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400000021

第21章

“相约格萨尔故里”系列报道之三 雪域高原上的藏戏团

刘丽斌

在中国藏区,到处流传着有关格萨尔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像诗歌、民歌、赞词、绘画和寺院等。而如今,在中国藏区的一些寺院里,人们依然会看到格萨尔和他的30员大将以及80位英雄的各种塑像。在藏区,格萨尔这位智勇双全、除暴安良、救苦救难的民族英雄,已深入人心,而色达格萨尔藏戏团也由此应运而生。

色达格萨尔藏戏团是中国藏区最早把格萨尔藏戏搬上舞台的藏戏团,它创建于l 9 8 0年,现任团长秋吉是创始人塔洛活佛之子。2 0多年来,父子俩为发掘、整理、传播格萨尔文化付出了不少艰辛。现任团长秋吉说:“这个团是由我父亲建立起来的,十多年前,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现在他的身体不怎么好,但一直关心着剧团的发展,当初刚建团的时候,主要是演戏,后来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把歌舞也搬上了舞台,使剧团能演藏戏,又能演歌舞,演员基本上是多功能的,既能表演藏戏和歌舞,又能唱歌和弹奏乐器,还能制作道具、服装。”

回想格萨尔藏戏团成立之初,现任团长秋吉还告诉我们,戏团当时人、财、力极度匮乏,仅有的财富是三十几个热爱艺术又大字不识的牧民,而前任团长塔洛活佛则身兼数职,既当编剧、导演、演员,又要当教员,从唱词、唱腔、动作到舞蹈、音乐、布景也都由团长塔洛活佛一个人承担。由于藏戏团的演员们都是当地牧民,因此,为了普及演员的文化,提高藏戏团表演水平,藏戏团特地开办了学习班。一方面向演员讲授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传授舞蹈基础。在藏戏团中扮演格萨尔王的班马次列(译音),就是这样一位演员,他在剧团的培养下,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已成为能在藏戏团里挑大梁的演员了。由于班马次列(译音)不会讲汉语普通话,一直站在他身边的格萨尔学专家益邛先生告诉记者:

“他是藏戏团招来的,他从小就听说过格萨尔王的故事,非常地喜爱,且能歌善舞,藏戏团长就把他招进了剧团,现在他是剧团里的一位骨干。”

由于现在格萨尔藏戏团的演员们个个能作词、谱曲,没有演出任务时,他们就深入民间收集整理与格萨尔有关的弹唱、传说故事,一步步丰富着藏戏团的演出内容。他们编演的八大藏戏如《志美更登》《松赞干布》等深受藏区牧民的喜爱。

1981年,前任团长班玛·塔洛活佛把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改编成藏戏,搬上舞台,霎时,整个藏区轰动了,沸腾了。那种民族心理与民族艺术的共鸣,是无论什么也替代不了的。也就是在那一年,剧团开始了藏区的巡回演出。

现在到藏区,如果运气好的话,人们可以看到藏戏团演员们的表演,而像《赛马登位》这样的格萨尔藏戏,藏戏团每年都要演出几十场。当记者近日来到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时,就亲眼目睹了《赛马登位》宏大而热烈的表演场面。

只见,宽大的草原上鼓角齐鸣,旌旗猎猎,列队的演员身着古时战袍,头盔上插着各色彩旗,威风凛凛,庄严肃穆的表情似乎告诉人们这是在比赛,而不是表演,同时,又是一种生活。

您现在听到的就是色达格萨尔藏戏团表演的《赛马登位》,其表现的内容是在吐蕃王朝瓦解后,藏区陷入一片混乱,部落之间连年仇杀,生灵涂炭,瓦西部落的首领年事已高,于是他发出通告:谁要是在赛马比赛中赢得第一,就可以继承王位,并将美丽的公主许配给他。格萨尔就是在这场赛马比赛中获得第一,登上王位,并由此创建了庞大的岭国部落联盟,率领以30员大将为首的大军四处征战,降妖除魔,为辽阔的草原创建了一片和平祥和的天空。

现在有关格萨尔征战的故事仍在青藏高原上传唱,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色达格萨尔藏戏团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剧团的演员们也常以英雄的行为来约束自己,因为他们深知,在雪域、在草原,格萨尔藏戏团代表着什么,承载着什么。他们经常自带糌粑、帐篷,徒步翻越唐古拉山,穿过长江、金沙江、大渡河、黄河,到西藏、到青海、到甘南、到四川各藏区,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布雪域高原,以及大江南北诸多文化名城。

为了让格萨尔文化发扬光大,为了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热爱他们的观众,色达格萨尔藏戏团还帮助甘孜州丹巴县、新龙县、阿坝州的囊塘县、青海果洛州、南黄州等建立了十六个藏戏团,在藏戏的抢救和发掘过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还为锡金王国宁玛高级研究院组建了藏戏团,并传授演技。

多年的付出,使格萨尔藏戏团受到多方瞩目。1981年,色达格萨尔藏戏团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部、中国国家民族委员会、中国文联的表彰,以奖励他们在世界格萨尔学研究发展领域里的创举。

现在色达格萨尔藏戏团正以独特的方式做着传播文明的使者,他们的多彩与魅力正渐趋凸显。

(作者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同类推荐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异能修武

    异能修武

    江城来到了一个古代修武世界,系统+异能+武功,当官、经商、经营门派当董事长,搞科研改善生活条件,有时候客串客串城管,有时候客串武功医生,找找武功漏洞,下副本捡点原版武功秘籍,更多的时候,生活是用来享受的!最后的破碎之路在何方?一个生病的武修世界,会被江城调理成什么样子?拭目以待!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壁柜里的爱情

    壁柜里的爱情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曾经在陈丹青先生《鲁迅是谁?》的演讲中听到一个别致的观点,他说“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以及风趣幽默的行文,后人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我们真的不小心错过了一个可爱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狡黠的那一面,他也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怀。若是仅仅从某一些方面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的全部,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