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30

第30章 蜀道沿线千古谜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古蜀道上许多现象扑朔迷离,留下问号,勾起人们种种猜想,试图进行破解,有的至今仍是难解之谜。现分类排列,客观介绍,以期启发人们探索。

第一节 蜀道沿线历史之谜

一、勉县两座武侯墓真假之谜

陕西勉县武侯墓区内,有两座墓冢:一在正殿后与崇圣祠之间的中轴线上,一在后院西南角的半山坡上。有的说诸葛亮遗命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半山坡墓为真墓;有的说殿后大冢与陵园主体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才是真墓。这真是两墓并存,真假难分。

二、刘备墓在哪里

据《三国志》,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死于永安宫(今奉节白帝城),五月运回成都,八月葬于“惠陵”。甘、英两夫人先后合葬于墓内。20世纪80年代,陈剑等人则认为刘备假葬成都,真葬奉节,主要理由:当时是热天,不允许刘备遗体运到成都;奉节有原配甘皇后墓,刘备死后和原配甘皇后葬在一起,理所当然。成都之南彭山县认为该县莲花山皇坟,就是刘备的墓葬地,理由是有县志记载和民谣为证。刘备墓到底在哪里?

三、李白出生地之谜

诗仙李白出生地,千百年来有多种说法:一说西域碎叶;二说亚细亚碎叶(今哈萨克境内托克马克);三说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四说焉耆碎叶(今新疆焉耆和库尔勒一带);五说四川剑南道昌隆(今江油)。国内学者都认为李白祖籍陇西、生于蜀之绵州昌隆,这是否是最后定论?

四、邓艾墓葬之谜

魏征西将军邓艾偷袭阴平道成功,后被魏将斩于绵竹。邓艾的遗体为什么不就地安葬,却在几百里外的剑阁下葬?有人这样解释:本来打算运到魏都洛阳下葬,但经剑阁时,士兵疲劳,只好改葬于此。这仅是推测,缺乏文献印证,真实原因待考。

五、何处是真截贤岭

秦末楚汉相争时,萧何独具慧眼,月下在截贤岭追到不被刘邦重用而出走的韩信,传为历史佳话。现蜀道沿线多处有截贤岭地名,如宁强西河有截贤岭,南江县北和玉泉乡映水坝分别有截贤岭二处,汉中廉水乡仙台上也有个音近字不同的铁贤岭,使人眼花缭乱。到底哪处是真的?

第二节 蜀道沿线自然之谜

一、剑门关峡谷之谜

从剑门关关口进去,有一条长500米、宽20米,两岸绝壁的峡谷。这条峡谷是怎样形成的?有人认为是古代两次地壳运动的结果。一次是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地质运动,使四川成为盆地;另一次是受龙门山褶皱影响,地质断裂形成“一线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许还有新的解释。

二、剑门关神像之谜

1996年,有人曾拍到剑门关左壁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剑门关左壁似一人面像,他头戴盔甲,神情凝重,活像一位镇守剑门关的大将。有人认为这是蜀汉守将姜维灵魂转化的,表现其死后仍忠心护国的精神。当然,这只是人们的想象,至于它何时形成、怎么形成的,仍是一个谜。

三、姜维拜水池之谜

昭化牛头山上有一眼水池,相传姜维被困牛头山,诸葛亮托梦拜水而挖的。水池直径3米左右、深1米,千百年来,不管天晴下雨,始终保持半池状态。天旱不涸,下雨不满。拜水池与嘉陵江水位相差700多米,池水随江水变化而变化,江水清,池水亦清;江水浊,池水亦浊。多少科学家实地考察研究,也没有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人们也将其看做一个待解之谜。

四、朝天地名来历之谜

朝天地名由来十分有趣,主要有三种说法:一、古代有条孽龙,在此兴风作浪,被二郎神追赶,打得四脚朝天,故名;二、安史之乱,唐明皇避难逃蜀,蜀中文武官员前来朝见天子,后改名朝天;三、这一带陆路难行,有碑文曰“大路朝天”,言上山之难。第一种说法仅是传说,另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哪种说法最合情合理?

五、蜀道旁出土煤雕之谜

1954年,金牛道上昭化宝轮出土战国时期船棺墓葬群,发掘出三件煤雕制品。煤雕是采用质坚而又细腻的特殊品种煤雕刻的工艺品。查广旺产煤区、四川甚至西南产煤区,均未开采过这种煤种。那么这三件炭精制品从何而来?可能是外地客商到广昭随身带来的煤雕工艺饰品,死后陪葬入土;亦可能是外地客商把特殊煤种运到川北加工后留存下来的。真相如何?

六、含羞泉之谜

金牛道上广元市朝天安乐河畔,常年有一股水从石岩山缝里流出。一旦遇到声响比如高声说话或往水里抛石块时,流淌的泉水便倒流回去。当外面的声响停止,泉水又慢慢流出来。是何原因使泉水如含羞草一般遇声则回、无声则流?

七、石门洞壁平滑之谜

据史载,东汉时,汉中太守在褒斜道重峦叠嶂处组织石工使用最原始的工具,采用“火焚水激”法,历时四年开凿出一条16.3米长的石门(即隧道)。奇怪的是洞壁光滑,十分平整,没有一点钎凿斧斫的人工痕迹。2000多年前先民们采用什么手段达到这样高超的施工水平?

八、邓艾墨迹隐现之谜

阴平道上青川清溪的写字岩,相传三国时期曹魏大将邓艾奇袭阴平道伐蜀时路过这里,见岩壁上有光滑的平石一方,便欣然题写“邓艾过此”四个大字。当地乡民说如用水冲石壁,四个字立即凸现;等壁上的水干了,字迹则会自然隐去。这是什么原因?

九、白花石刻之谜

金牛道上广元白花石刻,国内外久负盛名,谜团多多。谜之一,白花石雕刻的花瓶,插上鲜花,久不凋谢;谜之二,白花石雕刻的糖果盒,装上糖果,久不变味;谜之三,白花石雕刻的鱼缸,久无臭味。如此神效,有何科学道理?

第三节 蜀道沿线科技之谜

一、栈道运输之谜

蜀道上古栈道有些地段十分狭窄,战车怎么通过?大批士兵、粮草怎样运到前方?有三种说法:一是整修栈道说,加宽加固,如诸葛亮整治剑门阁道30里;二是就地屯粮说,减少运输;三是改进运输工具说,如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提高运输效率,但上坡、转弯怎么办?

二、千佛崖峭壁造佛像之谜

金牛道上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群,40多米高,下临滔滔的嘉陵江,古人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怎样在峭壁上开凿佛像?一说在江边崖上凿孔架木搭架进行作业;二说是从山顶上凿孔,揳入楔子,用绳子系人缓慢而下挨近崖壁而凿。

三、报恩寺防震之谜

阴平道上的平武报恩寺系明代古建筑,地处地震带,多次遭受七级以上地震仍完好无损,原因何在?据考察,这座古建筑木结构十分讲究,全部采用多种斗拱,不用一根钉子,且建筑形式多样,讲究结构平衡。这是抗震的因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吗?

四、窦圌山山峰上建庙之谜

阴平道江油窦圌山山峰上的庙宇离地面四五十米高,其中两峰无路可攀,古代建庙时用的木头、砖瓦等建筑材料怎样运上去?有人猜想,古代窦圌山周围可能林木繁盛,工匠们在树上缠横杆,分段把材料运上去。东西两峰有两根20米的铁索连接,古代没有起重设备,这两根链条怎样架上去?也有人推测,可能在现场用铁矿石和煤炭炼成铁制成铁链后,用木材垒到山腰,两头压住铁链,用火烧掉木头,链条便自然留在上面。这仅是人们的设想,缺乏文献资料印证。

第四节 蜀道沿线文化之谜

一、五丁身份之谜

五丁开凿金牛道的传说家喻户晓,五丁是谁?众说纷纭:一说是古代部落的名称;二说是古代筑路大军的五个头目;三说是体型高大、技艺高超、力大无比的筑路英雄;四说为古代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劳动群体;五说是人的姓名;六说是引领工程的头目。哪种说法接近实际,尚需进一步考证。

二、兵书洞有无兵书

金牛道上剑门关营盘嘴有个天然石洞,高1米多、宽3米,没有路可通达。当地群众称为孔明兵书洞。史载: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时,亲自将自己著的兵书36篇(包括“五慎”、“六恐”、“七戒”、“八务”)送给姜维。相传蜀亡前夕,姜维把兵书秘藏于此洞。此洞是否藏有孔明兵书?姜维取走没有?36篇兵书今何在?

三、《蜀道难》创作动机之谜

李白的千古绝唱《蜀道难》广泛流传,其创作动机一直存在多种分歧:一说讽刺剑南的某一节度使;二说担忧杜甫、房琯的安危;三说希望友人王炎不要滞留蜀地,应早早返回长安;四说表现对唐朝前途命运的担心;五说表现李白感慨自己仕途艰难坎坷;六说描写蜀地奇异风光和恶劣环境。哪种说法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觉苑寺壁画作者之谜

金牛道上剑阁觉苑寺佛传壁画,技艺高超,被誉为“艺苑奇珍”、“佛传国典”。作者是谁?说法有三:一说是唐代画圣吴道子一夜画成;二说是明代该寺住持僧人静智及其徒弟道芳绘制;三说是民间艺人集体创作。谁是真正的作者?还有待深入考证。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残刀斩天

    残刀斩天

    一刀起,万念俱幻,梦魇载青衫,飒沓如流星。武子风,命途多舛,却为心中的一份执念,一步步走上修炼的巅峰,当他把刀架在魔族的脖颈上时,原本的幻想却支离破碎,原来一切全都错了,真正的敌人还在肆虐,还在吞噬着世间的希望,而他又将怎样去挽救,抬头仰望,那一望无垠的天空,或许就是方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金钱树

    金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小娘子的桃花劫

    小娘子的桃花劫

    简介:她是灵珑,她是一个传说。(上部完结)
  • 独宠千年之傲妃重袭

    独宠千年之傲妃重袭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向这片大地的时候,夜晚的宁静便被打破。阳光与清晨的露珠一起在叶梢舞蹈,使这片本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森林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光晕。天空逐渐明亮,越来越热烈的光芒努力地想要透过叶缝照向下面的土地,奈何层层叠叠的树叶如同一张天然的帷幕,固执地让大地与天空隔绝。本该是虫儿懒洋洋晒着太阳哼着歌儿的森林中却安静得连风吹的声音都听得见,让人心中平添无数恐惧。远……
  • 纯念

    纯念

    花季雨季,她年华正茂,他青涩胆怯,朦朦胧胧中,那看似不真实的爱情,谁来书写结局……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神武鬼剑

    神武鬼剑

    马腾携带鬼剑士技能降临异界,他是废材?强大仇敌?在全职鬼剑面前都是浮云!异世强者准备接受他的鞭挞吧,更有超级神器灵犀戒指陪伴左右,武功秘籍,神兵利器只要实力提升,戒指便会为他送上!一个带着鬼剑士技能的穿越者,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