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00000025

第25章 励志笃学 厚德修身 (8)

其次,于古文的内容,反对“谈心论性,颇似宋人语录”宣扬理学,作高头讲章,亦反对“专引载籍,非博不详,非杂不备”,“征书数典”,“误以注疏为古文”,卖弄学问,以考据为文,这与论诗讥讽“误把抄书当作诗”是一致的。

再次,于艺术表现上,主张“逍峭”、“顿挫”,反对“平衍”,主张“剪裁、提挈、烹炼”,反对“冗杂”、“琐碎”以曲折、精炼为圭杲。

最后,于语言文字,一主张生动、活泼,称“古文者,即古人立言之谓也,能字字立于纸上则古矣”,反对“措词率易”、 “死气满纸”。二主张“雅”,反对“俗”,亦反对用“徘词偶语,学六朝靡曼”。三主张自然而有文采,反对艰涩,“钩章棘句,以艰深文其浅陋”。

(节选自王英志《论袁枚的散文创作》,《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更多链接:

1.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文海出版社,1987年

2.钱仲联、严明《袁枚新论》,《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3.李剑波《试论袁枚性灵说的历史意义》,《中国韵文学刊》1995年第2期

4.叶祖兴《<黄生借书说>赏析》,《新闻与写作》1999年第11期

曾国藩

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授检讨,转侍读,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后因镇压太平军、捻军立功,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曾国藩是儒家正统道学家,论学生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缺一不可。此外还强调“经济”的重要性,主张学以经世致用。他以中兴桐城派古大为旗帜,招募弟子,自立门户,后人称之为“湘乡派”。其思想、文章影响甚大。著述颇富,后人编定为《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

谕纪泽字谕纪泽儿[1]:

接尔安禀,字画略长进,近日看《汉书》。余生平好读《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书,尔能看《汉书》,是余所欣慰之一端也。

看《汉书》有两种难处:必先通于小学、训诂之书[2],而后能识其假借奇字[3];必先习于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能读其奇篇奥句。尔于小学、古文两者皆未曾入门,则《汉书》中不能识之字、不能解之句多矣。

欲通小学,须略看段氏《说文》、《经籍籑话》二书[4]。王怀祖(名念孙、高邮州人)先生有《读书杂志》[5],中于《汉书》之训话极为精博,为魏晋以来释《汉书》者所不能及。

欲明古文,须略看《文选》及姚姬传之《古文辞类纂》二书[6]。班孟坚最好文章,故于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扬雄、刘向、匡衡、谷永诸传皆全录其著作;即不以文章名家者,如贾山、邹阳等四人传,严助、朱买臣等九人传,赵充国屯田之奏,韦玄成议礼之疏以及贡禹之章,陈汤之奏狱,皆以好文之故,悉载巨篇。如贾生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陈涉传》、《食货志》等篇;子云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匈奴传》、《王贡传》等篇,极之《充国赞》、《酒箴》,亦皆录入各传。

盖孟坚于典雅瑰玮之文,无一字不甄采[7]。尔将十二帝纪阅毕后,且先读列传。凡文之为昭明暨姚氏所选者,则细心读之;即不为二家所选,则另行标识之。若小学、古文二端略得途径,其于读《汉书》之道,思过半矣。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8],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9],此即日习于傲矣。《书》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10]。”《传》称:“骄奢淫佚,宠禄过也[11]。”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12]

[1]谕:告诉,‘使人明白。这里有教诲之惫。纪泽:曾国藩长子曾纪泽(1839-1890),字劫刚。清同治年间,出使美、法、俄等国,官至户部左侍郎。学贯中西著有《群经臆说》等。

[2] 小学:指研究文字、音韵、训话的学问。这里专指文字学。训话:解释古书字义。

[3] 假借: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出六种条例,称为“六书”,假借即为“六书”之一。许慎《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某些词原本有音无字,乃借用同音字来表示。

[4] 段氏《说文》:指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经籍籑(zhuan,同“撰”)话》:清阮元主编的训诂学书。集唐以前古籍正文和注解中的训话,颇便检查。

[5] 王怀祖:即清代学者王念孙,字怀祖,号石胭,江苏高邮人。《读书杂志》:王念孙著校勘、训话书。该书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九种古籍的文字谬误、句读错乱、音训异同等一一加以考辨,极有学术价值。

[6] 《文选》: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萧统为梁武帝萧衍长子,死后溢“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故此书又称《昭明文选》。姚姬传:即姚绷,字姬传,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受业于刘大格,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并工诗文,为桐城派集大成者。主张为文须义理、考据、辞章合而为一。所编 《古文辞类纂》,为桐城派作文典范。

[7] 甄采:鉴别而后采录。

[8] 舆:车。

[9] 颐指气使:形容有权势者傲慢的神气。颐:脸颊。颐指:用脸色指使人。气使:用神情随意支使人。

[10]《书》:即儒家典籍《尚书》。鲜:少。克:能。引文见《周书?毕命)。

[11]《传》:指《左传》。引文见《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佚:骄横奢侈,荒淫放肆。

[12]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

解读

这是一封父亲教导儿子励志笃学、厚德修身的家书。其主旨是讲治学与做人。首先指示治学门径,以读《汉书》为例,强调必须“通小学”、“明古文”。其实这也是学习古代文史典籍的有效途径。在做人方面,特别告诫要力戒奢、傲二字,革除世家子弟的通病。体现了作者奉行儒家之道,结合自己治学、为官的亲身体验,严格地教子治家的原则和特点。

谆谆嘱咐,娓娓道来;既是慈父,又是严师。作者以深深的父爱和殷殷的厚望,写出了一篇很有特色的教子书。

话题

1.曾国藩的家书体现了怎样的传统家庭教育观?

2.曾国藩对儿子的读书教育体现了他对后代怎样的培养方向?

3.此书大部分篇幅在指教.仅最后一段略有事理点拨,其文是如何做到叙说与教诲俱佳的?

相关资料索引

曾国藩的家教思想

一、以诚为本,求实勿虚。“虚心以求,诚心以处”是曾国藩终身守之不途的格言。诚,为真心,诚恳,诚笃。为人做事重一诚字。他认为“天地之所以不息,贤人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诚心则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成事业。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果有诚而不自欺,则圣学之道又有他哉”!他不但自己“思诚”“用诚”,也教育子弟“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共趋于诚”。

实者,实事求是。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实者,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说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当曾纪泽年少之时,家乡请他为修县志之主编。曾国藩知此事后教之说:“学未成莫务虚名,县志应另请高手主编,但亦应竭力助编,并可乘此退出几篇文章来。”另告诫子弟作文贵有自知,不必随众附和。他还对子弟说:“余不能文而微有文名,深以为耻。尔文更浅亦获虚名,尤不可也。”

二、自克自省,自立自强。曾氏在施教中,注重教子自立自强。他深知自立自强是生活之本,也是家运长久的源泉。与其给子弟存钱集田,不如传授给他们真正的享用终身的生活本领。他反复叮咛“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于是教子在多事之秋,当多学知识,掌握本领,以不变应万变。“日下尔在家饱看群书,兼持门户,处乱世而得宽闲之岁月,千难万难,尔切莫错过此等好时光也”;“今年已二十三岁,全靠尔自己扎挣发愤,父兄师长不能为力。”在日常生活中,曾国藩教子在家中要挑起主持门户的担子,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真正的爱,不正是如此吗?

三、志存高远,刚健守恒。曾国藩一向认为,立志坚韧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他不断教诲子弟,要志存高远,不可自甘下流。“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若自已不立志,则虽曰与尧舜禹汤‘同位,亦彼自彼,我自我突,何与我哉!”他将立志比作“换骨金丹”:“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变.换骨相,欲求变相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他要求子弟立志后,一旦受挫受弃,则“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自馁”。

“刚”为曾国藩身体力行的伦理思想。他认为做人应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乃刚健教子的最终目的。“恒”是曾国藩具有的优秀品质之一。在给儿子的信中多次谈及,说他做事无恒,并终身以此为耻。以此教导子弟无论是志存高远,还是自立自强,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墓础。教子书中有“事无分难易,持之以恒,自尔精进”之说。

四、植根于勤,戒奢以俭。历览有国有家兴旺,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曾国藩一生颇以勤字自励。他要求子弟要勤,说早起是先人的家法,以早促勤。“余生平亦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故读书无手抄之册,居官无可存之腆”。反省之余,教子看书写作逐日无间,并且教子每日习百字诵熟书一千字,三五日作一文一诗,每月寄六篇文章给曾国藩阅评。遗嘱中曾国藩亦不忘一“勤”字,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节选自马啸《浅探曾国藩的家教思想及其特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9第5期) 更多链接: 1.钟叔河编《曾国藩教子书》,岳麓书社,1986年 2.朱东安《曾国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3.伍泽华《曾国藩教子之道》,《炎黄春秋》1998年第5期 4.林建曾《试析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

刘蓉

一作刘容,字孟容,一作孟蓉,号霞仙,湖南湘乡人。清咸丰四年(1854)以附生入曾国藩幕府,次年拔擢为知县,加同知衔。后官至陕西巡抚,因事罢职归乡。刘蓉工诗善文,著有《养晦堂诗文集》及《思辨录疑义》等.并传于世。

习惯说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1]。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2],浸淫日广[3]。每履之,足苦踬焉[4]。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5],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嗯!习之中人甚矣哉[6]!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平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7]。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8]。

[1] 养晦堂:堂名。取自《诗·周颂·酌》:“遵养时晦。”后以“养晦”指隐居待时。

[2] 径尺:直径一尺。

[3] 浸淫:逐渐延展。

[4] 踬(zhi):跌倒,绊倒。

[5] 蹶(gui)然:急忙的样子。

[6] 中(zhong):伤害。

[7] 窒(zhi):阻塞不通。这里指妨碍。

[8] 慎始:开始就要谨慎不苟。解读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意谓习惯一旦养成,便习以为常,很难改变。所以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坚决革除不良的习惯。本文由小见大,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以亲身的体验说明这一道理。结尾为点睛之笔:“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指出厚德修身、励志笃学者必须重视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一开始就要谨慎不苟。文章短小生动,言简意丰,平易亲切,警醒世人。

话题

1. 为什么“君子之学”要“贵乎慎始”?

2.应该怎样规范学习习惯,提商学习效率?

3.文章是怎样从日常事例归结出一般规律的?

相关资料索引

1.王丽丽《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第10期

2.阎伯林《六勤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学刊》2001年第2期

3. http:// 163. 26. 9. 12 /noise / hcjh一ca/5一05. htm(《习惯说》备课笔记)参考书目

1.李子光主编《中外古典文学名作鉴赏辞典》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2.王国安著 《古代散文赏析》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郭预衡著 《中国散文简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4.郭预衡主编 熊宪光 林邦钧编注 《中国历代散文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5年12月版

5.朱士钊编 《古代散文鉴赏》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版

同类推荐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热门推荐
  • 许我一世纵容

    许我一世纵容

    两个应该敌对的笨蛋相爱了,却是次次错过。我喜欢你,你不能爱我。你爱我,我无可奈何只能利用你。你带着你的野心高飞,折了翅膀的我遥望,一如既往地对你自卑。我是固执的白痴,你是傲娇的黑马。混蛋!我逆了时间的洪流来到你身边,你就不能纵容我的小脾气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七国志

    前七国志

    此书叙战国时,孙膑自请去云梦山鬼谷子处学兵法,途遇魏人庞涓,二人为兄弟,同去求学。后来学成后,二人各归其主,庞涓进攻韩国,孙率兵相救,生擒庞涓于马陵道,又会齐七国诸王,斩了庞涓。孙膑功成身退。
  • 骷髅夜都市第一季

    骷髅夜都市第一季

    一桩桩离奇的惨案,一缕缕游荡的怨灵!神秘的夜行者究竟为何诡异重重?连续发生的灵异案件与冥界是否又有莫大关联?阎王叫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化身为牵魂使者的梦轩郎,如何面对阴阳两界的爱恨情仇?恩怨宿命?
  • 绝色嗜血狂妃:凤杀天下

    绝色嗜血狂妃:凤杀天下

    本文女主腹黑强大,傲视天下,现代嚣张,异世照样狂傲。她是冷面狂傲的特工杀手,却被人背叛穿越成废柴四小姐。新生的她女扮男装,惊采绝艳,一举跃为绝世天才,让天下无数男女为之疯狂!谁又知道,这一笑惊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竟是……她?【爽文快更,你敢不敢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落魄格格凤凰命

    落魄格格凤凰命

    她,出生皇家,生母却是不起眼的小主,本应受封为公主却因母妃身份成了云国的格格。用计平乱后宫、得到太后庇护,背后神秘的身份,她最终成为公主,母妃也在皇上驾崩之后受封为梅太妃。成年后,她远嫁燕国和亲,后宫艰险,她步步为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求凰

    凤求凰

    《凤求凰》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在部分城市、淘宝网、当当网已有销售。凤求凰凤兮凤兮九天翔,翱游四海求其凰。参风云兮暗日月,顾影自怜在高堂。忽现耀目以神动,有玉人兮出潇湘。才堪咏絮情堪握,嫣然一笑兮明珠失光。凤兮清歌引碧霄,振翅奋近绮罗香,瑶池绿波荡鸳鸯。音未绝,轻逐芳,欲行不行归故乡!凤求凰群号:43225880(已满)晓晓说群号:43704325(已满)凤兮清歌群号:43038093(已满)凤舞九天群号:16032613(已满,抱歉)谢谢一直支持凤求凰和紫晓的朋友们!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磨牙小相公

    磨牙小相公

    十五月圆,却是难得的坏天气,乌黑的云,呼啸的风,显得如如冷清。好像正应了一句话,月黑风高杀人夜。今夜注定不寻常。晋云山庄此时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只是因为前一天,庄主晋无痕收到的一支短箭。那支断箭从黑夜中飞来,直直地刺入他卧室的门板上。本来是无需担忧的,可是他偏偏认得这支短箭是弄月教的信物。说起弄月教,这天底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因为它是当今武林之中最大的魔教……
  • 娱乐女皇:重生别惹废材

    娱乐女皇:重生别惹废材

    不小心穿进一本娱乐圈文,成为悲催的美貌炮灰。除了标配的无敌美貌,就是各种圣母被人欺负。还要忍气吞声么?绝不!干翻绿茶女主没商量!高富帅、王牌经纪、大明星什么的,嗯...挺养眼滴;星光属于炮灰,巨星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