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000000025

第25章

孙玉秀怎么也没有料到,母亲今晚到新房里睡,把她一个人留在旧房的半间厦屋里,这完全是父亲有意安排的。

和黄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孙学礼老汉,此刻和老伴刘泽荣一起,半躺半坐地靠在新房楼下的床上。新房虽然还没完全竣工,屋顶没盖,前后窗户的玻璃和大门、小门也没安装,但因为有厚厚的墙壁和中间楼层的水泥板隔着,屋里还是十分暖和。可是,老汉此时的心情,并没沉浸在新房建成的喜悦中,而是心事重重,仿佛灌了一块铅。

这心事就来自女儿的婚事。

和所有天下的父母一样,孙学礼老汉也爱自己的女儿。他和老伴就只这么一个女儿,生下玉秀后,老婆再也没开过怀。别人笑话老婆肚子里只有这么一颗“蛋”,他不相信,努了很多力,结果老婆的肚子还是没能鼓起来。物以稀为贵,这个独丁丁女儿,就成了老两口的太阳、月亮、空气、水。没有玉秀,老两口就活不下去。有一次,是玉秀十三岁的时候,患重感冒发高烧,忽然说起胡话来。孙学礼老头看着女儿鼻翼一张一翕沉重地呼吸,听着从她那干燥的小嘴里发出的梦呓似的胡话,突然觉得脚下的地变成了一架疯狂转动的机器,在飞速地、不停地转着,转着……转得他头昏脑涨,眼前金星直冒,身体冰凉……最后“咚”的一声晕倒在地上,既不能呼吸,也不能说话,惊得给玉秀看病的医生,急忙丢下玉秀,过来抢救他。孙学孔从一阵窒息的休克中醒来后,眼泪突然从眼眶簌簌地流了下来。看着女儿的痛苦,他真想去代替她,去为她缩短寿命,直至替代她死亡。

因为这种最伟大的爱,孙学礼老头便衷心希望女儿终生幸福。庄稼人对女儿幸福的理解,就是有一个好婆家。娘家是女儿的客店,客店再好,却不是久留之地,婆家才是女儿的归宿。更何况他们只有这样一个独生女儿。不但玉秀今后要有吃、有穿、有花的,他们老两口也要靠她养老送终。如果女儿连自己的稀饭、面糊都刨不拢,再有孝心,又拿啥来孝顺自己?现在,他们老两口好比是锅,女儿就像是碗,他们锅里有了,女儿碗里就有。今后的情况就会倒过来,女儿是锅,他们是碗,女儿锅里有稠的,他们碗里才不会是稀的;女儿锅里是稀的,他们也就只能跟着喝汤。所以,当玉秀刚刚出落成一个大姑娘时,孙学礼老汉便以一双显微镜似的眼睛,为女儿在周围寻起人家来。尽管媒人过了一拨又一拨,人户访了一家又一家,都被老汉否决了。但老汉并不着急,他就是打起灯笼火把,也要为玉秀找一户家庭殷实,今后不愁吃、不愁穿的婆家。

孙学礼终于找着了这样一家称心如意的人户,这就是佘家湾中明老汉的老二。平心而论,他在当时对佘家是心满意足的。佘家小伙子人高马大,体魄健壮,是种庄稼的好材料。佘家新修了楼房,虽然弟兄多一点,但一进六间,猪圈、牛圈、灶房、偏厦齐全,就是今后弟兄分家,楼上楼下也满够住了。更重要的,是佘家一下子种了三十口人的责任田,不但家里大柜满小柜盈,还卖了不少粮食给国家,这简直可以和过去的财主比了。佘家人名声也好,团转四邻,上下左右,没有人不夸这家人正派、勤快、忠厚。连乡政府的人,也经常在广播匣子里表扬他们,还有县里摇笔杆子的秀才,也写文章夸他们。在庄稼人眼里,这样的人户也算得上百里挑一了。所以,当孙学礼老汉亲自去考察了人户后,当即就一口答应了这门亲事。那时,他心里还生怕佘家看不起玉秀,不答应呢!

可是,连孙学礼老汉自己也没想到,这两年来,情况却起了令人不敢相信的变化。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些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日子不但没见长进,反而这税那税、这款那款见风涨,今年就比去年多冒出了一倍。而那些一两年前,丢了土地进城和外出打工的人,却一个个都赚了大钱。那些出去打工的人,一月两月就寄回一千、两千的,好似在外面捡钱一样。特别是当这个多年没走动的远房表侄石太刚,第一次来家里谈起他在城里挣钱和生活的情形,老汉像听天方夜谭似的,他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样容易挣钱的,一个工程下来,就赚三四万。这时,孙学礼老汉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了,他有点后悔去年不该仓促地就答应了佘家这门亲事。

他种了一辈子庄稼,深知庄稼人的处境。他知道佘家一家人勤做省吃,虽然不会缺吃少衣,但也一定发不了大财。历朝历代,哪有靠种庄稼发了大财的?况且,种庄稼要靠老天帮忙,像今年这样,老天爷稍稍有点不高兴,就叫你每亩少收百八十斤,算是小意思。要是老天爷彻底翻了脸,叫你辛辛苦苦干一年,颗粒无收也是有的。而庄稼人要是碰上这么一个年辰,多年的积蓄也就要给这一年赔上了。还有这税那税、这款那款,一旦涨上去,一时半会就别想减下来。国家穷,底子薄,就像一个家庭。要搞点啥事,又没有钱,就要想方设法把儿女们的私房钱刮出来一样。哪朝哪代,农民都是最下贱、最听话的人,别人的手不伸进你的兜里来掏,又掏谁去?

正当他在心里暗暗吃着后悔药的时候,他的这个发了财的表侄,专门请起人来对他说,要娶玉秀表妹做妻子,保证一辈子不让玉秀上山下地,日晒雨淋,而把日子过得舒舒坦坦,称称心心的。听了这话,孙学礼老汉虽然对石太刚夸下的海口不敢完全相信,但心里已开始动摇了。是呀,玉秀如果跟着佘家老二,虽然不会缺吃、缺穿,但一家人都背太阳过山,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日子还肯定不如跟这个表侄过得滋润。石太刚虽说种庄稼不行,可挣钱很能干,在城里还买了一套楼房,出手也阔绰,每次来,送一回的礼,比佘家十回还强。今后,即使佘家锅里有舀的,也只能是粗茶淡饭,而表侄石太刚这口锅里,却可能是鸡鸭鱼肉。

想到这里,这个一心希望女儿幸福的庄稼老头,心里的天平彻底倾斜了。他觉得,他的玉秀不能跟佘家老二!他一辈子,都是把爱倾注到女儿身上,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如果他今后看着女儿吃苦受累,吃糠咽菜,那他活着还有啥子意思?还不如那次女儿发烧时,自己就一口气落下去,闭了眼睛永远不醒来!玉秀应该嫁给她这个远房表哥,去吃大鱼大肉,去住高楼大厦,去过像旧社会发财人家太太的日子。而女儿一旦成了这样的人,他们老两口老来才会真正有依靠。女儿反正是嫁人,与其嫁一个种庄稼的人,为何不去嫁一个能挣钱的发财人呢!

但是,玉秀毕竟是和佘家老二订了婚的,不能说算就算。更重要的,是玉秀对佘家这个老实本分、忠厚勤劳的小伙子很钟情,这就让孙学礼老汉作难了。可是,他毕竟是走过几十年路的人了,他决定采取拖的办法——一方面让石太刚多到家里走动,多和玉秀接触,另一方面尽量不让玉秀和佘家老二在一起,让他们感情渐渐冷淡,到时候再和佘家退婚以及与石太刚订婚。

孙学礼老汉自以为这办法很周密,可没想到,玉秀一见了她的这个表哥,就很反感,而对佘家老二,却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他不让他们接触,有意隔开他们,可她却想方设法往他面前跑。即使没挨在一起,也眉来眼去,情意绵绵的,这使他感到他的计划有落空的危险。但咋能让它落空呢?这是他对女儿的关心呀!更何况,这次修房,他已经花了石太刚好几千元钱。没有石太刚,他的房子简直没法修,要是这计划落了空,他又拿啥子还人家的钱呢?

孙学礼老汉觉得,必须对玉秀把话说明白了,让她与佘家老二一刀两断。所以,当那天看见了玉秀给佘家老二偷偷送汤圆以后,就回家对老伴说了,让她给玉秀把话挑明。老伴却说她不好意思开口,他狠狠地斥责老伴说:“啥子不好开口?又不是叫你去杀人!自己养的女儿,你不说哪个说?!”

在孙学礼再三催逼下,刘泽荣只好在今天中午,把他的打算对玉秀说了。可刘泽荣带回的消息,却更使孙学礼不安起来!

孙学礼老汉感到自己的希望正在破灭,眼前一片发黑,咋个办?这已不是旧社会父母说了算的时代,他不能硬逼她。大山村三老挑的女儿,自己找了一个对象,三老挑两口子不答应,强迫女儿退婚,女儿一气之下,只身跑到对象家里,一去就不回了。如果自己也硬逼玉秀退婚,玉秀也像这样,那么,他还有脸面见人吗?可是,事情不扭转过来,毁了女儿今后的幸福不说,石太刚这儿,又咋个去交代呢?

整个下午,尽管人来人往,正是修房最喜庆的时候,可孙学礼老汉的脑子里,一直在盘算着这个问题,搅得他头昏脑涨的。最后,他忽然想到了,“生米煮成熟饭”这句话,顿觉眼前一亮。是的,生米煮成熟饭,女儿家,只要把身子给了哪个,就会对那个人死心塌地了。孙学礼老汉为自己的发现高兴了,他来不及思考这种做法是否道德,是否会违背女儿意志。他只有一个想法:女孩子迟早是别人的人!只要能使女儿获得幸福,眼前,是顾不得那么多的!

想到这里,孙学礼老汉便对老婆说:“今晚上你到我的铺上睡!”

刘泽荣想到一边去了,有几分不好意思地说:“老都老了,还有那号兴劲?!”

孙学礼狠狠瞪了老伴一眼,并不解释,只道:“说些空话干啥子?叫来睡就来睡!”

然后,孙学礼单独找到石太刚,对石太刚说:“你和玉秀的事,我们做父母的就有这份心,但还要玉秀本人有意。你们年轻人,应该多在一起耍!今晚上,玉秀一个人在下面偏厦里睡,你就去陪她耍一耍。能成不能成,就看你们的缘分了。”

现在,孙学礼老汉斜躺在床上,他见老伴也还没脱衣服,一样的把头靠在床架上,便催促说:“还不快睡,等哪个?”他没把自己的意思告诉老伴。

刘泽荣却似乎在等着什么一样,眼睛看着他,低声说:“你咋也不脱?叫我来,难道你不是想……”

孙学礼老汉不耐烦地道:“哪个想啥子?睡觉睡觉!”说着,自己先解了衣服躺下了。

在被窝里,孙老汉仍然在想着自己对石太刚说的那几句话。他觉得自己话里的意思,已经是非常明白的了。如果石太刚自己懂不起,那是他自己的事了!

同类推荐
  • 锦香亭

    锦香亭

    《锦香亭》以安史之乱作为小说背景,写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贫苦百姓流离失所。客观上已对耽于酒色的皇帝进行了批判。《锦香亭》以才子佳人加历史演义式的写法新颖、别致。在明未清初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
  • 高老头(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高老头(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高老头》是法国19世纪伟大作家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之一,它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在高老头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她们一个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托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她们出嫁时,每人得到了80万法郎的陪嫁,因此对父亲百般奉承体贴。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高老头》通过高老头的悲剧,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统治阶级的卑鄙罪恶,抨击了物欲横流、人性丑恶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人格沦丧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盲爱

    盲爱

    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一对看上去很奇怪的夫妻,因为我们都看不到光明,可是我们却彼此搀扶,相互照顾。我在心里默默发誓,此生,我将与她不离不弃。上天是公平的,虽然他带走了我的眼睛,却又一次赐给了我光明!
  • 机器人时代

    机器人时代

    当有一天,满大街上行走的不再是单纯的人类和动物,还出现了机器人,那会发生些什么呢?
  • 谁在走廊

    谁在走廊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热门推荐
  • 郎来啦

    郎来啦

    师傅拣到的狼孩却丢给她来养,天知道她一个小女子养着一个狼一样的酷小鬼是个什么滋味!教他怎么做回普通人也就算了,教他一些武功也就算了,她什么时候教过这个小鬼扭过头来倒咬一口,将她也吃干抹净呢?!
  •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很多有关市场营销的书籍比较侧重于理论,对于一般的营销人员而言,会使其感到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枯燥和复杂。本书独辟蹊径,以营销故事为主,来诠释营销理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力求给广大的营销人员或准备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提供一本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都很强的书。
  • 红楼之溶情惜黛

    红楼之溶情惜黛

    小步开新文了,结局温馨,不同的妹妹,亲亲多多支持哦!水念玉心笑红楼水溶,水月国精才艳绝的天之骄子,以七窍玲珑之心算尽六合之内;林黛玉,口含灵珠而生的天降神女,被逼无奈,远走他乡。机缘巧合,他救下年幼的她。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擦肩而过,数年后,再次相逢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今生今世,你休想逃离我,我也不会让你离开我,就算是神仙也别想把你从我身边夺走。我们彼此相守,哪怕你要整个世界……小步建了个群这是群号122236309欢迎拍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拈花菩提

    拈花菩提

    “菩提十书”之《拈花菩提》:生命之河漂浮着许多花瓣,有的美如桃花,有的凄艳如樱,有的轻淡若菊,还有的如历经冰寒的梅花,也有开在山溪间无名的小野花,无论是什么花,都展现了菩提心海妙有世界。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五部,林清玄以微观与巨视探触现实人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真谛,让我们能以菩提心来看待因缘,包容人间,注视世界。
  •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便是缀满枝头的奇花异果,为中国古代文明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又为世界科学技术园地增添了盎然生机。这是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中外许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真切可信的景象。
  •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里面讲了猎犬洛嘎和母豺达维娅共同患难后结成一家,朝夕相处。可洛嘎忘恩负义,被达维娅推进怒江而死。达维娅回到豺群,生下白眉儿便死去。白眉儿被-迫做了苦豺,地位低下,可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活了下去,后来成为村长阿蛮星优秀的猎犬。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女驭天下

    神女驭天下

    她,嗜杀,残忍,21世纪堪称完美的天才特工。一朝穿越,将军府废物三小姐弑亲重生,血祭,她逆天夺下凤凰灵魄,成为拥有至尊灵术的神女。得她者得天下?笑话,这个天下的王就不能让她来当!!!天地动荡,五大族裔纷乱相争,她,凭一已之力屠杀十万大军夺城镇压,一张绝世容颜,一举威慑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