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00000023

第23章 励志笃学 厚德修身 (6)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12]。怠者不能修[13],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14];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15];不然,则其畏也[16]。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17],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18],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19],道德之行[20],难已!将有作于上者[21],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22]?

[1] 责己:要求自己。重以周:严格而全面。轻以约:宽松而简单。

[2] 求:探求。其:指舜。舜:传说中的上古圣君。这句说,探求舜之所以能成为仁义人的原因。

[3] 早夜以思:从早到晚地思考。

[4] 周公:即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他是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被后世尊为圣贤典范。多才与艺人:即多才多艺之人,艺:指技能。

[5] 是人:这个人,指古之君子。

[6] 病:缺点。

[7] 即其新:犹言取其长。不究其旧:不去追究他以往的过失。

[8] 恐恐然: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为善之利:指做了善事应得的好处。

[9] 详:详尽,全面。廉:少,低。

[10] 不足称:不值得称道。用:作用。

[11] 不以众人待其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望于人:期望别人,要求别人。

[12] 怠与忌:懈惰与妒忌。

[13] 修:指学习修养。

[14] 与:党与,朋友。

[15] 不与同其利者:跟他没有共同利益的人。

(16〕畏:指所惧怕的人。

(17〕说:通“悦”,高兴。

(18〕事修:事情做好了。谤兴:毁谤起来了。

(19〕光:光大。

[20] 行:推行。

[21] 将有作于上者:指居上位而想有所作为的人。

[22] 可几而理:大概可以治理好了。几:庶几,表希冀,有“大概”“差不多”的意思。

解读

本文旨在探究、论析毁谤之风兴盛的根源,故题名《原毁》。当时社会,压抑人才,毁谤成风。韩愈本人也深受“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之害。作者以深切的感受和锐利的笔触对丑恶的世态痛下针砭,深刻揭露了“今之君子”诋毁、压制人才的病根在于“怠”与“忌”,鞭挞了世风之堕落和人情之浇薄,明确主张责己严,待人宽,指斥对人求全责备。这对个人进德修身及执政者用人治国均有启发意义。文章对比论析,鲜明中肯;语言多用排偶,“文从字顺”;体现了韩文气盛言宜、波澜起伏的特点。

话题

1.应如何看待比自己能干的人?

2.文章对当代社会的竞争有何启发意义?

3.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为文主张?

相关资料索引

作为中小地主阶级,他们始终处于被压抑被排挤的地位,他们的子弟,若欲登上政治舞台,不但要经过层层考试和审查的艰难历程,还要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攻击和毁谤。他们眼看国家危机日深,忧心不已。韩愈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本人曾屡遭贬m,怀才不遇,面对黑暗、腐朽、不公的现实,不平则鸣,对士大夫中那些“责人也详,待己也廉”的颓风极为痛恨,对中小地主阶级及其后进之士则持以同情态度,《原毁》就是为他们吐闷气,鸣不平的一篇佳作。

作者写此文时,可能是为自己被谤而发,但他所批评的确实是当时很突出的社会不良现象,当时不但世袭贵族出身的官员和科举考试上来的官员互相排挤倾轧,形成朋党之争,而且一般士人中也存在互相攻讦的情形,特别是才德杰出之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韩愈这篇文章一方面揭示士大夫中存在的这种恶习,一方面也宣泄了内心的不平之气。

本文共分四段: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今之君子所以要毁谤压抑一般修身励行的后进之士的原因;作本文的目的。其中第二、三两段为本文的中心内容,第一段提出的古时情形和第三段所说的今之情形作比较,使全文重点鲜明突出。

作者在每一段的开首都明白提出自己的论点,然后运用事例进行论证。例如第一段用早于孔子的舜和周公,证实古之君子确有以大圣人舜和周公的道德才艺来要求自己的事实,说明“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第二段列举自己所见到的当时的“恶薄人情”和“世俗之弊”,说明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第三段则用自己“尝试论于众”而得到的经验来说明这种现象。

作者在比较了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待人待物的两种态度之后,接着指出今之君子所以要毁谤后进,根本原因是对己之“怠”,对人之“忌”。“怠”则骄傲自满,必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忌”则惟恐别人进步,故意挑剔而加以毁谤。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当时那些有权势的人物嫉贤妒能,相习成俗,使仕途的风气日趋于恶薄;而一般修身立行的后进,处处受到毁谤压抑,要想凭其才德进身,要想在当时社会有所作为,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作者感慨地说:“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突。”这正表明作者十分同情后进之士立身处世之艰难。

正由于韩愈有这样的思想认识,所以他对于后进之士,大力推荐,而被当世称道。作者所提出的先达人物的“怠”与“忌”是否只有他所处的时代状况如此呢?综观历史,有多少才德之士曾发出过不平之鸣,又有多少才德之士终身沉沦于社会低层,韩愈的这篇文章不但有他深刻的社会意义,还有它深远的历史意义。

(单芳《略谈唐代的科举状况与韩愈的<原毁>》,《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更多链接:

1.王仲镛《韩愈诗文名篇欣赏》,巴蜀书社,1999年

2.邓小军《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

3.张成扬《唐代士大夫阶层的阴暗心理——谈韩愈讨伐“嫉妒”的几篇檄文》,《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苏轼 参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日喻

生而眇者不识日[1],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旧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旧之光如烛。”们烛而得其形[2],他日揣籥[3]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吵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吵。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箭,转而相之,岂有既乎[4]?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5]。”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6)。”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7]。”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阁,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8],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9]?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11]。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12],士杂学而不志于道[13],今也以经术取士[14],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15],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16],作《日喻》以告之。

[1] 眇(miao):原指瞎一目或视力微弱,这里即指瞎眼。

[2] 扪(men):摸。

[3] 揣:猜测,估量。籥(yue):一种管类乐器。

[4] 转而相之:谓辗转以相似之物比方喻说。既:尽,完结。

[5] 道可致:谓学习工夫到家,道就自然而至,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意。致:意为使事物自至。

[6] “孙武曰”二句:见《孙子,虚实篇》。意谓善于作战的人总是处于主动地位,能诱使敌人来攻打,而不被敌人所牵动。孙武:春秋时齐国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为古代著名军事著作,被称为“兵书之祖”。

[7] “子夏曰”二句:见《论语?子张》。意谓各种工匠居住在制作场所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来获得道。肆:官府造作之处。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卫国人。以文学著称。

[8] 没人:善于潜水的人。

[9] 涉:趟水过河。

[10] 苟然:指随便、轻易得来。

[11] 溺:淹死。

[12] 以声律取士:指北宋前期,科举考试沿袭唐制,以诗赋取士。当时虽也设 “明经”科,但不受重视。声律,诗赋格律。

[13] 杂学:指学习儒家经典之外的史传、诸子、诗赋等。志:志向,专意追求。

[14] 以经术取士:指王安石当政变法,主张“除去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专意经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罢词赋科,以经术取士。(见《宋史?选举志》)

[15] 渤海:郡名,治所在今山东阳信县。吴君彦律:名琯,时任徐州监酒正字。

[16]求举于礼部:意谓报名参加礼部进士科的考试。唐宋科举均由礼部主管。

解读

这是一篇谈学论道之文。据《乌台诗案》(苏轼因反对新法而下狱的档案记录)载:元丰元年(1078),轼知徐州。……轼作文一篇,名为《日喻》,以讥讽近日科场之士,但务求进,不务积学,故皆空言而无所得,以讥讽朝廷更改科场新法不便也。”这是文章的写作背景。文中对“今者以经术取士”以致士风不正,确也微露不满。但本文的客观意义非止于此。文章主旨在论说“学”与“道”的统一,重点在强调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设喻为论,以喻明理,取譬贴切形象,说理深入浅出,特色十分鲜明。

话题

1.对于本物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

2.作者认为什么是“取士”的正确方向?

3.文章是怎样做到层层递进的?

相关资料索引

苏轼的“道可致而不可求”

苏轼对“道”作了新解,认为“道”即客观规律。他在《日喻》中说:“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爽。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苏轼以浅显而形象的类比说明“道”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只有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其规律,所谓“道可致而不可求”,此之谓也。这对古文运动强调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之“道”只能是儒家文化的“道统”,无疑是一种新的突破,是认识上的飞跃,是对僵化的“道统”说的更新。

(傅德岷、文成英《苏轼及其散文创作》,《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更多链接:

1.孟昭燕《谈苏东坡的两篇散文》,《华夏文化》2002年第4期

2.冷成金《苏轼、朱熹文艺观之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3. http: //www. pep. com. cn/200301/ca102707. htm(苏轼《日喻》)

郑燮 参见《画竹题记二则》。

微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1],务令忠厚徘恻,毋为刻急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2],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缊而出[3]。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

蛇蚖蛤豺狼虎豹[4],虫之最毒者也[5],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而遂以此残物之命,可乎哉?可乎哉?

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6]。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飨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刻肉乎!

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7],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1] 顽耍:即玩耍。顽:同“玩”。

[2] 劬(qu)劳:辛苦劳累。

[3] 絪缊(yin yun):同“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这里指阴阳五行之气交互作用的状态。

[4] 蚖(wan):毒蛇。

同类推荐
  •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运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热门推荐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青年律师韩丁在南方小城办案时,偶然遇到清丽脱俗、明艳绝伦的罗晶晶,并暗恋于心。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使出身富贾之家的罗晶晶在遭受丧父、破产的打击后,孤身流落到京城。韩丁又一次巧遇罗晶晶,很快坠入爱河。不久罗晶晶的初恋情人龙小羽出现了,在罗晶晶与他见面时被警察以杀人嫌疑犯带走,罗晶晶忘不了那段曾经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便请求韩丁为龙小羽辩护。为了维系两人的感情,韩丁违心地卷入了罗晶晶初恋情人龙小羽杀人案的调查之中,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借口是执行的路障,方法则是工作的利器。没有什么比阅读一本关怀心灵、激励行动、创新思维、智慧工作的书更美妙的事情了,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体会到这种成功的喜悦和激动。
  • 识谎防骗(识破谎言靠智慧,防骗防诈有技巧)

    识谎防骗(识破谎言靠智慧,防骗防诈有技巧)

    谎言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爱情的延续需要谎言,友谊的维持需要谎言,自尊的维护需要谎言……但是,说谎要以向善为目的,决不可恶意地耍弄他人。当我们用恶意的谎言对付别人时,我们不得不苦心孤诣、绞尽脑汁地去制造谎言;当我们以恶意的谎言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和人格受到了污损;而恶意的谎言一旦被识破,则是信誉扫地、众叛亲离,实在是得不偿失。
  • 三少的玩宠

    三少的玩宠

    安婷婷和许劭的故事。第一卷:安婷婷从十六岁后就一直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有疼爱她的丈夫、活泼的宝宝。现在的她,终于有了家,可是这个家没有疼她的丈夫也没有活泼的宝宝,只有沉迷游戏的丈夫、嘴放在她身上叨个不停的婆婆、三不五时找她茬的大姑子以及没完没了的家务。精彩片段一:婆婆李平说:“安婷婷我告诉你,想要离婚可以,五万块钱还来再说。”安婷婷睁开眼,平静的说道:“妈,这五万块钱我一定还你!”李平呸了一声,“还,你这话都说了多少回了,哪一回还了,今天大家伙都在,给做个证,这钱你什么时候还?”安婷婷看着都看向她的同事,咬了咬牙,说道:“我这一个月肯定还上。”精彩片段二:陈远翔将手中的‘离婚协议书’撕了个粉碎,“安婷婷我告诉你,想要离婚,没门!”安婷婷看着气急败坏要跳墙的陈远翔,平静的说道:“你妈妈答应的。”正在一旁数钱的李平抬起头,“呸!我什么时候答应的?”精彩片段三:“奸夫!”‘啪’一鞋底板打在许劭的俊脸上。许劭顿时懵住了,他许三爷从来都是打别人的份,什么时候被人打了?还有,奸夫?目光触到不远处那个单薄的发抖的背影时,似乎明白了。第二卷:那次桎梏的缠绵后,他将她牢牢的捆在身边,给她住最好的别墅、穿最时尚的衣服、佩戴最昂贵的珠宝。她受着女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说她是三少有史以来最宠的女伴。可是,她想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些,她想要的从十六岁后一直都没有变,而这个男人,可以给她所有,唯独不能给她最想要的。精彩片段四:极致的欢爱后,安婷婷抱住许劭的头,趴在他耳边轻轻的求:“阿劭,我们结婚好不好?”男人的身体一怔,宽大的卧室里是无声的沉寂。一行清泪缓缓的从她的眼角滑下。精彩片段五:安婷婷摸着怀胎六个月的肚子,看着报纸上许劭与陈菲菲的订婚典礼,泪水渐渐打湿了眼睛,一旁的萧越见状,将她揽到怀里,“婷婷,我愿意做你想要的家中疼爱你的丈夫!”精彩片段六:秦榕江合上手中的请帖,幸灾乐祸的对着许劭说道:“三哥,你儿子马上要叫别人爸爸了,噢不对,已经喊别人爸爸了。”许劭眯桃花眼,将那刺目的喜帖撕了个粉碎,他的儿子岂能叫别人爸爸,干爸爸也不行!本文的女主很软弱也很坚强,即便经历过很多挫折,她想要的东西很简单,也从来都没有变过。浓重的介绍一下楚氏五少:楚南昊:大少,此男五少之首,冷漠、腹黑、还无情,此男欠K
  • 冷情总裁:前妻难追

    冷情总裁:前妻难追

    三年婚姻,叶晨一直在仰望他的鼻息中度日,也知道自己从没走进过他的心里,但是,她不计较,一切只因她爱着他,如果不是那两个痛彻心扉的耳光,叶晨怎么也不会心死。呵,她从没想到她的生活里也会有小三这种生物的出现,她更没想到三年来对他冷若冰霜的丈夫,在搀扶着另外一个女人时,笑意盎然。“凌漠!”她看着他隽秀绝尘的脸,轻声笑了,笑得眼泪滚落,前俯后仰,“原来你也不是那么淡漠,原来,你也是有心的。”男人始终不语,搀在另外一个女人手上的胳膊却是蓦然用力,把她掐的生疼。女人吃痛惊呼,“漠,你怎么了?”“没什么。”男人忽然松开手,扔下身后人,大步朝前走去。凌漠是谁?没人知道他何而来,将去何处。外界只知道,三年前,他风光大娶本市副市长的女儿,从此,商路亨通;在功成名就的三年后,他毫不犹豫的和结发妻子离了婚。这个一个关于爱和恨,阴谋错综的故事,男主沉稳深情。
  •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本书以轻松实在的语言风格,巧妙性地运用创意引发出心理学中一个又一个好玩的点,将心理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创意心理作为一种无中生有的生活智慧,让与众不同的多样生活与趣味人生呈现在了你我他的面前。
  • 思维的盛宴2

    思维的盛宴2

    从某种角度来说,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不是爱因斯坦,不是爱迪生,也不是达芬奇,而是福尔摩斯。一个现代人如果拥有了福尔摩斯那样的头脑,那就无往而不胜。如果你掌握了谋略思维,使你拥有了运筹帷幄的能力,那你就拥有了四分之一的福尔摩斯头脑。如果你掌握了逻辑思维,使你拥有了条分缕析能力,那你就拥有了四分之二的福尔摩斯头脑。如果你撑握了科学思维,使你拥有了现代技术能力,那你就拥有了四分之三的福尔摩斯头脑。如果你掌握了博物思维,使你拥有了洞察一切的能力,那你就拥有了四分之四的福尔摩斯头脑。一个侦探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推理,一次推理一次启迪,一次启迪一次健脑。
  • 锦绣良缘:二嫁腹黑相公

    锦绣良缘:二嫁腹黑相公

    苏少瑾重生了,还是个三无少女。没钱,没相貌,没身材。身体较小还易推倒?“娘子,我们还没圆房?”“.......”相公高中状元,居然弃了她这糟糠?(QQ群号:366709504)敲门砖书中任意名字一纸休书就想将她踢下堂?苏少瑾表示怒了。“相公,你说我是嫁给王爷好?还是相爷好?”“....想都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