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欧洲的一个风景迷人之国,在它的西南海岸,有一座挺拔的高山,这就是著名的维苏威火山。位于火山南麓的庞贝古城,背山面海,景色秀丽。
古城是公元前6世纪时希腊移民所建,当时只有1.8平方公里,规模很小。公元前3世纪时罗马帝国统治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庞贝城的经济日渐发达。适宜的气候给农业带来了有利条件,便利的海上交通使庞贝城的商贸更加繁荣。街道上商店、作坊鳞次栉比,城市建设水平可与当时有名的罗马城媲美。宽阔的广场、豪华的私邸、希腊风格的剧院等都体现着庞贝城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当时间进入公元1世纪时,庞贝城已经成为古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城市。然而,正当庞贝城迅速发展之际,一场灭顶之灾袭击了它,从此,昔日繁华的庞贝城一下子变成了深埋地下4米至5米深的城市化石。
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异常闷热。一团奇怪的云彩从维苏威山顶升起,向四周蔓延,将天空的烈日全部挡住。1点左右,维苏威火山山顶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同时,滚滚浓烟和无数火星、岩浆从山顶喷发。休眠近千年的火山爆发了。
喷出的浓烟遮天蔽日,使附近地区一片漆黑,火山灰、石块、岩浆铺天盖地,从天而降,落到地面时凝结成厚厚的一层。这时,由于大量的水蒸气升到寒冷的高空变成了倾盆大雨,大雨引起了山洪,山洪携带着大量的石块、火山灰等形成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向山下冲去。山下就是正处在发展时期的庞贝城。对这意外的灾祸,人们惊恐万状,有的仓皇逃命,有的不知所措,人的喊叫声夹杂着牲畜的嘶鸣声,大街上一片混乱。在这一片混乱中,城里的居民只有2万多人安全转移。瞬息之间,整座庞贝城连同没来得及逃走的人、牲畜被埋于火山灰之下。从此,维苏威火山每过若干年就要喷发一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城市就这样慢慢地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后来的人们只有在翻阅罗马古籍,或者在欣赏戏剧、文学作品时才知道庞贝城的存在。但是,有关它的具体位置却变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1763年,由于在维苏威火山南侧的农田里发现了一座刻着“庞贝”字样的男子大理石雕像,人们才推测出庞贝城的位置。如果说,赫库兰尼姆城是埋浸在熔岩和泥石流之中的话,那么,是火山灰埋葬了庞贝城。1765年,人们停止了对赫库兰尼姆城的发掘,原因是覆盖于古城上面的岩浆岩很坚硬,用手工工具难以穿凿。于是人们转向庞贝城,因为庞贝城上覆盖的是松散的火山灰,容易挖掘。1890年,有位名叫乌塞皮?菲奥雷利的考古学家主持两座古城的发掘工作,使其走上了正轨,这两座古城的历史风貌才逐渐地呈现出来。
庞贝城重见天日了。这座古城每边由约2000米的城墙包围着,街道规划得井然有序。屋顶虽然坍塌了,但建筑物的外形保存得相当完整,古城的街道、喷水池、圆形的剧场、壮丽的寺院、美丽的壁画和雕像依然清晰可见。许多住宅依然完好,门上留有主人的名字,屋内陈设了许多家具、器皿和用具。商店里保存着杏仁、栗子等果品,还有面包和药丸。十字路口上有公用水管的汲水处。水管似乎接到了各家各户,因为在各家都发现了流水的铅管。城内的一个大剧场,能容纳5000名观众,一个圆形体育场能容纳10000多名观众。
这两座城市被埋藏在地底下,是维苏威火山带来的巨大灾难。
除了维苏威火山外,意大利境内还有其他火山,活动也很频繁。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维苏威火山这一带正处于两大板块碰撞的区域。非洲板块的北缘正好被压在欧洲所在的亚欧板块下面,使原有的海床被推向欧洲大陆的底下,在碰撞挤压过程中产生了板块摩擦。那些固体岩石被摩擦产生的热能和地球内部的高温加热到熔融点。熔化了的岩石又被摩擦力挤向地表,使来自海底的水和二氧化碳相混合而形成气体。这种气体又增大了原先已经很大的压力,于是,岩浆等物质冒出地球表面,从而逐渐形成了维苏威火山等意大利和希腊境内的大量火山。板块摩擦也正是维苏威火山近5000年来一直不断发生大爆发的原因所在。
维苏威火山后来又喷发了10次,最近一次在1944年。意大利政府把它辟为旅游区,游人可以直达山顶,亲眼观赏火山冒烟的奇观。
为了防止庞贝城悲剧的重演,人类必须迅速找到准确预报火山爆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