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600000024

第24章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荡漾着无限温柔;

善笑的藤娘,袒酥怀任团团的柿掌绸缪。

百尺的槐翁,在微风中俯身将棠姑抱搂。

黄狗在篱边,守候睡熟的珀儿,它的小友。

小雀儿新制求婚的艳曲,在媚唱无休——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荡漾着无限温柔。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景;

雨过的苍茫与满庭荫绿,织成无声幽冥。

小蛙独坐在残兰的胸前,听隔院蚓鸣。

一片化不尽的雨云,倦展在老槐树顶。

掠檐前作圆形的舞旋,是蝙蝠,还是蜻蜓?——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景。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轻喟着一声奈何;

奈何在暴雨时,雨槌下捣烂鲜红无数。

奈何在新秋时,未凋的青叶惆怅地辞树。

奈何在深夜里,月儿乘云艇归去,西墙已度。

远巷薤露的乐音,一阵阵被冷风吹过——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轻喟着一声奈何。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沉浸在快乐之中;

雨后的黄昏,满院只美荫,清香与凉风。

大量的蹇翁,巨樽在手,蹇足直指天空。

一斤,两斤,杯底喝尽,满怀酒欢,满面酒红。

连珠的笑响中,浮沉着神仙似的酒翁——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沉浸在快乐之中。

——《石虎胡同七号》

位于北京西单牌楼的石虎胡同七号,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娴静幽雅,古色古味,专藏外文书籍的松坡图书馆正位于此处。由梁启超介绍,志摩在其中的外文馆担任英文秘书。

在外文馆工作的日子是令志摩舒畅而自在的,喧嚣的环境陡然静了下来,他可以专心做翻译、写诗文。小小庭院,自成一番幽静的天地,伴着生趣盎然的绿树繁花,日子如闲云流水,再好不过。

诗的灵感源源而来,犹如泉水奔涌不息,不可抑止。于他而言,是幸福却也是苦恼的。他不安于做一名安静的寂寂无名的诗人,也不想理想的光辉稍纵即逝只沦为笔下的空谈,于是,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形成了——成立诗社。

在西方,作家、诗人、艺术家甚至是歌者热衷于举办艺术沙龙,不分男女,不分年龄与学术的悬殊和分歧,高谈阔论,抒发己见。思想与思想的交锋、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继而结识、彼此欣赏乃至倾慕。君子与淑女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爱情,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有缘人结成忘年之交……这听起来多像一场上帝给予的丰厚恩赐。

志摩回国之后,逢人便谈沙龙文化,言谈之中毫不掩饰对这种文化盛宴的渴慕与怀念。于是,在他的热情张罗之下,1923年3月,以胡适、黄子美、陈西滢、张君劢、林长民等为主要成员的新月社正式在石虎胡同七号成立了。

便在这时,他再一次遇见了林徽因。

1922年·冬

林徽因随父亲回国之后,在培华女中读书。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剖析与独处,徽因对于自己的感情局势已渐渐明朗化,爱的天平终于倾移。这一次,她选择了与她门当户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

为何选择梁思成而不选择徐志摩?

其一,父亲的劝阻。

林长民固然与志摩是忘年之交,且两人无论是从脾性还是兴趣上来看,都是极为默契与投缘的。怪只怪,每一个父亲都有一颗护女的心。

爱与护不同,林长民自然爱女儿徽因,如果他一味地宠爱她、放任她,大可撒手不管,任由时间应验女儿的心意。他看得出,女儿是对志摩有情的。只是,这情是深是浅,尚且无法试探,且由不得试探。志摩在辈分上其实算作徽因的叔辈,且他与徽因相识之初是有家室的男子,他的风流倜傥、潇洒多情既成为无知少女年轻时代的梦,亦翻云覆雨成为女子后半生的刺。试想,倘若这二人结合,就会幸福一生吗?看日后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合就可知。若徽因嫁给志摩,而不久之后,志摩又结识了小曼,那么他是取徽因而舍小曼,还是取小曼而舍徽因呢?亦或是,他二者都想取之,享齐人之美,可到那时,徽因与小曼又如何自处?

林长民深知挚友的秉性,他是属意徽因没错,但尚未爱到山崩地裂、海枯石烂非卿不娶的地步。且他与好友梁启超的允诺在先,梁启超又是志摩的恩师,宁可得罪志摩,也不能得罪梁家。想来,志摩得知徽因嫁给梁思成也是体谅与理解的。

再者,梁思成是与志摩全然不同之人。相比志摩天生的浪漫、热烈、多愁善感,梁思成稳重、内敛,显示良好的教养与自控力。这一方面也体现在婚姻上。林长民认为,志摩可以成为一个理想的情人,但绝不是理想丈夫的人选。看他对张幼仪的绝情就可知。这不是说,徽因嫁给志摩就会遭到和幼仪相同的待遇,相反,对待爱的人,他会疼她、呵护她,却难以给予对方安定感。而安定感或者说安全感恰恰是一个妻子最需要丈夫给予的。

其二,当时的舆论。

志摩已经凭借他的留洋经历、才华横溢的诗作,以及与张幼仪闹得沸沸扬扬的离婚事件而成为名动一时的人物。是名人,便需要承受与之相应对的流言与压力。

徽因如果嫁给志摩,或者是表明自己是志摩的恋人,不但得不到舆论的理解与支持,相反,她会被推上风口浪尖。外人会指责她是“破坏家庭的第三者”“与比自己大许多的叔辈男子乱搞男女关系”……这些都是一个当时年仅十七八岁的女孩难以承担的。且她出身名门,家族的威望、父亲的威信皆需要她维护,她不能因一己之私成为家族的罪人,成为酿成另一个女人悲剧一生的导火索。

其三,徽因的理性。

徽因的内敛、缄默与陆小曼的大胆、张扬正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个同是一代才子所爱慕过的人,不同的是,林徽因的理智最终战胜了情感,选择嫁给一个踏实稳重的人,而陆小曼,宁可飞蛾扑火也要冲破世俗的禁锢,毅然与爱人双宿双飞。

林徽因的未婚夫梁思成与陆小曼的丈夫王庚实属一类人,他们皆有着不凡的出身,留过学,受过高等教育,且富有强烈的事业进取心。林徽因与梁思成幸福美满的婚姻在于,林徽因的理性与梁思成的包容。而王庚同样包容妻子,但是出身贵族、自小骄奢的陆小曼却体恤不到。她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只为奔赴理想的爱情,与同样怀着理想情结的人结缘,舍弃了一心一意待她的丈夫。这不能说是错,最起码,陆小曼得到了她的爱,而林徽因,却在多年之后,当故人身亡永别,只能通过日夜凝视悬于床头的飞机残骸缅怀少女时代的爱。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联想斯巴达方阵

    联想斯巴达方阵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已经不再是处于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剑走四方”的侠客精神都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斯巴达方阵”的制胜精髓和联想集团经营管理理念两者相结合,对于当代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之绝色恶毒皇后

    穿越之绝色恶毒皇后

    她工作了一天刚回到家就看到了她大学的时候最好的朋友,最恐怖的是那个朋友还是几年前就死了的。朋友说要给她介绍男朋友,她恐惧的直摇头,她敢肯定她的这个朋友是个鬼,那她介绍的男朋友能要吗?可是朋友却说了一大堆吸引她的话,她不自觉的点了下头,结果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看周围古色古香的,不是到了她最想去的古代了吧!兴奋的跑到镜子前,还真是赚到了,是个绝色大美人呢!可是看着看着就发现不对劲了,怎么腹部这么高呀?而且里面还会动。她无语望苍天,她可是恋爱都没有,怎么一下子就要升级做妈了,是哪个混蛋做的,看她不砍死他。可是.呜呜,为什么这么倒霉呀!孩子的父亲竟然搂着另一个女人不屑的让她哪里凉快呆哪去。老虎不发威,还真当她是病猫!既然是人家先对不起她的,那她也就不客气了,不过她还真不知道客气是什么!一向是别人怎么对她,她就怎么还给人家的。当他终于知道她的好想要她回到他的身边的时候,她不屑的回了一句:哪里凉快呆哪去。拍拍屁股很潇洒的走了。拜托!她可是女人的偶像妲己的亲妹妹,怎么可能为了一个男人放弃她们家族的与身具来的优良传统呢?况且那个变态的男人也不会允许她爱上其他的男人的,她也只是在心里稍稍的喜欢上官浩,结果却害得最在乎她的姐妹被人强暴致死,而下命令的就是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跟着她的那个男人。他认为她还会接受他吗?总有一天她也会让这个万人之上的皇帝尝尝被人压的滋味!她一向都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的至理名言是:恩情可以忘记,仇恨绝对不能忘记!魅惑江山,让现在的三个国家覆灭是吧?既然是他们这些人上人的先对不起她的,她有何必管那些人下人的死活!她要是不像妲己一样把这个天下弄的血流成河,她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腹黑狂妃别再跑

    腹黑狂妃别再跑

    当腹黑遇上妖孽,你们说是腹黑坑了妖孽,还是妖孽吃了腹黑?她,杀手出身,穿越后摇身一变成沧雄国风家小少爷,传说极其绔纨,极其风流,只知道吃喝玩乐,却没有人知道‘他’本是女儿身。他,霸道强势,高深莫测,妖孽如他,一次意外相遇,他和‘他’斗上了。风起云涌,七雄争霸,谁才是谁身边的终极伴侣?【女主女扮男装,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