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800000048

第48章 唇枪舌剑 巧舌如簧 (4)

设想发言进程,要从双方在论辩中的地位来考虑。一般来说,先是对问题持肯定意见的一方先发言。第一次发言要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证。持否定意见的一方后发言,第一次发言可以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然后批驳对方;也可以先批驳对方,然后阐明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至于第二轮以后的发言,一般说来都不再作系统全面的发言,而是抓住其中的一个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或辩解。论辩的进程,总是前者的发言制约着后者的发言,后者的发言又制约着前者后面的发言。双方轮番论战,把论辩一步步地引向深入。论辩的过程,参辩者起初并不能完全预料,只能作多方面的估计和预测,并以此设想发言进程,每个参辩者都必须有随机应变的思想准备。

5.考虑语体风格

论辩的语言,事前也应有所考虑。应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语体风格。对敌人,要锋芒毕露,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对同志,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以理服人;外交场合,谈吐要机智、灵活、得体;方案论证,要热情、坦率、严谨。

二、洗耳细听

论辩中,认真听好对方的发言至关重要,否则自己的发言就会无的放矢。如参辩者好胜心切,只顾自己发言,根本不听对方发言,往往适得其反。

那么参辩者应如何听好对方的发言呢?

1.专心

聆听对方发言时,精神要高度集中,要全面、认真了解对方发言的观点和理由,并及时从中寻找对方发言的破绽,以便作为自己发言的突破口。

2.细心

如果对方发言中把错误意见与正确的意见混淆在一起时,要细心分辨,切勿将正确的意见当作绝对错误的意见一同批驳;如果批驳的是正确意见,那就使自己置于谬误一方了。如果对方玩弄词语、进行诡辩,要细心体察其不合逻辑的地方。如果对方言语隐晦、躲闪,要仔细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3.耐心

对方在反驳你的观点时,难免偏激,甚至歪曲你的原意。有时对方还会用诡辩或偷换论题的手法为自己辩解,或用过激的言辞伤害你的感情,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要耐心地听下去,要控制自己的感情,理智地分析对方的发言,有“礼”地据“理”反驳。

三、开言立论

论辩发言属于论说性讲话。论说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论说的灵魂,论据是论说的血肉,论证是论说的骨骼和筋腱。三者有机统一,论说才有力量。

在论辩中,论点是战旗、是目标、是双方交战的焦点。根据论辩者的风格和论辩的实际情况,提出论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试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说法对吗”为题的论辩为例,来说明几种常用的方法。

第一,开宗明义法。发言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论点。用这种方法,发言可以这样开始: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是干部行为的准则;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等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是为那些以工作之便牟取私利的五恶行为进行辩解的错误说法。

第二,竖的放矢法。发言时,先拎出对方的错误观点,竖起“靶子”,然后“放矢”批驳。用这种方法,发言可以这样开始:

面对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有人却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可以理解。不要什么都往纲上拉。”“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可以理解”的吗?是硬“拉”上纲的吗?……

第三,针锋相对法。发言中同时将自己的观点与对方的观点针锋相对地同时亮出,然后进行分析和反驳。用这种方法,发言可以这样开始:有人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却认为:应该“近水楼台不贪月”……

第四,析例引论法。在论辩中,先列举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再由事例引出论点,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对方观点的错误性。用这种方法,发言可以这样开始:

在我们的革命前辈中,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人民公仆数不胜数。他们不但是“近水楼台不贪月”,甚至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以至自己的生命。比如毛泽东同志,当抗美援朝的战火打响以后,他不是利用手中的最高权力把自己的儿子留在后方,而是把儿子送上了抗美援朝第一线,为中朝人民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长子的年轻的生命。又比如方忘敏同志身居共产党的“高位”多年,经手的公款达数百万之多,但他自己却一个铜板也没有。再如周恩来同志担任国家总理27年,从未为自己谋过私利。解放初期,一位亲戚从家乡来到北京,想请周总理帮忙在北京找个工作,总理却把他劝回去了。……这些革命前辈,如果“近水楼台先得月”,要利用职务之便捞点好处,还不轻而易举?然而他们从不“贪月”“得月”,总是克己奉公、廉洁为政。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职位和权力不是“得月”的“楼台”,而是用以为人民服务的。现在,有的人却千方百计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如……

在论辩的准备阶段,要努力搜集论据;在论辩进行中,要认真选择论据。为什么在论辩进行中要认真选择论据呢?因为在论辩进行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将事先准备的论据材料一股脑儿全用上,得依临场论辩的实际需要加以认真选择。那么,在论辩进行中又该怎样选择论据呢?

第一,要围绕论点选择论据。论点不但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还要靠材料去说明和印证。论辩时只有紧密围绕论点选择论据,论据才能说明和印证论点。假如要阐明“理解万岁”这个论点,要么选择现实生活中,由于相互理解而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共进的材料从正面去证明论点;要么选择现实生活中,由于互不理解而彼此攻击,以至两败俱伤的材料从反面去证明论点。如果选用的材料不是人民内部,而是人民外部的敌我斗争,则离开了论题,无法证明论点,因为敌我斗争是尖锐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政权斗争,不是理解不理解的问题。

第四节 论辩口才技巧 (3)

第二,论据要以一当十。十个不典型的论据,不如一个典型的论据。例不在多而在精。选择论据时,要善于选择以一当十的典型论据。所谓典型,就是指该例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是有代表性的、能从某一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的。典型论据与论点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如果论辩时所用的材料不典型,不但论辩不力,有时还可能导致谬误。比如有些青年就“该不该留胡子”的问题进行论辩。一方以马克思、***、鲁迅为例,认为“留胡子具有革命家的气派和风度”。另一方则反驳道:‘日本鬼子留着仁丹胡子,一副侵略者的嘴脸。”双方都以事实为论据,但都不能驳倒对方。因为留胡子与否,与风度、气派的优劣没有必然逻辑联系;留或不留胡子,只是现象而不表现本质。无论在留胡子还是不留胡子的人中,都可以举出不少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的例子来。凭着这些不具典型性的例子来支撑论点,论点是立不起来的。只有那些能反映事物本质、与论点有必然联系的典型论据,才能一以当十。

有了论点和论据,还需要一定的论证方法和过程。论证的方法和过程体现了论点与论据之间必然的逻辑联系。根据论证的不同目的和性质,论证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根据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又可以分为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两种基本方式。

直接论证包括直接证明和直接反驳,就是运用事实和道理作论据,直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或直接反驳某一错误观点。直接论证可采取归纳法、演绎法或类比法。比如:

某厂在论辩“承包能否加强劳动纪律”时,厂长说:“我厂自分车间承包以来,一车间全勤,二车间全勤,三车间也是全勤。所有各车间的劳动纪律都大有好转。由此可见,承包能够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应用归纳法直接证明论点。

毛泽东在证明“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时说:

“为人民服务的人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这是应用演绎法直接证明论点。

为了证明“四人帮”并不是什么“反林英雄”而与林彪是一丘之貉,一位同志在讨论时是这样说的:

“在政治上,林彪为了篡党夺权,炮制了《‘五七一’反革命工程纪要》,妄图发动反革命政变;‘四人帮’一伙在1976年10月,也想乘毛主席与世长辞之机,发动反革命政变。在组织上,林彪崇拜反动透顶的权力意志论,宣扬念念不忘一个‘权,字;‘四人帮’有过之而无不及,鼓吹权力拜物教,扬言‘寸权必夺’,‘一定要把权力拿在自己的手里’。同时,林彪、‘四人帮’推行的都是一条极“左”的路线。可见,林彪的反革命政治目的,就是‘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目的;林彪的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也就是‘四人帮’的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这就充分证明,‘四人帮,并不是什么‘反林英雄’,而与林彪是一丘之貉。”

这是应用类比法直接证明论点。

直接反驳,是用事实或道理作论据,直接证明某论点的错误。由于论说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三者中任何一者不能成立,则整个论说就站不住脚。因此,在直接反驳时,可以着力于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中的任何一者。比如有人反驳“金钱万能”的观点时说:

“蒋介石有钱,但收买不了***、王若飞、**等立志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真正的共产党人;美帝国主义者有钱,但高薪收买不了立志回国献身’新中国建设的钱学森这是直接反驳论点。又比如:

历史上的秦宣太后,在宫中守寡时,爱上了大臣魏丑夫,与魏丑夫打得火热。宣太后临死都舍不下魏丑夫,下旨要魏丑夫殉葬;魏丑夫吓得无计可施。有位名叫庸丙的大臣愿意进宫为魏丑夫说情。庸芮对宣太后说:“人死了还有知觉吗?”太后答:“没有知觉了。”庸芮说:“既然人死了已经没有知觉了,为什么还要把生前所喜爱的人活活地为自己殉葬呢?如果人死了有知觉,那么先王一定会对太后与丑夫合葬十分恼怒,太后又怎么在阴间自处呢?”太后听了庸筒的话,哑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最后一句话:“那就算了。”

支撑宣太后论点(魏丑夫必须殉葬)的论据是:死后还能与魏丑夫相爱相依。庸芮从正、反两方面直接反驳了宣太后的论据。

再比如:

有人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在阶级社会中,真理都是打上阶级烙印的,真理是有阶级性的。”有人反驳说:“这种说法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思想’与‘真理’两个概念混淆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思想’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和看法。混淆两个不同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反了论证必须遵循同一律的要求。二是偷换了论题。把‘思想具有阶级性’这一论题,偷换成了‘真理具有阶级性’的论题。”

这是真接反驳论证。

在具体论辩中,往往把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反驳论点、论据的过程中,可以从论证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在反驳论证时,更应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去研究论点、论据本身的问题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间接论证包括间接证明和间接反驳。间接证明的方法又叫反证法。就是先证明与自己论点相反的论点是错误的,从而间接地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反证法运用的是排中律的原理。排中律认为:反论题是假,正论题则真。通过对其中一个论题的否定,即是间接地对另一论题的肯定。在管理活动中,与人论辩时,常常运用间接论证法。一是因间接论证法是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具有很强的抗争力;二是驳倒了对方论点,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不言而喻,在某些不便于正面表态的论辩中,显得比较策略。比如叶永烈同志在论证“科学无世袭”这一观点时说:

有人说“科学有世袭”,其理由是居里夫妇的女儿也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亚?鲍耶的父亲也是著名数学教授。但他不知道居里夫妇的女儿伊伦?居里很是勤奋,结婚之后都还夜以继日地与丈夫呆在实验室里,节假日也不休息。经过刻苦努力,才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小居里夫妇才双双获奖。他们“袭”下来的只是父母为科学献身的宝贵精神。亚·鲍耶小时候虽然也得过父亲的教诲,但他在数学上的见解却与父亲背道而驰,以至写出的论文父亲不予发表,由学术分歧导致父子感情破裂,父亲成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亚·鲍耶因贫困交加而过早去世,死后八年,他的成就才得到世人公认。

叶永烈批倒了“科学有世袭”的论点,从而间接证明了自己“科学无世袭”的论点的正确性。

运用反证法进行间接论证时一定要注意:反论题一定要与正论题组成矛盾判断,这样才能运用排中律破假立真。

同类推荐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生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但是要活得有质有量,因为我们被赋予了生命,这本身就值得感激,在人生的道路,生命与我们一路同行。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2)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古代有“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现在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也可让人跳”。由此可见,口才的重要性。卡耐基说:“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只有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和原则,才能够达到“一语惊起千层浪”的效果,才能够掌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热门推荐
  • 希腊神话故事(青少版)

    希腊神话故事(青少版)

    《希腊神话故事》是古老的爱琴海文明孕育出来的一朵艺术奇葩,它诞生于口头传说,在一代代人的口头流传中不断被完善,后来才被整理、加工并记录下来。《希腊神话故事》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关于神的故事,另一部分讲述的是深受推崇的古希腊英雄人物的故事。《希腊神话故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影响着后来的希腊文学,不仅如此,对整个欧洲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神话故事》还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它描述了人类社会初期,古希腊人在爱琴海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探索与认识,体现了这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
  •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国内业者如何赢得顾客青睐,获取顾客的忠诚,已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国外业者正在大潜进入本国市场之际,能否永续经营的重要课题。本书首先以何谓顾客谈起,主张应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落实顾客满意,并关注员工满意的问题,强调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双管齐下,才能创造企业生存的利润。书中跳脱了礼貌,又逢中国加入WTO,技巧的论述与一般概念的讲授,而从经营哲学,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的层面,为为者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顾客满意成功之道。全书架构完整,立论精确,在全球景气持续低迷,总结了作者十年的辅导经验与学理涵养,而且没有太多的专有名词,浅显易懂,平易近人,是E世纪业者学习顾客满意经营不可多得的入门宝典
  • 姜夏

    姜夏

    姜夏帝国初建,河山大好,风景如歌。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琴师多次刺杀皇帝未遂,沦为死囚、黯淡抚琴,帝国长公主身份特殊、武力值超强、备受器重。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最帅王爷面对性格大变的青梅竹马,异国公主流落姜夏帝都,际遇非凡……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 平民王后

    平民王后

    “懒猪起床,懒猪起床!懒……猪……”闪电般,一条纤细的手臂自被子里探出,打蟑螂似的猛然拍下不停叫嚣的闹钟,再轻轻一弹将闹钟推入绝崖峭壁底下,而后,「凶」手悄悄缩回被子里去。又过了半会,被子才慢吞吞的一点一点的移开。一张半梦半醒,睡眼惺忪的可爱娃娃脸慢慢露出,可爱的萝莉娃娃脸顶着蓬蓬松松的乱发慢慢的坐了起来,一手在干瘪瘪的无肉的胸前抓了抓。然后她又茫然呆坐着,不知……
  • 这辈子的爱就这么多

    这辈子的爱就这么多

    花开花落,缘聚缘散,千百次的擦肩而过,谁会是她最终的守候?一条幽静的小路因为爱而开满花、一条澄净的小河因为爱而忧伤、一丛长满荆棘的灌木林。是爱情陪你走过开满花的小路,还是友情伴你淌过这忧伤的河?亦或者是自己只身一人勇闯荆棘灌木林?
  • 倾城郡主

    倾城郡主

    ~~~~~~一次重生,一场穿越;现代的财阀公主,古代的王府郡主;她,从来都不是受制于人的人。数年的谋划,只为了守护温暖的亲情;数年的经营,只为了得到纯粹的自由。王妃、皇后?她不稀罕!若她愿意,她便是这天下之主!白君澈,温雅如玉的神医门二公子:颜儿,既然我动心了,那么我也要你为我心动!颜无尘,冷漠如冰的侍卫:主子,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莫靖寒,皇朝第一美男子:颖儿,你是我的王妃,是我的妻,不准离开我!百里傲天,邪魅不羁的魔教教主:霏儿,什么时候做本座的教主夫人?呼延诚,俊挺的黑禹国太子:颖儿,只有在心里才能这么唤你,就这样默默爱着就好。司马文彬,儒雅的相国公子:颖儿,为何我们才相遇,你就要成为别人的妻?~~~~~~清的爱情观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本文已入半价书库!本文可能更新较慢,但绝不会弃坑!清刚建立了一个群(67960707),大家有兴趣可以加入,还没人呢~敲门砖:文中任意一人的名字~~~~~~~推荐好友文:《三千俊男爱上我》《废后翻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