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300000010

第10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7)

同样,温家宝总理的古诗文修养也让人津津乐道,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中,都会信手拈来一些诗句,为他清晰、严谨的讲话增添深情而动人的色彩——文化修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本身,它还是完善的思维方式。

我国古典诗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个人所接触的不过沧海一粟;并且对所接触的有限的篇章,我们也不敢说完全读懂了读透了——即便这样,已受益匪浅。

有一次,我看到圆圆上高中时写的一个小随笔,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从初中到现在,我在每一个摘抄本里都抄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人说《红楼梦》是读不尽的,我认为,《长恨歌》也是读不尽的。”她有这样的感觉,我真的很欣慰——生活里有些美丽的爱好,那是怎样的一种滋润;人生中有些读不尽的东西,那是怎样的一种财富啊!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让孩子多读些诗吧!

8 给孩子“犯错误权”

我上大学时,去一个亲戚家玩。亲戚刚刚三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已通过听录音带会复述很多童话故事。亲戚为此很自豪,让孩子给我讲一个,孩子也非常乐意在我面前一展身手。但孩子毕竟只有三岁,所以在很多地方词不达意,或情节上前后颠倒。我一边听一边纠正,告诉孩子这里讲得不对,那里用词错了。结果一个故事没讲完,孩子突然大哭起来。我在一瞬间莫名其妙,以为孩子被什么东西扎着了,忙着帮他去找。事后才知道自己的“纠错”正是那根扎痛孩子的针,虽是无意,却是粗暴地伤害了一个幼儿的自尊。

这件事让我后悔不已,记忆多年,内疚多年。到我亲自抚养一个孩子时,更能从女儿圆圆的每一种反应里,体悟到成年人对儿童的体谅之心是多么有必要。所以我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基本上弃绝了“批评”,而是处处表现出“纵容”。

比如有一次,大约三岁的她和同龄的邻居小朋友婷婷、小哲一起在我家里玩。三个小家伙不管在谁家玩,只要聚在一起,就会玩得花样百出,热闹无比,把整个家弄得一片狼籍,我们几个家长一般都不在意。那天她们在我家玩了好久,我一边这屋进那屋出地干活,一边关照着她们。不知小家伙们最后是玩得太高兴了还是无聊了,我突然听见圆圆悄悄对另外两个小朋友说,咱们都穿鞋上床跳,专门气我妈妈。我一听,大吃一惊,然后心里大笑,故意做出大灰狼般恶狠狠的声音说“哈,我听见你们说什么了!”也许圆圆刚提议时,三个小家伙还都心怀忐忑,我这样一说,她们听出了我口气中的纵容,反而放心了,像听了指令似地,一起穿鞋上床,放肆地蹦跳起来,高兴得大叫。

我当然不会纵容圆圆天天上床不脱鞋,她也不需要我这样纵容。偶尔这样放纵一下,有什么不好呢。床单可以拆下来放到洗衣机中,很快就会变得干净,而童年的这份快乐,有什么能换到呢?童年如果没有一点调皮捣蛋和闯祸的记忆,那是多么苍白啊。

我和先生几乎不会因为女儿圆圆做错什么事而批评她。打了碗、尿了床、往墙上乱画等等,所有这些小事在我们看来都正常,我们甚至不会表现出吃惊,却是常常开个玩笑,化解孩子的尴尬。甚至当别人不小心弄得孩子尴尬,我们也会赶快想办法呵护孩子的面子。

大约圆圆四、五岁时,我们带她回内蒙古她奶奶家过春节。奶奶家住在牧区,没有自来水,院子里有口水井,日常用水就是从这口水井中打出来,提回家里,倒进厨房的大水缸中。水缸旁边放个长把小瓢,专门用来舀水。圆圆刚回去时,要洗手,脸盆里没有水,她不懂得用小瓢舀水,居然拿着脸盆直接伸进水缸里舀。脸盆外面可能较长时间没擦洗,比较脏,她这一舀,一大缸水都被污染了。我和她奶奶看见了,都下意识地惊呼一声,圆圆瞬间有些害怕和不知所措。见孩子这样,我们赶快笑笑说,没事,只会拧开水笼头接水的小朋友,还没有用大水缸的经验呢。然后告诉圆圆那个小瓢是干什么用的,并顺道给圆圆讲我们小时候都是用这种大水缸,长大后第一次见到自来水从笼头中流出来,是多么好奇。圆圆在和我们的交谈中,忘记了刚才闯的祸,马上就喜欢上了那把小瓢,用它舀着水,自己洗了手,然后又给院里鸡、羊、猪、牛各自的饮水池里加了水。她爸爸把大水缸中的水彻底换了一次,边提边说好久没提水了,神情就像打球一样兴高彩烈。

除了在这些小事上我们不会对孩子大惊小怪,在“大事”上她“犯错”了,我们也是同样的态度。

圆圆在三岁上幼儿园小班时,班里有几个孩子是全托,即晚上也住在幼儿园,家长一周来接一次。她可能对小朋友晚上住在幼儿园的生活有好奇,就跟我说她也想全托。我不赞成把孩子全托,再忙再累也没打算让她住宿,就对圆圆说全托不好,还是每天回家吧。但圆圆当时很想去,她后来又跟我说一次,我就同意了。给她买了寄宿需要的全套用品,如洗脸盆、床单被罩等。交了两个月的全托管理费,圆圆很兴奋地开始了她的“新生活”。三天后的周末我去接她时,圆圆看起来也开心,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到了周日下午时,她突然对我说,妈妈,你把幼儿园的洗脸盆拿回来吧。我问为什么,她说,放在幼儿园不好。我问为什么不好,她有些羞涩地滚在我怀里,一边给手中的布娃娃理头发一边撒娇,“妈妈去幼儿园把脸盆拿回来,床单、牙刷、牙膏都拿回来。”我笑了,明白了这个小家伙的鬼主意,于是赶快给她台阶下,问她,宝宝是不是晚上不想住幼儿园了?圆圆看我把窗户纸捅破了,又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不想让孩子难堪,就说,好,不想住就不住了,妈妈明天去跟老师说一下,把东西拿回来。圆圆一下高兴得跳起来。

给她置办寄宿用的一套东西,再加上两个月的全托费,这对我们当时的收入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她只过了三天寄宿生活,就打退堂鼓了,这笔钱等于白花了。但我绝不会说“我当初不让你寄宿,你偏不听……”之类的话,更不会因为花了钱就坚持要孩子再寄宿两个月。待圆圆长大后,有一次回忆起这件事,她说这事她还记得清,当时之所以想寄宿,是听班里一位寄宿的小朋友说晚上老师给每个人发饼干,她只是很想得到饼干——这就是一个孩子的决策理由,而成人又有什么理由笑话它幼稚呢。

在圆圆成长中,她有很多这样的“决策失误”,这些“失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甚至会增加一些我们的经济负担,但我们从不指责她,更不会惩罚她,最多简单和她分析一下事情,有时连简单的分析也免了。我们相信,每个“失误”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导,她只要感觉到了不对,就一定会从中收获经验和教训。

而且我们允许她在同一件事上犯两次甚至更多次错误,我们坚信,没有哪一次错误是白犯的,即使相同的错误,每一次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圆圆从小就显得非常懂事,很有主见。很多熟悉我女儿圆圆的亲友都说,圆圆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成熟大气甚至超过父母。这当然与她的天性有一定关系,但我相信,正是父母一直以来给她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她的天性很少受到压抑,内在的心理秩序不曾被打乱,各种潜能才得以蓬勃有序地生长,青出于蓝胜于蓝。

童年需要“试误”,需要“不听话”。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这犹如不允许学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样,是以暂时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长久的、内在的完善。就一个孩子来说,他内心自信平和,比谨小慎微重要;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错重要;他有自我选择的勇气,比选择正确更重要。

培养一个完全“听话”的孩子是件可悲的事,当一个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处处循规蹈矩时,那不是教育成果,是生命中隐伏的久远的悲伤。

同类推荐
  •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共分16章,分别从品德、学习、财商、智商、领导能力、交际能力、自立自强等十多个方面,为父母设置了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帮助父母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男孩好动,男孩好玩,男孩喜欢冒险,男孩不喜欢顺从……教养男孩是令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情。相对而言,男孩将来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无疑要比女孩大得多。作为男孩子的父母更应该细心地引导,真诚地理解,把男孩身上的男子汉因素激发出来,把未来交到他们的手里。让男孩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才能把男孩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爸妈助考不添乱

    爸妈助考不添乱

    每年的高考不仅仅承载着莘莘学子们的梦想,也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终日为营养食谱犯愁,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而失眠,奔走呼号于各大高考招生咨询会之间……真的,身为家长,总是希望能够在孩子面临人生第一次大挑战时,尽自己全部所能助其一臂之力。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患上“高考综合征”,盲目地着急,过分地担忧,导致手足无措,这只能也必将给孩子带来许多额外的困扰。这也正是作者把《爸妈助考不添乱》这本书奉献给大家的原因。
  •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好素质:好父母 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能力比分数重要;智慧做事的能力;高效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等。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热门推荐
  • 老婆不认账

    老婆不认账

    “咚”,她的身子从二楼的阳台直直的向一楼飘下再,狠狠的滚落到地面,那一身洁白的晚礼服,顷刻间被腿间汩汩而下的鲜血染红在父亲逝世的当天,她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虚幻的婚礼,她是演女一号的演员,却不是他的心底明月一次次善良的退让,一次次的忍辱成全,换来不是真情的对待,而是欺骗,背叛,侮辱四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路雪一枚七元钱的螺丝帽,套住的究竟是谁的一生?林浩泽说:如果,真有生生世世的轮回,前世,我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来生,我们又该继续怎样的故事?这是一个三生三生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一生一世一夫妻的爱情传说。
  • 异度迷影学院

    异度迷影学院

    迷影学院,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校园,一个据说只收取精英中的精英为学生。
  • 暴力法神

    暴力法神

    以魔能为力量,分为武士和术士,武士擅长近战,术士擅长远攻,这几乎是千古以来的定律,但是因为一个人——黎阳,这一切的定律都不再是定律。武士?术士?近战?远攻?这些区分对我都没有用。我是术士,但是我也可以让对手尝试一下我的拳头!法神不暴力,好意思自称法神吗?身为一个古武者,就算是穿越到了异世界,也要沿袭古武者近战的风格!身为一个古武者,就算是被判定为远攻的术士,也要沿袭古武者暴力的风格!身为一个古武者,别人只拥有一种属性,我却是要拥有所有的属性……以身体为阵,收集六属性本源成为阵基,看黎阳怎么一边成为一个顶尖阵术士一边修炼成一代法神。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山海经密码1

    山海经密码1

    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的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德鲁德疑案

    德鲁德疑案

    修道城,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单调乏味,门庭萧瑟,到处可以闻到教堂地下墓穴中泥土的味道,到处遍布着历代教士修女们留下的坟墓痕迹……埃德温·德鲁德,我们的男主人公;咪咪,德鲁德美丽可爱的未婚妻;贾思伯,仅仅年长埃德温一德鲁德几岁的舅舅;内维尔,咪咪的仰慕者。几个年轻入围绕在咪咪周围,在幽暗阴沉的修道城里掀起了一场爱情的漩涡。最终,德鲁德生死不明,内维尔成为唯一的嫌犯。格里斯帕克教士对内维尔坚信不疑,与咪咪的监护人一起,带领大家展开了一系列的暗地调查。然而……作者狄更斯的突然辞世让案件真相成了一团永远的疑云。有谁,能够解开这个没有答案的谜?
  • 明星难降:妖妻撞进怀

    明星难降:妖妻撞进怀

    小时候,她觉得自己最大的不幸就是拥有一双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东西的手,她不禁一次想过,是否她的父母将她遗弃,就是因为她的双手,小伙伴的咒骂、害怕和孤立,让她明白,不能让别人知道她的与众不同……而今,她的心愿小小的,只希望赚钱养活孤儿院的一家子,找一个好男人,平平淡淡的生活着,然而老天好像并没有听到她的祈祷,慢慢的,她发现,除了赚人钱,她还能赚吸血鬼、皇帝僵尸、狐女、猫妖的钱……他说:“笨女人,你怎么能笨的这么无可救药。”他说:“笨导游,不要每天都用刘海遮住你的眼睛,这样会看不到路。”他说:“第一次撞进我怀里,就把我的心撞伤了。”她说:“我不是你家养的小狗,需要时逗逗,不需要时扔在一旁,陪伴对于我而言是最重要的。”她说:“不是心甘情愿给的,我宁可不要。”她说:“爱情还你,骄傲还我。”她说:“你一直说爱我,可是却从未用心待我,我从不说爱你,做的点滴都是为了你。”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