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24

第24章 蜀道民俗醉四方 (2)

成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盛产花木,为举办花会打下基础。传说农历二月十五是“花朝日”,又传是李老君生日,故这天在道宫成都青羊宫举办花会。会期长达三四十天。届时,市郊花农把花卉运来,名花荟萃,争芳斗艳。赛花、赏花、购花盛况空前。成都花会形成于唐代,经过历代发展,现在花会发展为以赏花购花为主、选购吃穿日用品为辅的丰富多彩的物资交流会。

五、南江灯火节

南江灯火节是蜀道上第一个缅怀红军的地方性节日。

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红三十一师师长王树声率部攻克甑子垭后,分三路开进米仓道上的南江城。这是红军入川解放的第一个县城,当时广大群众敲锣打鼓欢迎红军,军民联欢,举行灯火游艺晚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前立一高凳,放装桐油的长明灯。为纪念红军解放南江,县苏维埃决定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为“灯火节”。“文化大革命”期间,灯火节被视为旧俗停止活动。1984年南江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这个川陕苏区留传下来的红色节日。

第五节 强身健体话竞技

一、西安斗鸡赛

西安城乡每到春节或农闲,盛行斗鸡杂艺,是一项群众性游艺活动。斗鸡开始,两位鸡主怀抱雄鸡,走上斗鸡赛台,逐渐靠近,把鸡放在地上,当要接触时,鸡主把鸡拉开,如此反复数次,激发雄鸡斗志。当两只雄鸡怒气达到高潮时,鸡主示意斗鸡开始。评判员发出比赛信号,两只雄鸡伸头向前,一起一落,经两三分钟结束决斗。最后给胜出鸡的鸡笼挂红,鸡主得奖品。

二、梓潼登高慕相如

金牛道上的梓潼每年正月初八举行登长卿山活动,拜谒相如读书台遗址,登高望远,祈求新的一年万事顺利。相传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进京路过梓潼时,在此山腰古刹攻读诗书,成就功名。唐明皇入蜀避难时,听此传说,甚为感动,敕封此山为“长卿山”。后来文人墨客路过梓潼常慕名登山望景。这个习俗传到民间,形成正月初八登长卿山的民俗。

三、巴州登高念李贤

农历正月十六,是巴中传统的登高节。据史载,章怀太子李贤被武后以“反叛罪”废为庶人,唐永隆三年(公元681年)发配巴利驿道上的巴州。李贤思念父王,于农历正月十六登上南龛,翘望京城。人们为李贤的忠君、骨肉情所感动,此后,相沿成习,形成地方性登山活动。

四、达州登高忆元稹

正月初九送元稹,达州人民把山登。

沿袭至今千余年,缅怀廉吏寄深情。

这是记达州登高节的一首打油诗。荔枝道上的达州每年“元九”(农历正月初九)登高的习俗源于怀念唐代元稹而兴起的。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唐朝诗人。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移任通州(今达州市)司马。任职期间,清正廉明,扶持农桑,奖励农耕,倡导文风。任职四年后离任,群众扶老携幼赶来送行。大家为了多看他一眼,纷纷登上翠屏山,遥望他远去的背影。相传元稹是正月初九离开的,民众便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登翠屏山,于是达州“元九”登高的习俗就这样传下来了。

五、火盆山抢木童儿

旧时,阴平道上江油武都火盆山庙会上有一项抢木童儿的游戏引人注目。庙会中午,正是人多热闹时刻,抢木童儿游戏开始。道士点燃香烛,将六个大小不同的木刻“童儿”放在神桌上,顶礼膜拜。然后一手拿香烛,一手拿木童儿,口中不断念开光词,再用蜡烛在木童儿脸上晃动,然后分几次将木童儿抛向空中,让群众争抢,抢得多的为胜利者。抢木童儿习俗源于古代陈塘关李靖迫害哪吒的神话传说,反映人民群众对弱小儿童群体的关注和拯救。

第六节 欢歌跳舞乐陶陶

一、群众歌咏活动

蜀道沿线,无论田间地头、山梁河谷,时常飘来悠扬宛转的山歌。古道上的背二哥,放下打杵子歇脚时,就哼起震响山谷的高腔背二歌;江上拉纤的纤夫喊着荡气回肠的船工号子;包谷地里薅草的农民唱起热闹、浑厚的薅草歌;地下深处的运煤工哼起风趣的运煤山歌;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要“编个山歌搭上言”;打柴也不忘唱歌,“出门一声山歌子,进门一背块子柴”;坝头、巷尾还有民间艺人说唱叙事长歌《吴幺姑》、《月儿落西斜》。山歌和吃饭一样,一天也离不开,“不唱山歌冷秋秋”。

蜀道山歌民间储量丰富。一个歌手唱:“山里人来会唱歌,你的没得我的多。屋里装了几柜子,坡上还有几岩壳。”另一个歌手唱道:“我的山歌没好多,牛毛没我山歌多。唱了十天搭八夜,才唱一只牛耳朵。”

蜀道群众歌咏活动源远流长。据《巴州志》记载,“春日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炮,放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合,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说明在明清时期,巴州一带就盛行打击乐器和唱歌相结合的歌唱形式。《广元县志稿》云“耕夫垄上谣,负者途中歌”,证实古代广元地区田间、背运劳动歌十分发达。川陕苏区时期,革命根据地专门组织“鲜花队”(妇女歌咏组织),教唱红色歌谣,宣传共产党政策,唤醒民众。新中国成立后,不断举办山歌表演,许多农家乐把本土歌谣作为迎宾曲。

二、耍龙灯

蜀道沿线城乡喜庆节日时,都有金龙飞舞的“耍龙灯”活动,民众借此活动祈祝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龙灯制作简便,多用竹片和铁丝捆扎成圆形骨架,分龙头、龙身、龙尾。用布做鳞片;龙身可长可短,一般7至11节;龙头要高昂,龙嘴张合自如,二瞳圆睁,气宇轩昂。

舞龙演出,武生手执绣球,在锣鼓声中引龙登场。领舞(舞龙头者)指挥其他舞龙者表演龙的飞、腾、跃、跑等动作,形成巨龙腾飞、翻江倒海的气势。

农村还有几种简便、风趣的龙舞形式。板凳龙舞:利用农家现成的长板凳,两人一前一后,用双手托起四只板凳脚,便可表演龙的各种动作。水龙舞:陕南有此习俗;用柳条扎成龙头,谷草扎节成龙身、龙尾;水龙出行,众人在鞭炮声中向龙浇水,求神祈雨,保农业丰收。火龙舞:广元朝天一带有此习俗;过年时,为了增加热闹气氛,舞龙的四周安排数人冲烟火,让龙在烟火中上下翻滚。

三、朝天唢呐

唢呐是金牛道上朝天一带民间吹奏的乐器,不分时令节日,凡婚丧嫁娶,修房上梁,唢呐队都要被请去热闹热闹,渲染气氛。

唢呐曲牌有独奏、对奏、齐奏等多种形式,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比如:送葬的独奏《哭丧调》,充分表现了悲哀、忧伤的情调;喜庆时刻吹奏的《鸡啄米》曲牌,妙趣横生,充满欢快气息。

演奏唢呐的民间艺人演技娴熟,单吐、双吐、花舌都能运用自如。有的还能循环换气,模仿人笑马叫、鸟语鸡鸣。演技高超者还一人同时吹奏两支唢呐,令人拍手叫绝。

朝天唢呐源远流长,相传起源于秦汉。民间传统曲牌有《十面埋伏》、《将军令》等几十种。

第七节 流行俗语趣味多

俗语,又叫顺口溜、民谣,是民间口头流传、语句定型的短语。蜀道沿线群众千百年来用亲身感悟创造了许多耐人寻味、内容丰富的俗语。

不是寒溪一夜涨,哪有汉代江山四百年?

这则俗语记述秦末楚汉相争时期,“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韩信离项羽投奔刘邦,未被重用,不辞而别。因寒溪涨水,萧何才得以追上韩信,劝返汉中,说服刘邦,拜为大将。后韩信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使两汉延续400余年。俗语虽夸大了韩信的个人作用,但肯定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是韩信提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刘邦在汉中称王,为制造假象,假意派人去整修烧毁的褒斜道,却暗中从陈仓道进军占领宝鸡,出其不意平定“三秦”。

蜀道通,蜀国亡。

传说秦王欲伐蜀,苦于道路不通,采用“石牛屙金”之计,诱使蜀王派五丁打通秦蜀古道。公元前316年,秦王乘机一举灭蜀。

蜀汉兴,起葭萌。

葭萌,即今昭化,金牛道上重镇,水陆交通便捷。刘备被益州牧刘璋推为大司马,北上汉中讨张鲁。刘备来到葭萌,见此地地势险要,物产丰富,便驻扎下来一年之久,屯粮练兵,安抚人心,为建蜀汉政权打下基础。

刘禅亡了国,害了阿斗柏。

刘禅,刘备之子,蜀汉后主,阿斗是他的乳名。因沉溺酒色,亡国,押往洛阳途中,在金牛道翠云廊一古柏下躲过雨,取名“阿斗柏”。当地老百姓听说他甘心当亡国之君,乐不思蜀,愤恨地对阿斗柏树刮皮、火烧。故有此谣流行。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廖化,原为江湖好汉,蜀汉普通将领。蜀汉后期,名将先后死去,姜维伐魏,常以他为先锋。俗语寓意“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西安有座钟鼓楼,半截立在云里头。

西安城内西大街路北有座鼓楼,东与钟楼遥遥相对,楼高33米,宏伟壮丽,故有此谣。

石门对石虎,金银二万五。

若要打得开,买到汉中府。

陕南石门隧道对面,有一座山峰,形状如虎。石门、石虎两座山峰相对耸立,构成汉中的北部门户,形成固若金汤的天然屏障。

守住剑门关,四川得安然。

金牛道上剑门关,两山对峙,其状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中原入蜀的北大门。俗语概括了剑门关在四川的特殊战略地位。

一季庙会,富了千家。

一季庙会,万人兴奋。

这则俗语概括了梓潼七曲山庙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庙会春秋两季举办,省内外商家云集,实现文化经济并茂。

要看美女西山观,要吃包子窝窝店。

西山观,在绵阳城区西山,每年正月初九举办庙会,青年男女精心打扮,美女如云。“窝窝店”,绵阳地方风味小吃名店,以包子味美、馅多而闻名。俗语概括了西山观庙会的主要内容:看美女,饱眼福;吃包子,饱口福。

游遍千里蜀道,胜读半部《三国》。

三国时期,蜀魏战场主要在蜀道,留存的三国遗址(迹)200余处,另有大量相关的纪念性建筑物、雕塑。游览参观,体会更深,故有此谣流传。

同类推荐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哲理荟萃

    哲理荟萃

    《微型小说·哲理荟萃》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哲理微型小说。正如费尔巴哈说:“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理的秘密。”这些名篇佳作在智慧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聪明才智、思考能力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医毒妃:废物大小姐

    神医毒妃:废物大小姐

    夏清歌,龙溪大陆赫赫有名的废物大小姐,自小与梁家世子爷订有娃娃亲,却不想,十五年大婚在即,梁家为了攀附皇权生了悔意,一场风波自此掀起。退婚不久她竟对容颜倾世的七殿下一见倾心相思成疾,天随人愿,得了太后懿旨择日嫁进睿王府。却不想,大婚没过多久,姨娘伙同庶妹设计,陷害她含冤致死。她本是世界顶尖特工,心狠手辣,擅长伪装,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代号“天使魅姬”,因一次追杀任务被最亲密的人背后捅刀子,误入陌生国度,成为落魄大小姐。祖母不疼?姨娘不爱?庶妹欺凌?退婚未婚夫挑衅?她冷然一笑,都放马过来吧,她夏清歌奉陪到底!十二年装疯卖傻,隐藏风华,一朝重生,倾倒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狠诀杀伐,斗得人仰马翻哀嚎一片,这…当真是那废物?*【暖暖剧场】某位倾颜绝世的男子眨巴着纯净闪亮的大眼“歌儿?做我的娘子可好?我这般花容月貌的姿色,倾城倾国的容颜被你拐了来,你一定要对我负责到底啊。”某女嘴唇微颤,鄙夷之色升起“我记得,你是自个半夜爬窗户而来的吧?”【男主专情,女主能屈能伸,两人腹黑共轰炮灰。】一生一世一双人哦!绝对爽文!
  • 逆乱苍穹变

    逆乱苍穹变

    他以为转生异世可得惊天神力,却不想一代魔头变成了废柴修仙者!什么世道?!在家被抽被侮辱,闯荡异世又被抢被追杀!时来运转,他意外获得修真圣果,从此仙道提升,独步天下!
  • 龙凤斗:下堂恶妃(全本)

    龙凤斗:下堂恶妃(全本)

    相府千金慕容彦,外貌娴雅,一幅大家闺秀姿态,待在深闺足不出户。一张龙腾金丝圣旨而下,诏告天下:她被当今圣上许给我当朝王爷。当家中沸腾而起之时,她仅是淡淡一言,道:“仅是搬个窝而已,”说完便甩甩水袖仪态大方离去。“鎏金”国王爷东方闲云,权倾天下,俊雅万千,在京城翻云覆雨,当今圣上皆是不言半句。仅因一盘棋,他便要娶一听闻无趣至极的女子,随后便眸光一转,邪睨道:“也好,府里正缺个王妃,就她吧!”就这两人,一个看似高雅却包藏恶心的女子,一个看似儒雅却邪魅如修罗的男子……漫天风沙起,伊人在何方?是那眼前之人或是脑海中的幻影?灯火阑珊处,良人何处寻?是那系着红线之人或是陪伴之人?推荐chyajs1987的文:http://m.pgsk.com/a/201261/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男妃倾国

    男妃倾国

    紫晓的旧坑《凤求凰》已经上传结束,地址是:酷相思秋烛寸寸摇屏影,家国何处忆凤陵。血浴残阳相思远,泪尽半生憔悴行。万里江山如梦令,三盟娇客忍多情。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她是女儿国英明威严的太子,他是凭空出现的神秘贵客,性别颠倒的闹剧不断,观念冲撞的火花点燃了爱与纠缠,是三生石上早已注定的娇客,还是万年恨海浮沉沧桑的冤家?家国破碎,身貌残毁,万里锦绣河山落入亲人之手,倾国倾城才貌一旦葬送,爱恨模糊,缘起他无辜的一笑,和她一念的执着。绝宠与背叛,江山和爱人,一无所有之后,她是否还能重新拾起那往昔的坚定信念?他暧昧的微笑,葬送了她的江山,葬送了她的一切;他温暖的双手,撑起了她的天下,撑起了她的使命;再次相遇,他默默接受她的残忍折磨,与她缠绵纠缠,至死不肯放手;再次相遇,他,原是她早已指定的皇后,用宽容无私的爱震撼她不能呼吸的心;他和他,到底谁才是能够与她并肩指点江山的那一位?相思,原来也是一条血雨腥风之路……在此推荐好友的几本力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_^推荐雁无痕的力作《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推荐倾城之恋的力作《晚香玉》。推荐木子的力作《帝女花》。推荐落雪轻盈的力作《老婆说的是》。推荐容易快乐的力作《家有一妻三妾》。推荐莫静燃的力作《穿越之丑妃来仪》。
  •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