼肉!嫡母陷害?她以牙还牙,闹的她生不如死!嫡姐诋毁?她陪她唱戏,唱的她人尽可夫!至于他,呵…各种手段计谋全部用上,势必要他身败名裂,永世痛苦!
  • 最精彩的成长故事全集

    最精彩的成长故事全集

    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有欢乐也有悲哀;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感悟。岁月不会回头,抓住今天的每一秒,把希望系于明天的彩云,成长就是希望编织的彩带,串联回忆和向往。本书精心挑选了400多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成长故事,是亲子共读的首选范本。
  • 异海2

    异海2

    20世纪80年代,一个立下战功的军人吴××接到国家指派的神秘任务:化名曹沧,参与一个中美合作的物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尝试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异海。随着中美联合实验在诡秘异海的展开,一系列离奇惊险的状况不断发生,苏联也派遣了核潜艇尾随中美联合科考队进入了异海。三个国家的科考人员,面对诡异的异海,不得不选择合作,却又各怀心事,暗中谋取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当这些科考人员渐渐产生友谊,准备共同完成实验的时候,他们发现,异海已经有人先行一步。更多神秘事件的谜团慢慢浮出水面:末日黎明计划、罗布泊实验、彭加木失踪事件、大西洲和平行世界异海的关系、人类的真正“祖先”……
  • 希望

    希望

    希望是一种很原始的力量,它隐藏在内心的深处,激发出这种力量将得到一种全新的思想变革。国家、企业、个人都需要这种力量,这是我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课题,我的理想就是将这种力量教给每一个人,让他们能自行掌握从谷底走向巅峰的方法。
  • 萌宝的天价俏妈咪

    萌宝的天价俏妈咪

    新文《追婚99次:宁少,宠上瘾》已开,绝对甜宠!传闻某总裁不近女色,却偏有五岁儿子吵着要妈咪,所有女人前仆后继屡遭嫌弃。“腿太粗,胸太小,腰不够细!”,萌宝指指点点摇头晃脑。众女幽怨:这是要找妈咪还是老婆?!某男满意点头:不愧是他儿子,挡了不少烂桃花。直到某天,萌宝拉着个美人来到他面前:这女人我看上了!你不娶的话我就娶了!男人冷漠一笑,这女人好大的胆子,想欺骗他儿子攀附豪门?很好!男人干脆利落支票加契约甩女人一脸:做我女人!乐彤傻眼而后怒了,收拾行李,直接落跑,顺带不忘递上辞职信。“总裁,那晚服务不错,这是小费!”纪叡看着面前的一分钱,面色铁青:给我追!
  •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