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300000012

第12章 历史内幕 (1)

标:公开发表的“暗杀名单”

对于一个专门从事暗杀的组织来讲,暗杀名单无疑是最为绝密的资料。为了怕走漏风声,这些资料还会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有几个可靠又关键的人物知道。然而就有这样一份事关生死的绝密暗杀名单,却被公开发表在当时发行量和影响力极大的报纸刊物上。如此惊人之举,发生在1933年的夏天。

具体操作这件事情的人叫王造时,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七君子”之一,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王造时(1903~1971)祖籍江西安福,原名王雄生,清华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就读政治学并获博士学位,后到英国任伦敦经济学院任研究员。王造时回国后,受聘担任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政治系主任、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主持创办了《主张与批评》半月刊和《自由论坛》杂志。还参与发起了上海各大学教授抗日救国会,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

此次事件的起因,要从王造时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人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说起。该会于1932年12月29日在上海成立,仅仅存在了半年便被国民党当局取缔,但它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宋庆龄、蔡元培分任该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杨杏佛任总干事。

该会还在北平、上海等地设立了分会,革命先驱、以笔为剑的鲁迅先生,当时便是上海分会的执行委员。该组织公开反对国民党的统治,反对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外交政策,利用各种渠道,积极营救被国民党关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是一个进步爱国的民主政治团体。王造时当时担任同盟的宣传委员和执行委员,积极参与了多次援救活动。

同盟组织的爱国行动很快就惹怒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当局于是发布宣言,诬蔑其为“非法组织”,要求予以解散。但是同盟组织没做理会,仍旧与国民党当局做着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开始使用其一贯的流氓伎俩,让以暗杀为主业的特务组织蓝衣社出头,开始进行有预谋的暗杀活动。1933年6月,同盟组织的总干事杨杏佛首先被蓝衣社特务暗杀于上海街头。

国民党的暗杀行动一出,上海的空气立刻变得紧张起来,一时间阴云密布、人心惶惶。王造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恐怖氛围,暗杀杨杏佛只是一个开始,国民党绝不会只针对杨杏佛一个人,后面应该还有一大批人,而这些人无疑都是对国民党当局不利的爱国人士,当然也包括王造时自己。

坐以待毙肯定不是办法,王造时思笃再三,决定主动出击,走在国民党前面,变被动为主动。他决定走一步险棋,他要把蓝衣社可能暗杀的人的名单公布出来,给他来一个釜底抽薪。

王造时于是找到《大美晚报》中文版的总编辑和发行人、老朋友张似旭商量。《大美晚报》是美国商人在中国开办的报纸,是张对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的进步报纸。张似旭对国民党当局也很不满,但是如果公布这样一份名单,无疑要冒极大的风险,但他毅然将这份名单同时在中英文版首要位置作了刊登。死亡名单一经面世,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爆破于当空。一时间舆论哗然,举国震惊。国民党当局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阴谋,就像被剥光了衣服,置身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王造时还找到另一家进步团体《中国论坛》杂志社,该刊以“勾魂单”为题,对国民党拟暗杀的53位爱国人士进行了公布,各报刊纷纷转载,发表评论,闹得沸沸扬扬。

迫于舆论和社会的双压力,时任上海市长吴铁城,不得不召集社会及媒体人士公开发表谈话进行搪塞。蓝衣社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也不得不就此罢手。

(摘自《中华传奇》)

引:近年来,随着《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播放,一度鲜为人知的南京保卫战的有关历史细节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有关史料的发掘,南京保卫战的历史原貌逐渐清晰——

标:大屠杀背后的南京保卫战

蒋介石的固守决策

南京保卫战曾被认为是一场“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战役。蒋介石决定固守南京,除了考虑到南京的特殊地位(若不战而退,有失体面,固守南京则表明政府抗战之决心和意志),更多的还是出于外交战略的考虑。因为自淞沪会战后,国民政府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国际干预中日冲突的努力。虽然从军事角度来看,南京已无坚守之可能,而蒋介石出于外交层面的考虑,又希望能够在南京坚守一段时间。

作出固守南京决策之时,布鲁塞尔会议尚在进行中,蒋介石希望能够利用《九国公约》来制裁日本,但最终九国公约会议未取得积极成果。到了1937年12月5日,蒋介石对“苏俄出兵已绝望”,而“德国调停似亦无望”,国际形势渐陷于不利状态。可是,蒋介石在同日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及阎锡山的电报中却声称:“南京决守城抗战,图挽战局。一月以后,国际形势必大变,中国当可转危为安。”这表明他还未放弃对国际干预的期望。

但是,蒋介石这种为了引起国际干预而不顾军事上困难的战略决策,一旦国际干预没有如期而至,那么南京保卫战的军事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为达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的,歼灭战遂成为日军迂回包围南京的主要作战目标之一。12月7日,日本华中方面军通告了《攻占南京要领》。

唐生智的失败撤退

1937年11月中旬召开的关于南京战守的决策会议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内部出现分歧。一种意见主张只是在南京进行象征性的抵抗以后即主动撤退。另一种意见主张在首都南京至少在一定时期进行绝对固守的作战,这是蒋介石的主张。然而, 这种意见在军事委员会高层会议上未能获得广泛支持。在11月18日的军事委员会高层会议上,蒋介石决定在南京进行短期固守作战。蒋介石提出由谁来负责固守南京的问题后,一时无人应答。最后,唐生智表示愿意担负这一职责。蒋介石顺水推舟地接受了唐生智的请求,决定由唐生智出任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

蒋介石在11月24日正式发布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也开始着手组织该司令部。从11月25日组建南京卫戍部队算起,只经过了18天时间,南京即告失陷。

为避免南京守军被敌围歼,蒋介石于12月11日中午考虑令南京守军撤退,遂令时在江北的顾祝同以电话转告唐生智。顾祝同要求唐生智当晚渡江北上,令守军相机突围。唐生智考虑到由于自己曾力主固守,若突然先行撤走,怕其后责任难负,因而他要求必须先向守军将领传达清楚最高统帅的意图后方能撤离。当晚,蒋介石致电唐生智,令其可相机撤退。唐生智于当夜在卫戍司令部开会研究后,决定于12日撤退。

12月12日中午前后,日军已攻破中华门,防守此处的第88师被迫撤走,南京失陷已成定局。当时,大批逃难居民与溃退的散兵拥挤在街道上,城中秩序开始陷于混乱。南京守军已开始呈动摇态势。唐生智等决定改在当夜撤退。12月12日17时,卫戍司令部召集南京守军中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由于时间紧迫、渡江交通工具有限,原定突围计划是36师、宪兵部队及直属诸队依次渡江,其余各部应设法从正面突围。但在书面命令下发后,唐生智又下达了口头指示,规定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及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这就大大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也为不执行命令制造了借口,以致计划中规定的由正面突围的部队,除第66军及第83军之大部按命令实施突围外,其余各军、师均未按命令执行。

由于唐生智对于战局判断失误,城破前一天才开始下令撤退(而此时最佳撤退时机已过,各部队联络不畅,秩序混乱,指挥系统已经瓦解),从而造成了大批中国军队未能成功撤退而滞留南京,最后大部分被日军屠杀的严重后果。

惨绝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在时间上前后承接,南京保卫战的失败造成南京陷落,随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对南京市民疏散不力,留下严重的平民安全隐患,对于南京的防守部署不力,造成军事撤退混乱,大批中国军人滞留城内。这些因素扩大了南京大屠杀中遇难者的规模。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数十万军民被日军屠杀,其中中国军人大概在7万~9万人。而如此众多的军人被俘虏、被屠杀,与南京保卫战的战略决策和指挥失误密切相关。一方面,国民政府集合重兵固守南京的决策失误是造成大批中国军人滞留南京的根本原因。南京居长江之南,日军对南京取分兵合围之势,国民政府在没有足够力量保证南京守军可以安全有序撤离的情况下,集合十余万的军队固守南京,这显然是军事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蒋介石明知南京不可守,却高调表态要死守南京,实际上是对参战部队做“遗弃性处置”。另一方面,作为南京卫戍司令的唐生智,对万一城陷之后如何有序地组织撤退等善后事宜,也考虑不周。他为了迎合蒋介石而提出了“誓与城市共存亡”的口号,在挹江门阻止军队退往长江边,并收缴渡江船只。按照唐的说法,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其结果:“死地”形成了,而“后生”则为泡影。加上军事决策与指挥体制的缺陷,于是导致了南京沦陷后,中国守军不能形成有效抵抗和有序撤退,直接造成了滞留城内的官兵陷入组织崩溃的境地,被俘官兵数以万计,并成为日军残忍屠杀的对象。

(摘自《北京日报》严海建/文)

标:蒙冤受难的“胡风集团”成员妻子们

胡风妻子:5年监狱,5年失业

胡风妻子梅志在被捕的“胡风集团”成员妻子中间,在狱中呆的时间最长,是5年零10个月。她是作为“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被捕的,何况还是胡风的妻子。

梅志关押在北京城内的监狱,和关在秦城监狱的胡风一样不知对方的下落。1961年初,梅志母亲由于肺炎死于医院,后事无人办理,梅志获释出狱,料理母亲后事。失去工作,背上黑锅的梅志,只得靠拆房的补贴养家糊口。

5年监狱,5年失业后,1965年11月,梅志拿到了自己的《不予起诉书》。然而,苦难并没结束,对梅志精神和身体的更大折磨,还在后面。

1970年初,胡风被解往四川省第一监狱,“四川省革委人保组”宣布将他改判无期徒刑。长期承受巨大的精神折磨,胡风的精神终于崩溃了,他患上了心因性精神病,在监狱里多次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1973年1月,梅志被送到四川省第一监狱与胡风相聚。

看着已不成人形的胡风,梅志流下了痛苦的眼泪,但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必须镇定!此时,自己必须以最大的韧性去唤回丈夫那清明的理智,使他的心灵复苏!每当胡风犯病,她就像母亲哄孩子似的温柔地安慰丈夫,直到他渐渐地平静。渐渐地,胡风的饮食起居恢复了正常。1979年1月11日,胡风得到监狱释放。

贾植芳妻子:两次入狱

贾植芳妻子任敏自1937年在西安认识贾植芳并结婚之后,一直跟着他走南闯北。任敏在1958年底从上海到了青海,这时已出狱两年,没料想,到了青海,她会第二次入狱。初到青海,任敏被安排到山区教小学。不到半年,上海的检举信到了青海,告任敏曾攻击毛泽东,为“胡风集团”鸣冤叫屈,于是,她又被关进了高原监狱。

1962年,任敏出狱了。回到家乡,她才知道贾植芳仍在上海狱中。许久没有缝鞋的她,在灯下为贾植芳细心缝做一双布鞋,托贾植芳的弟弟寄到了上海。从鞋底的针线,狱中的贾植芳猜想任敏回家乡了。

贾植芳1966年春天出狱之后,仍属管制对象,任敏和他只能书信往来,未能见面。一个月,两个月,一年……1967年9月,任敏终于凑够了钱,乘上开往上海的火车。

卢甸妻子:一个尽职的“护士”

和一年狱中生活相比,丈夫卢甸的疯才是最折磨李嘉陵的痛苦。

同类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采桑子

    采桑子

    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
  • 大智若愚的点滴

    大智若愚的点滴

    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古往今来,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哀家不祥

    哀家不祥

    哀家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可直可弯能屈能伸,镇得住后宫,平的了天下,扮得了少女,当的起后妈,侍奉过先帝,养的起太子,玩的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斥退过死皮赖脸的无知丞相,躲过了不怀好意的搭讪外国使臣,摄政王讲笑话我可以拍桌大笑,小侍卫你要玩文艺我仰望星空。得之你幸,失之你命。
  • 爱有8种习惯

    爱有8种习惯

    本书为我们作出见证: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扉之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更美好,并将世界变成更公正而和平的地方。本书帮助我们回答并解决现代人面临的重要问题,诸如:为什么说我现在过的生活就是我应该过的生活?我怎样原谅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怎样和难以相处的人坦率交流?我怎样给他人提供最大的帮助?我怎样忘掉过去着眼未来?本书通过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和宝贵建议,向我们展示出:通过培养慷慨、静默、求真、坦诚、游戏、宽恕、慈悲和社群等简单却意义深远的爱的习惯,我们就能创造完满而有意义的生活。
  • 魔女全无敌:凤斗乾坤

    魔女全无敌:凤斗乾坤

    落嫣然是上古门派的绝世天才弟子,武功法术超群,几乎无敌天下,授命前往异世追寻上古异宝混沌珠!到达天元大陆,风云涌动,轰动天下!魔族、妖族人类各族暗流汹涌,且看嫣然如何惊艳天下,凤斗乾坤!
  • 射速之王:机枪

    射速之王:机枪

    本书主要是介绍机枪的军事知识,从机枪的诞生、发展、应用及其技术革新、经典战役等方面,全面介绍,给广大读者以清晰地认知。军事知识历来是青少年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异彩纷呈的武器装备模型历来是青少年最喜欢的藏品,
  • 墨戏黛之笑红楼

    墨戏黛之笑红楼

    新文已发,希望大家踊跃跳坑~《红楼之玉溶潇湘》:金玉缘成,黛玉毅然离开荣国府,却因意外为水溶所救!从此,孤傲轻灵的弱女子,与性情倨傲的皇子之间开始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感纠缠。无意皇宫生活,向往青山绿水的林妹妹,此一回能否博得命运的青睐?不期的邂逅,是前缘早定,还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清泠飘逸的她,霸道不羁的他,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惊觉自己沦陷时,却面临离去的绝决,躲得开感情的纠缠,却逃不过自己的心,相遇,是缘,是劫?蓦然回首,原来一切皆有定数!最终,他能否获取那颗孤傲的芳心,与之携手一生?本文温馨多多,小虐多多,过程曲折,结局圆满!情节一:长眸一眯,嘴角掀起一抹嘲讽的笑意:“救命之恩,世人最常见的报答的方式不外乎以身相许!”看着那张俊颜静静地道:“报恩的方式有种种,而王爷方才所说的,却是最不明智的一种,黛玉绝不会奉上自己的终身!”情节二:看着面前清泠淡然的少女,眉眼间那份傲然令人动容,话出口却是冷酷无情:“朕的两个儿子为一个女子大打出手,你说,这样的女子朕如何能容忍?”情节三:对着面前的绝世仙姿,长眸闪过狂涓和怒火:“不要自作聪明,我不要你的善解人意,你以为这样,我便会感激你?”拥住怀里的温软,贪婪地汲取着她的幽香,语气蓦地柔软:“即使权势富贵在手,没有你一起分享,又有何义?”《墨戏黛之笑红楼》(因不忍黛玉身世凄苦,命如浮萍,故还其一段绝世良缘!本文风格轻松活泼,旖旎幽默,略有香艳,不喜者请绕行!)金玉之缘成就,王夫人却并不放过黛玉,王嬷嬷五十万买了黛玉一条命。昏聩中的黛玉,被送上与茜香三皇子的和亲轿子,当她清醒之后,面对已成的事实,该何去何从!她要嫁与的这个痴傻王爷,却是一个极品男人,表面上又痴又傻,无赖又淘气,处处戏弄她;另一面却是魅惑无比,霸道邪邪。黛玉面对这样一个双重身份的男子,是如何与之周旋的,慧质兰心如她,面对天真阳光口口声声唤自己娘子的他,另一个邪肆俊美,专横霸道的他,黛玉到底爱上的是哪一个?当事实真相浮出水面,揭开他面具下那张颠倒众生的脸时,又该如何面对他的解释!片断一:“我想知道林黛玉是个什么样的女子,竟然甘心嫁给一个傻子?”面具下一双魅惑的长眸戏谑地看着她,黛玉不由秀眉紧蹙:“这与你什么相干,又不是嫁给你,阁下未免管得太宽了吧?”对方倏尔一笑,欺上身来:“你怎知以后不会成为我的女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天堂的左边

    天堂的左边

    当生活和生命被我们心中的执念所主导,幸福会在哪里?绝望不会是一切最终的结局,也给不了结局,因为希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