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600000012

第12章 人祸饥荒千秋罪 (3)

起初,我们利用星期天到工厂附近的稻田里、池塘中或小水凹里抓泥鳅、黄鳝或小鱼小虾。再后来,到附近的山坡上采摘竹笋和野菜来充饥。不多久这些可吃的东西都弄光了。农民也开始起来保卫自己的肚皮,出现了个别职工被农民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从此再没有人敢出去找吃的了。

在这一两粮、一粒米都十分珍贵的形势下,我却被扒手窃去二十多斤粮票和四十多元钱。一九六0年十月,厂“双革办”李技术员和我去长沙参观学习冷挤压技术。那时粮票很吃香,有了它可以到饭店就餐,吃鱼吃肉或买糕点,但粮票只有在出差时才有资格兑换(地方的粮票换省级的,省级的换全国的),所以往往借出差之机多换一些。车间里这个要请我换几斤,那个换几斤,只出两天差就换了二十六斤。由于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给他们,全部放在身上就去了。当晚,我和小李住在长沙一家旅店里,为了安全,我把钱和粮票塞进枕头套里。第二天清晨,我俩洗漱完毕去吃早餐,出门没走多远看到一家餐馆卖糖包子,我马上去排队,并叫小李去占个座位。

等排队到我时,我掏出钱包,买了早餐票,把钱包放回口袋那一刹那,钱包被扒走了。我回头一看,原来在我后面拥挤的人群也突然消失了,我和小李马上追出餐馆:一个可疑的人影也没有。我俩到附近的派出所去报案,值班的民警爱理不理的。我认为好大的事,在他们眼里只是鸡毛蒜皮。可能是司空见惯而麻木不仁了。民警慢吞吞地拿出登记本来,登记了单位、姓名、被盗地点、物品名称、数量等。如果将来破案了,通知认领。走的时候还批评我麻痹大意,警惕性不高,要我今后多加小公,免得惹麻烦。在长沙匆匆办完公事后我就返厂了。由于是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出差,我在小李那里借了几元钱,除买回程车票外,还买了儿个香瓜和糕点,回到工厂里,和同事们一边吃,一边说说笑笑。我把在长沙遭到扒窃的事讲给大家听。

李工程师说:“看你这副样子,像是遭到扒窃的人吗?”

“我应该是什么样子啊?去伤心,去流泪吗?”

那些叫我帮忙换粮票的人顿时紧张了,询问中还夹杂着疑惑的口气。我感到受到了侮辱,马上表态:“你们放心好了,我姓王的就是饿肚皮,掉几斤肉也会把粮票还给你们!”有些好心人只要求还一半。

我立即说:“不行,我会一两不少地还给你们,不过只能分批分期地还,不能一下子全部还。”

我当场写了欠条,并注明了还给日期。我计划每月挤出四斤饭票,在一九六一年春节前全部还清。说话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我当时的粮食定量是每月三十斤,本来就不够吃,再抠出四斤米,就更是饥饿难忍了。但是为了这口气,为了这张脸,再艰难也要熬过去。我终于按预订计划还清了这些粮票。我深深地喘了一口气,一位几个月不见的熟人,有一天在路上遇见我:

“你是小王吗?怎么一下子瘦得这样了?”

我苦笑着回答:“我本来就瘦啊!这年头还有发胖的吗?”

是的,这几个月为了还清这些饭票,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啊!虽然瘦了几斤,但心里却很舒坦。

“新三反”运动后不久,厂里调整组织机构,将工具科与工具车间分开。车间只负责生产专用的工模夹具。工具科作为管理机构,除负责下达自制工具的生产计划外,还负责全厂外购工具的计划和采购。听说,以前本来就是这样,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合并了。现在只是恢复以前的体制。

我被安排到工具科。科长姓邹,东北长春人,三十多岁,十几岁当电车售票员时就是共产党的地下交通员,也是随大军南下接收兵工厂的元老之一。在一九五六年前是厂团委书记,一九五七年在整风时,说了几句俏皮话:“党有权,工会有钱,无职无权青年团,离婚吵架找妇联。”这几句顺口溜不知是他自己编的,还是哪里捡来的。他的这些话成了反党的“右派”言论。若不是当时的党委书记是他的老上级,肯定会被打成“右派”,结果只作了“有右倾思想”的结论,撤职下放,现在刚从劳动岗位上抽上来。接触一段时间后,全科的人对邹科长颇有好感。他豁达乐观,平易近人,对部属很关心。他看到大家生活困难,就安排采购员到外办事时,在洞庭湖边买鱼和蛋回来按原价卖给科里的同事们。这样的好事未做几次,上级就发现了,他又挨了批评,但对此他满不在乎。

一九六一春节前,厂里想了很多办法筹集过年物资。利用各种关系,批条子、走后门,又从工厂拿一些紧缺物资去交换调剂,总算搞到一些年货。我过了这辈子最“丰盛”的春节。分到个人的有十几种:糯米半斤、面粉一斤、黄豆半斤、白糖二两、橘子二个、黄花二两、猪肉半斤、粉条二两、白酒二两、香烟二包、火柴一盒……

这些东西加起来才四元多钱,名目_上的繁多,实质上的贫乏,令人感到心酸。

“政治到食堂,干部下伙房”“生活优先,民以食为天”……这些口号说明各级政府对人民生活和生命的高度重视。我们工厂将食堂化大为小,各个单位都在办食堂。想了很多怪招使大家尽量吃饱。如制造人造肉、小球藻、稻草发糕、糠发糕、双蒸饭,但大都是些欺骗肚皮的办法。食品的体积大了,营养却更差了。肚皮越撑越大,越吃越难填饱。还有的吃进去了拉不出来。有一天邹科长去厕所,半个钟头还不见出来,我以为出什么事了,跑进去一看,他蹲在那里,额头汗珠直往下淌,脸涨得通红,他正在用竹片从肛门抠大便,把肛门都抠出血了,抠出来的全是糠渣子。我急忙跑回办公室拿些纸去,先给他将血止住,再扶他到医院去。他在医院躺了好几天,肛门的伤口才愈合。

为了填肚皮,大量地吃青菜、牛皮菜,几乎所有的人都得了水肿病,脸是浮肿的,下肢也是浮肿的:小腿用手指一按就凹下去一个坑。走路没力气,爬楼梯要扶着扶手慢慢爬。尿特别多,特别急。感觉尿胀了就得马上跑厕所,一边跑一边做准备,稍微慢一点就会拉在裤裆里。有一天晚上,我尿床了,垫单、褥子湿了一大片,我都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了,该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却出现这样的事,多丢人啊!

有一天晚上我加班,照例加班夜餐是一个二两的馒头、五分钱的汤。所谓“汤”,一般都是晚餐的剩菜加点水。那天剩下很多海粉没卖出去,大师傅看我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又给加了两大勺,肚子胀得鼓鼓的,好长时间没吃这么饱了,吃得真过瘾。海粉是海草、海带蒂等加工制作的,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可能是减肥的健康美食,俗话说是刮油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吃,更不能多吃。但控制不住还是吃了那么多,到夜里两三点钟,肚子肠子咕咕叫,翻江倒海,腹部一阵阵疼痛。胃水往上翻,吐又吐不出来。我将头部靠在床沿边,任清口水往外流。折腾了两三个钟头才平静下来。这次饱餐得不偿失,把肠里、胃里的油水刮得干干净净。像 大病一场,好几天都打不起精神来。

我们科有个姓易的小伙子,湖南辰溪人,是从技工学校分配来的。长得眉清目秀,挺有点灵气。他的定量是三十二斤,经常不到半个月就吃光了,后半个月只能搞邪门歪道。组织上决定要我给他保管饭票,每天按定量给他,他挺不住饥饿,跑到工厂附近的麦地里,将正在灌浆的麦粒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后来把胃吃坏了,吃什么,吐什么,脸黄得像涂了一层蜡,人瘦得皮包骨。一九六二年初他被下放了,拖着奄奄一息的身体回老家了。不知是死是活。我一直惦记着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对于他,似乎总有一种负罪感。

人们在饥饿线上挣扎着,在诅咒,在反思。同事们坐在一起就是谈“吃”,回忆一九五八年前应有尽有的生活。鸡、鸭、鱼、肉、鹅,红烧、清炖、粉蒸、爆炒、黄炯……。

一个个说得津津有味,垂涎欲滴。当时称之“精神会餐”。大家都在叹息,往事只能回味,这样的日子可能是一去不复 返了。

饥饿像瘟疫,饥饿像魔鬼,它疯狂地肆虐在中国的大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学校,它钻进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长时期的营养不良而带来的疾病越来越多了。水肿病、肝炎、结核病、妇科病。男人、

女人都没有性功能。那几年,除了高级干部和食品、食堂、粮食行业的工作人员外,几乎都不能生孩子。城市和工厂还好点,饿死人的情况较少,农村的情况要严重得多。一九六一年六月,我出差到重庆,顺便回老家看看。从重庆到家乡的公路两边增添了许多新的坟墓。我们院子里十几户人家没有一个新生儿,五十岁以上的都死光了。活着的都像从地狱爬出来的一样。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大家见了面既高兴又悲伤。“德能,你可回来了,想不到我们还能见上一面,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爬过这个坎。”个个眼泪纵横。他们哭诉着:这几年本来是风调雨顺,但公社干部瞎指挥,强制推行什么新技术,不执行的就弄去斗争、毒打。上面一阵风吹下来,所有的东西都捆成集体的了,就是人心捆不到一起。集体的种什么没什么,养什么死什么,什么都是集体的,集体什么都没有。不准私人养猪、养鸡,不准种自留地,眼睁睁地看着挨饿,吃草根、树叶、树皮,吃野菜,甚至吃观音土。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他们似乎在问我—我这个小知识分子能回答得了这个大问题吗?

天快黑的时候,屋后半山坡上传来悲戚的歌声:“你我庄稼佬哟,从小苦到老哟。衣也穿不暖啰,哎哟,饭也吃不饱哟!”多么熟悉的歌声,永远难忘的歌声。十多年前我们唱着这首歌打倒了地主富农,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土改后的那几年,农民过了几天像样的日子。可是这些年来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啊?现在不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这歌声此时听来如泣如诉,如悲鸣,如呐喊,多么震撼心灵,多么撕人肺腑啊!

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死亡线上挣扎着,家乡的惨状目不忍睹。我对他们又帮不了什么忙。我不忍心再看下去,没住几天就走了。临走时,父亲一再告诉我:“回到单位不要直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天垮下来有长子顶着,你算老几!不要管那些闲事。”为了使他放心,对于他的告诫,我表面上直点头,而我的胸中却燃起满腔的怒火。一九五八年,我们高举着“总路线”的大旗,高喊着“三面红旗万岁”的口号,在人民公社的天桥上狂热地奔向共产主义的天堂。我们在天堂的大门口欢呼,雀跃。可是天堂的大门突然上了锁。从一九五九年物资紧缺到后来全国性的、长时期的饥饿,生灵涂炭。而我们却像一群小孩、一群愚民那样被人欺骗着、愚弄着。当官的告诉我们:“全国的形势是大好的,困难是暂时的、局部的。”后来又告诉我们:“目前的困难是自然灾害和苏修逼债造成的。”是谁在讲假话?这不仅仅是个责任问题,如果真的源头未找到,那些反人性的历史悲剧还会重演。

同类推荐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热门推荐
  • 西地平线

    西地平线

    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一个成熟男人的浪漫、一群最后的骑兵的剽悍,在中国当代文坛以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为其创作特色的高建群,将一切孤独、无奈、悲凉、艰苦和凶险都深藏在心里,展现给你的是一个普通士兵对国家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的穿越我做主

    我的穿越我做主

    既然不幸丧命之后能够穿越来到古代,身为一个现代人,怎么能够不好好利用身上所学一展长才?古代的美男,还有古代的金银珠宝,等着我吧,我来了!看我如何在穿越人生之中凤舞盛世,成为拥有财色双收的小富婆吧,哇哈哈……        
  • 王的毒妾

    王的毒妾

    【正文已完结,番外进行中,请放心入坑哦!】她医术超群,异世穿越重生她是双目失明、年少白发被称为鬼女的荣府嫡女。再睁开眼睛她走出了暗无天日的地窖,昔日鬼女不但斗得了继母庶妹还惩得了刁奴。
  • 商用诸葛亮智慧

    商用诸葛亮智慧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以《隆中对》折服刘备,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开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的辅佐,使刘备的境况 大为改观。刘备从最初的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到后来创建蜀国,与孙权、曹操共成鼎足之势,这一切诸葛亮功不可没。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根本 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知识储藏相当丰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知识的竞争。知识丰富的人可以获得成功, 知识贫乏的人必然会一败涂地。博览群书对于经商也是必要的
  • 我家有个冰山大人

    我家有个冰山大人

    冰山系列之《冰山监护人》十二岁,一张相似的脸,他从奴隶场上买下了她,从此,极尽宠爱。十八岁,一个突来的噩梦,他夺去她的童真,从此,温柔不再。二十一岁,一场婚礼,他娶了新娘,但新娘不是她,从此,日夜煎熬。。。。。。。“你是我哥哥吗?”“不是。”“你是我爸爸吗?”“不是。”“那你是谁?”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带着淡淡的嘲讽,不语。。。。。。“既然不爱了,就让我离开。”她带着深深的疲惫“没有爱过,哪来的不爱。”o(∩_∩)o...方锐的故事,但愿他没老爸那么凄惨o(∩_∩)o...&&&&&&&&&&&&&&&&&&&&&&&&“我带你回家好不好......”没反应......“我带你去上学好不好......”没反应......“你考上D大了耶......”继续没反应......发飙......“林喜......我要嫁人了......”那个被唤作林喜的人噌地一下从椅上站起,大声叫道.“不准......”呼......总算有反应了......“我要你......”那个在法律上是她儿子的人霸道地宣誓“不行.....”“不管怎样,我要定你了......”就这样,上一刻,她还是他的妈,下一刻,他居然把她拉到床上.....而这一切,就只是为了阻止她嫁人......林熙和林喜的故事,已经完结。^_^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