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600000052

第52章

汉皇又想到,汉皇五年(公元前202年),汉皇为了让卢绾建功,特命卢绾与刘贾一起,共同讨伐临江王共尉发动的叛乱,同年的七月,汉皇再命卢绾随自己一起去平定燕王臧荼的叛乱。

汉皇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卢绾立功受赏。

臧荼平定后,汉皇不用立有大功的周勃做燕王,而是让功寡劳薄的卢绾做了燕王!

现在,叫汉皇痛心不已的是,就是这个最受自己宠信,这个立功最少而却受恩最多的兄弟竟然也背叛了自己!

这卢绾的背叛叫汉皇是格外的伤心!这伤心太重了,汉皇进而对卢绾的背叛也就格外的愤怒!

汉皇盛怒之下,创伤迸裂,血流不止。

随行的御医慌忙用金创药为汉皇敷好伤,再细心地包扎、调理,但是,却不管用,创伤血流不止,疼痛加重。

汉皇现在觉得创伤剧痛,痛彻心扉,以至昼夜不能寐!但是,汉皇觉得他的伤痛远没有他的心痛剧烈!

尽管伤痛加剧了,但是,汉皇仍然是强忍着伤痛,马不停蹄,人不离鞍地火速回归长安。

汉皇回到长安后,立即详细询问卢绾反叛的详情。

事情是这样的。

当初,卢绾带兵助汉皇平定代相陈豨的叛乱之时,陈豨急忙选派了王黄作为使节,到匈奴去求援。

巧的是,这王黄到匈奴时,卢绾也派了一个使者到匈奴。

王黄到匈奴是要求得匈奴援助陈豨,而卢绾派使节到匈奴的目的刚好相反,却是要劝单于不要援助陈豨。

卢绾派的这个使节又是谁呢?

这个使节名叫张胜。

张胜奉命出使,倒也没有什么。可是,他到匈奴后,却恰巧遇上了一个他不该遇见的人。

这个张胜不该遇见的人又是谁呢?

他就是被汉室诛杀了的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

这臧衍因为父亲死于大汉朝廷,有父仇在心,自己报仇不得,那是天天都巴望着大汉多有难他才开心!

现在,大汉果然就有了陈豨之难。

大汉有难,他更要从中使坏,推波助澜,天天都在寻找机会。

就在臧衍苦于寻不着报复大汉的机会时,却突然发现了卢绾的部下张胜来到了匈奴。

这刘胜一来到匈奴,臧衍便立即就明白了他来匈奴的目的。臧衍一见那张胜,就觉得自己报复大汉的机会到了。

于是,臧衍就设宴隆重地招待张胜。

席间,臧衍对张胜说:“兄长啊,在下有言欲言于君,不知当言不当言?”

张胜听他话里有话,很好奇,想听听,就问臧衍:“君有言,尽语之,何必遮遮掩掩!”

臧衍轻轻地摇着头,面露悲情,神秘地附耳对张胜说:“君之危机近矣,君乃浑然未知,却仍在为使而力助朝廷,岂不令人痛心!”

张胜闻言,惊问道:“在下何以有危机?愿闻其详!”

臧衍道:“那汉帝多疑忌,志在屠戮功臣,吾父为其始,陈豨在后,再后者为谁,谁又能知?今燕能尚存,皆因诸侯之乱,汉廷无暇北顾。设若代地之乱已平,燕地岂不是唇亡齿寒,又岂能保全?待朝廷缧绁已除,就会兵发燕地,届时君等将且为所虏。今为君计,燕国可一边援助朝廷平代,一边通好匈奴,留好退路,若有危机到来,方得有回旋之余地,燕胡相帮,方才是长久之计!望兄长深思。”

张胜回到驿馆,一夜无眠,思来想去,认为臧衍的话有道理。

第二天,张胜便自作主张,违背卢绾的命令,晋见匈奴单于时,不仅不阻止单于相助陈豨,反而劝单于出兵进入燕境,阻止燕兵帮助朝廷平定陈豨。

单于听了张胜的话,就让右贤王率兵攻入燕国境内,拖住燕兵,不让燕兵帮助朝廷平叛。

卢绾见匈奴兵如此作为,又久久不见张胜回报,料知此事有变,定是张胜暗通匈奴,背我反叛。

卢绾一怒之下,便将张胜的家人捉拿起来,便要将他们诛戮正法,并派遣使节将张胜之事通报给了汉皇。

卢绾派遣的入朝的使节刚走,那张胜却突然从匈奴回来了。

卢绾一见张胜,便喝令绑了,就要杀他问罪。

那张胜忙请求卢绾慢些动手,说是他有话要说,说等他说完了,再杀不迟。

卢绾听了,便喝令张胜有屁快放,有话快说。

那张胜便鼓弄起巧舌,遂一五一十地具说情由,七说八说的,说得卢绾也心动了,也心惊肉跳起来。

卢绾也觉得张胜说得有理,便私赦了张胜之罪,与其谋划起了应对之策来。

可是,使者已赴朝廷,追是追不回来了。汉皇得知详情,必定要追究张胜之罪,这又如何是好呢?

卢绾没有好办法,便听从了臣僚的建议,去那狱中,提出一个死刑犯,弄作张胜的模样,绑赴市曹,枭了首级,上报朝廷,就说张胜已伏诛,瞒天过海,竟将这事糊弄过去了。

卢绾又暗中再遣张胜重返匈奴,与单于联合。卢绾再派近臣范齐去见陈豨,叫他尽力抵抗朝廷,不必担心燕兵从侧翼来攻。

只可惜,陈豨不敌王师,在当城败死,致使卢舘联合匈奴、陈豨公抗朝廷的计谋落空了。

卢绾很害怕,因为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朝廷闻到风声,如何得了?

正当卢绾如惊弓之鸟时,恰好汉皇为了出兵共击英布的事,要宣他入朝觐见。

汉皇是言者无心,卢绾却是听者有意。卢绾认为是事情败露了,朝廷是在诱捕他,吓得半死。卢绾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遣使入朝,自称病重,拒不入朝。

汉皇见卢绾行为有异,当下就有些心疑,于是让御史大夫赵尧和辟阳侯审食其同赴燕都,一探虚实,看一看卢绾是怎么回事。

赵尧与审食其二人入得蓟城,卢绾惊慌,称病在床,拒不见二人,让二人久居于驿馆,只是天天好生招待他们。

两位使节在驿馆中呆了几天,仍然见不到卢绾,心中焦躁,就多次向燕国的大臣们请求,要求要到卢绾的府中去探望卢绾的病况。

卢绾听到臣下们的报告说,二位朝廷的使节要强行探视,觉得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便叹息说:“先时,异姓分封,共有七国,今仅存长沙王及本王两人。那韩信遭族诛,彭越醢杀,均出自吕后之计。本王闻得皇上抱病,今日又受箭创,这朝政定是操于吕后之手,这吕后心狠,阴贼好杀,比陛下都狠,专杀异姓功臣,本王若此时入朝,那一定是自寻死路,还是缓一缓吧!待陛下痊愈,本王再入朝当面向陛下谢罪,皇上或许还有可能宽恕我呢!”

燕臣于是就把卢绾的意思转达给了两位使节。

御史赵尧能够体谅卢绾的难处,还想劝卢舘早日入朝谢罪,求得皇上宽恕,说是皇上虽然有伤在身,但是,还是可以召见卢绾的。

不料,那审食其在一旁,却烦躁了。

为什么呢?

因为审食其呀,乃是吕后的心腹,又与吕后有私,今听卢绾之意,对吕后很是不满,心中又难受又气愤,于是,他立即阻止赵尧的劝说,愤然道:“赵公不用为其费言,这卢绾铁定了心不见我等,定是心虚所为,某观其行止,这谋反定是事实!”

于是二人立即回归长安,马上向吕后通报了燕国的情况。

吕后一听了二人的回报,大惊,立即召来太尉府的郎官,商讨应对的办法,同时命令使节将燕国的情况飞马报告了汉皇刘邦。

汉皇得到吕后的报告,正在震怒之时,又接到了边吏的飞报,说是那燕臣张胜并未被族诛,而是仍在匈奴说服单于联兵抗汉。

汉皇一见此报,万分震怒,因此,创伤崩裂,血流如注,伤情又加重了许多。

回到长安后,汉皇心、伤俱创,就卧床不起,朝中的政事只好暂时委托给了吕后和萧何。

同类推荐
  •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综合前人研究,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力图将本书写成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历史知识读本。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听心痛的声音

    听心痛的声音

    是最好的朋友,曾经靠过对方的肩,握过对方的手,亲过对方的脸颊,抱过对方柔弱的身体,我们手牵手,也曾不断地在对方耳边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可是。小甜,丢丢,又从什么时候变得分隔两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彼年豆蔻

    彼年豆蔻

    大学亲密的同窗好友反目成仇,昔日温情的恋人误会重重,相濡以沫的亲人历经坎坷,最潦倒的时候带着家人远赴法国,艰难的开始新的生活;亲情,爱情,友情,当这三者同时摆在眼前的时候,到底该如何抉择?
  • 扁鹊的禁方

    扁鹊的禁方

    神秘的千年秘方,居然会引起诡异的杀机!? 千年前,医祖扁鹊将记载惊世医术的秘笈《禁方》传于弟子,溘然长逝。其弟子创立神医门,修建古城,将《禁方》深藏其中,世代守护,再不外传。数十年前,侵华日军占领古城,挟持神医门,疯狂寻找《禁方》,却丧生诡秘地穴。如今,遗失数十年的神医门……
  • 人参姑娘

    人参姑娘

    胆小如鼠、平生最害怕被人吃掉的人参姑娘蹲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瑟瑟发抖装不存在,如念佛般默念:“表吃我,表吃我,我很老,很硌牙……”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历史长河波涛汹涌,传奇人物各领风骚!民国这趟列车,在历史的轨道上,高速行驶着!汽笛长鸣,呜民国列车驶入了“袁世凯时代”。称帝前异象连连,是天命所归,还是北洋集团运作的结果?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到底签署了没有?孙文运作的“十一条”,又是怎么回事?明知称帝违背历史潮流,袁世凯为何依然称帝?小凤仙因蔡锷而出名,史上真实的小凤仙究竟是怎样的?袁世凯最器重段祺瑞,两人后来又为什么有了激烈的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洪宪帝国”轰然倒塌?这所有所有的疑问,“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将用他特有的麻辣、幽默、深刻,向你道来。
  • 婚宠:嫁入豪门

    婚宠:嫁入豪门

    离家两代人口自山上祭祀完离老爷子下来,天空已经褪去早晨的一丝清凉之意,太阳当空,光色灼灼。山中道路崎岖,来来去去只能单靠脚力,几方女眷又皆是大户出身,从小娇生惯养,何时受过这种苦。心中早已叫苦连连。三少奶奶朱萌萌心直口快,真丝手绢擦了把汗,忍不住对着老太太抱怨,“娘,怎么把爹安葬在这里啊,山路不好走,来一次多不方便啊。”大少奶奶段倾城拾起眼风看了一眼老太太,又冲……