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700000005

第5章 中国历史·先秦时期 (5)

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田单退燕的连环计

燕国攻打齐国安平时,田单只是临淄市的一个小官,当时他正在城中。他料到安平将不保,于是计划如何逃跑,预先让族人用铁把车轴头包好。安平被攻破时,人们争相逃跑,混乱中碰撞,许多人的车轴碰断,使得车辆无法前进,因此被燕军俘虏。可是田单一族因为提前做了准备,用铁皮包裹车轴,从而顺利逃到了即墨。

当时,燕国将军乐毅带领燕军一连攻下齐国数城,占领了他们大部分地区,仅有莒城、即墨还未攻陷。于是,要集中攻打这两城,他把右军、前军集中起来包围莒城,左军、后军就被集中去包围即墨。即墨大夫为护城阵亡,城中百姓拥立田单为守将,带领人们抵御燕军。

一年后,乐毅和这两城还是处于相持的状态。三年过去了,两城还是没有攻下。这时燕昭王去世了。继位的燕惠王从当太子时,就和乐毅不和。田单得知后,想出用反间计离间乐毅和燕惠王的主意。于是,他派人到燕国散布说:“齐国已经没有君主,现在只差两座城就被完全占领了。乐毅又不被燕国新王宠信,他担心被新王杀害而不敢回国。他现在虽然声称要攻打齐国,实际是想自己在齐国称王。”燕惠王本来就不信任乐毅,听了谣言,更加怀疑他,于是将乐毅召回,派骑劫代替他担任大将军。乐毅知道燕王将他换走是别有用心,于是逃奔赵国去了。乐毅战功卓越,又忠于燕国,却被驱逐,燕军将士都愤愤不平,从此军队内部有了分歧。

离间计成功后,田单一方面想出各种方法来激发城内守军的斗志,另一方面麻痹城外的敌军。田单看时候已到,这时的齐军斗志昂扬,一定会拼命死战。于是带领士卒拿起板、锹一起修筑城墙,自己的妻妾也被编进军队,还把全部的食品都分发了出去,犒劳将士。他下令全副武装的盔甲兵在城下潜伏,只让老弱妇孺登城守卫。同时派人去向燕军投降,燕军听说他们要投降,都欢呼雀跃,放松了戒备。田单却在积极准备回击燕军,他搜罗了一千多头牛,将大红绸衣给它们披上,身上画上五彩天龙花纹,把锋利的尖刀绑在牛角上,而将灌好油脂的苇草绑在牛尾巴上。当晚,趁着夜色,齐军点燃牛尾,再把牛从预先凿好的几十个城墙洞中赶出去,牛群后面尾随着五千名壮士。牛尾被火燎烧灼痛,一千多头牛都疯了一样,奔向燕军大营。燕军完全没有防备,而且天黑混乱,他们只能看到牛身上有天龙花纹,碰到的非死即伤。加上锣鼓齐鸣、呐喊助威、敲击铜器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燕军无从分辨,惊恐万分,早就忘记抵抗,纷纷逃跑了。齐军对逃亡的燕军紧追不舍,并收复了那些曾经被燕国占领的城邑。田单乘胜追击,军队日益壮大,所到之处,燕军望风而逃。一直把燕军打退到黄河边,齐国失去的七十几座城都失而复得。

于是,田单到莒城把齐襄王迎回国都临淄,田单被封为安平君。

完璧归赵

赵惠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知道了这件事,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他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赶紧叫人把宝玉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撞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并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说:“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只好作罢。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多次为国争誉立功,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

远交近攻

范雎(?~公元前255年),又名范且,字叔,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范雎当初想为魏国建立功业,因家贫无法见到魏王,只得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也跟着一同前往,凭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但都被范雎谢绝了。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范雎装死,才躲过这次劫难。返家后,范雎托好友郑安平将自己藏匿,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半年后,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郑安平设法让范雎暗中同王稽会面。经交谈,王稽发现范雎是难得的人才,于是将他和郑安平带回秦国。

公元前266年,范雎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对外,为达到兼并六国,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他认为秦国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魏、韩两国地处中原,有如天下之枢纽,离秦又近,应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魏、韩臣服,那么就可以威慑北方的赵国,向南又可以讨伐楚国,最后再攻打齐国。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对内,范雎主张实行“固干削枝”的政策,坚决剥夺亲贵手中的大权。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手中,政权更加巩固。

范雎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他提出的“远交近攻”的谋略在今天依然被政治家推崇。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赵为了争夺韩的上党郡,发生了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之战。

赵将廉颇考虑到秦远道来攻欲速战的情况,就采用坚壁高垒等到秦军疲困的时候,然后再反击的策略。廉颇坚守三个月不出击,秦军不能进。赵孝成王多次派人责让廉颇出战,范雎又派人用重金到赵国行反间计,称秦军只怕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将要降秦了。赵王中秦计,于是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兵书是读了一些,但丝毫没有实战经验,是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赵王要任他为将时,赵括的母亲不同意,赵王不听。赵括母亲要赵王保证其子失败后,不牵连她。赵王也同意了。

赵括取代廉颇后,全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针。秦国听到赵括已代替廉颇,于是暗中任命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下令军中绝对保密。赵括到后,改守为攻,全线出击。秦将白起兵分二路,一方面假装溃败引诱赵军深入,一方面切断赵军退路,使赵军粮道断绝,被困在长平。赵括战死,四十余万降军被全部活埋。长平之战使赵国国力大衰。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这场战争,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赵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的进程。

鸡鸣狗盗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贤才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和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昭王对她言听计从。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当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将那件狐白裘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白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并没有等两天,而是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高枕无忧

冯谖是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的门客。有一次,他自愿为孟尝君到薛地去讨债,不但没有把钱讨回来,反而把债券都烧掉了。当地的人们以为是孟尝君叫他那样做的,所以对孟尝君非常感激。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了相国的职务,只好前往薛地,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欢迎。孟尝君这才知道冯谖烧债券的原因。但是冯谖却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除一死。现在您仅有一窟,还不能高枕无忧,我愿意替您再凿两窟。”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说:“齐国解除了孟尝君相国的职务,使诸侯有了任用孟尝君的机会。谁如果先把他请去治理国家,一定能够富国强兵。”梁惠王听到这话,就派使臣带着黄金万两和车马百乘,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冯谖又建议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的聘请,梁国的使臣跑了三趟,都没有把孟尝君请去。齐王知道了这件事,害怕孟尝君会到梁国去做官,赶紧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仍做相国。冯谖又劝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他先王传下来的祭器,以保证薛地的安全。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三窟已经凿成,您可以‘高枕无忧’了。”后来,人们便用“高枕无忧”来形容满足现状,无忧无虑。

同类推荐
  • 混在民国

    混在民国

    胆小。怕死,贪财。他,没有宏图大志,更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他,穿越百年,却不知历史,只想吃喝玩乐。他,遇到危险,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逃命,什么国家、民族,远远没有自己小命重要。在这个乱世,种种巧合之下,他竟然飞黄腾达,实现很多英雄志士没有实现的梦想。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2011年为止,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大明王朝1

    大明王朝1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热门推荐
  • 开心国学1000问

    开心国学1000问

    1000个国学问答,生动轻松,趣味盎然,以一种你没有见过的别样的方式,让你在轻松答问题的时候,开心学国学。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我的同桌有点怪

    我的同桌有点怪

    报告老师!我的同桌好像有点奇怪!奇装异服、胡言乱语,还脑补过度!简直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神经病一样的队友!熊森极度想要暴走,怎么说自己也是异事件调查联盟的优秀成员,居然要和一个不着调的重度中二病少女组队!这科学吗?这靠谱吗?这、这以后还能愉快地完成上头交给自己的任务吗?
  • 大亨的逃妻

    大亨的逃妻

    逃婚?没错,新郎和新娘双双逃婚了。那婚礼还要继续吗?当然,这是肯定的。两个家族的族长宣布让第一对伴娘和伴郎临时换成新郎和新娘的衣服,在教堂被抓去结婚了。“不准碰我……”伴郎本是新郎的弟弟,如今却变成了新郎,他看着坐在床上的新娘,嫌恶的叫她拿开她的手。“你是我老公,我碰你是天经地义。”她笑眯眯带着点色色的靠近他,嘿嘿,今天的这场婚礼是她设计的,虽然表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从商贾庶女到摄政王王妃的完美蜕变!)现代都市女重生于古代,成为大隋朝姑苏第一商贾温府庶长女。父亲道貌岸然,嫡母心肠狠辣,生母懦弱冷情,好在有同胞兄长真心爱护,又有过世祖母早早为她定下了一门婚事,日子虽然没有花团锦绣,但是却也自得安宁。然天有不测风云,未婚夫一朝高中,嫡母暗施手段,成功游说未来婆母,生生夺去了她的大好姻缘,随后更是痛打落水狗,欲送她与别人为第十七房小妾,将她赶尽杀绝。难道她重生一次便是为了再死一次?不!她活不了,那所有人也别想活!正在她走投无路欲同归于尽之时,一道懿旨从天而降,将她赐婚于京城安国公府三房大少爷为妻,拯救她于危难之际。原以为这是上天给她的一条生路,后来却发现她不过是走入了另一个更加波云诡谲的战场…且看一介商贾庶女,如何一步步地走过温家内的连连算计,走出国公府中的尔虞我诈,走过朝堂上的风雨飘摇,完成从商贾庶女到摄政王王妃的完美蜕变,从而觅得两世渴望的一心真情,演绎一场盛世荣华!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