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600000026

第26章 微量的慰藉 (26)

“先生,”前排一个人微微举起了目录本。“我叫一万七千镑,一万八,一万九,我叫两万镑。”那个语调平淡的声音又在耳边响了起来,有板有眼,从容不迫。下面的参观者,还价者们对这种平平的祈祷式的语调也显得很习以为常。

“他们在卖什么?”邦德向他身旁的人问到,打开他的目录本。

“四十号作品,”思若曼先生回答,“一只金刚钻制作的项圈,估计能叫到二万五千镑。一个法国人正和一个意大利人相互抬价,否则,两万镑就可以买下它。

“我刚才出了一万五千镑,可是显然不行了。多好的钻石,可惜出价太高了。”

果真如此。价格叫到二万五千镑的时候,小木锤缓缓地沉落,一锤成交。

“它是你的了,先生。”拍卖商彼得·威尔斯说。立刻走下来一个伙计跑去长廊证实那个最后叫价人的身份。

“我有一些失望。”邦德说。

思若曼先生抬起眼问,“为什么?”

“气氛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紧张。我以前从没来过拍卖行,但想象中拍卖商最后应该使劲敲三下小木锤,嘴里不停地喊着‘要卖了,要卖了,卖掉了’,这既可以给叫价者们最后的一个机会,又可以让气氛火热起来。”

思若曼先生笑了,说到:“这种方式或许在中部各郡或者在爱尔兰还能见到。但是就我参加过的拍卖而言,伦敦各拍卖行似乎不是很欣赏这种方式。”

“那真的很遗憾。其实那种鼓动的方式挺有戏剧效果的。”

“在这里稍等一分钟,你肯定就会满足的,现在只是正式开幕前的最后序曲。”

下面走上来一个伙计,端着一只黑天鹅绒托盘,盖巾揭开后里面是一堆璀璨发光的钻石和红宝石。邦德看了一眼目录:四十一号,还有一段散文式的介绍,文字异常华美:一对精致动人而价值连城的红宝石和钻石手镯。手镯里面有一个椭圆形图案,串着一大两小的三颗红宝石,宝石边上镶着蹄叉形钻石。手镯的两侧和背面同样是椭圆形图案,简单地雕刻着相互纠缠、精美绝伦的涡形花纹。手镯扣钩呈椭圆形,有一块完整的红宝石镶在手镯中间,外边是纯金底座,底座两边的花边镶嵌着相似的红宝石与钻石。

这件拍卖物曾经是属于费茨波伯特夫人(1756—1837)的。她与威尔士亲王即继位后的乔治四世完婚。1950年,人们获得皇家许可,打开了一个早在1833年就存放在库茨银行的密封袋子,在里面发现了结婚证书和其它一些证明。

这对手镯据推断是费茨波伯特夫人赠予她侄女的。奥尔良公爵曾经夸奖过,她的侄女是“全英格兰最漂亮的姑娘。”

当下的拍卖仍在进行。邦德离开了座位,来到正厅的后排。那里有一部分观众正在向现代画廊和入口大厅方向走,在那里通过闭路电视可以观看这次拍卖。他专注地观察着人群,努力寻找着苏联大使馆那些人的脸孔,也许他们会出现。这些天他专门研究过那二百多人的照片,他能认出那个大使馆的所有人。在另一群观众中,混杂着商人和业余收藏家。幸亏他事先已从报纸了解到一些情况,否则他肯定分辨不出这些人的特征。面容灰黄色的可能是俄国人,但也很有可能是欧洲人。还有极少一部分人戴着墨镜,但墨镜却已不再是一种伪装。邦德又回到他的位置上。等到纯绿宝石球叫价的时候,这个人总会有所动作的。

“我叫一万四,一万五。我叫一万五千镑。”小木锤又落下来。“先生,它是你的了。”

人群中响起一阵激动的呼吸声和翻动目录的声音。思若曼先生前额已经沁出了颗颗小汗珠。他用一块白色丝绸手绢一直擦着,转过身对邦德说:“现在,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我的工作是喊价。不管怎样,我是不能扭过头去注意谁是竞争对手,这是极其有失体统的。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如果你也干我这一行,你肯定就明白了。所以,只有当他坐在前排的某个地方时,我才能认出他来。当然据我估计他不可能在前排就坐。虽然大厅里几乎都是商人,但你还是要尽可能地注意观察四周,尤其要加倍注意彼得·威尔斯的视线,看他在看着谁,或谁正在盯着他看。”

“一旦认准了这个人后,要注意他的所有行动,包括最细微的动作。他的任何举动,甚至搔头,拉耳垂或别的任何什么,都极有可能是他和彼得·威尔斯事先约定好的暗号。他应该不可能做任何明显动作,比如举起目录簿之类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一定要相信,他可能会一直不露声色,一直到我叫到他满意的价格时,他才可能停止叫价。你必须有所准备。”思若曼先生对邦德微笑道:“等到叫价白热化时,我一定会使他下不了台,迫使他摊牌。当然,这还在于最后的时刻竞价的人是否仅剩下我和他。”他带着一股高深莫测的神秘意味说,“我想你也能猜到,最后争胜负的只会有我和他。”

思若曼先生充满自信,也许他曾得到指示,一定要买下这可纯绿色宝石球,不惜任何代价。

突然,整个大厅变得寂静无声。拍卖主持人前面的高台上摆着一个遮着黑天鹅绒的高架支座,支座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盖着白天鹅绒的椭圆形盒子。

一个伙计走了上来,他身着灰制服、红袖子与领带,腰扎一条黑皮带,这副装束显示出他是一个老职员的身份。他取出第“四十二号”卖品摆放在黑天鹅绒上,然后带走了盒子。放在其精美的底座上的纯绿宝石球,像一簇璀璨生辉的绿火,光彩夺目,闪耀着神奇的绿光。镶嵌在表层的一粒粒宝石,闪耀着五彩斑斓的光芒。此刻,所有在场的人,包括坐在拍卖台后面记帐桌上的伙计和专家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赞美声。虽然这些人都见多识广,即使对于欧洲的王冠宝石也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但此时此刻都忍不住抬起身想亲眼目睹眼前这奇异的风采。

邦德翻开手上的目录,上面用粗体字母和晦涩华丽的散文描述着这一珍品:地球仪,1917年卡尔·法波若特意为一个俄国绅士制作,现在属于那位绅士的外孙女。目录42号。法波若地球仪由西伯利亚的硕大的纯粹绿宝石精雕而成,重量大约一千三百克拉,五彩斑斓,晶莹剔透。该球体仿照地球仪而制,精美的座架是路易十五时期流行的涡旋风格。该座架呈座钟形,用纯金雕镂而成,座架表面点缀着色彩绚丽的玫瑰钻石和各种小红宝石。架上还有一只小钟。座架四周有纯金雕凿的丘比特样式的裸体儿童,他们六个人在云彩中嬉戏,云彩采用透明水晶镶嵌,使用自然主义手法处理,衬托着整个画面。云彩边优美的线条是用小颗玫瑰钻石拼接而成的。

球体表面上刻着世界地图,各国的大城市都以嵌入的璀灿宝石来显示。地球仪靠藏在底座里的机械运转。这个机械的发明人是乔治·穆泽。一条金色带子环绕着球体,金带上涂抹着牡蛎白珐琅釉,经纬线使用了凹纹珐琅制品的工艺。钟面上用浅深灰色珐琅标的罗马字母代表了时间刻度。钟面的中央有一颗重约五克拉的三角形深红色宝石,它代表着时针。

高度:七英寸半。鉴定专家:亨利克·威格思特罗姆。该珍品另配有椭圆形白色天鹅绒匣子一个,匣子中带有一把金钥匙,以便于给钟上发条。

法波若为自己这座奇特美妙的球体构思激动了整整十五年。该地球仪精美绝伦,曾珍藏在桑德灵厄姆皇家陈列馆。[参见《卡尔·法波若的艺术》,插图第280幅,思若曼先生著]

威尔斯先生的目光向四周很快扫了一眼,然后轻敲他手里的小木锤,说道:“现在是第四十二号,卡尔·法波若的艺术珍品。”他停了一下,看了下面一眼,又说道,“底价两万镑。”

思若曼先生轻轻对邦德说道:“这表示已经有人出到五万镑的价格。现在只不过是为了烘托气氛而已。”

目录簿不停地挥舞着。

“三万。”

“四万。”

“五万。”

“六万。”

“七万。”

“八万。”

“九万。”

短暂的停顿后,有人叫价道:“我叫十万镑。”

拍卖厅里顿时响起一阵欢呼。摄影机对准了正站在左边观众席高台上的三个人。那里有一个年轻人正在小声地打电话。思若曼先生向邦德介绍:“这是索瑟贝拍卖行的伙计,正在同美国通话,有可能是大都会拍卖行通过电话叫价,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人。好了,现在该我行动了。”思若曼先生拍了一下卷起的目录簿。

“十一万。”主持人说道。那个年轻人见状又对着电话说了些什么,然后点了点头。

“十二万。”

思若曼先生接着拍了拍目录簿。

“十三万。”

年轻人继续对着话筒说着,神情急切。也许在谈他对目前叫价不断上升的看法。之后他对着主持人微微摇头。彼得·威尔斯转移视线,扫视着大厅的其它角落。

“现在叫价为十三万镑,”他对着拍卖厅重复道。

思若曼先生对邦德悄悄说道:“这下你得多留神了,美国人貌似已经放弃。该你所说的那个人登场了。”

邦德站起身来,低调地离开他的座位,来到记者中间。彼得·威尔斯的视线锁在拍卖厅右后角。邦德没有在那里发现什么动静,但彼得·威尔斯却接着叫价:“十四万镑。”之后又转过身,看着思若曼先生。过了一会儿思若曼先生伸出五个指头,他开始加价了,但是他的神色有点不安,这表明他的出价已经接近了极限。

“十四万五千镑,”威尔斯先生敏锐的视线又一次扫向拍卖厅右后角,邦德仍然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地方。但是,威尔斯先生又接着叫道:“十五万镑!”

一时间,大厅中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和零零碎碎的鼓掌声。思若曼先生的反应变得更为迟疑,拍卖主持人威尔斯先生又重复了两遍最后叫价,之后,他的目光直盯着思若曼先生。

思若曼先生终于再一次伸出五个指头。

“十五万五千镑。”

邦德脸上沁出了汗珠。叫价已接近尾声,可到现在为止,他仍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拍卖主持人重复地叫着:“十五万五千镑。”

这时,邦德终于捕捉到了一个细微的动作。在拍卖厅的右后方,一个穿黑色制服的矮胖男人抬起手来,表情非常自然地摘下墨镜。一张光滑的、无法用语言表述的脸露了出来。一定是这样,这个细小的动作是事先与主持人约定好的暗号。他只要戴着墨镜,主持人就可以一直加价,而他一旦取下墨镜,加价便要停止。

邦德瞟了一眼身边的摄影记者。好极了,情报五处的摄像人员反应也非常机敏。他观察到了这一举动,并迅速地举起摄影机把那人拍了下来。邦德走回到他的座位,悄悄地对思若曼先生说:“已经抓住他了,明天再告诉你详情,非常感谢。”思若曼先生僵硬地点点头,眼睛死死地盯着主持人。

邦德从座位里走出来,快步走到长廊上。这时,主持人开始第三次重复报价:“十五万五千镑”。终于,他的小木锤落了下来,“先生,它是你的了。”

观众们都站了起来欢呼着,全场气氛极其热烈。趁着这个时刻,邦德走到大厅的右后排。那个矮胖男人还是坐在椅子中,但又戴上了墨镜,邦德也用眼镜遮住了脸。闹哄哄的人群涌下楼梯,邦德溜进人群中间,跟在那人后面。那个男人头发很长,一直拖到后脖颈上。他的耳垂内翻,紧紧贴着脸部,后背略显弯驼,也许是个天生的畸形。突然,邦德想起了他的名字,这是波里特·马林洛夫斯基,在苏联大使馆任农业参赞。对,绝对是他!

波里特·马林洛夫斯基走出拍卖行,迅速往肯德威特大街方向走去。邦德不慌不忙地跟着他,来到一辆无牌照的出租车旁边,对司机说道,“就是他,跟上去。”

“是的,先生。”情报处的司机笑着,把车开上了车道。

那个苏联人在本特大街坐上了一辆出租车。大街上交通混乱,使得跟踪他一点都不困难。不久,他坐的出租车开到了公园旁边,然后再往北拐,沿着贝斯瓦特区向前行驶。邦德的情绪变得高涨极了。现在只要确定那家伙是否是去肯辛顿王宫花园就行了。苏联大使馆就在那里靠左的第一幢建筑。若是这样,事情就明白无误了。今天晚上在使馆门前巡逻的那两个警察是特意挑选出来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去证实那辆出租车的乘客有没有进入苏联大使馆。

有了邦德和情报五处摄影人员提供的证据,不久外交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确定,波里特·马林洛夫斯基正在从事间谍活动,他将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被驱逐出境。这就意味着,克哥勃就要失去一个得力的干将,并且他们安插到英国情报机构的那位小姐也将会被他们自己拔除。这次拍卖行之行是有重大意义的。

那辆出租车拐进了肯辛顿王宫花园的大铁门。

邦德非常满意地笑了,表情坚毅而冷峻。

“好了,司机,咱们可以凯旋而归了。”

同类推荐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水往高处流

    水往高处流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血色兰花

    血色兰花

    一桩突发于东京的国际兰花走私案,打破古镇 云江的宁静。刀光血影连夺数命,云遮雾绕案情迷离;算命扑克步步追杀,情色陷阱丝丝入扣;古刹展神秘兰图,深山护绝世奇葩;爱恨情仇理还乱, 生离死别两茫茫;真凶饮弹,卧底深藏;大盗百密一疏,警探智勇双全——枪声响起,有情人魂归何处;风雨过后,贵妇兰青翠欲滴
  • 警校风云

    警校风云

    他们怀揣同样的梦想来到了警校,开始了从普通人蜕变为警察的痛苦而又充满乐趣的生活。他们共同经历魔鬼般的军训,互相配合与文化课老师斗智斗勇,稚气未脱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学着惩奸除恶。警校里的条条框框虽多,却无法束缚年轻人意气风发的青春本性,于是一幕幕青春故事在绿色的校园里上演……
  • 左耳失聪

    左耳失聪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名门第一少奶奶

    名门第一少奶奶

    网络火速裸画惊爆视频,让她红了,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梦。父亲出事,老公带着闺蜜归来,对她说:“念锦,我爱的是她,离婚吧!”他的抛弃,让她成了W市商界的一场笑柄!万念俱灰酒醉之时,她准备从高高十八层楼跃下结束自己年轻生命,一个俊美如斯的男人闯入了她的生命。对她说:“自杀,是懦弱的行为。”“嫁给我。我帮你报复她们。”“理由?”“我也看他们不顺眼。”她冷冷地讥诮地凝望着那双毫无焦距的漂亮瞳仁。“就凭你也配?”“你等着。”男人哑然一笑,绝愤而去。几天后,当她送着一大叠的资料叩响了某高级领导办公室的门,这才知道,原来,秦少天,东方集团未来的接班人。男人强大的背景让她落荒而逃,而他却抓住了她一双素手,坚定地道:“如今,我还有没有看他们不顺眼的能力。”“我不能生孩子。”“无所谓,我们可以效仿西方公民。或者试管婴儿也行。”“好。”就这样,她选择了一段无爱的婚姻。他是商场巨鳄,他是权势滔天W市未来第一把手,然而,本就水火不容的他们,偏偏嗜好都相同,甚至连喜欢女人品味都一样。他把她伤得体无完肤,他却将她捧若掌心,视若珍宝……两个男人,商场政界,勾心斗角,最终胜败难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操纵所有事阴谋者浮出水面,原来,一切不过是一场诱人的局而已。*“老婆,那枚怎么样?”男人修长的指节指向柜台里最耀眼,最昂贵的钻石戒指。“小姐,你老公真是有眼光,这是限量版的。”服务员小姐笑吟吟地说。“很贵的!”“没事,不要为你老公我省钱。”男人宠溺着亲了她一口,笑说。当服务员小姐拿出那枚戒指戴在她指节上时,回首,她清楚看到了背后那一对挑选戒指男女。面色难看,羞愤到真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某高级宴会,她穿着漂亮的晚礼服,美若天仙依偎在男人怀中。“老公,宝宝又踢我了。”“要是小子,出来后,我就揍他。”男人亲昵在她耳边笑语。不远处,前夫拥着娇妻,听着她们的对话,脸色倏地变得铁青,满脸惊诧,真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她不是得了不孕症吗?怎么会有孩子?他说:“念念,管家说你想过那种世外桃源生活,所以,我为你修建了一座‘锦园’,今后,我们的孩子将会在这座园子茁壮成长,我会宠你及孩子们,生生世世。”他说:“念念,管家说你喜欢看烟花,我买一些供你观赏。”他口中的一些烟火却足够在天空中绽放一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
  • 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智慧背囊)

    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这本《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是该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李继勇。《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收录了《轮椅上的小提琴家》、《坐以待毙的地主》等故事。
  • 蓝蝶飞舞

    蓝蝶飞舞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并没有人知道,其实我是个极端孤僻的人。我冷情冷性,无情无爱,甚至冷血!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两个心愿——一,活着;二,一个人。是的,我只想一个人好好的安安静静的活在这个世上,无需朋友、亲人甚至男人!可命运为什么偏偏和我过不去呢?“蓝蝶!你这个该死的竟然背着我偷人!!”他双目充血,愤怒的像只吃人的狮子。“吵吵什么!我偷人怎么啦?你不一样也偷人!不仅如此,你还八抬大轿的把人家给娶进门来了!我蓝蝶只是有样学样而已!看不惯我这样,你就趁早休了我……”我无谓的撇撇嘴。“你做梦!这一辈子,你的男人只会是我!是我!!你生是我韦不凡的妻,死是我韦不凡的鬼!”他疯狂的摇晃着我的肩,美丽的脸庞因嫉恨而扭曲着……“小亲亲,你不乖哦!竟然敢骗我!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这个小骗子呢?”他的指腹勾划着我的脸颊,魅惑的凤眼闪着一股邪气。“我……我哪有……”“哦?那‘兰儿’二字作何解?”“啊?对啊,我姓蓝嘛!叫‘蓝儿’又有什么不对……”“小亲亲,耍着我玩很有意思是吗?你别急,我会告诉你欺骗我的代价的!”“儿啊,你不能……”“为什么不能!朕是皇帝,全天下的女人没有朕得不到的!”他面色阴鸷,半眯的鹰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占有欲。“你明明知道她是你的……”“那又如何!朕不在乎!母后,她注定是朕一个人的!是朕的!!!”“造孽啊——老天爷,你这是在惩罚哀家吗……”“蝶儿,哥好舍不得……好舍不得……”“哥哥……”“蝶儿,如果、如果有来世,你嫁给哥哥,好吗……”“哥,你……”“你做梦!蝶儿是朕的!生生世世都是朕的!!”“宇少朔,你放开我……”“你快放开蝶儿!”“午时已到!行刑——”“哥——”…………亲们,蓝蝶的视频做好了,赶快来看看哦——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
  • 海底捞的秘密

    海底捞的秘密

    书中深度剖析了“海底捞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海底捞是中国服务业的学习标杆,揭示了海底捞为什么能够做到——“人人都是管理者”、“传递给顾客一份感动”、“把员工当家人看”、“用服务倍增利润”、“有双手就可以改变命运”,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等。帮助读者洞悉海底捞的成功奥秘,真正做到“知其然”,更是中国企业经营创新的成功典范。相信本书一定能给中国企业的广大管理者以有益的启示。本书以“海底捞你学得会”为立足点,更“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