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800000001

第1章 (1)

瞒天过海

相传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为了安定边疆,决定御驾亲征,率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离开长安,出兵辽东。

这一天,大军行进到大海边,被滔滔海水拦住了去路。

站在礁石上,李世民举目远眺,只见沧海茫茫,一望无际。

李世民不禁忧心如焚。

“此海难渡,此海难渡啊!”他一边焦虑地踱步,一边自言自语。

大将军薛仁贵当时还是一个下级军官。他找到李世民非常宠信的将军张士贵,向他献计说:“既然如此,明天渡海的时候,我们不让皇上看见大海不就行了吗?”

薛仁贵附在他耳边说:“如此这般……”

听了薛仁贵的话,张士贵喜笑颜开,连连称赞道:“妙计!妙计!”

第二天,张士贵来到李世民的大帐中,向他禀告说:“皇上,附近海边有个老渔夫,他说可以帮助皇上又安全又快速地渡过大海。”

李世民一听大喜过望,忙说:“快召他见朕。”

张士贵说:“皇上,这个老渔夫身怀绝技,性格又十分倔犟,他想让皇上亲自去见他。”

“只要能渡海,见他又有何难!”

老渔夫把李世民引到一间豪华的房子里,让他在上位落座。李世民仔细打量这间房子,只见地上铺着锦绣地毯,墙上挂着稀世字画,书架上还放着许多书籍,装饰得非常讲究。

看来这位老渔夫绝非常人。

他正待问话,早有一群美丽动人的渔家女孩把丰盛的酒菜送了上来。老渔夫率先敬酒,随后众大臣也频频举杯,渔家女们跳起了热烈的舞蹈,大臣们也击案和歌,气氛十分融洽。

此情此景使李世民忘记了忧愁,完全沉浸在欢乐之中。

正酒酣之际,李世民突然听到风声四起,涛声如雷,房屋剧烈地摇晃,桌案上的杯盏纷纷倾倒在地。

“怎么回事?”李世民的酒醒了大半。

那老渔夫急忙起身,躬身一礼,说道:“皇上不必惊慌,我们已经平安地渡海了。”

“这怎么可能?快说究竟怎么回事?!”

“皇上请看。”老渔夫命人把七彩的帷幕全部打开,让李世民向外观看。这不看则已,一看大吃一惊。李世民哪里置身在什么村落里,分明是在苍茫的大海之上,那万余户的人家即上万艘大船,所有的将士都在欢呼呢!

李世民命人召来张士贵,追问缘由。

张士贵说:“皇上息怒!看到您日夜为能否安全渡海而担忧,我们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

李世民指着老渔夫问:“那他是谁?”

张士贵说:“皇上,他并不是什么老渔夫,而是薛仁贵,这瞒着您渡海的计谋还是他出的呢!”

看看彼岸即达,再看看眼前的情景,李世民不由开怀地笑了。

后来,人们就用“瞒天过海”这个成语,比喻哪些把秘密的计谋隐瞒在公开的行动中,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的人和事。

借刀杀人

北宋时期,西北的西夏非常强大,经常派兵攻打宋朝的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范仲淹是一位十分正义的爱国官员,他关心边地百姓的疾苦,经常上书皇帝,建议朝廷巩固边防,派兵攻打西夏。

宋朝的皇帝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根本听不进去范仲淹的劝告,而范仲淹的政敌百般挑唆,密谋策划,终于生出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让根本不懂军事的一介书生范仲淹去防务边疆,以期借助西夏人的手,来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免去自己的心腹之患。

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范仲淹到了西北边疆后,一边与百姓同甘共苦,发展生产,一边向戍边将士虚心学习,加紧练兵,很快就成了一名颇有才干的将领,深受军民的爱戴。他率兵击败了西夏,恢复了西北边疆的安宁。

另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成语的意思。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即位后,决心像父亲汉文帝那样,当一个勤于朝政、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把天下治理好,让百姓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他听说晁错很有才能,就提升他为御史大夫,帮助自己处理政务。

晁错是一个忠臣,为加强朝廷的权力,他向汉景帝进言,建议削藩。

汉景帝也有心削藩,可是又怕诸侯借机造反,就召众臣前来商议。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各诸侯听说自己的封地要被削减,都怨恨晁错,说他无事生非。于是,吴王、赵王、胶西王、楚王等七个诸侯王联合起来,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起兵造反了。

一见诸王造反,汉景帝十分恐慌,他一边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一边派窦婴为大将,出兵反击叛军。

这窦婴与晁错原本有隙,一向视晁错为死敌,早有心除掉他。此时一看机会来了,便决心借汉景帝之手杀了晁错。

他派人去见汉景帝,对汉景帝说:“七王发兵是冲着晁错来的。想当年,高祖分封刘姓为王,目的就是怕大权旁落,这已成了规矩。如今,晁错非要削藩,就是要破规矩,这不明摆着和刘氏作对吗?”

汉景帝问:“那当如何?”

来人说:“只要皇上斩了晁错,并赦免七王起兵之罪,还给他们土地,他们一定会退兵的。”

汉景帝一时昏庸,竟然听信了窦婴的馋言,真的把晁错给杀了。原以为杀了晁错,天下就会太平,可是七王并未罢兵,反而更加迅速地进兵了。

后来,七王之乱被平定下去,汉朝的中央集权加强了,只可惜晁错已死,汉景帝追悔莫及。

而窦婴则借汉景帝这把“刀”,杀了晁错。

“借刀杀人”的意思就是利用别人的力量来铲除自己的敌人,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以逸待劳

春秋末年,中国出了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名字叫孙武。

孙武出生在一个战事频繁、兼并激烈的时代,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当时十分有名的将领。孙武从小耳濡目染,对军旅生涯心有倾慕,对战事更是痴迷。

他每每思有所得,就马上把它们记录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串在一起,做成一卷一卷的笔记,日积月累,从不间断。

到后来,为了验证自己的论点是否正确,他说服父母,亲自前往战场实地考察,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山高水远不言其苦。经过长期的资料搜集,潜心研究,二十几岁时,孙武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思想。

他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共十三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孙子兵法》里说:善于打仗的人,应该避开势头正猛的敌人,选择敌人人困马乏的时候去进攻。后来,人们就用“以逸待劳”来概括孙武的这句话,强调在敌人处于困难局面时,用全力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刿论战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它的含意。

春秋时期,鲁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大国的欺负。公元前684年,齐国背弃了与鲁国订立的盟约,发兵攻打鲁国。

齐军与鲁军会战于长勺。当时,鲁国的君主鲁庄公御驾亲征,他的身边坐着新请来的参谋曹刿。

不一会儿,齐军擂响战鼓,那些士兵喊杀声震天地冲了过来。见此情况,鲁庄公也想下令擂鼓出击,却被曹刿给劝住了。

曹刿对鲁庄公说:“大王,敌人锐气正盛,我们只可以严阵以待,不能轻举妄动。”

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建议。

齐军一阵猛冲,不想被壁垒森严的鲁军挡了回去。

又过了一会儿,齐军再次擂鼓,第二次冲了上来。

鲁军依旧岿然不动,阵容似乎更加严紧了,齐军再一次退了回去。齐军以为鲁军胆小,不敢出战,士气无形中松懈下来。

等到齐军第三次擂鼓进攻时,那些士兵由于轻敌,加上两次奔突的疲惫,早已失去了旺盛的斗志。他们松松垮垮地小跑着,根本没有一点冲锋的样子。

看到这种情景,曹刿对鲁庄公说:“大王,是出击的时候了!”

于是,鲁庄公一声令下,众将士擂鼓迎战,攒足精力的鲁国士兵们如下山猛虎、出水蛟龙一般冲向敌阵,把齐军杀了个七零八落。

鲁军大获全胜,齐军大败而归。

在庆功宴上,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在敌人击鼓三次后才出击呢?”

曹刿答道:“大王,凡是打仗,凭借的是士兵的一股勇气。齐军第一次击鼓时,它的士气正旺,我们不可硬碰硬,那样会吃大亏。它第二次击鼓时,士兵的斗志已减弱了一半,我们已经有了取胜的机会。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时,它的士气大落,战斗力锐减。而此时,我军第一次击鼓,正是策新羁之马,攻疲乏之敌,哪有不胜的道理呢?”

鲁庄公听罢此言,大加赞赏,还赐给了曹刿一杯胜利之酒。

曹刿用“静逸”之师击败了齐国的“劳疲”之师。

后来,人们就用“以逸待劳”形容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给疲乏的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的情形。

趁火打劫

唐僧去往西天取经,这一天,他和徒儿孙悟空投宿在一座寺庙里。寺庙的方丈得知他们从东土大唐而来,甚是热情,一边寒暄,一边命人敬上香茶。

闲谈之间,方丈得知唐僧有一件稀世珍宝袈裟,便恳求一见。无奈之下,唐僧只好打开包裹,将袈裟展示给方丈一览。这件袈裟制作精美,刚一打开便霞光万道,瑞气冲天,粲然无比。那方丈一见,当即跪倒在地,满眼热泪,叩头不止。

方丈心生贪念,说自己老眼昏花,看不清这袈裟的细处,想带回房中欣赏一夜,明天一早就完璧归赵。

唐僧虽心中不肯,无奈却磨不开情面,只好答应了。

方丈把袈裟拿到后房,灯下抚看,越看越爱,据为己有的念头更强烈了,于是就命令手下的僧人过来商议对策。

有一个和尚给他出主意说:“何不放一把火,将那师徒二人烧死。”

方丈说:“若是烧不死,他们又来讨要,我等如何应对?”

那和尚说:“便是他们逃出来了,也可说寺内不慎失火,袈裟被火烧掉了,谅他们也无可奈何,无非赔些银两罢了。”

方丈点头称是。

谁知孙悟空此时尚未睡觉,听见门外有响动,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来看个究竟。他探明情况,一个跟斗翻到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来“避火罩”,将唐僧和白龙马紧紧罩住,然后跳至半空,掐诀念咒,一口气吹过去。风助火势,顿时,整个寺庙陷入火海。

方丈与众僧引火烧身,一个个号叫不已,抱头鼠窜。

离这寺庙不远有一座黑风山,山上有一个黑风洞,里边住着一个黑熊变成的妖怪,名叫黑风怪。这黑风怪与寺庙的方丈素有交情,见寺内起火,便来相救。他来到方丈室内,不见方丈人影,却见桌上放着一个包袱,打开一看,竟是一件光彩夺目的袈裟。黑风怪认得这是佛门宝物,遂起贪念,哪里还有心思救人,早提了包袱,一阵黑风返回了洞内。

“趁火打劫”原意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后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暗度陈仓

秦朝末年,为了推翻暴秦的统治,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在众多的农民武装中,刘邦和项羽的军队逐渐成为实力最为雄厚的两支。

起初,各路诸侯有个约定,谁先占领咸阳,谁就称王。后来,刘邦先攻占了咸阳,可是,他并未当上王。因为项羽的实力比他强大,项羽凭借武力赶走了刘邦,自称为霸王。

刘邦没有办法,被迫驻扎在汉中,临撤退的时候,为了使项羽不再提防自己,他命令部下将沿途的路标、驿馆、栈道全都毁了,以表示自己永不再回咸阳。

项羽果然信以为真。

其实,刘邦心里一直没有放弃打回咸阳的念头,为此,他一直做着精心的准备。

公元前206年,刘邦做好了战斗准备,他拜韩信为大将,出兵东征。

同类推荐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上,唐朝无疑是最为光辉灿烂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诗人李白、大将郭子仪、开放交流的实践者玄奘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这二百九十年的历史……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热门推荐
  • 佛仙异界游

    佛仙异界游

    九五之尊,一统江山;九八之尊,掌管三界;九九至尊,为天地不容,命格超越天地。而他,曾经的小小仙人却在被天道遣送异界后,踏上九九之路。大闹天庭,鼓噪三界,他凭借皇者的威压,霸者的霸气,佛者的慈悲,超三界而独立,成为异世界里名副其实的帝者。
  •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这本《德川家康》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首席特工王妃

    首席特工王妃

    殷素,Z国第一特工组织的当家首席,手腕强悍,腹黑毒舌,人如其名,如一朵罂粟花一样,美丽却致命!十岁,曾祖母拉着她手:孩子,你这辈子可是皇后命格啊!将来必定尊贵无比,万民景仰!二十五岁,一次任务,一幅美女图,她特工界第一狂人‘罂粟’,华华丽丽的穿越了……★★★★★★★★★★★殷素东宸国丞相府庶出的小姐,空有绝世之姿,却胆小懦弱,无才无德,本是新帝指腹为婚的皇后,却因为一道退婚圣旨,当场昏迷,再次醒来,眼里光芒乍现!什么?竟穿越成了相府的懦弱小姐?爹不疼,姥姥不爱,姐姐欺压,妹妹陷害?一道退婚圣旨就将她变成全天下的笑话!靠之!!当她是软柿子不成?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低调中爆发!她堂堂特工‘罂粟’,人人闻风丧胆,可不会任人揉圆搓扁!只是,被皇帝退婚不久,居然有几个人优秀男人同时登门求亲,一时之间,她又成了人人争夺的香饽饽,这……是什么情况?惊艳重生,华丽蜕变,谁人知道,这具看似娇弱的身体里,已经换了一个曾数次出生入死,饱经世事磨砺的强悍灵魂!一个罂粟一样的腹黑女人,几个风姿绰约的绝世男子,他、他、他……谁会是她携手今生之人?
  • 王的现代迷糊妻

    王的现代迷糊妻

    她的前世是行医济世的灵芝仙子,为了他舍弃仙籍,香消玉损,遁入轮回,了却一世情缘,他却纠缠不放。为了他,灵芝魂魄不肯归位,诱得她从21世纪来到秦朝,与嬴政再续不了情缘,无奈情再续,缘难接,让他如何甘心放手?他是暴君,却缘由于她,她让今生的灵儿穿越回秦替她赎罪,导他入轮回,却让他不放手,变作千年僵尸,只为寻她到21世纪,因为他要三续不了情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三国2:龙争虎斗

    三国2:龙争虎斗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二部。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 虐恋情深之替身

    虐恋情深之替身

    她爱了他十年,他恨了她十年。结婚十年,才发现,她不过是一个替身。
  •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立足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她爱他入骨。他爱她同样。却因命运的齿轮被迫分开。划破荆棘,他紧拥她。“白飞羽,这辈子,除了你,不会有第二个人走进我的心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