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300000032

第32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这下圆圆完全明白了,表情坦然了不少。她还是有些担心,问我老师要是天天让抄定理怎么办。我明白孩子的心,她在道理上再明白,也不可能有勇气天天去学校对抗老师,不愿意天天接受罚站和批评。我说,妈妈明天早上送你到学校,去找找老师,跟她解释一下,老师要是明白了写合适的作业才对孩子好,肯定就不会再为难你了。圆圆听我这样说,一下变得非常轻松了。她相信我会帮她把问题解决了,而不会把事情做砸。

第二天早上我向单位请了假去找了数学老师,这位数学老师三四十岁的样子,一脸冷漠。我试探着和她提了一下圆圆作业,但感觉根本就没有沟通的可能。她一听出我的来意,马上情绪非常对立,一边陈述她如何呕心沥血地教学生,生怕他们在学业上有一点问题;一边又抱怨现在的家长们不理解老师,抱怨学生们不好好学习。老师气势汹汹地和我说话,仿佛她胸中有一只火药桶,只要我有一点点言词不慎,就可能点燃她,让她爆炸。

我非常害怕和老师把关系搞僵了,就俯首帖耳,赔着笑脸,一脸谦虚地听老师的教训,把责任全揽我自己头上。我的态度终于平息了老师的怒火,她的情绪有所缓解。我又进一步拉近和她的关系,使她终于表示出对这一次作业不再追究。唉,我认为自己的做法乏善可陈,但作为家长,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不知自己除了这样做,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

我很理解这位数学老师,她主观上是很想把数学教好,但由于文化底子薄——这一点从她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使她在教学上力不从心。一个自身学习能力低下的人其实也不会教别人如何学,这也导致她一方面会采用一些蠢笨的办法去教学,另一方面骨子里很自卑,经常有些很变态的做法。

比如,她在课堂上给学生发作业本时有几种发放方式。如果都做对了,她就把本发到学生手上;如果有错题,就扔到地上,让学生弯腰去捡;如果学生的错题较多,不但作业本扔地上,还要捏学生的脸蛋。圆圆还被她捏哭过一次。学校严格禁止老师打学生,这个老师只能采用捏的方法。为这事我曾给校长打电话反映过,校长说感谢家长的反映,要下去问问,但事情并没有什么改变。

在这样的老师面前,家长能有什么办法。我只能更多地寻找机会和这位老师接触,尽量和她把关系处好,以便下一次再发生什么事时,方便和她说话。

但我不能告诉圆圆我的这些无奈与方法。那天我回家只是告诉圆圆找过数学老师了,说老师也意识到多抄定理没什么用,同意不抄写了。别的没对她多讲,让孩子简单些吧,只要帮她把问题解决了就行了。

现在许多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暴力作业,不光是来自学校的,也有来自家庭的,有的家长一生气,也会用写作业来惩罚孩子。暴力作业的本质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奴役。

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其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8]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家长首先一定要注意,自己绝不制造暴力作业,同时要支持孩子对来自学校的这种作业说不。家长要积极寻求和教师、学校的正面沟通,可以找老师谈,可以向学校反映,也可以自己想办法保护孩子。许多家长一边抱怨老师作业留得太多太不合理,一边看孩子在暴力作业中苦苦挣扎而无可奈何、袖手旁观,这是最坏的。

圆圆小学同学中有一个很流行的笑话。说两个孩子打架,被老师罚写一百遍自己的名字。其中一个孩子很快写完被放走了,另一个孩子写好长时间还没写完。老师批评他写得太慢。这孩子憋了一会儿,终于大着胆子对老师说:“老师,这不公平,他的名字叫于一,而我的名字叫阿布杜拉·库依艾兹·乌力特利古拉赫。”——所有的家长和教师,在开心一笑时,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5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不关注环境中的培养要素,只是从主观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这就像认为可以从空气中抓来一沓钞票一样没来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做法。

这个题目下我要谈的恰恰是如何培养孩子用功学习。

一直以来,关于学习的一个最流行的概念就是“学习要刻苦”。许多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向他灌输这样的观念,要求年龄尚小的孩子“刻苦”。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学前就唠叨说,上学后不能尽情玩了,要用功学习。孩子上学后就不断教导孩子在学习上要“刻苦努力”,并且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这样要求他,以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

我认为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用功勤奋是必须的,但用“刻苦”的言语和思路来要求孩子,则往往是在干一件南辕北辙的事。

提到“刻苦”或“吃苦”这一类学习态度,我们习惯于欣赏它所表达的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总是忽略它里面包含的那个令人不快的“苦”的味道。作为成人,在考虑一个问题的因果关系时,会为了结果忍受过程的痛苦。把这种经验推广到孩子身上,要求他接受学习过程的苦,换取学习成绩的甜——这样的思路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但它到了孩子那里,却很容易变成一种不良暗示。

把“学习”这件事和一种令人不舒适的“苦”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它会使孩子一想到学习时,就有微微的不快。有谁会喜欢苦呢?一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吃苦”,必须基于他有足够的理性和毅力。这种理性和毅力,连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来要求孩子,就更不合适了。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孩子更如此。感觉“甜”的东西他就喜欢,感觉“苦”的东西他就讨厌。

我们原本想要孩子喜欢学习,却把学习过程做成苦馍馍,只把结果设想成甜馅饼,要孩子天天吃着苦馍馍去想甜馅饼——过程天天具体而真实地陪伴着孩子,目标却遥远得虚无缥缈。当他在吞咽苦馍馍中感到厌倦时,就被批评为“不刻苦”,被要求以那想象中的“甜”来压抑这真实的“苦”。孩子不具有反驳成人教导的能力,他只是感受到了这里面的不和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感觉到自己心底深处对“苦”的讨厌。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把这件事做好。

据说在二战期间,一名最好的瑞士钟表匠被胁迫去给**制造一批高质量的钟表。尽管他费了相当的力气,却始终做不到战争前的水平。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有心理学家分析,这是因为他制造钟表时的心境不一样。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离到什么程度,活动的意义就减少到什么程度,并使活动成为一种苦工,一个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会逃避”[9]。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越要求孩子用功学习,孩子越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成人指责孩子“不刻苦”是件很轻易的事,与之相伴的是批评孩子“不懂事”。似乎孩子不知道用功学习的好处,于是一遍又一遍地告知孩子学习应该刻苦努力。

这真是太小看孩子了。儿童并非不知道刻苦学习可以换来好成绩,他只是做不到。当学习活动没有唤起他的愉快体验时,他就无力去调动自己的主动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懒散、不刻苦、不认真等——许多人以为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实是他上进的天性被扭曲了。

“不刻苦”的孩子好像经常忘记了学习这回事,他们总是把时间消磨在看电视、打游戏、踢球、打电话等事情上,甚至是无所事事地坐着,表现出特别“不上进”的样子。大人说他,他脸皮厚厚的不在乎。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孤立地看待,不要简单地把责任归到孩子一个人头上。

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愿意自己在学习上做得更好,愿意让父母满意,愿意受到大人的夸奖。因为人还有一个天性,就是上进心。如果一些孩子表现出对学习没有上进心,这不是天性中缺少,而是在后天成长中慢慢丢失了。

杜威认为,对孩子来说,玩耍和学习本来是不冲突的,正常条件下儿童有能力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使这两者冲突了,那一定说明他的教育环境有某种不良的东西在影响着他。他注意到,“凡是所做的事情近于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强加的工作任务的地方,游戏的要求就存在”[10]。所以说,正是因为成人把学习暗示成一件“苦事”,或者用种种不正确的方法破坏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得学习成了一件“苦事”,孩子才想逃避,才想无度地玩耍和浪费时间,变得“不懂事”了。

家长和教师应该研究儿童的特点,体恤儿童的心理,注意从“学习情感”方面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不要把孩子当成可以克服困难的英雄来不断要求,不要一再地拿“刻苦”来困扰他。一厢情愿地要求儿童具有“卧薪尝胆”的精神,等同于要求一只刚出壳的小鸟到蓝天上翱翔。不关注环境中的培养要素,只是从主观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这就像认为可以从空气中抓来一沓钞票一样没来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做法。

“刻苦”是一种成熟的学习品格,它不会凭空产生,它是在理性和兴趣的土壤上生长的。有的孩子上中学了,马上要高考了还不愿意用功学习,说明他的学习品格始终停留在低龄阶段,这种发展的停滞是由于从小到大,他在学习上始终没形成兴趣,在思想上始终没发展出理性。这些发展的停滞,一定和家长的教育态度及方式有关。

孩子在各个学习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一样,就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我认为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

从兴趣、方法到勤奋,是个因果关系,前一项不存在,后一项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在每一个学习过程中,它们也无法截然分开,而是并存于各阶段中;从横向来看,也是这样的顺序。所以,在每一种学习活动中,“兴趣”始终重要,呵护好了兴趣,才可能产生方法,有了兴趣和方法,才能生长出勤奋。

学习的理性是逐渐形成的,各个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好了,学习品格的形成才能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当然,家长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不一定有能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有趣的事”,但至少要用我们的眼神和行动告诉他,学习是件“不苦的事”。我们也许没有能力让孩子对学功课像打球或玩电脑游戏一样有热情,至少要让他觉得这件事像睡觉吃饭一样正常而必需。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孩子的管理中不断思考,和孩子说话时关注自己的潜台词,体会自己的话传达给孩子的到底是个什么信息。

在培养孩子勤奋学习方面,恰是不能强化“苦”,而要尽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学习是苦的,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避免他在学习活动中感觉苦闷。

圆圆上高中后,学习很累,她偶尔也会抱怨说太累了,表现出松懈。孩子本来已经觉得苦了,这个时候家长就更不能以“要懂得吃苦”这类正面说教让她苦上加苦了,这个时候应该想办法减淡她对苦的体验,向她提示“学习不苦”。

我采取了两个办法来帮助她。

一是找了些高考状元谈经验的资料,尤其是那些谈刻苦用功的,让她知道凡是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没有一个不勤奋。这表面上看是强化了学习要刻苦,实际上缓解了她对苦的感受。既然状元们都那么用功,那么自己用功也就是正常的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没有向她提一句要求她吃苦用功的话。

二是和她一起读了本《科学的故事》,尽管她高中时学习很忙,我仍然建议她浏览了这本书。这本书编得很好,它呈现了数学、化学、物理、医学等各学科的大致发展脉络,用许多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其中艰难的历程。圆圆从这里看到人类科学知识的积淀是那样不易,仅仅是氧气的发现就经历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坎坷。想想自己可以轻易地拿着薄薄的教科书纵览前人每一种惊人的成就,她觉得很幸运——自己不过是这些伟大成果的享用者,有什么苦呢?!

我做这些,无非是让圆圆站在高处看待事情,既能刻苦用功,又不觉得苦。高中生已有较为成熟的理性,她的认识已可以唤起她的毅力,而毅力可以降低痛苦感。

圆圆在高二高三时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非常自觉,从不无端地浪费时间。她平均每天睡六个小时,高三那一年要靠喝咖啡来提神。高考完后我问她觉不觉得这样学习太苦,她说有这样一个机会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能透彻地了解那么多知识,也挺有意思。只是觉得自己应该用功,苦倒是不觉得。

高考结束后,很多孩子仿佛一下从地狱中钻出来了,有的人恨不得把书撕了。圆圆有些奇怪自己怎么没有这种感觉,日子好像和以前差不多,无非是生活内容不一样了。这可能是因为她在高考前一直没有那种特别压抑、特别苦累的感觉吧!

我发现,给家长讲让孩子“刻苦”,一般来说家长都乐意接受;如果告诉他们不要对孩子讲“刻苦”,家长往往不爱听,甚至会反感。

同类推荐
  • 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当一个孩子受到欺负时,国外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他欺负你是不对的,你要懂得保护自己,必要时你可以寻求帮助;国内的父母则说,你是男孩/你是哥哥,你要让着他,你们要好好相处/到底为什么啊,我跟他爸爸说去……以小见大。 教育的差距最终造成社会的差距。二十年前的灌溉,二十年后的果实。为了二十年后的孩子以及社会,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家庭开始,从家庭教育的点滴开始,去正视差距,去学习一些合理的家教理念与家教方式。
  •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特点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与青春期男孩沟通的关键词、掌握逆反期的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很重要、错误的沟通会让男孩更逆反等。
  • 育儿圣经

    育儿圣经

    作者吉娜·福特认为,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应该让他们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范,这样不但可以让宝宝获得充足的睡眠和奶水,也能使新手父母不至于手忙脚乱,特别是妈妈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本《育儿圣经》,基于作者照看超过300名宝宝的经验,为新手父母提供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作息规范建议,告诉你:·怎样迎接宝宝的到来。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什么时候宝宝应该吃奶,什么时候应该睡觉,什么时候应该洗澡和玩耍。宝宝出现睡不好、哭泣、饥饿、疲惫等状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妈妈要想重新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宝宝在断奶阶段,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妈妈喂养宝宝时,怎样才能让自己获得休息。
  •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每一位女性,在她宣告怀孕后,周围的人无不好心劝其滋补以养胎。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是养胎这一生育观念早已落伍。作为现代的准父母,应该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本书从优生篇、养胎篇、保胎篇、胎教篇、祛病篇五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十月怀胎过程中一些切实有效的、科学的养胎、保胎、胎教方法,以助初为人母者顺利度过妊娠期,使胎儿健康茁壮地成长。本书以实现优生为目的,科学全面地就养胎、保胎、胎教方面对初为人父母者进行指导,使每一位孕妇都能正确养胎,避开一切不利于胎儿的不良因素,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同时,在不同孕期选用不同的胎教方法对其实施科学胎教,从而孕育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做为家庭顶梁术的爸爸,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参与孩子的活动。您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玩泥沙、踢踢球、爬爬山、放放风筝……这些小事既锻炼了孩子的体力,让孩子体验到爸爸的慈爱,又能培养孩子的男性性格特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将比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为宝贵。
热门推荐
  • 总裁的专属女人

    总裁的专属女人

    此文属慢热文,亲们在看的时候,可以不用这么心急,精彩好戏在后头。。。庆功宴上,她被公关经理推到了他的面前,笑着介绍道,“这位是蓝总,我们公司最大的老板。”这一晚,她被灌醉在他的怀里,莫名送上他的床。醒来,一张支票扔到她面前,男人的脸写着三分厌恶,七分鄙视。被污辱的感觉,让她撕了支票,选择接受事实,忘记这屈辱的一夜。她被人戏耍,他出面解围,她想要感谢,他却想要她的身体,那一晚,半迷惑,半强硬,她再次付出了自已。两次的付出,对他来说,是一场游戏规则,她却傻傻得误以为爱情,直到他的正牌女友出现,她才猛然醒来,一切都是梦。他有了要结婚的女人,却依然对她纠缠不休,欲乱情迷的都市,她头脑发热的跌入五里温柔乡中,明知道中间真情假意,是是非非,却统抛诸脑后,只求能朝思暮想,逢场作戏。直到她真得想要更多,他却冷笑着告诉她,我们不会结婚,我会喜欢你,心里有你的存在,你不能要求更多了。如果当一个人明明是与你身体最接近却最无法让人靠近的时候,再淡定的人也会承受不住而崩溃。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多支持。另,痕儿推荐一部超精彩的都市文文,后妃的《兼职老婆》有兴趣的亲,可以去踩踩哦!痕儿最新现代文,《总裁的惩罚游戏》喜欢现代都市文的亲们,记得过来踩踩哦!推荐好友一本书,《夫君十个不算多》轻松又搞笑的哦!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总裁的豪夺妻》
  • 异界铁匠

    异界铁匠

    本来最为一个工程师,就已经够倒霉的了,毕竟朝五晚九的上班是很辛苦的,至少孔刚以前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变了,孔刚自从开始穿越以来,无比的怀念自己以前那安定平稳的生活,你能想像一个人穿越了19次,都是悲剧收尾吗?像什么被上了的小龙女,刚自宫的林平之,在不败怀里的莲弟弟,等等这些,对于孔刚来说,都是小儿科了。这次,他的第二十次穿越,是成为一个魔法的铁匠,有之前的那么多人生阅历,做为工程师的孔刚表示,铁匠什么的,还是很有爱的嘛。
  • 末世君邪子筱

    末世君邪子筱

    地球忽然出现了一种怪物!谁也不清楚它的发源地在哪儿了,被这样的恐惧所替代。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鬼,但是他们没有俊美的躯壳;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僵尸,但他们没有僵硬的躯体。他们是感染了病毒的人类异化后的生物,拥有人类的躯体却嗜杀任何血肉的怪物!
  • 妖王令之凰绝天下

    妖王令之凰绝天下

    妖王有令,独宠一妃,愿为妻奴,万世万万世。妖妃逆天,誓破苍穹。她拥有赵氏最尊贵的血脉传承,却惨被族人暗害,命丧深海。再次睁眼,她是相府二小姐,母亡,父渣,她誓要逆天,对胆敢藐视迫害她的人们,还以颜色。他是有着神兽天凰血脉的绝色王爷,桃花俊目妖魅无双,却独锁她一人。他是封印于圣戒之中的妖龙,万年修行,终得仙道,却因爱上她,生断仙根,沦入妖途。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京西胭脂铺

    京西胭脂铺

    晁子轩扑进了院门。他的腿脚有点不方便,拄着拐棍,右手的纸扇忘了扇,身上的短袖绸衫湿透了,额头上的汗如线串着的珍珠一般,直往下淌。他的前脚刚刚迈进门槛,颤抖的声音就喊了出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她曾是人人敬仰的千金,现在沦落到卖报纸为生。却在考上格圣利学院后,慢慢露出了她的本性。打架造反成了她的习惯!她的性格令人着迷,她的身世令人难猜。一下子碰上七个帅男,呃……她是不是走桃花运了?这些感情是捉弄人,还是真心真意?当心逐渐沉沦,扯开的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伤疤……
  • 绮罗魅世香:四嫁千金

    绮罗魅世香:四嫁千金

    她重生为凤府的病西施,南宫家的退婚,往日承诺重提,让她不得不嫁给傻子王爷……侯爷之子为她中美人局,被父斥逆子,天下人讥笑,他却不改初衷……凤曦在阴谋漩涡中求生,回首灯火阑珊处,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