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19

第19章 蜀道胜迹价连城 (2)

西安在中国现代史上更有光辉一页。辛亥革命中,西安是首义地区之一。“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由于很多朝代在此建都,留下丰富的文物,如西周的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历尽周秦与汉唐”。特别是秦陵的兵马俑、铜车马,汉唐陵墓石刻,碑林,唐三彩被视为人类瑰宝。

二、“天府之国”成都

蜀道干线终点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为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川省省会,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秦朝蜀郡守张仪等兴建城池,“一年成市,三年成都”,故名。西汉时织锦手工业非常发达,并设锦官管理,因而称“锦城”;因后蜀皇帝下诏在城墙、街道广植芙蓉树,故成都又名“蓉城”,是一座花团锦簇的美丽城市。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蚕丛、鱼凫在这里开国,望帝、丛帝在这里长卧。战国时秦置蜀郡。公孙述在这里自称皇帝,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李雄成立大成政权。系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的国都。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军在成都建大蜀政权,张献忠也在此建立大西政权。1911年,保路同志会争取自修川汉铁路的斗争,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导。

这是一座文教发达的城市。在成都出生的名人辈出:汉有辞赋大家司马相如、扬雄,唐五代有音乐家段安节、词人孙光宪、画家黄荃等,宋有《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参加《新唐书》编撰的史学家范镇。公元前170年,成都就有了中国最早的公办学校——文翁石室。

名胜古迹主要有:殿宇雄伟的武侯祠,廊苑幽深的杜甫草堂,古朴的永陵王建墓,秀丽的望江楼、文殊院、青羊宫等。

成都小吃甲天下。美食选料严、制作精,色、香、味、形俱全,品种多。

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三、四塞险要古汉中

清《汉中府志》:“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汉中位于陕西汉中盆地腹地,蜀道北栈中心点,出川入蜀的必经之地。扼川陕交通要道,通西北和西部的要冲。自古就有“四塞险要”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刘邦以汉中为基地,出奇兵,定“三秦”,建立汉朝帝业。刘备在这里自立为“汉王”,为蜀汉政权奠基。诸葛亮以汉中为依托,五出祁山,北伐曹魏。

汉中历史悠久。发掘的青铜器证实,公元前11世纪汉中已是商朝的方国。公元312年(秦惠王十三年)设置汉中郡。秦代设县,唐代设兴元府,宋代改为汉中府,元为兴元路,明、清为汉中府。古时人类活动频繁,留下名胜古迹较多,如: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刘邦当汉王时的王府遗址古汉台、汉王拜韩信为大将的拜将台、标志性古建筑望江楼等。

汉中地形特殊,汉江横穿其境,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风景绚丽,故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

四、阆苑仙境阆中

蜀道潼川支线和嘉陵江交会处,有一座文化个性突出的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因山水环绕,“阆中迂回,经其三面,县居其中,盖取为县名”(三国谯周《巴志》)。阆中自古便有“巴蜀要冲”之誉,上通广元、汉中,下达重庆、武汉。

阆中古为巴国北门。战国时,为巴子国别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316年)置为巴郡。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为巴西郡,蜀汉西乡侯张飞任巴西太守7年。唐高祖李渊派第22子滕王李元婴任阆中刺史。唐宋先后置保宁军、安德军。元初置东川路元帅府,后置保宁府。清初,在此设临时省会17年。民国初,设川北宣抚使署、川北观察使署。抗战期间,在此设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1991年撤县建市。

古文化源远流长。汉代,落下闳、任文公父子,周群祖孙研究天文,创制了中国第一部“太初历”。东汉的张道陵、东晋的葛洪曾在这里修道炼丹。唐代尹枢兄弟俩先后中状元,北宋张环兄弟七人均中进士,还有岳飞爱将、抗金英雄张宪。元末明初,出现一个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黄娥。阆中,不愧为人杰地灵之宝地。

建筑有特色,街道相接处常有楼阁,街坊多四合院,阆中古城民居保存完整。古院青瓦平房,多有照壁,大院套小院,天井连天井,装饰玲珑,古朴典雅。

古迹主要有:纪念三国名将张飞的桓侯祠、清真寺巴巴寺、寺内壁画艺术价值极高的永安寺、与江南滕王阁同名的滕王阁、巍峨壮观的华光楼、状元楼等。

名特产饮誉四海:有古为贡品的保宁醋、张飞牛肉,还有被誉为“东方软浮雕”的丝毯等。

五、三国重镇古昭化

昭化古镇位于蜀道水路嘉陵江和白龙江交汇处,金牛道从镇边经过。背山面水,北枕秦陇,西凭剑门,南通阆(中)巴(中),虽弹丸之地,却有“金汤之固”、“全蜀咽喉”、“川北锁钥”之称。

昭化被誉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罗哲文语)。据史载,春秋时为苴国的都邑,邑名“葭萌”。秦灭巴、蜀、苴三个诸侯国,统一了蜀地后,于公元前285年改苴侯都邑为葭萌县,是四川建县最早的县城之一。先后改为汉寿、晋寿、益昌、京兆。宋时始改为昭化县,取“昭示帝德,化育人心”之意。1959年并入广元县。

昭化是古时兵家争夺之地。秦蜀之战发生于此。蜀汉霍峻大败刘璋部将向存、扶禁于葭萌。刘备以此为立足点,最后夺取政权。蜀汉大将军费祎在此建丞相府,并成为北伐曹魏物资转运、兵力补充的大本营。巾帼英雄鲍三娘和丈夫关索双双在这里为国殉难。此地有众多三国遗址:城外有鲍三娘墓、蜀汉大将军费祎墓、姜维与邓艾大战遗址天雄关、诸葛亮托梦显灵的牛头山,城内有关帝庙、武侯祠、桓侯庙遗址,故昭化有“三国重镇”之美称。

昔日昭化风光无限。“白天万人拱手,夜晚千盏明灯”;今日昭化,古风犹存;三街五巷,石板街面。三座明城门、清代民居、龙门书院、清代考棚保存较好。城外江水分割的太极地形图堪称自然奇观。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秘书长丹青认为,“昭化遍地是宝,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昭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第四节 石刻艺术荟蜀道

古时,蜀道沿线道路艰险,往来行人为了旅途平安,自发捐资刻佛像。同时古道边山高崖石多,也为石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蜀道在发展历程中,便相应产生了许多石窟造像、碑刻等历史遗存。

一、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内以碑石精华荟萃而闻名中外。碑林建置始于唐末五代,收藏汉魏以来各代碑石3000余方,陕西博物馆陈列展出1000多方碑石。碑林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故有“石质书库”、“书法圣地”等美名。

二、陈仓石鼓

陈仓石鼓,唐初出土于陈仓道上之陈仓(宝鸡东)石鼓山。它是中国最早的刻石文字,记述春秋时秦国君猎祭活动的四言诗,共10首,分刻在10块鼓形石上,意在“刻石表功”。石鼓文字介于大小篆之间,是汉字形体演变的实物史料,实为中华稀世国宝。

三、石门摩崖石刻

石门摩崖石刻,原在褒斜道石门内,后因修水库,迁到汉中古汉台。石门摩崖石刻众多,后人将石门洞内东西两侧东汉所刻之《石门颂》、《石门铭》为代表的13个精品,概括简称为“石门汉魏十三品”。这些石刻,素有“书法艺术瑰宝”之称,不仅有极高的蜀道史料文献价值,而且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和书法演变的珍贵实物资料。

四、广元千佛崖

广元千佛崖,位于金牛道上广元城北。千佛,形容石刻造像多,并非实指。千佛崖离广元城约两公里,造像分布于高约58米、长约360米的崖壁上,现存54窟,819龛,造像7000余尊,其中80%为唐代造像。有的10多层洞窟重叠,其中镂空石窟佛像,剔透明朗,别具一格。造像始于北魏,历经西魏、隋唐五代至元明清,是四川境内历史最悠久的石窟群,被誉为“历代石窟艺术陈列馆”。千佛崖是四川境内及中国南方规模最宏伟、年代最久远的石窟群,具有较大的历史、宗教、艺术、科学价值;但公路依崖而过及风化雨蚀,严重困扰着千佛崖的安全保护工作。2008年,广元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3.5亿元,将千佛崖打造成以千佛崖摩崖石刻造像景观为核心,集城市北出口交通道路改造、广元旅游观光、中外游客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和AAAA级旅游景区。

五、巴中石窟

巴中现有石窟50多处500余窟8000余躯,分布在南龛、西龛、北龛和水宁寺,故巴中享有“石窟之乡”的美称。其中南龛造像最有名,雕刻精巧,飞天飘逸优美,力士雄健有力;天王脚穿草鞋,颇有蜀地风情。

六、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位于金牛道上绵阳城北芙蓉溪畔。此系东汉末年的子母墓阙,两座阙一高一低,高者4.53米,低者4.35米,相距26米,分别建造在墓门的左右两侧,显示了阙主人的地位和功绩。这对平阳府君阙是稀世珍宝。

七、白鹤梁石鱼题刻

同类推荐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热门推荐
  • 好婆媳相处的66个妙招

    好婆媳相处的66个妙招

    人各有别,思想迥异,行为不一。人与人之间也就因此有了矛盾。如此看来,人和人之间注定要有思想的交锋,行为的冲突。婆媳之间,这样的思想交锋和行为冲突自然会更加激烈一些,更加微妙一些。聪明的女人自然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和婆婆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问题的关键是,你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冲突,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迁就以达到和谐。
  • 七战拾遗

    七战拾遗

    不生不死,怎样的悲凉?幼年有机缘,有天资,获得了太多的荣耀,然而人心难测,面对血海深仇,他变了。离开熟悉的大陆,一步步艰难的行走,跌跌撞撞,却始终不能停下,他有太多的执念。然而。当他接触到更强的层次,一个巨大的疑惑浮现。那些至强着为什么甘愿不生不死的活着?他们不敢生,用尽办法隐藏自己,封印镇压自己。他们不敢死,那样就会变成罪人。到底是怎样的悲楚。五行练体第一步。修灵第二步。修魂第三步。而之后登临道之极境的七境。心中一丝清明,抛却凡尘往事,对吗?心魔?不,那不是阻挡我摒弃执念的理由。打碎它,还我本来面目!
  • 蓝颜

    蓝颜

    就是一个孤独症女生喜欢上了个富二代,富二代喜欢白富美,有一天孤独症女生遇到了富二代的双胞胎哥哥。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军婚

    军婚

    火让英雄无奈,却让真情弘扬。当军号再次响起,军人已脱下军装。当都市的物欲扑面而来时,他们也面临着灵与欲的诱惑,泪水和鲜血的胶着,孤单与责任的彷徨,依附与独立的心理挣扎……然而,军婚!神圣!它代表着责任,代表着真爱。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把《本草纲目》中关于养生的智慧辑录下来,并辅之以更为切实可行的现代操作方法,让读者可以重温国粹经典,且运用于实际,尽享长寿安康。
  •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