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00000013

第13章 爱国重民 崇智尚贤 (1)

《左传》 参见《子产不毁乡校》。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1]。公将战[2]。曹刿请见[3]。其乡人曰[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刿曰:“肉食者鄙[6],未能远谋。”遂入见。

问:“何以战[7]?”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9]。”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10]。”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1]。”对曰:“忠之属也[1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3]。公将鼓之[14],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15]。公将驰之[16],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7],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1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9]。彼竭我盈[20],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2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2],故逐之。”

[1] 十年:即鲁庄公十年(前684)。齐师:齐国的军队。伐:攻打。我:指鲁国。作者用的是鲁国史官的口气。庄公九年(前685),鲁国曾与齐大夫盟(ji)既;十年春,齐国背盟侵鲁。

[2] 公:指鲁庄公,鲁国君主,前693一前662年在位。

[3] 曹刿(gui):一作“曹沫”、“曹翙(hui)”,春秋时鲁国武士。相传齐君与鲁君相会于柯(在今山东阳谷县东)时,他持剑随从,以武力劫持齐君订立盟约,逼迫齐君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

[4] 乡人:同乡的人。乡是古代一种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

[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在位做官享有丰厚傣禄的贵族。谋:策划,商量。间:参与。又何间焉:又何必参与呢?

[6] 鄙:浅陋,指目光短浅。

[7]何以战:依靠什么作战。何以:以何,靠什么。

[8] 衣食所安:即所安衣食,我所安享的衣食等物。弗敢专也:不敢独自享受。专:指个人独享。必以分人:一定要分给众人。

[9] 牺牲: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玉帛:玉器和丝织品。牺牲玉帛都是古代祭祀礼神用的物品。加:虚夸。信:真诚。弗敢加:意为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必以信:一定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

[10] 孚(fu):为人所信服。指由于祭祀者的“信”而产生的“感应”。小信未孚:小小的诚实不能使神信服、感动。福:保佑。

[11] 小大之狱:大大小小的案件。狱:指狱讼之事,即官司。察:指彻底查清,深切明了。必以情:一定要按照实情处理。情:指真实情况。

[12] 忠之属也:这是属于尽心竭诚为百姓办事的行为。忠:尽心竭诚。属:类。

[13] 公与之乘:庄公与曹刿同乘一辆兵车。长勺(shao):鲁地名,在今山东莱芜县东北。

[14] 鼓之:擂响战鼓发动鲁军进攻。

[15] 败绩:大败。“绩”通“迹”,凡循道而行叫“迹”,“败绩”即“败 迹”,指车不能循迹而行。春秋时代战争以车战为主,战争中兵车垮了是最大的败仗,故“败绩”即“大败”之意。

[16] 驰之:驱驰车马追击齐军。之:指代“齐师”。

[17] 辙(zhe):车辙,即车轮碾过的痕迹。轼(shi):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可供人凭靠。

[18] 夫战,勇气也:打仗靠的是勇气。夫(fu):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19] 一鼓:擂第一通战鼓。作:振作,兴起。气:士气。再:第二次。“再”下省略“鼓”字。衰:衰落,衰退。“衰”前省略“气”字。再而衰:擂第二通战鼓士气就开始衰落了。竭:完,尽。

[20] 彼竭我盈:敌方士气已丧尽,我方士气正充沛。彼:指齐军。竭:这里指士气丧尽。盈:充满。这里指士气充沛、旺盛。

[21] 难测:指难以揣测其虚实。惧有伏焉:怕他们有埋伏。伏:埋伏,伏兵。

[22] 旗靡:旗帜已经倒下。靡:倒下。

解读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标题依普通选本。鲁庄公十年(前684),齐、鲁两国交战于长勺,结果是鲁国以弱胜强。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本文通过战前之问、战时之情和战后之论的记述,不仅清晰而完整地描写了此战的经过,而且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杰出的爱国者和军事家的形象。文章详略得当,短小精悍,是《左传》善于描写战争的一篇出色代表作。

话题

1. 曹刿作为一平民而能与每庄公讨论军事,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怎样?

2. 曹刿认为能察“情”是最关健的,那么此“情”于古子今都有怎样的重要性?

3.文章是怎样做到详略有致的?

相关资料索引

鲁庄公并不“鄙”

曹刿本是一名布衣,他不顾当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腐朽教条,毛遂自荐式地参加了保卫祖国的战争,并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使这场反侵略战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读完课文,在受到曹刿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感动之时,应该进一层地思考:作为普通庶民的曹刿,为什么会一跃而为战争的指挥者?显而易见,这是由于鲁庄公的起用。当时的形势是霸道的齐国悍然侵犯鲁国,就在这国家安危的紧急关头,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请见”,一旦发现人才,立即重用,这种大胆举措,在历史上是极罕见的。在那种时代,人的尊卑贵贱,等级森严。鲁庄公打破当时的尊卑樊篱,起用素昧平生的老百姓,可见他非常重视人才。倘若不遇明主,被揭怀玉的曹刿,肯定仍然没于草野之间,决不可能在卫国战争中崭露头角。重用人才,自然要建立在识才的基础上。鲁庄公当然不会盲目地、轻而易举地对曹刿委以重任。接见曹刿,与之交谈,这其实就是鲁庄公对曹刿的考察。经过深思熟虑,对曹刿取得信任,这才把战争的指挥权拱手相让。由此可见,鲁庄公是一位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君主。

接着,我们再仔细看看文中所写的鲁国应战的准备。这场齐鲁之战,鲁国一方的性质是反侵略的、正义的,但是能不能使人民同仇敌忾地奔赴疆场,这还需要取信于民。曹刿很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这比当时的统治者高人一筹。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作战,鲁庄公的最后回答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火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也就是说,这是忠于职守的表现,可以凭这应战。这种取得民心的政治资本,完全是鲁庄公平时施政过程中的长期积累,而不在于曹刿的临时总结,只不过鲁庄公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罢了。当时社会动荡,诸侯征战,一般国君专事鱼肉人民,哪里谈得上对老百姓宽厚仁慈?而鲁庄公的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他比较仁德。因此,鲁庄公是能体恤民情的开明君主。

我们再看看曹刿“请见”、“请从”的过程中,鲁庄公对待曹刿的态度。文章一开始,便交代了鲁国面临大敌压境的危急形势,就在这军机倥偬之际,鲁庄公仍能拨冗接见曹刿。而曹刿参见时,不是开门见山地进献安邦定国之策,而是直劈劈地问:“凭什么作战?”语气颇为不善,大有咄咄逼人之势。鲁庄公则耐心地回答,曹刿却又一一否定。往来三个回合,才得到曹刿的肯定。这番对话,显然是在较为民主的气氛中进行的,因为鲁庄公几乎在接受曹刿的“面试”。鲁庄公一去统治者的尊严,虚心倾听平民意见,在两国交锋于长勺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庄公要击鼓进军,曹刿阻挡。等齐人三鼓,曹刿要求进军,庄公听从。齐军大败,庄公要追击,曹刿阻挡;等辨明敌情,曹刿认为可以追击,庄公听从。正因为鲁庄公谦恭地完全服从曹刿的指挥,所以大获全胜。如果鲁庄公不能放下统治者的架子,在战争的任何一个环节稍一武断,后果肯定不堪想象。获胜之后,庄公没有得意忘形,骄矜贪功,而是虚心向曹刿请教战胜的原因。可见,鲁庄公具有乐于纳言、从善如流的精神。

(节选自凌继虞《<曹判论战>新解》,《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9期)

《左传》 参见《子产不毁乡校》。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1]。宫之奇谏曰[2];“虢,虞之表也[3]。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4],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5],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6],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7]。大伯不从,是以不嗣[8]。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9],为文王卿士[10],勋在王室,藏于盟府[1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12]?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13]?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14]?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15]?”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16]。”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17]。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18]。’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19]。’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20]。’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21],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22]?”

弗听,许晋使。官之奇以其族行[23],日:“虞不脂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24]。”冬,晋灭貌[25]。师还,馆于虞[26],遂袭虞,灭之,执虞公[27]。

[1] 晋侯:指晋献公,前676-前651年在位。当时晋国都于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复:再。假道:借道,借路。虞:国名,在今山西平陆县北。虢(guo):国名,这里指的是北镜,占有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

[2] 宫之奇:虞大夫。一作宫奇。

[3] 表:外面。此指外面的屏障。

[4] 启:开,引申为启发。晋不可启:切不可开启晋国的贪心。玩:忽视,疏忽。寇不可玩:对入侵者切不可玩忽大意。谓:通“为”。一之谓甚:一次已经是很严重了。

[5] 谚(yan):谚语。辅:面颊。车:牙车,即牙床骨。相依:二者紧相依靠。唇亡齿寒:唇在外,齿在内,唇亡则齿寒。

[6] 宗:同宗,同一祖先。晋、虞都是姬姓的诸侯国。

[7] 大(tai)伯:一作泰伯,周代吴国的始祖。周太王长子。虞仲:又叫仲雍、吴仲,周太王次子,泰伯之弟。大(tai)王:即周太王,周朝的先王,名古公亶(dan)父。昭:与下文的“穆”都是指宗庙里神主的位次。古代宗庙之制,始祖的神位居中,子孙分列左右。子在左,称为“昭”;子之子在右,称为“穆”。如此父子异列,祖孙同列。周以太王为始祖,其子三人泰伯、虞仲、王季均为“昭”。

[8] 嗣(si):继承。这两句说:太伯不从太王之命,因此没有继承王位。事实是太王欲立幼子王季,太伯与弟虞仲同避江南。

[9] 虢仲、虢叔:都是王季之子,封于虢。王季为昭,故其子虢仲、虢叔则为穆。

[10] 文王:即周文王,王季之子。卿士:又作“卿事”、“卿史”,周王室的执政大臣。

[11] 勋:功勋。盟府:掌管盟约、典策的官府。这两句说:他们对王室有特殊的功劳,受封的典策还藏在盟府。

[12] 这两句说:既然连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又怎么会爱惜呢?

[13] 桓、庄:即桓叔、庄伯,晋献公的曾祖和祖父。这两句说:况且他对虞国还能比对桓叔、庄伯的后代更亲么?

[14] 桓、庄之族:即桓叔、庄伯的后代。戮:杀戮。逼:迫近而构成威胁。这几句说:桓叔、庄伯的后代有什么罪呢,竟然成了杀戮的对象,还不是因为他们逼近晋国构成威胁了吗?

[15] 宠:宠爱。亲以宠:即亲而宠,指亲族之间非比一般的关系。这几句说:亲族之间构成了威胁尚且加以杀戮,何况国与国之间呢!

[16] 丰洁:指祭品丰盛而又洁净。据:安。这里有保佑的意思。

[17] 实:通“是”,指示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人”。这两句说:鬼神并不是亲近哪一个人,而只是依从德行。

[18]《周书》:这里所说的《周书》早已亡佚。所引之句现分别见伪《古文尚书》。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上天没有私亲,只辅助有德行的人。这两句见伪《古文尚书?蔡仲之命》。

[19] 黍(shu):黍子,碾成的米叫粘黄米。稷(ji):指谷子。馨:散布很远的香气。黍被非馨,明德惟馨:祭祀的黍稷不算芳香,只有德行高尚的人献上的才算芳香。这两句见伪《古文尚书?君陈》。

[20] 易:变更,改易。繄(yi):语气词,无实义。这两句说:人们进献的祭品相似,不必变更,只有德行才是神真正看重的物品。这两句见伪《古文尚书?旅獒(ao)),作“人不易物,惟德其物”。

[21] 冯(ping):通“凭”。冯依:即凭依,根据和依从。

[22] 荐:献,进。这两句说:如果晋国占取了虞国,而崇尚德行,奉献芳香的祭品,神难道会吐出来吗?

[23] 弗听:指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谏诤。许晋使: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的要求。以其族行:带领全家族的人逃走。

同类推荐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对朋友的爱。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也不是传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
热门推荐
  •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在讲述15位国学大师自身成长的经历和故事的同时,阐述了国学大师们为人处世、立身成才的智慧。
  • 我那无疾而终的师生恋

    我那无疾而终的师生恋

    为了跨越这段世人认为的不伦恋,有人决定6年后光明正大在一起;有人等不及时间的苦熬,展开地下恋情;也有人修成正果,但难逃婚姻的真相,分手离别;更有人为爱选择成全,埋藏这份青春之恋……不管是真心还是私心,能厮守下去就好好爱下去,不能爱下去,就决然离去,重新开始吧。
  • 朕本红颜

    朕本红颜

    雾气的浴室,冷冽男子暇意地眯着眼泡在溫水池中,湿漉长发正贴和他俊逸的五官,水珠順其面颊而下柔和了周身冷冽气息。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個令他头疼的皇帝正被他四個师傅強迫在空中拼命挣扎的狼狽模样,薄唇轻勾,心头泛出一丝暖意。他嘴角还未绽放的笑意凝结,‘嘭’地一声巨响,赫然抬头,一个明黄的身影从天而降。“扑通”一声,落入池中溅起水花飞舞。他抬头望去,眼见房顶破开个大洞,又低头看向落水……
  • 打工之王

    打工之王

    小人物被开启了打工系统,拥有了各种技能,开启了神奇的屌丝逆袭之旅。 搞不定客户?来看我的口若悬河,平白添加百分之四十的说服力,只要没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搞定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什么,敢在爷面前傲娇,看爷的气壮山河!还不过来跪舔! 想拼酒?ok。服务员,上五十二度的二锅头,对了,不要酒杯了,上大碗!嘿嘿,老子有千杯不醉,找我拼酒你丫不是没事找抽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世世禁宠

    世世禁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不过是一缕异世的幽魂,两世恩怨,世世被帝王宠爱,却屡次被抛弃。轮回前世,他们之间谁负了谁?人进宫廷,斗得过皇后,强的过帝王。她不是懦弱之辈,只是时机未成熟。只是她的爱已经这般伤,到不如伤的彻底。弃妃翻身争天下,暴君冷眼夜夜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肥婆大作战:冷漠皇帝不好惹

    肥婆大作战:冷漠皇帝不好惹

    “胖女人,你想死吗?”君北羽好奇的问道她,他真的不知道是她的胆子太大了,还是脑子有些问题竟然敢这么对他说话。陌上花陪笑道“当然怕死啊”不过心里道:要不是有那么庞大的家族和太后给我撑腰,我敢怎么惹你啊,除非我找死。他淡定、寂寥、安静。她高傲、胆识、聪明。她陌上花其实有些想知道的是:五百次的回眸才换一次擦肩而过,那她和他得需要多大的修炼才能让她穿越到这里与他对视。他君北羽其实有些想知道的是:她为什么比她还要懂得他心里所想的?本以为迷失了自己,本以为在也找不到喜欢的人,可她....当他喜欢上了胖胖的她的时候他不敢承认,也否认了自己内心中的想法。谁知他要向她表明心意的时候,他心仪的那个她带着满腔热血拜见他的时候。她会是怎样的心情?她恨那名叫叶海花的女子....
  •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一篇好的童话,具备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深沉的哲理有趣的故事诗样的语言五个要素。《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童话组二等奖,《少年文艺》1989年好作品奖;《阿雪的世界》获《儿童时代》1981年童话征文优秀作品奖;《绿门》获全国儿童短篇科幻小说优秀作品奖;《看不见的油画》列入重庆出版社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飞的花》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中国经典童话》;《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和《偷梦的妖精》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内地和台湾地区许多选集。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