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00000009

第9章 关注杜会 针砭时政 (1)

《国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全书共21卷,分别记述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延、吴、越八国史事,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因以记言为主,故名为《国语》。旧说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苏成。其成书年于年代大约在战国初年或稍后。《国语》保存的史料比较丰富,反映的思想也比较复杂。但书中“重民”、“尚礼”、“崇德”的思想比较突出,基本上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倾向。《国语》记言精练、生动、真切,且能于记言中刻画人物形象,富于文学色彩。其文学价值虽不及《左传》但它自具持色,对后代散大也有很大影响。

邵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1]。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2]!”王得卫巫,使监谤者[3],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4]。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5]。”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6]。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7]。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8],瞽献典[9],史献书[10],师箴[11],瞍赋[12],朦诵[13],百工谏[14],庶人传语[15],近臣尽规,亲戚补察[16]。瞽、史教海[17],耆、艾修之[18],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19]。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20],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宜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21],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2]。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23],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4]?”

王弗听[25]。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26]。

[1] 厉王:周厉王,名胡,夷王之子,前878~前842年在位。虐:残暴。国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属于统治阶级,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谤(bang):公开指责他人过失。

[2] 邵公:一作“召公”,即邵穆公,名虎,周的卿士。堪:经受。命:指周厉王暴虐的政令。这句说:人民受不了暴虐的政令。

[3] 卫巫:卫国的巫师。巫:以侍奉鬼神为职业的人。监:监视。

[4] 以目:指用眼睛示意。这两句说:国人在路上相遇,没有谁敢讲话,只是互相用眼睛示意而已。意即敢怒而不敢言。

[5] 弭(mi):遏止。弭谤:遏止谤言。乃:竟,居然。

[6] 是:此,指“弭谤”的做法。障:筑堤防水。这里是阻挡、堵塞的意思。甚:厉害,严重。壅(yong) :堵塞。溃(kui):水冲破堤坝,即决口。川壅而溃:河流被堵塞不通,就要决口泛滥。民亦如之:指民众的舆论也像这样。

[7] 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理。决:疏浚水道,排除阻塞。导:通,流通。宣:通,畅达。这里有开导的意思。宜之使言:开导人民,让他们大胆讲话。

[8] 听政:处理政事。公卿至于列士:周王室官职分为公、卿、大夫、士各级。士是下层官员,有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等级,故称“列士”。诗:指从民间采得的讽谏的诗。

(9) 瞽:无目的盲者,这里指乐师。曲:乐曲。古代以瞽者为乐官。因其所献乐典多采自民间,故能反映民意。

(10〕史:史官。书:古代典籍。这句说:史官献古代文献于王,使他了解往古政治,作为借鉴。

(11〕师:少师。低于太师的乐官。箴(zhen):含有规诫意义的文辞,即箴言。

(12) 瞍(sou):没有眸子的盲人。赋:不歌而诵,即有一定音节腔调的朗诵,指朗诵公卿列士所献的诗。

[13] 朦(meng):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讽诵,指讽诵那些箴谏之语。

[14] 百工:各种手工艺者,即各色工匠。一说,百工为古代官的总称,即百官。

[15] 庶人:平民百姓。庶人地位低贱,自己对政事的意见不能直接上达,只能间接地通过他人传达给国王,故说“庶人传语”。

[16] 近臣:指国王身边的近侍。尽规:尽意规谏。一说“尽”同“进”,即进献规谏之语。亲戚:指父兄子弟等。补:弥补国王的过失。察:监督国王的行为。

[17] 警、史教诲:乐师、史官各尽其职用乐曲、文献对国王进行教诲。

[18] 耆(qi)艾:年六十称“耆”,五十称“艾”,合为老年人的通称。这里指国王的师傅及朝廷元老。修之:警戒国王。一说“修”为“修治整理”,“之”指代替、史的教诲。

[19] 斟酌:反复衡量,考虑取舍,再加实行。是以:因此。不悖(bei):指不违背情理。悖:违背,冲突。

[20] 犹:如。其:指土地。原:宽广平坦的土地。隰(xi):低下潮湿的土地。衍:低下平坦的土地。沃:有水流灌溉的土地。

[21] 宣言:发表言论。善:好,兴盛。败:坏,衰败。兴:起。行善而备败:推行那些人民认为好的,防备那些人民认为坏的。

[22] 阜:增多,丰厚。这句说:这才是用来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

[23] 虑:考虑,深思熟虑。成:成熟,完善。行:这里有自然流露和传布开来的意思。

[24] 与:助,指赞助者。几何:多少。其与能几何:那么赞助者能有几个呢?一说“与”为语气词,无实义。“几何”指多少时间,意为不久,句意为“那么能维持多久呢”。

[25] 弗听:不听劝谏。

[26] 流:放逐。彘(zhi):晋地,在今山西省霍县东北。厉王被流放到彘,是在前842年;据此推算,邵公谏饵谤之事当在前845年。

解读

选自《国语?周语上》,标题依普通选本。本文记邵穆公劝诫周厉王止谤的一番议论,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卓越见解,反映了西周末年厉王以刑杀为威,施行暴政,压制国人批评,终于被愤怒的国人所驱逐的历史教训。文章有比喻,有例证,有议论,有恳劝,富于文采和说服力。结构谨严,情辞恳切;语言简明传神,寥寥几笔便活画出厉王这个昏君残暴而愚蠢的丑恶形象。堪称《国语》中一篇出色的佳作。

话题

1.消除人民非议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2.在现代社会,应怎样对待人民的言论?

3.厉王未纳谏是否也有邵公表达上的原因?

相关资料索引

1.《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邬国义《国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来可泓《国语直解》,复旦大学,2000年

4.熊宪光《<国语>风格,南北异趣》,《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左传》

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古文》。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历史著作。左丘明生平不详,司马迁称他为“失明”的“鲁君子”。他出身于鲁国贵族.是鲁国很有修养的瞽史,大约与孔子同时或稍前。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作者实难确指。此书大约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口人根据各国史料笠理润色编幕而成.与《国语》之成书同时或稍后。

《左传》是一部以《春秋》为纲的编年史,但其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比《春秋》增多27年。它相当详备完整地记载了春秋列国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和大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及有关人物的首论、活动,形象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它明确地提出了民为神之主的见解,表达了民为邦之本的观点,主要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倾向,重民意,轻君位,反映了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进步思潮。书中既表达了进步的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也杂有儒家的保守观点和宿命论等消极、落后成分。

《左传》叙事简明生动,工巧严谨,富于故事性.很有文采。它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刻画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特色。其记官则委婉含蓄,典美博奥;尤其所记外文辞令,婉而不晦,显而不露。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上》中赞其“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左传》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子产不毁乡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1]。然明谓子产曰[2]:“毁乡校,何如[3]?”子产曰:“何为[4]?夫人朝夕退而游焉[5],以议执政之善否[6]。其所善者[7],吾则行之;其所恶者[8],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9],不闻作威以防怨[10]。岂不遽止[11]?然犹防川[12]:大决所犯[13],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14];不如小决使道[15],不如吾闻而药之也[16]。”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17],小人实不才[18]。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19]?”

仲尼闻是语也[20],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1] 游:指游玩聚会。论:议论。执政:执掌政权的人。这里指执政的得

[2] 然明:郑大夫,姓鬷(zong),名蔑,字然明。

[3] 何如:如何,怎么样?

[4] 何为:为何,为什么?

[5]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人们早晚工作完毕后到那里游玩聚会。

[6] 议:议论,评议。善否(pi):好坏。

[7] 其所善者:他们认为好的。

[8] 其所恶者:他们所厌恶的。

[9] 忠善:忠于为善,即诚心努力做好事。损怨:减少怨谤。

[10] 作威:指滥用权力耍威风。防怨:防止怨谤。

[11] 岂:难道。遽止:很快地制止。此言用强硬手段不是不能很快地制止舆论。

[12] 然犹防川:但是那就像用堤坝堵河流一样。

[13] 决:堤防溃决。大决:即洪水冲破大口子。犯:危害。

[14] 克:能。

[15] 小决:放开一道小口子。道:同“导”,疏导。不如小决使道:倒不如放开一道小口子让水流疏导通畅。

[16] 药:用作动词,即当作治病的药石。之:指郑人的议论、意见。

[17] 今而后:从今以后。吾子:对子产的尊称,相当于“您”。信:实在,的确。可事:可以成就大事。一说可以事奉。

[18] 小人:然明自谦。不才:没有才能。

[19] 行此:这样做下去。其:语气词,表推断。赖:依赖,依靠。岂唯:岂只,哪里只是。二三臣:泛指复数,做官的人们。这几句说:如果照这样做下去,郑国真是有依靠了,岂止是我们这些做官的有了依靠呢?

[20] 仲尼:孔子的字。是语:这些话。按:这里所记孔子的评语,当是后来发的议论或系作者假托之言,因当时孔子仅十岁。解读

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标题依普通选本。“乡校”是地方上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子产作为一个开明政治家,不赞成毁掉乡校。本文记他对此发表的一番议论。他尊重民众舆论,允许人民议论时政,主张对民众舆论采取疏导的方法,反对使用压制的手段,并要求根据民众意见制订和修改施政措施。这无疑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反映了统治阶级在人民强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作出妥协和让步的现实。文章叙事记言简要完整,议论说理中巧用比喻,生动而富于说服力。

话题

1.子产不毁乡校的逻辑是什么?

2.仲尼所说的“仁”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3.与厉王比较,子产对人民议论的态度有何进步性?

相关资料索引

子产治郑

同类推荐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菊花禅

    菊花禅

    ,《菊花禅》(作者许冬林)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摄政王,属下慌恐

    摄政王,属下慌恐

    母亲斗不过姨娘,怒极放火,全家葬身火海?——不怕,不怕,她福大命大,逃过一劫。夫家要以正妻之礼娶平妻?——有什么了不起,她和离下堂腾位置。师父被追债躲进茅厕?——不怕,她倒卖消息,给冷酷摄政王当侍卫,赚银子还债。太后、郡主合谋整她?——不怕,你有张良计,我有摄政王这个过墙梯。晋太子劫走她,圈禁在太子府?——不怕,本姑娘嫁过人下过堂,又不是没见过男人!神马?摄政王要娶她?——怕什么怕,本姑娘嫁过人下过堂…既然诚心可见,还是考虑考虑吧…*片段一一曲终了,何清君如释重负,令狐薄意犹未尽。“再吹一曲。”“…啊?”令狐薄闪着寒光的眸子睨着她,不说话。何清君顿觉不寒而栗,心里将他车裂一百次,面上却是低眉顺目:“是。”樱唇轻启,笛曲响起,是一首《月下会》。令狐薄皱眉,这曲子欢快是欢快,只是吹曲者太过生涩,把欢快畅然的曲子吹得很是晦涩难忍,让他有种想起身捂住她嘴的冲动。“换一首。”“啊?换…噢。”换成《乐淘淘》。令狐薄眉毛一挑,“本王说换一首。”何清君汗滴滴地又换成《月下会》。令狐薄嘴角连抽数下,有点抓狂,“何姑娘,请问你会几首曲子?!”何清君讪笑,施礼,“其实…只会两首。”令狐薄顿觉一群乌鸦在头顶飞过,两首?!这也敢大言不惭叫做会吹笛?还附庸风雅地别一支玉笛在腰间唬人?*片段二令狐薄淡淡却又坚定地道:“本王要娶你。”“砰——”某人晕倒。…令狐薄坚定地站着,何清君坚定的晕着。“何清君,你是本王的护卫,我们天天相伴,你能逃避到几时?”“…”能逃到几时算几时。“何清君,本王既非断袖,亦无隐疾,是个正常的男人。”“…”她又没验过,谁知道正不正常?“本王至今未娶的原因,是个隐秘,只能告诉本王的嫡王妃。”“…”那就去告诉你的嫡王妃,不要打扰她继续晕。
  • 黄金投资实用全书

    黄金投资实用全书

    目前,世界黄金市场已从商品消费需求主导转向投资需求主导。黄金价格正处于周期性上升初期,投资投机正当时。为了帮助普通老百姓熟悉黄金投资,本书详细介绍了黄金、黄金市场、黄金投资分析、黄金投资风险控制等普通老百姓投资黄金最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从实务的角度指导读者进行黄金投资。
  • 我们没有在一起

    我们没有在一起

    缘份两个字,缘是天注定,份是在人为,是谁的对谁的错,造成了最后的结局?说不清闹不明,只想与你在一起。
  • 荒途

    荒途

    他心怀天下,她不爱权贵。一纸诏书,他奉命出征。她随他一路从敦煌到祁连,二人却再没说过情话。那一战听说所有的人都死了。他赶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剩下。血染了纱衣,她醒来,陪在身边的人不是他。她以为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倾慕。她说会忘记。可不久之后传来他君临天下的消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宅女恋人

    宅女恋人

    一个有离奇过往的宅女,与一个气场神秘、经历更匪夷所思的传奇人物李欢,从视彼此为累赘到相依为命,她见证了李欢由最底层的小人物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点点滴滴——绿茵场一战成名、荧幕上脱颖而出、选秀赛粉丝千万、股海里身家近亿……面对这不平常的一切,她宠辱不惊,却不知在被她视为“段正淳”的李欢那孤傲的内心世界里,能与他共享荣耀的,只有她一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